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感言》
掬心灌水小散文詩
這一個心跳的日子
天涯明月共此時我聽見
秋風的足音,你的足音
嘆息,桂子花香的飄零那是星星在私語
九釀陳熟的聲音划過唇間冰涼告訴我
用你秋水般的灩澦告訴我
誰留下秋風中的那一縷溫柔你一定來自颯爽的北方
我已經沉澱在夢的南方
我告訴你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
你告訴我秋月是如何親吻臉龐
燕子痴戀了綠楊
大雁別離了故鄉
我將合眼睡在你如泣的琴聲裡
那溫暖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
請別停下,別停下你情感的奔波
春江花月,不,現在是秋風交錯
我要燒起每一個每一個為你拾來的落葉
聽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為你也為我
為火光一樣將你我的一生訴說
可以以此為意,展開想像,詩詞曲賦不限,作品接龍截止到8月10號晚八點,期待精彩
本期點評:掬心、方杏、臥龍
1. 庚子立秋調任之時集句抒懷
黃穩山
揮手從茲去,蕭疏鬢己斑。
切磨三友益,俯仰十年間。
世路終成別,清風何日還。
誰能知我意,明月出天山。
依次為:
1《賀新郎.別友》毛澤東
2淮上喜會梁川故人唐·韋應物
3國史龍圖侍郎宋次道輓辭五首其二宋·蘇頌
4水調歌頭其五戊午初度自壽宋·李曾伯
5送靈耀之姑蘇宋·釋斯植
6酬仲幾秦州道上見寄宋·文同
7得古梅兩枝宋·戴復古
8《關山月》李白
掬心:這首集的不錯,集的律很難工整,這首集的挺工整的,中心思想也明確,集的難度更高些,看出作者文化底蘊深厚,感受情懷,贊個。
2. 七律 秋
小石頭
爽朗晨曦暑漸收,盈豐稻菽遍良疇。
東村穀子縈金穗,北苑南瓜墜滿兜。
蝶舞荷尖風景美,燕飛庭院白雲柔。
青黃錯落鮮蔬採,柳綠花紅好個秋。
掬心:爽朗晨曦,一般不這樣用,明朗而令人爽快
山巒爽朗,湖水清淨。——《天山景物記》
明快開朗;爽直
例:他們的爽朗的笑聲,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風景談》
清朗通達的樣子。
《抱樸子.外篇.勖學》:「天然爽朗而不可謂之君子者,不識大倫之臧否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
形容天氣清朗明麗,令人舒暢。
唐.黃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翼日,巖谷爽朗,煙霞飛動。」
而晨曦,早晨太陽的光輝。
晉.陶淵明〈閒情賦〉:「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
唐.皎然〈效古〉詩:「日出天地正,煌煌闢晨曦。」
近晨光,很多詞語有單獨解釋的,不能這樣用了,如果用一起不倫不類了,
這個七律吧,把前面的兩個字砍掉,我覺得意思也表達的一樣,再修下,可以不錯的五律,前面廢字了,頸聯脫節,看不出秋,這轉的突兀了,如果再精簡下,去掉中間兩聯,那就是七絕或五絕,你自己感覺下,因此這個七律,不是很成功,布局謀篇和立意還有鍊字方面都要加強。
3. 立秋一首
一塵
暑氣還無退,蟬鳴一樹高。
往來塵世客,終日為誰勞?
掬心:這個五絕,自己看看句尾的三個字,單拿出來,完全看不出表達啥的,轉結和立秋啥關係呢?布局謀篇還是要好好研讀下,五絕講究氣韻,錯落有致,沒那麼多情緒給鋪墊,多讀讀古人的五絕,感覺下。你看看千山鳥飛絕那首,句句經典,句句不離主題吧,個人覺得,字越少越難寫難出精品的,如果駕馭文字的能力達不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還是不要嘗試。
4,起風了
禾苗
起風了,關窗的那一刻,風划過指尖是溫熱且一絲涼意的。一瞬間,我在想牽著手的感覺似乎也如是。下意識,我收緊了五指,儘管是空,卻仍能感受到,由心至指尖滴出的思念。是的,有時候的思念,僅只在一個眼帘的低垂,仿佛身旁的萬物都化為幻影,只剩下,璀璨星河和你,起舞。(庚子年立秋)
掬心:這個小散文,呼應了題目,文字也靈動,有點意思,對文字的感悟還算有靈性,鼓勵下吧,加油
5.賀秋
遠志
三伏驕陽草木愁,青苔枯水雨難求。
忽聞落影黃梨語,便是西風賀立秋。
掬心: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這個開篇用三伏說秋就不準確,承也是說天氣炎熱,看不出秋,轉,落影?表達的什麼,黃梨就是鳳梨吧,意思說鳳梨熟了落了?西風就是秋的代指,還賀什麼?慶豐收嗎?也看不出來。意思不明,表達不準確,起承轉合還是欠火候,字和意都需要煉煉。
6.立秋
雪狼
烈日炎炎照九州,秋風瑟瑟已初遊。
賞雲賞雨觀楓葉,牢記安康蕩扁舟。
掬心:疊詞多了,重字也多了,已?秋天賞雲雨楓葉,結,跑偏了,絕句要求沒有費字,特別七絕起和轉是亮點,這個沒做到,看不到亮點,結跑偏了,還是要加強布局謀篇練字練意,凝鍊主題思想才好。扁,平,出了。
7.立秋
文/閒雲野鶴
風吹桐葉起秋聲,月照西窗夢不成。
一縷相思隨雁陣,寒蟬悽切到天明
掬心:空山容暮色,落葉起秋聲。乾坤生古意,草木起秋聲。風起秋聲,用不到說風吹桐葉,承句馮寫過雨罷寒生,一夜西窗夢不成。這個和原句差不多了,轉,表達想借大雁寄相思,結又說冷天裡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悽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託悲涼的氣氛和情調。詳細釋義
【解釋】:寒蟬:冷天裡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悽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託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出自】:晉·陸雲《陸清河集·寒蟬賦》:「於是貧居之士,喟爾相與而俱嘆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去暮,臨河徘徊。』」
還有作定語;用於悽涼場面。示例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這結悽涼,轉相思,結悽涼,求而不得,寄託不到,這立秋,寫的是秋思?鍊字煉意,還有主題都要提高,布局謀篇也要加強。
8. 立秋
點到為止
赤帝初歸雨入頻,清商如故竹如茵。
餘生只合樽前老,何夢不隨窗外
掬心:赤帝,即炎帝神農氏。
指神農氏一系的帝王。
即祝融氏。後世以為火神。
"赤帝子"的簡稱。
見"赤熛怒"。
南方之神,為五天常之一。因五行中以南方為赤色,故稱南方的天帝為「赤帝」。見《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
炎帝。因以火德王,故稱為「赤帝」。
《淮南子.時則》漢.高誘.註:「赤帝,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也。」這裡指火神,形容天氣炎熱的?一般不這樣用,題目立秋,完全看不出聯繫,起就敗了,典沒用好,《初歸》是宋代孫巖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不是你要表達剛回來的意思,還有雨入頻,也不對,借指肅殺悽清的秋風。
《文選.潘嶽.悼亡詩三首之二》:「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
宋.蘇軾〈雨中花.今歲花時深院〉詞:「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餘妍。」
承,說到秋風了,然後說了竹,茵,褥子
綠草如~。想表達竹子還是那麼綠吧,長青的,可是沒表達好,轉的,突然到情了有點突兀,你這不是眼前一亮,而是嚇我一跳,合?是否合適,酒樽之前,月亮之下。指對酒賞月的悠閒情境。
出處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八》:「弟此節俗冗,焦頭爛額,對月對酒皆不樂。樽前月下,尚有剝啄之聲,如御十萬敵,必須在家首先搪拒,竟無福前來望見顏色矣。」愜意生活,結的問句,何夢,沒來由,這個絕,立秋題目跑偏了,題目換了,內容再修飾下,布局謀篇也要加強。鼓搗這麼多典,沒用好,化典無形才是高手,多喝海水吧,這首不是你的水平,沒發揮好,加油
9. 立秋
踏風堂
羊城雲淡入初秋,江水猶翻熱浪頭。
唯有花叢繁似海,冬龍奢望潸回遊。
掬心:秋和江水熱浪啥關係,是說秋不涼快嗎,熱浪,輻射熱如波浪般湧來。比喻天氣的炎熱。,江水翻熱浪的話估計煮開了,沒那麼誇張,轉,你的繁似海就是病句,似海,春天美麗的景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到處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這屋裡那塊四樂堂的匾,可算掛定了!不然,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難免欲深似海。」由此可見,不是說的秋天,結,冬龍?是什麼?還奢望,潸回遊?啥意思,潸儘管平仄兩用,但是此處應平吧,也就三平了,通篇意像混亂,主題不明,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都要加強。
10、立秋
美美
時光轉瞬見秋風。枯葉零星落地中。
早晚清涼多愜意,一簾珠玉待飛鴻。
掬心:見秋風,古人有一春門外羊車過,又見秋風拂翠簾。人見秋風悲,我見秋風喜。而我們一般不這樣用,見,是否妥當,承還算可以,轉,說秋清氣爽,舒適安逸,也沒有拓展開,而結,一簾珠玉?意思不明確,珠玉,珠和玉;泛指珠寶
比喻妙語或美好的詩文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傑,英才
珠寶和玉石。
《莊子.讓王》:「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淮南子.齊俗》:「珠玉尊則天下爭矣。」
比喻文詞的富麗華美。
唐.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一折》:「妾身與相公成此親事,或詩或詞,求一首珠玉。」
比喻人的儀態華貴。參見「珠玉在側」條。看得出,這沒啥關聯,飛鴻,指畫有鴻雁的旗。蟲名。飛行著的鴻雁。指音信。
飛雁。
《文選.石崇.王明君詞》:「願假飛鴻翼,乘之以遐徵。」
古時常以鴻雁傳信,故用以代表音信。
《南朝齊.無名氏.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結是想說人盼音信吧,和主題脫節了,轉沒有鋪墊,導致結脫節,沒有回扣主題。起承轉合還要加強,遣詞造句也要下功夫。
方杏點評11到20
11.秋夜
紫煜
踩著盛夏的末梢
進入了初秋
走在嘉陵江的江邊
感受秋風帶來的絲絲涼意,
喜歡這種清風拂面的感覺
如母親的懷抱般溫暖
下午的一場秋雨
潤澤了整個城市酷熱的人們滴心
戀人們懶洋洋的在感受著江邊的秋意
我也己沉醉在這二江四岸邊
秋風朦朧的夜景裡
悠然自在
評:對自由詩,我不懂,說下感受:首句多餘,你這是秋夜,怎麼到盛夏末梢了,末梢也還是盛夏了。整體詩意還是有,語言還不夠精練。有些句子比較拖沓:潤澤了整個城市酷熱的人們滴心。結句三行是有問題的,省去「也己沉醉」四字才行。個見。
12.臨江仙
嘯風
微雨頻來添秋意,初晴暮熱人閒。桂香輕灑小樓前
碧空排雁字,明月掃江天。
孤影憑欄思渺渺,誰知歸去何年。唯嘆忠孝兩難全。
鬢絲猶見白,恩債怎償還。
淺評:上片上片寫景為主第一拍,秋意、初晴、暮熱意義上是矛盾的,二拍七字句可以,準備過片處,明月掃江天,掃字可酌,明月那麼美的意象,一掃就煞風景了。碧空和明月,嚴格來說,隔景,應該注意。過片處聯繫上結「明月」比較緊密,轉入抒情,結拍點題思親。
13.唐多令 · 秋逝
中國書畫
秋水縐南湖。淺汀盛綠蘆。正花濃,枝上銀塗。生就冷清還淑靜。抱優雅,藐榮枯。
一陣冷風呼。薄英任穢蕪。散草叢,零落牆隅。嘆息塵泥沾袖白。待來歲,又春蘇。
淺評:上下片均寫景抒情,情景交融,末結,又春蘇本來表意很好,出新。但題目是秋逝,根據內容,沒有很好的表達「逝「的意思
上片對偶開篇,縐字傳神,但盛、綠二字,敗筆。銀塗,湊韻。上結拍,藐榮枯不錯,但前面淑靜、優雅,取象均有問題,蘆葦多是大片大片的抱團存在呀。過片拍,冷風、呼,用通感吧,呼,可酌,穢蕪,湊韻,末結有可取,不錯。整個就是寫秋葦,改題吧。
14.畢業分手季
竹馬
折柳題楓正少年,離人徒嘆奈何天。
纏綿儘是昨宵雨,縹緲旋如雁塞煙。
淺評:起承轉合倒基本象模象樣。起句,折柳和題楓,一般不能同框。結句,縹緲和煙,意象重複,雁塞煙倒是有點悽愴,因為縹緲一詞的多餘導致表意不夠準確,畢業季呀,可惜了。
15.立秋前夜與友人共飲
大武
又見屏間小字留,鄰家約酒慣無由。
杏花村裡同花醉,從夏開壇飲到秋。
淺評:絕句不錯,1、2、4句均經典。唯第三句杏花村,有點沒釐頭。個見。
16.踏莎行 秋晚
都一樣
溼徑清霜,扶牆衰草,蕭蕭落葉西風掃。黃花瘦影暗香殘,蛩鳴籬下傷秋調。
句句懷愁,聲聲祈禱,心弦斷續情難了。風搖梧影動寒窗,西沉淡月秋將老。
淺評:小詞整體還不錯。上下片開折均用對偶,表意清晰,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結構完整合理。上片寫景更出色一點。下片過片二句不夠詩意,心弦一句再酌,末結句七字前四後三沒有必然聯繫。
17:金秋
豐志
春生夏火善於籌,穗實果紅佳品優,
欣悅農桑多喜月,逛奔山野收金秋。
淺評:善於籌、佳品優、多喜月、收金秋這些都很湊,還有春生夏火。說的什麼呢。還要多多努力!
18《七絕 秋約》
文/中國書畫
一輪明月轉朱窗,金桂搖風頻送香。
兩耳似聞陳熟語,怦然心跳醉紅妝。
淺評:好詩,唯轉句「陳」可酌。
19、立秋
文/胡塗笑人
夏熱的冶煉
成熟了
立秋
不僅是稻子
還有人到中年
從容簡單的情緒
一切
從此
天高氣爽
風輕雲淡
淺評:意境比較好,空靈。但第一段「立秋」二字放中間有點不協調。
20. 蝶戀花·立秋
詞/納蘭
細雨纏綿攜冷峭。
一縷西風,又把秋來報。
園中芳菲今漸少。
累累秋果枝頭俏。
野菊繽紛張臉笑。
璀璨芬芳,朵朵隨風蹈。
留戀斜陽拍晚照。
醉聽蛙鼓豐年兆。
淺評:幸會納蘭詞聖,上片寫秋景生動緊湊準確。唯「園中」「中」字平仄沒注意。那句五連平了。下片有點問題,一是過片沒有緊貼上片結句。另起一意了,這樣兩片各自為政,少了聯繫。隨風蹈,韻字顯湊,,拍,平仄不對,拍晚照。三仄尾了,末結句純湊句,後二句均顯亂湊了與上文聯繫不夠。個見。
臥龍點評21到33
21立秋夜雨
紫羅蘭
幾陣涼風晚來輕,三更疏雨夢魂驚。
茫然不覺身何處,犬吠蟲聲伴鴨鳴。
~~~格律需要檢測。詩意的表達有些模糊。起承轉合之間不見有特別之處。
22.立秋
文/許
一樹疏桐減卻蔭,寒蟬悽切震叢林。
不知暑熱何時去,早送西風白露臨。
~~~首句有些不明白。整體看這首詩平平之作。沒有出彩。
23.立秋
文/閒雲
細雨霏霏灑碧塘,金風送爽芰荷香。
從今酷暑悄然退,寒蛩悽悽夜夢長。
~~~格律需要檢測。詩意表達不明朗,情感色彩有偏差。多處細節需要注意。
24. 西江月秋日懷友
靜守己心
玉露初凝楓葉,相思又漫柔腸。
雲中雁字寄情長,只道秋來無恙。
惟願伊人安好,莫添歲月寒涼。
半生彈指鬢微霜,常記眉間心上。
~~~詞牌有詞牌的規矩。這首詞表達不太明了。有氣脈不順之感。表達主題不夠鮮明。
秋韻有思
靜守己心
桂花香淡溢清風,遙望層林楓葉紅。
幽徑山巒仍蜜意,孤雲南雁伴衰翁。
~~~語句流暢,詩意平平。表達不見出色。
25. 詞 謁金門 思鄉曲
踏風堂
思鄉曲,聽到心悲人哭。此際家鄉禾已熟,釀酒看秋菊。
詩筆喜描蘭竹,閒賞蓮紅水綠。尤記西關花艇粥,頓悟身孤獨。
~~~詞境表達不錯。斂詞和造句要加強。表達手法上不見強。
26. 七絕 初秋心曲
踏風堂
綠綺無聲心有曲,
譜遊筆下激情促。
人居海外蒼天高,
妙寄秋鴻把弦續。
~~~仄韻絕句。從詩的手法到詩意的表達,都不見出色。既然如此,倒不如中規中矩的寫寫平韻詩。
27.七絕.今日立秋
秋天來了
美酒盤鮮道短長,烹茶敬客味清香。
午時伊始遇秋虎,草色深枝天漸涼。
~~~過節了。很有儀式感的生活。小詩寫的也算平平。尾句不輕不重,一筆無意帶過,說到了節骨眼上。意境幽深。不錯的一結。
28. 七絕 立秋
青山綠水
葉落梧桐到孟秋,糧倉稻穀續來投。
才辭暑熱須諧虎,夜半蟬鳴夢未休。
~~~這首詩寫的原本不錯,依然是起句有些不合時令,立秋天氣,原本沒有到落葉的程度。不要脫離生活。
29. 臨江仙 立秋
方杏
隔窗忽聽蟬鳴苦,小蟲亦學吟愁。碧梧枝上意難休,也知時令已歸秋
忍看荷池花葉散,玉消香謝難留。怊惆對鏡白絲浮,閒情尤憶與君儔。
~~~這首詞,起拍情感主觀性太強。苦和愁又怎麼判斷出來呢?強說愁罷。後面的表現都算不錯。表達到位,意境也到位。
30.七絕 立秋
小雨後
紅衰翠減起微霜,菊蕊清幽柳葉黃。
歲月無情添雪鬢,一行雁字寫蒼涼。
~~~這首詩,時令上有些不合,雖然是立秋,感覺有秋意,只是目前的時節,出去仔細體會好受一下吧。詩詞不能脫離生活。
31.如夢令.立秋來了
文/一塵
流響耳邊漸小。天轉陰涼尚早。垂柳綠絲絛,幾份閒情觀鳥。
知了。知了。落葉紛飛誰掃。
~~~小詞填的蠻清新的。來源生活,閒情逸緻。只是尾句落葉紛飛,有點不合時令。
32 、
立秋有雨
文/小草
夜雨聲聲洗積埃,涼風陣陣吻吾腮。
鋪宣研墨閒情賦,更有鳴蛩消暑來。
~~兩個疊詞用的不見精彩,韻字選取上也不夠精神。尾句要謹慎,風雨交加,蟲鳴聲摻雜起來,挺抽象的。
33.臨江仙 立秋
文/黃湧
三伏薰蒸浮暑去,庭前梧葉方凋。徵鴻聲裡小溪橋。紅衰翠減,瘦柳舞纖腰。
西風颯颯催夢老,流年轉眼秋朝。等閒莫把歲徒拋,鬢稀方嘆,功業共雲消。
~~~兩片之間意境太近,不夠開闊。個別句子像繞口令,刻意在描寫,沒有表達技巧。只是在複述上下功夫,表達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