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王開照相館首次向公眾展示80張絕版老照片

2020-12-12 搜狐網

  包括40位老上海電影明星 尋找60對鑽石婚夫婦免費拍照

  東方早報記者 李淑平 

  前日,王開照相館首次向公眾展示了新近整理出的近80張歷史老照片,其中包括胡蝶、金焰等老上海明星的照片。

  為了慶祝福建中路新店開張,王開照相館首次公開展示新近整理出的近80張歷史老照片。這是2007年在王開照相館偶然發現的,開店以來唯一保存完整的包括五六百張老照片中的一部分。這些老照片中有胡蝶、金焰、路明、黎莉莉、高佔非、王熙春等40位老上海的電影明星。

  王開照相館經理匡麗英說,「老上海明星的照片已經很難找到,有些由於年代久遠丟失了,有些在『文革』時被沒收銷毀,在歷史資料庫內,一部分明星的影像資料也只有清晰度不高的剪報。」

  展出的照片中還有部分主人公尚未確定身份,希望能夠讓廣大市民幫助辨認。這些照片將在王開照相館福建中路店的一樓大堂內展出一個月。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年,王開照相館推出「與共和國同慶」活動,尋找60對「鑽石婚」老夫妻免費拍照。如果老夫妻是1949年結婚,又在王開拍攝了婚紗照,可攜帶結婚證書和當時的婚紗照,到王開照相館新店免費拍攝一套紀念照片。 

(責任編輯:張勇)

相關焦點

  • 王開照相館
    1923年,廣東人王熾開在上海創設了王開照相館。通過兩件「出奇制勝」的事,他打響了名氣。    第一件事發生在1925年。這一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王開照片的開價不高,但附帶條件是在刊登的每幅照片下註明「上海王開照相館攝」字樣。這樣,王開的照片每天在上海報紙顯要位置亮相,連外省報紙也紛紛轉載。從此,王開成了聞名全國的名牌。    王開創辦者也很有經營的頭腦。當時,王開有一個規定:凡是上鏡漂亮的,就送一套照片,條件是照片被當作樣照放在櫥窗展示。眾多電影導演常通過這些櫥窗內的照片尋找合適的演員。
  • 克勒門再現珍貴影像 王開老照片開啟上海塵封記憶
    昨日,已連續推出多場精彩文化活動的克勒門藝術沙龍,再度聚焦「王開照相館與上海老照片的故事」。國際貴都大飯店劇院的大屏幕上,播放著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尤其珍貴的是其中還有阮玲玉、周璇、胡蝶、陳雲裳等電影明星的生活照。這些生動真切的影像,再現了老上海的時尚風情,也打開了上海人塵封的記憶。
  • 王開照相:曾為《色戒》女主角原型拍照
    風情萬種的明星照   創出品牌後的「王開」,見證了上海「十裡洋場」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風華絕代。「王開」幾乎珍藏著這一時期所有上海灘當紅明星的原版留影,周璇、胡蝶、黎莉莉、阮玲玉、張織雲、陳燕燕、陳雲裳等上海灘頭光鮮亮麗的影視明星都是在「王開」照相館出入的常客。
  • 王開照相館:在歷史磨洗中永不退色
    王開照相館開設於1920年,它的老闆是廣東人王熾開。初創時主要業務是拍攝人像照、結婚照、合家歡等各類照片,但當時的生意比較清淡。在當時的上海,擁有私人照相機的家庭鳳毛麟角,而且大都是外國人和有錢的華人。對一般家庭而言,到照相館去照像是一件非常鄭重而奢華的事情。
  • 視頻| 11萬婚宴款被捲走 消費者控訴王開照相館「辜負信任」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同王開照相館引薦的婚慶經理預定了今年11月的婚禮酒席,卻被該人士捲走11萬元。
  • 經典國貨沉浮錄:中國照相館走出老照片
    看它的前世今生,就像是在看一部濃縮了的中國73年巨變史,以及凝聚了幾代中國照相館人堅韌、勤勞、永不言棄的中國精神。騰挪跌宕 成就國家寵兒戴著一頂瓜皮帽,穿著緞子棉襖,左邊抱著兒子,眼睛看著你,神情似有所思。這張發黃的老照片攝於1936年,青年的名字叫吳建屏,江蘇武進人,王開照相館的學徒。
  • 中國照相館的櫥窗:從慢照時代的士紳名媛到社會主義工農兵
    仝冰雪熱衷於收藏清末至民國時期的老照片,著有《中國照相館史》一書,該書的跨度從1859年到1956年,通過三百九十八張照片串起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照相館集合,共同構築了一部中國人認知攝影、自我觀看的大歷史」。以上海為例,鴉片戰爭後,申城成為通商口岸,大批西方傳教士、商人、旅行者攜帶問世不久的照相機進入上海。
  • 上海展出昔日照相館「四大名旦」
    稿源:新華網  2011-02-22 10:32   新華網上海專電(記者孫麗萍)曾幾何時,每逢春節等重要節日上照相館去拍一張全家福是上海人家的一件大事。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老照片如今已成為收藏品、民間藝術品。
  • 上海一家老字號照相館裡的年滋味
    新華社上海1月16日電(潘旭 王宛藝)新年伊始,上海百年老店王開照相館全家福拍攝區的顧客絡繹不絕。年輕人嘗個鮮,老年人懷個舊,在手機普及的今天,新年進照相館拍照依然大有市場。    「三二一!」伴隨著閃光燈,85歲的楊慧珍一身唐裝,端坐中間,笑出了聲。孫子孫女緊靠兩旁,一家七口的影像就此定格。
  • 老照片:80年代山東聊城,百貨大樓,東方紅照相館,紅星影院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山東聊城的老照片,這組老照片反映了上個世紀聊城的經濟發展,希望透過這組老照片帶大家回憶當年在聊城生活的舊時光,感嘆聊城的經濟發展與進步。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聊城汽車站,圖中展示的是從聊城到省會濟南的夜班車開通儀式,從圖中來看當時的汽車站不大,可能在過節或者其他特殊日子的時候這裡就會顯得很擁擠,這個汽車站可以說是承載了當年一代聊城人們的美好回憶,記得不錯的話,這座汽車站應該是在五星百貨對面。圖為上世紀的聊城街景,不知道圖中的地方大家還熟悉嗎?
  • 中國照相館歷史變遷:周總理沒打招呼來照相
    中國照相館得到了影片劇照的獨家發布權。只要購買其中一張,還附贈20寸的著色照片。這一營銷手段大獲成功。半年之內,陳雲裳的劇照發行超過了5萬張。每天都有許多人專門跑來靜安寺路,看中國照相館櫥窗裡的海報。這得益於老闆吳建屏的商業眼光。他本來是上海另一家知名照相館王開照相館的學徒,後來憑藉妻子的嫁妝開辦了中國照相館。
  • 我在王開學照相
    1971年初,我奉調回上海進修照相技能,就是在王開照相館。南京路上的王開照相館名聞遐邇。當年不僅我的結婚照是在王開拍的,我還有幸進入王開學習照相技術,成為該店從未有過的一名編外職工。我所在的27團有2.5萬人,大家盼望照相的願望很是強烈。1970年我接到27團軍務股調令,到團照相館工作。為了提高照相技能,領導安排我在1971年初回上海進修。拿著介紹信來到上海上山下鄉辦公室,接待同志問我:「你希望到哪家學習?」我脫口而出,最好是「東方紅照相館」(「文革」中王開改名)。照相館負責人張競駿接待我,陪我參觀各個部門。
  • 蕩蕩淮海路8:人民照相館
    同紅星相比,人民照相館是有點講頭的。它開業於1940年,老闆是俄商。店先在環龍路(今南昌路),名喬奇照相館,1947年,也搬到了茂名南路131號。翌年,產權易為中國人,更名喬士照相館。1959年再搬到淮海中路581號人民坊門口,改名人民照相館。
  • 了解上海從這裡開始—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建館20周年老照片徵集活動
    由此向世界打開了了解申城滄桑變遷,探尋時代發展奇蹟,展望市民未來夢想的城市之窗。 二十載時光珠流璧轉,2020年2月25日,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將迎來建館20周年。為回眸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及其所處的人民廣場地區20年來的建設歷程、凝固城市發展瞬間,系統完整地呈現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從無到有的形態變化和從服務功能形成到城市文化和規劃科普職能完善的社會價值提升過程。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就要20歲啦!這些老照片,看得懂就暴露年齡了!
    今天小儂要給大家帶來一組南京路步行街的老照片,滿滿的回憶!據說很多畫面只有老上海才看得懂!早在150多年前,南京路還只是一條小路。以英商所闢「老花園」得名「花園弄」,上海話諧音又叫」派克弄「。憑藉著先天地理優勢——靠近十六鋪碼頭,南京路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小商販,每天都有上百萬人流向南京路。
  • 人民照相館免費拍結婚照!五對夫婦的愛情,見證上海40年巨變
    周到君在這裡發現了《上海婚照(1978——2018)展,一角的「人民照相館」為預約的夫婦免費拍結婚照,一起坐上時光機,傾聽40年改革開放影像裡,上海百姓人家柴米油鹽,悲歡離合的光陰故事
  • 中國首家3D列印照相館 在西安向公眾開放
    如今,中國首家3D列印照相館也在西安面向公眾開放了。之所以說是開放,不是開業,是因為目前並非商業行為,而是西安非凡士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Elite Robotics)的3D列印體驗館的體驗項目。中國首家3D列印照相館 在西安向公眾開放  非凡士是一家成立於2011年9月,位於西安高新區創業園內,致力於教育、 科研與家用機器人的研究、開發和銷售,並提供機器人相關集成技術服務和領先解決方案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