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白洋澱體驗最樸實的漁民生活:穿蘆葦、賞荷花、泛舟捕魚……

2020-12-12 澎湃新聞

來白洋澱體驗最樸實的漁民生活:穿蘆葦、賞荷花、泛舟捕魚……

2020-09-25 15: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風景如畫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疫情過後

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

「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大家好

這裡是「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節目

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遊舫穿梭剪白洋,水波葦葉兩茫茫。

風吹蒲綠逗魚戲,日照荷紅映鷺翔。

這說的正是白洋澱!

今天讓我們跟隨名牌導遊楊帆

一起揚帆澱上,

共同感受白洋澱裡

與眾不同的漁民生活。

名牌導遊 楊帆

(點擊收聽音頻《白洋澱上的漁民生活》)

白洋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為冀州之城,曾為燕趙之邦,今為畿輔重地。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生活史中,融合了中原農耕文化、北方遊牧文化、水鄉漁獵文化等。要說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還要數白洋澱漁獵文化。

說起捕魚當然離不開船,白洋澱的漁民就是靠它世世代代捕魚為生。清晨,伴隨著美麗的朝霞從東方升起,漁民便開始了一天的捕魚生活。白洋澱水產眾多,淡水魚類多達幾十種,因此,聰明睿智的白洋澱人,根據各種魚的習性,研發出各種不同的捕魚方式。

在白洋澱,春放魚鷹夏撒網,秋天的螃蟹簍裡藏,白天打箔夜裡卡(卡子,竹子製成的像夾子一樣的捕魚工具),黑魚抬頭上魚叉。魚過千重網,難躲一綆繩,說的其實也是拉綆捕魚的一種方式!

在白洋澱,您偶爾會聽到鐺鐺鐺的聲音,這其實是白洋澱的響板驚魚,這種捕魚方式需要兩個人來配合進行。捕魚時,一個人先把網撒到澱中,另一個人在船尾使出渾身力氣向前劃,小船如織布穿梭、縫衣秀針一般行駛出去。撒網的那個人在船頭用鐵棒敲擊船板,發出鐺鐺鐺的聲音,魚受到驚嚇四處逃竄的時候,正好也就落入了漁民為它們布置的「天羅地網」。

正午時分,忙碌了大半天的漁民,開始三三兩兩把船湊到一起,聊魚獲、嘮家常,而這時女人們會拿出準備好的鍋灶開始做飯。我們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話一點兒也不假。那白洋澱漁民的餐桌上會有什麼呢?有小蝦糊餅、燉魚貼餅子,有芳香四溢的荷包飯,也有油光水滑的鹹鴨蛋,真真正正是喝白洋澱的水,吃白洋澱的魚,享受白洋澱的美味。

每到下午,是漁民開始整理魚獲的時候,也是一天當中最幸福的一刻。把捕上來的魚運到集市上去賣掉,喧鬧的集市中,白洋澱的各種水產隨處可見,到處有漁民操著白洋澱水鄉口音的叫賣聲。

曉迎紅日出,暮載錦麟歸。太陽已經慢慢下沉,漁民們劃著小船帶著笑聲,穿過葦田、穿過小橋,散入岸邊的每一戶庭院。這就是白洋澱漁民一天的生活寫照。

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雄安新區的設立,白洋澱人民的生活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相信未來的生活,他們會闊步向前,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白洋澱的蘆花,白洋澱的水,你那迷人的風光像蘇杭一樣美。人人都說那江南好,雄安新區照樣美。」

點此查看→「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第八十一期

點此查看→「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第八十二期

原標題:《來白洋澱體驗最樸實的漁民生活:穿蘆葦、賞荷花、泛舟捕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來白洋澱體驗最樸實的漁民生活:穿蘆葦、賞荷花、泛舟捕魚……
    要說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還要數白洋澱漁獵文化。說起捕魚當然離不開船,白洋澱的漁民就是靠它世世代代捕魚為生。清晨,伴隨著美麗的朝霞從東方升起,漁民便開始了一天的捕魚生活。白洋澱水產眾多,淡水魚類多達幾十種,因此,聰明睿智的白洋澱人,根據各種魚的習性,研發出各種不同的捕魚方式。
  • 穿蘆葦、賞荷花、泛舟捕魚……帶你「雲」遊白洋澱
    這說的正是白洋澱!十一小長假讓我們一起揚帆澱上,「雲」遊白洋澱共同感受與眾不同的漁民生活。 白洋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為冀州之城,曾為燕趙之邦,今為畿輔重地。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生活史中,融合了中原農耕文化、北方遊牧文化、水鄉漁獵文化等。
  • 遊白洋澱,穿梭在蘆葦蕩中,感受最樸實的漁民生活
    白洋澱,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個地方一點都不會陌生,在抗戰時期,這裡就是熠熠生輝的紅色革命根據地,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在這裡都是革命的先驅著,更是有很多抗戰題材的電視劇都是以此處作為原型素材進行拍攝的,今天一起走進白洋澱,在蘆葦蕩中感受紅色的革命情懷和精神,還可以放著小船在這片水域中感受作為漁民樸實的生活
  • 泛舟賞荷白洋澱 感紅色抗戰文化—實驗四小「走轉品之白洋澱泛舟賞荷攝影活動」
    七月的白洋澱,碧波浩渺,蘆葦如林,荷葉荷花接天映日,令人神往,溝壕縱橫的蘆葦蕩裡雁翎隊的故事激蕩心靈。
  • 愛家鄉 遊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澱:泛舟蘆葦蕩 盡賞荷花開
    白洋澱屬於雄安新區,是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素有「華北明珠」「北國江南」之美譽。白洋澱河澱相通,溝壕縱橫,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蕩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春天,蘆葦出水,滿澱青翠,每逢清晨,紅日映透澱底,白洋澱好象披上了綠帶霞衣。
  • 「京南水鄉第一村」的最美漁家生活
    乘船賞荷花、下水摸魚蝦,蘆葦蕩裡撿拾野鴨蛋、漁民家品嘗特色美食……如今,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選擇到白洋澱澱區深處的漁家,體驗漁家生活,來「京南水鄉第一村」大澱頭村體驗吧。
  • 美麗河北:白洋澱坐船轉轉,有一種浪跡江湖的感覺
    白洋澱四周是堤防,湖中有垂直的壕溝縱橫。湖水蕩漾,水鳥鳴叫,蘆葦迴旋,荷花的香氣被暗中擠出,形成了生態美。被譽為華北的明珠,也被稱為「江南北部,北國西湖」。 2007年,保定市白洋澱風景名勝區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旅遊區。
  • 劃漁船抓魚蝦,白洋澱的清涼夏日生活
    如果2020重啟,你最想安排一個什麼樣的開局?過濾掉身邊的一些信息、推掉一些無關的聚會,在炎熱的夏天裡去湖邊撈魚抓蝦、吹風看花,和親密的朋友度過一段時光。白洋澱,或許就是這個夏天不錯的選擇。華北明珠 千年大計有「華北明珠 千年大計」之稱的白洋澱,一到夏天就令京津冀的小夥伴心馳神往,去休閒納涼、探訪明珠、一覽雄安.....都是我們鍾愛白洋澱的原因。百頃荷塘、荷花大觀園、抗戰紀念館.....這些耳熟能詳的景區景點一定不是你所喜歡,要玩就玩點新鮮的。
  • 白洋澱:蘆葦豐收的季節到了 搖曳一抹淺醉
    白洋澱蘆花。資料圖片      摘一束潔白的蘆花   把記憶捲成窄窄的長串   讓風輕撫紊亂的思緒   面對落霞餘暉   把蘆花灑在靜靜的江畔   「春去葦葉青,秋來蘆花白」。時逢金秋,蘆花飛絮,稻穀飄香,令人心曠神怡。白洋澱百裡葦海一片金黃,銀灰色的蘆花在萬畝大澱隨風飄蕩,蘆葦豐收的季節到了。
  • 白洋澱在哪裡
    白洋澱在哪裡?位於河北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積寬廣。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詳細的內容吧。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07年,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新疆巴州萬畝睡蓮競相開放 漁民泛舟捕魚
    2020-09-08 15:21:04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這段時間,在新疆巴州博湖縣的博斯騰湖面上,8萬畝野生睡蓮競相開放,格外嬌豔,漁民們穿梭其間,泛舟捕魚,好似置身於江南水鄉。漁民們劃著小船,不時起網捕魚,洋溢著收穫的喜悅。睡蓮又稱子午蓮,因晝舒夜卷被譽為「花中睡美人」,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博斯騰湖蓮海世界景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野生睡蓮生長區,每年8月是睡蓮盛開的時節。萬畝睡蓮綻放,漁民泛舟捕魚的場景吸引很多遊客前來觀光。編輯:高衝
  • 河北白洋澱蘆葦產業遇「寒冬」 12萬畝蘆葦遭棄收
    但近年來,每逢冬季來臨,都有超過十萬畝的澱區蘆葦被丟棄在葦田裡,任其枯敗腐爛,其經濟價值已無從談起。而澱中的村莊多被葦田包圍,遍野乾枯的蘆葦一旦被引燃,將出現「火燒連營」的慘劇,直接威脅到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探究其箇中原因,並力圖為之尋求出路,中新網記者前往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澱漁村進行實地探訪。
  • 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
    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澱澱相連有荷花,綠水碧波蘆花潔」,白洋澱是國內蘆葦的重要產地,有「蘆葦之鄉,甲於河北」的說法,並以皮白質優、數量龐大而享譽全國。圖說:白洋澱的蘆葦 來源:網絡  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
  • 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
    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澱澱相連有荷花,綠水碧波蘆花潔」,白洋澱是國內蘆葦的重要產地,有「蘆葦之鄉,甲於河北」的說法,並以皮白質優、數量龐大而享譽全國。圖說:白洋澱的蘆葦 來源:網絡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春天蘆筍破土,生機盎然;夏天蘆蕩茫茫,碧波翻滾;秋季蘆花飄絮,紛紛揚揚;冬季蘆葦蓋雪,金白輝映。白洋澱蘆葦屬於北方沼澤葦,屬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基本上分為根、徑、葉、種子。成熟蘆葦的高度在2到4米之間,直徑約有1釐米左右,大概有20片葉子,呈披針狀生長。每年9月是蘆葦開花的季節,花絮滿天飛舞,如蒙蒙細雪,非常浪漫。
  • Z11:《獨品旅遊·白洋澱、白溝》一日遊
    出團日期:6月15日產品報價:168元/人早上從指定地點出發,赴雄安新區-白洋澱,赴漁家碼頭,乘漁家木船,穿梭蘆葦蕩(每條木船準乘6人),打破常規的人文景觀,由當地漁民陪同划船,教您撒網捕魚,體驗傳統的漁民生活,鑽進蘆葦蕩,撿拾野生的水鳥蛋、野鴨蛋,走進純正自然的白洋澱,感受蛙鼓蟬鳴的田園風光,身臨其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原生態的夢裡水鄉,來一場白洋澱深度體驗遊。
  • 雁翎隊故土,小兵張嘎的老鄉,抗日文化風景區白洋澱
    沒錯,當然是水上遊擊隊--雁翎隊的故事了,抗日戰爭時期,雁翎隊利用水上優勢,憑藉森林似的蘆葦蕩,神出鬼沒,將鬼子耍的暈頭轉向,端崗樓、除漢奸、打鬼子,與敵人交戰70餘次,擊斃、俘獲日偽軍近千人,繳獲大量軍火和軍用物資,其中有多次是一槍未發而取勝,被稱為「澱上神兵」,在風景如畫的白洋澱留下了一段段抗戰傳奇故事,白洋澱也因此名揚天下。
  • 人文自然相得益彰的白洋澱,除了蘆葦溼地,還有哪些值得一看
    白洋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雄安境內,這裡曾經是遊擊抗戰的一線戰區,也是擁有著大片湖區和繁茂的蘆葦蕩的自然風景勝地。這裡一直以來都是以湖區內的白花蘆葦為主要觀賞景點,乘起小船,泛舟在大片的蘆葦蕩中,觀看各種珍奇鳥獸,也別有一番滋味。
  • 一次舒緩的節日漫遊,悠長的精神瞭望來源於一次普通的白洋澱之行
    走進華北明珠白洋澱賞荷花、泛舟花叢清涼之旅……白洋澱,人們經常會想起的是孫梨筆下的《荷花澱》……來到了美幻幽秘的白洋澱一親芳澤。這次受邀第三次走進白洋澱,真的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太陽升起來了,蘆葦蕩裡的水鳥在叫。幾隻小漁船在煙波上輕盈的滑過。
  • 出海捕魚休閒遊,體驗一下漁民的生活與樂趣
    時至周末,應同事相邀,體驗出海捕魚休閒遊。雖然生活在沿海城市,卻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能真正體驗一下出海捕魚的樂趣,也挺落伍的。 今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不冷不熱,是秋季出遊的好時機。上午九時半許,我們十幾位同事相約匯聚到南嶽碼頭 ,還有一些同事帶了小孩一起來,為我們出遊增添了樂趣。
  • 因小兵張嘎馳名中外的白洋澱,現在是避暑的勝地
    白洋澱是海河平原最大的湖泊,也叫西澱。也是因為電視劇小兵張嘎才讓大家深知,這裡的水產資源很豐富。這裡的書面上總是波光粼粼,有鳥鳴,有蘆葦的搖蕩,還有荷花的清香,也是一副完整的生態美景圖。這裡的大部分都是湖水區,周圍都是蘆葦。現在在湖周圍的地已經全部種植了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