「我的扶貧故事」找準好路子,鼓起「錢袋子」丨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

2020-12-25 天眼新聞

2018年3月16日我到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鎮龍井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始我的駐村工作,同時擔任龍井村駐村工作組組長、坡頭組前沿工作組組長。  2018年4月初次走訪我的包保戶陳顯柱,一家七口人。兒子陳明龍在貞豐新鴻發煤礦務工,兒媳陳應梅在家帶著孫子和孫女,同時照顧兩位年過六旬的老人。通過交談了解和國辦系統查閱,我發現他們家在系統中少了三口人,我高度重視,立馬與以前包保責任人對接了解,在村裡查閱相關資料確認是漏了人。  於是,我把這一情況及時報給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並召開研判會。首先把戶檔做好,國辦系統開放立馬錄入系統,解決了陳顯柱戶漏人的問題,然後清查近幾年來政策覆蓋,是否存在漏項,在相關人員的配合下把所有事項理清楚。

周道(左一)到農戶家中走訪

由於缺乏發展資金、家庭貧困,陳顯柱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每當我到他家時,他們一家人都還在地裡忙碌,只有5歲的孫子一個人在家,天不黑全家人不回家。  後來,我經常到他家商議就業與產業發展,一家人申請了惠農「特惠貸」貼息資助項目發展產業。種植了十多畝烤菸,搞起了養殖業,日子越過越紅火,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  門口修起了水泥路,家裡通了自來水,也通了電視手機網絡信號。看上了電視,還添置了不少日用家具,加入了村農民合作社。2018年以來還領到分紅資金,兩口子每月還領到了國家養老金,從前的擔水吃變成了自來水,以前的日落而息的日子到晚上看上了電視。也經常看新聞,了解國家大事,一家人仿佛變成了真正的「文化人」。  在扶貧的過程中,隨處可見勞動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以至於在我的人生中,讓我樹立起了一種堅定的信念,勞動是最光榮的,勞動人民是偉大的。在他們身上我學會了百折不撓,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難何其之多,只要攜帶一顆堅持的心,荊棘遍布,也阻擋不了前行的腳步。  如果世界是一間小屋,關愛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麼關愛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盞明燈,被人關愛是一種美好的享受,關愛他人是一種高尚美好的品德。   不敢想像,通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就在今天,村裡的水泥公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大多數農戶都住上了磚混大平房,村幹部、各級領導也經常到農戶家問寒問暖,真心幫扶!

【人物小傳】  周道,男,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鎮龍井村第一書記周道。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劉朝富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找準路子加油幹 生活越過越甜蜜丨安龍縣龍山鎮下...
    我叫賀立山,是安龍縣龍山鎮下壇村一組的組長,今年46歲,在村裡當組長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以前村裡沒有什麼產業,年輕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老人婦女也沒有什麼收入。那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協調鄰裡矛盾。我把這個想法與村支書說了後,村支兩委召集開會,認真研究,發現下壇村種植蜂糖李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村裡連片的閒置土地也為大量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於是,我主動請求帶村民進行實地考察,鎮、村出資包了大巴車,我們帶著全村的期盼出發。
  • 「我的脫貧故事」幫扶幹部比親人對咱還好丨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
    「我同意,今年我家能脫貧了。」2017年12月28日,安龍縣委宣傳部、篤山鎮幹部來到納黑村納黑組,召開脫貧人口小組評議會,在納黑組組長毛選祿家的院壩裡,38個人圍成一個大圈,我掰著手指一口氣數出這一年我獲得的收益:「我家因戶施策得3000元補助,養牛獲得扶貧獎勵補助5000元,安居工程得5萬元補助,我家的收入已經達到4355.67元,我兒子今年考得安龍一中的教師崗位……」我叫餘方榮,是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納黑組村民
  • ...扶貧故事」找準路子加油幹 生活越過越甜蜜丨安龍縣龍山鎮下壇...
    我叫賀立山,是安龍縣龍山鎮下壇村一組的組長,今年46歲,在村裡當組長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以前村裡沒有什麼產業,年輕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老人婦女也沒有什麼收入。那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協調鄰裡矛盾。我把這個想法與村支書說了後,村支兩委召集開會,認真研究,發現下壇村種植蜂糖李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村裡連片的閒置土地也為大量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於是,我主動請求帶村民進行實地考察,鎮、村出資包了大巴車,我們帶著全村的期盼出發。
  • 「我的扶貧故事」不負幫扶使命 情暖龍頭大山丨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
    我叫餘洋,共青團貴州省委全國青少年貴州活動營地職工,2018年3月15日,我帶著使命來到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經過短暫的交接,組織給我安排了對接河壩組的任務。河壩組全組39戶169人,其中貧困戶11戶47人,該組位於三山夾兩溝的底部,後面是巍巍的龍頭大山,在我包保的5戶貧困戶中,最讓我放心不下的就是王由華戶了。我第一次去王由華家是2018年4月,王由華是個1987年出生,很帥氣的小夥,但臉上卻露著無奈和憂鬱。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大山奔富路丨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村民毛選雲
    「我是張思文,是你的包保幹部,你在哪裡打工?你哥哥在哪裡打工?」「你老家沒有房子,根據現在的政策,你可以到縣城去要一套房子。」「真的不開錢。」「搬遷過去好討老婆!」「如果你願意,有困難我解決。」……多好的幹部啊!一心一意為我們著想。毛選雲(左一)在管理自己種植的食用菌我叫毛選雲,是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的村民。我家3人,2014年度被識別為一般貧困戶,2015年度脫貧,為一般農戶。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換真情 親如一家人丨安龍縣春潭街道青龍村...
    在安龍縣招堤街道青龍村哪坡組青龍山一線天景區山麓,萬畝良田保護區旁,居住著一戶韋姓農家,他家就是我的扶貧戶。  韋友明今年三十八歲,小學文化,為人剛正不阿,是一位勤勞樸實的農村青年。  為了掌握一門致富技術,2015年12月他積極主動參加了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村裡舉辦的中式烹調技術培訓。因為勤奮好學,成績優良,取得了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
  • 「我的扶貧故事」「外鄉人」的牽掛丨安龍縣龍山鎮柿花坪村原第一...
    安龍縣龍山鎮柿花坪村是黔西南州人民醫院的幫扶村,2017年9月,我被院黨委選派到村裡擔任第一書記,現在駐村結束,已回單位工作,但我永遠也忘不了柿花坪村的父老鄉親。到村裡後,為了改變柿花坪村的貧困面貌,我每天都與其他扶貧幹部和村黨員幹部一起,行走在柿花坪村的溝溝坎坎上,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考察,收集民情民意,摸清本村致貧原因,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目標。我認為,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的職責不僅在於讓村民享受國家的普惠政策,更要讓村民掌握髮展的方法,發展扶貧產業,穩固脫貧。
  • 柳葉湖伍育武:「菜籃子」鼓起「錢袋子」 脫貧有了好路子
    在「菜籃子」的幫助下,伍育武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初冬時節的柳葉湖畔,天氣漸寒,草木蕭索。但伍育武的菜地裡卻生機勃勃,綠意萌動。大白菜,小白菜,萵筍……到處都是希望所在。因病因殘致貧,因種植因產業脫貧,在「菜籃子」的幫助下,伍育武的錢袋子鼓了起來。脫貧有路「勤」為徑伍育武在採摘蔬菜。談起前些年,70歲的伍育武用「老、弱、病、殘」形容自己的家庭。自己和老伴體弱多病,是醫院的「常客」。
  • 「視覺呂梁」小粽子鼓起錢袋子
    小粽子 「撬動」了扶貧大產業,2015年以來,累計約 1940萬個「扶貧粽子」通過口碑相傳、展銷推介、物流快遞、「雲端直播」……從青塘村走出了呂梁山,銷往全國各地。小粽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前青塘村人均收入已由2015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至去年的8000元,2018年,前青塘村已實現了整村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此心安處是吾鄉丨安龍縣錢相街道辦事處主任羅國海
    羅國海(前二)在錢相街道福菌林下經濟基地與群眾一起勞作我叫羅國海,2013年10月開始在安龍縣海子鄉工作;2016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我到安龍縣錢相街道辦事處,任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分管脫貧攻堅工作。
  • 衛生院從門可羅雀到門庭若市,安龍篤山老百姓心念趙長斌
    趙長斌要離開了,篤山老百姓都非常不舍。只在篤山呆了兩個月的時間,為何他如此讓人留戀?故事還得從一場幫扶說起。6月30日,52歲的趙長斌從寧波慈谿市千裡奔波,來到地處邊遠,喀斯特地貌發育完全的深石山區——安龍縣篤山鎮衛生院,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一名一線醫務戰士。
  • 全域旅遊風生水起 —— 安龍縣立足資源優勢推進旅遊業發展
    走進安龍國家科技農業園,經常可以看到外地遊客漫步於此,感受「洞天福地·故事安龍」的別樣魅力。 近年來,安龍縣緊緊圍繞「東有鎮遠,西有安龍」的全域旅遊發展思路,積極培育以景區景點為體、文化為魂、體育為用、醫養為本的旅遊特色,穩步推動「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全縣旅遊業呈現出井噴發展態勢。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老同志丨安龍縣春潭街道當朝居委會第...
    2018年3月,剛從黔西南州稅務局督察內審科科長職位退下來的我,接到了州局領導交給的任務——派駐安龍縣春潭街道(原招堤街道)當朝居委會任第一書記。我可以說是受任於「減貧摘帽」之際,奉命在「攻城拔寨」之時。
  • 「我的扶貧故事」此心安處是吾鄉丨安龍縣錢相街道辦事處主任羅國海
    羅國海(前二)在錢相街道福菌林下經濟基地與群眾一起勞作我叫羅國海,2013年10月開始在安龍縣海子鄉工作;2016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我到安龍縣錢相街道辦事處,任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分管脫貧攻堅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丨安龍縣招堤街道銅鼓井村...
    2017年9月9日,組織安排我擔任招堤街道銅鼓井社區第一書記。從我開始駐村幫扶到現在,招堤的荷花已三度開落,銅鼓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到任銅鼓井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治理綠海生態。我組織刷把寨組群眾加入銅鼓井村級合作社,共商制定《黔西南州農享利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刷把寨組綠海子養魚生產組管理辦法(試行)》,與縣水務局籤訂養殖合同,取得綠海子養殖濾食性魚類的經營權,刷把寨組全體群眾80戶(貧困戶29戶)每戶入股2000元,用「人放天養、以水養魚、以魚淨水」的生態養殖技術,在綠海子投放花鰱魚3萬條、白鰱魚6萬條,實現產值50萬元,戶均增收達4000元。
  • 慶陽市東坪村:設施蔬菜鼓起農民「錢袋子」
    原標題:東坪村:設施蔬菜鼓起農民「錢袋子」  中國甘肅網8月23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 (記者 盤小美) 初秋的午後,走進西峰區後官寨鎮東坪村設施蔬菜示範點,一座座整齊排列的鋼架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有你我丨安龍縣萬峰湖鎮岜皓村黨支部副...
    2018年9月,受組織安排,我到安龍縣萬峰湖鎮岜皓村擔任村支部副書記,並負責包保全村唯一一戶貧困戶韋龍登戶,與他家成了「親戚」。  通過與村幹部的簡單溝通,讓我對他家又來初略的了解。  即成了「親戚」,必須得走呀,因韋龍登長期在醫院住院,其子韋阿亂在外打工。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不懼山路長丨安龍縣棲鳳街道安馬村第一書記...
    安龍篤山,隨處可見奇峰峻石,對於遊客來說,跋山涉水觀賞的是好山與好水,而對於我來說,翻越崇山後收穫的是信任與感激。2017年8月,我來到深度貧困村坡老村擔任第一書記,結對幫扶10戶貧困戶。李成福是我的幫扶對象之一。他妻子是二級智力殘疾,大女兒在篤山小學讀四年級,小女兒才1歲多,一個家全靠他一個人支撐。了解情況後,我就一直尋思怎樣才能幫助這一家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丨安龍縣招堤街道銅鼓井村...
    2017年9月9日,組織安排我擔任招堤街道銅鼓井社區第一書記。從我開始駐村幫扶到現在,招堤的荷花已三度開落,銅鼓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到任銅鼓井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治理綠海生態。我組織刷把寨組群眾加入銅鼓井村級合作社,共商制定《黔西南州農享利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刷把寨組綠海子養魚生產組管理辦法(試行)》,與縣水務局籤訂養殖合同,取得綠海子養殖濾食性魚類的經營權,刷把寨組全體群眾80戶(貧困戶29戶)每戶入股2000元,用「人放天養、以水養魚、以魚淨水」的生態養殖技術,在綠海子投放花鰱魚3萬條、白鰱魚6萬條,實現產值50萬元,戶均增收達4000元。
  • 產業扶貧「雙百」典型|雙合村:裝滿「菜籃子」 鼓起「錢袋子」
    為了讓村裡貧困戶踏實跟著合作社幹,村內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子,採取「1+1」「1+2」幫扶模式,引導25名貧困戶籤訂協議,參與到韭菜大棚生產經營當中。「這個韭菜大棚要是有活,我們貧困戶就來幹,每天能掙80塊錢,等到到時候收益了,我們每戶還能分到錢!」說起韭菜大棚的收益雙合村貧困戶關桂芹別提多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