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東辰 上海美國研究
自2014年中期選舉失去對參議院的控制後,民主黨人接連在2016年和2018年向參議院多數席位發起衝擊,但均告失敗。今年11月3日,民主黨將再次尋求重奪參議院,而共和黨則將在掌控參議院近6年後面臨一場苦戰。那麼站在距離選舉日不到5個月的時間節點上,我們對於今年的參議院選舉有何判斷,驢象到底誰主沉浮?
總體情況
在第116屆國會參議院中,民主黨控制45席,共和黨控制53席,根據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的選舉制度,民主黨和共和黨今年分別有12席和23席面臨改選。在民主黨的12席中,有2位尋求連任的參議員來自川普在2016年獲勝的州(阿拉巴馬、密西根州);而在共和黨的23席中,也只有2位尋求連任的參議員來自希拉蕊在2016年獲勝的州(緬因州、科羅拉多州)。這看起來民主黨似乎面臨的困難更大。
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和作為溫和派的候選人拜登鎖定民主黨總統提名,民主黨重奪參議院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多位民主黨重量級人物紛紛加入選戰,並在籌款上超過了共和黨對手。綜合各州選舉的信息,我們大致能夠判斷各州選情的總體走向,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潛在的11個「戰場州」(指兩黨候選人競爭激烈、民調接近的州)進行了劃分,分別是:傾向於民主黨、勢均力敵、傾向共和黨。
傾向於民主黨的四州
科羅拉多州(共和黨在任)
隨著人口結構變動和城市化的推進,科羅拉多州在本世紀不斷向民主黨靠攏,接連在2008、2012、2016三次總統大選中投票給民主黨候選人,在2016年民主黨整體表現遜於2012年的情況下,希拉蕊也以近5個百分點的優勢拿下了科羅拉多州。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更是以10個百分點的巨大優勢延續了對科羅拉多州州長職位長達12年的控制。今年謀求連任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科裡·加德納於2014年以不到2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擊敗了時任參議員馬克·尤德爾,考慮到2014年中期選舉大環境對民主黨不利,加德納2014年的獲勝有點僥倖的意味。近年來,加德納在諸多議題上倒向了川普,尤其是在醫保等問題上得罪了民主黨選民,這可能很難再讓他複製6年前的勝利。雖然科羅拉多州初選尚未舉行,但是前民主黨州長約翰·希肯盧珀在黨內幾無對手,他在8年州長任內推動了科羅拉多州的經濟騰飛,享有兩黨的廣泛支持。根據民調,希肯盧珀領先加德納近20個百分點,如無意外,民主黨很有可能翻轉這一席。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在任)
作為曾經誕生過戈德華特和麥凱恩兩位著名保守派參議員的傳統紅州,亞利桑那州隨著拉丁裔選民的增加不斷變藍,在2016年川普僅以3.5個百分點微弱優勢獲勝,而在2018年,民主黨候選人基爾斯滕·希尼瑪以2.4個百分點的優勢擊敗共和黨人瑪莎·麥克薩利。麥克薩利敗選不久,因麥凱恩去世填補該席的瓊·凱爾辭職,州長道格拉斯·杜西隨即任命麥克薩利填補空缺,並在今年面臨特別選舉。麥克薩利在就任後沒有選擇溫和立場,而是全面擁抱川普,引起不斷翻藍的亞利桑那州選民的不滿,支持度僅為33%。麥克薩利將要面臨的民主黨對手是美國太空人、前美國海軍上尉馬克·凱利, 他的夫人是槍擊案受害者、前亞利桑那州聯邦眾議員、控槍活動家加比·吉福斯,在全國範圍內都有一定政治影響力,而凱利的太空人和軍人身份更是能吸引該州眾多退伍軍人的支持。享有多重優勢的凱利在民調中持續領先麥克薩利,在最近的民調中甚至領先約10個百分點,在募款上也超過了麥克薩利,很有希望翻轉此席。
馬克·凱利(左)和他的妻子加比·吉福斯
密西根州(民主黨在任)
作為傳統藍州,密西根州在2016年被川普以微弱優勢贏下,共和黨人本寄希望於一舉改變該州的政治生態,然而民主黨人在2018年以大比分贏得參議員和州長選舉。今年面臨連任的民主黨籍參議員加裡·皮特斯在2014年大環境不利於民主黨的情況下依舊輕鬆獲勝,這給他今年的連任帶來了希望。共和黨方面的挑戰者是2018年的年輕非洲裔候選人約翰·詹姆斯,雖然其軍人背景光鮮亮麗,但在民調中卻落後皮特斯近10個百分點,在最新發布的民調中甚至落後15個百分點,之前共和黨購買廣告抨擊皮特斯,但卻拼錯了名字,更是成為了笑料,恐怕共和黨翻轉該席位的唯一希望就是川普再次在大選中贏下該州。
新罕布夏州(民主黨在任)
作為新英格蘭地區中相對保守的州,新罕布夏向來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爭奪的焦點,在2016年希拉蕊僅以不到三千票的優勢贏得了該州。現任民主黨參議員珍妮·沙欣耕耘該州多年,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同時擔任過州長和聯邦參議員的女性。在2014年的不利大環境下,她以3個百分點的優勢涉險過關,而今年,在共和黨仍在艱難廝殺的時候,沙欣已經在民調中領先潛在的共和黨對手20個百分點,共和黨需要做的首先是提高候選人知名度,否則民主黨很有可能保住此席。
勢均力敵的3州
緬因州(共和黨在任)
緬因州雖然是傳統藍州,但是卻有選舉溫和派參議員的傳統,現任共和黨籍參議員蘇珊·柯林斯就是憑藉溫和立場連選連任24年,而在今年她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挑戰。蘇珊·科林斯在川普總統就任後投票立場日趨保守,在卡瓦諾大法官聽證會、廢除歐巴馬醫改、「通俄門」、烏克蘭「電話門」等問題上不斷得罪民主黨人,使其溫和形象歸於破滅,民主黨人認為今年將是擊敗柯林斯的最佳時機,自2018年就開始布局,並推出了緬因州眾議院議長薩拉·吉迪恩這一強勢候選人。吉迪恩在籌款數額上已經超過了科林斯,二人在民調中仍然處於膠著狀態,而在這種情況下拜登帶來的選票效應可能會幫助民主黨翻轉該席,但同時科林斯也仍有可能憑藉高知名度僥倖連任。
左:薩拉·吉迪恩 右:蘇珊·科林斯
北卡羅萊納州(共和黨在任)
歐巴馬在2008年以不到0.5個百分點的優勢贏下北卡羅萊納州,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凱·黑根也在當年以8.5個百分點的優勢斬獲參議員席位,而川普雖然在2016年以近4個百分點贏得該州,但民主黨人羅伊·庫珀以0.2個百分點微弱優勢贏得了州長選舉,這都體現了北卡作為搖擺州的政治「韌性」。現任共和黨籍參議員湯姆·蒂利斯於2014年僅以1.5個百分點的優勢擊敗時任參議員黑根,而他48.82%的得票率也是該州史上參議員候選人的最低得票率,這在當年大環境有利於共和黨的情況下已經屬於失常發揮,而今年他面臨的挑戰恐怕更大,他目前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好感度僅為34%,他在參議院的北卡州共和黨同僚理察·伯爾也因股票內幕交易醜聞導致個人形象受損。民主黨方面派出的挑戰者是卡爾·康寧安,作為前州參議員和陸軍後備役中校,他被民主黨視為挑戰搖擺州議席的最佳人選。今年第一季度,康寧安在籌款額上超過了蒂利斯,不過在可用現金中仍然落後蒂利斯。在民調中,二人選情十分膠著,康寧安僅領先1個百分點。蒂利斯的競選王牌是全面倒向川普,而康寧安的殺手鐧則是人氣超群的庫珀州長,根據民調,庫珀領先對手近20個百分點,這很有可能為康寧安帶來選票效應。
蒙大拿州(共和黨在任)
蒙大拿在嚴格意義上是一個紅州,但是卻有著選擇溫和派民主黨人的久遠歷史,民主黨人瓊恩·泰斯特在處處和川普作對的情況下依舊在2018年連任成功。現任共和黨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於2014年首次當選參議員,他在過去3年裡緊隨川普,連任的希望很大。但隨著備受愛戴的現任民主黨州長史蒂夫·布洛克的加入,戴恩斯的連任之路也橫添波折。史蒂夫·布洛克的全州滿意度高達52%,在多份民調中布洛克也都領先戴恩斯,但考慮到今年是大選年,川普又很有可能再次以20個百分點的巨大優勢贏下該州,同時,戴恩斯又並不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在任參議員,因而布洛克的優勢可能隨著競選活動的開展而萎縮,選情依舊難分勝負。
傾向共和黨的4州
艾奧瓦州(共和黨在任)
艾奧瓦州是一個波動比較大的搖擺州,曾在2008、2012兩次選擇民主黨,但川普卻在2016年以近10個百分點的優勢贏下該州,在2018年則出現了共和黨贏得州長選舉但民主黨翻轉多個國會議席的局面。現任共和黨籍參議員喬尼·恩斯特在2014年以9個百分點的優勢當選參議員,任內在90%的情況下與川普立場基本一致,這導致她在州內的滿意度僅為37%。但是,恩斯特在該州雖然滿意度不高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這種在任者優勢很有可能幫助她贏得連任。民主黨方面的提名人是房地產商特雷莎·格林菲爾德,她曾在2018年角逐該州第三國會選區眾議員的民主黨提名,但未獲得資格,今年她雖然成功贏得參議員提名,但仍然需要克服知名度問題。格林菲爾德雖然在6月新發布的兩份民調中領先恩斯特2到3個百分點,但差距仍處於誤差範圍內,而且很有可能與當前川普的低支持率有關,同時再考慮到恩斯特和川普在2014年和2016年選舉中的出色表現,民主黨在11月贏得此席仍存在不小的難度。
艾奧瓦州聯邦參議員喬尼·恩斯特在今年1月談論拜登和烏克蘭
堪薩斯州(開放)
堪薩斯是一個傳統紅州,川普在2016年以20個百分點的巨大優勢贏下該州,但是在2018年州長選舉中,民主黨人蘿拉·凱利則以5個百分點的優勢擊敗了以強硬反移民和嚴格投票限制聞名的共和黨候選人克裡斯·科巴奇。現任堪薩斯參議員帕特·羅伯茨已經宣布不尋求連任。國務卿蓬佩奧曾被認為是該議席的第一人選,但隨著蓬佩奧的拒絕和最終登記日期的結束,科巴奇捲土重來,成為共和黨初選的最有力競爭者,也是最具明星光環的候選人。但是共和黨高層普遍認為科巴奇太過極端,很有可能在今年再嘗敗績,因而寄希望於眾議員羅傑·馬歇爾來阻擊科巴奇,目前誰主沉浮尚不可知。民主黨方面的挑戰者料將是芭芭拉·博利爾,作為一名前共和黨籍州眾議員和參議員,博利爾被民主黨人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憑藉她對保守派和溫和派的吸引力來複製民主黨2018年的勝利。然而民調顯示選情依舊十分膠著,再加上川普料將為共和黨候選人帶來巨大的選票效應,因而,共和黨更有希望繼續控制該席位。
阿拉巴馬州(民主黨在任)
作為傳統紅州,阿拉巴馬在近年來可謂越來越傾向共和黨,川普在2016年以近30個百分點的優勢贏下該州,是他表現最好的州之一。2017年,由於共和黨候選人羅伊·穆爾深陷性侵醜聞,少數族裔選民投票熱情高漲而保守選民投票熱情異常低迷,最終,民主黨人道格·瓊斯以近2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贏得特別選舉。但在今年,瓊斯可能不會這麼幸運,他將會與曾佔據此席位的前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或是前橄欖球教練湯米·圖伯維爾對戰,而根據民調,無論與誰交鋒,瓊斯都會以10個百分點的差距落敗。瓊斯的民主黨同事心急如焚,多位國會民主黨人與他舉行聯合籌款活動,以期保住這一來之不易的席位,但是瓊斯的民調差距依舊沒有縮小的趨勢。也許,瓊斯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他的對手身上爆發驚天醜聞了,否則,共和黨對這一席位可謂志在必得。
道格·瓊在2017年阿拉巴馬州聯邦參議員特別選舉之夜慶祝勝利
喬治亞州(共和黨在任*2)
喬治亞州這一傳統紅州在近幾年呈現出了翻藍趨勢,希拉蕊在2016年僅以5個百分點輸掉該州,之後民主黨人斯泰西·艾布拉姆斯又在2018年州長選舉中以1.4個百分點的微弱劣勢惜敗,這都增加了民主黨將喬治亞州收入囊中的希望。今年喬治亞州將面臨兩場參議院選舉。
在常規選舉中,共和黨現任參議員戴維·珀杜尋求連任,而民主黨新星喬恩·奧索弗則在2017年眾議員特別選舉中惜敗之後向參議員發起挑戰,並獲得了民權領袖、老牌眾議員約翰·李維斯的支持。珀杜的表哥是前州長,現農業部長桑尼·珀杜,也正是他的這位表哥在2002年當選該州130年來首位共和黨州長,開啟了該州的共和黨時代,而他這位表弟可謂趕上了共和黨時代的尾巴,在2014年以7個百分點的優勢斬獲該參議員席位,今年的選情對他來說恐怕會更不樂觀。奧索弗今年33歲,是民主黨新生力量的代表,在2017年眾議員特別選舉中開創了眾議員籌款最高紀錄,其帥氣的形象和不俗的魅力料將會對珀杜構成不小的威脅。但是由於長期身陷初選,其可用資金僅約100萬美元,而珀杜的可用資金則高達930萬美元,這仍是個不小的差距。不過,在6月9日舉行的參議院民主黨初選中,經過緩慢的計票統計,奧索弗以約51%的得票率涉險過半,避免了次輪初選,從而能夠更早地布局大選,縮小籌款差距。目前大多數民調顯示珀杜領先,但幅度並不大,民主黨仍有機會翻轉該席。
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候選人喬·奧索弗(左)和聯邦眾議員、民權領袖約翰·李維斯
由於參議員約翰尼·伊薩克斯的辭職,喬治亞州在今年還將舉行特別選舉,喬治亞州補缺選舉並沒有初選機制,所有候選人共同出現在選票上,在第一輪獲得50%的候選人自動當選,如無人獲得50%以上選票則在頭兩名中舉行第二輪選舉。共和黨方面的參選人有被指定補缺的現任參議員凱莉·羅夫勒和川普鐵桿盟友眾議員道格·科林斯,而民主黨方面的參選人則有黑人牧師拉斐爾·瓦諾克和前康乃狄克州參議員喬·利伯曼之子麥特·利伯曼。由於羅夫勒最近內幕交易醜聞的爆發,科林斯的支持率不斷上升,但依舊無法確保過半,對於民主黨來說,贏得此席的希望就在於完成黨內整合併在第一輪中過半,而考慮到目前的民調情況和佛洛依德遊行的開展,瓦諾克被視為整合者的最佳人選。如果民主黨仍然呈現分散投票態勢,甚至有所有民主黨候選人在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的危險,因而該席整體上仍更有可能由共和黨繼續控制。
結語
不同於中期選舉,在大選年與總統選舉共同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往往受到總統候選人選情的影響,2016年的參議院選舉結果就和總統選舉結果完全一致。因而對於民主黨來說,一個正常乃至超常發揮的總統提名人是非常重要的,可謂是重奪參議院的關鍵所在。
目前,拜登平均領先川普約7個百分點,而在一些新發布的民調中其領先幅度甚至達到了兩位數,被稱為科學民調誕生以來領先最穩定的在任總統挑戰者。但是,隨著負面競選的升溫、疫情的加劇或者緩解與否、辯論的舉行、佛洛依德遊行示威的不斷發展變化,拜登的領先幅度能不能維持住仍然是個未知數,而一旦其領先幅度萎縮,勢必將會對參議院選情造成影響。對於民主黨來說,在大選年拿下阿拉巴馬、堪薩斯的參議院席位本就不容易,而一旦出現2016年那樣的局面,民主黨恐怕不但無法重奪多數,甚至有可能出現席位減少的情況。
個人魅力在參議院選舉中影響十分明顯,但這種影響在大選年會受到總統選舉所帶來的強黨派性的削弱,今年的參議院選舉將和總統選舉一道,勾勒出川普執政4年後的美國政治新版圖。
本文作者:李東辰,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研究助理,現就讀於國際關係學院法學專業。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
原標題:《蟄伏六載民主黨終獲良機?久居多數共和黨誓守參議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