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鐵為何必須「被破產」(臺北傳真)

2020-12-11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灣高鐵為何必須「被破產」(臺北傳真)

一名乘客正在搭乘臺灣高鐵。

(圖片來源:百度)

臺灣高速鐵路的離奇故事又上演了續集。上周,臺「交通部長」葉匡時宣布辭職,因為他試圖讓高鐵免於破產的方案遭到藍綠一致否決。這條貫穿臺灣南北的鐵路,這幾年其實已開始盈利,元旦假期甚至一票難求。但它所背負的政治重債,卻註定了必須「被破產」的命運。

說好的「BOT」呢?

從臺北到高雄,走高速公路要五六個小時,坐高鐵只需90分鐘。這條2007年通車、貫穿臺灣南北的鐵路,速度快,服務好,給臺灣人提供了不少方便。它還有「全球最大的BOT」之稱,但就是這個名不符實的稱號,卻帶來了無盡的煩惱。

所謂「BOT」,是指「建設、經營、移交」,即民間出資建設某項目,經營期滿後移交給政府。1997年,臺灣高鐵公司就靠「政府零出資」的BOT方案,力挫中華高鐵公司的「政府出資1495億元(新臺幣,下同)」,奪得高鐵競標。

那時臺灣經濟火紅,心氣高漲,來一個「全球最大BOT」,正可謂錦上添花。但是,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讓許多人跌破了眼鏡。

臺灣高鐵公司得標不到兩個月,就對當局表示沒辦法籌到錢。根據競標條件,高鐵公司需自籌1322億元,再加債權融資3083億元。但實際情況是,公司五大股東僅自籌290億元,其餘資金一概沒著落。

高鐵是關乎臺灣經濟政治的大事,若就此告吹,將演變成政治風暴。所以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臺當局不遺餘力地補漏,先從公共基金裡挪出2000多億元,又由當局提供財務保證,從日本銀行貸出800億元,從臺灣銀行貸出400億元,再四處尋找民間投資,終於把錢湊齊。

這麼做的代價,一是臺當局為了擔保此項目的安全,又與高鐵公司籤了一個「不平等條約」,規定若高鐵工程失敗,當局就出資買回,也就是說,業者毫無後顧之憂,成可享受盈利,敗由公家吞苦果。其二,高鐵的實際投資中,當局出資高達84%,民間出資僅16%,說好的「BOT」,至此已成笑話。

最後一根稻草

高鐵興建的過程又出現不少爭議。比如高鐵公司五大股東出資少,卻承包大筆高鐵工程從中牟利,飽受外界詬病。但無論如何,這個工程總算是建成了,2007年正式通車。

通車後,新問題來了。當初臺當局評估高鐵的運量,可達到每日二三十萬人次,但沒想到2000年後臺灣經濟急轉直下,高鐵運量一開始只有4.3萬,目前也僅12.2萬人次,連預期的一半都不到。所以高鐵公司前幾年的運營都在虧本。2009年時,累計虧損最高曾達700億元,經當局介入,融資重整,降低利息,才算暫時喘了口氣。

而在高鐵籌資過程中,為吸引金主,曾發行500多億元特別股,已贖回100多億元,還剩400多億元。這些特別股股東,2014年年初開始訴諸公堂追討股息和股本,並且紛紛勝訴。

目前,臺灣高鐵資本約1000億元,累計虧損超過500億元,一旦400多億元特別股要贖回,馬上就要面臨資不抵債而破產的境地,駱駝將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倒。

為了再次「挽救」高鐵,臺「交通部」策劃了一個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既有股東減資六成、民間增資,特許期延長40年等。但是,這個方案不但被綠營批評為「圖利特定財團」,連藍營都反對,國民黨團會議1月7日以18票比零壓倒性否決。葉匡時會後隨即請辭。

1月10日,臺當局「行政院」會議定調,將朝著接管高鐵的方向行進。臺當局接管高鐵,就意味著接管上千億元債務,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財政將面對重壓。

政治決定高鐵命運

為什麼向來南轅北轍的藍綠政黨,這次會「有志一同」反對高鐵紓困方案?是不是這個方案真有大問題?

實際上,方案理論上是可行的。以延長特許期為例,當年臺當局僅給高鐵公司35年特許期,但事後發現實際運量不及預估的一半,盈利全被高昂的折舊費抵消了。高鐵的使用壽命可長達百年,但若以35年計,折舊費高達每年200多億元。全球三大「BOT」中,英法隧道和英法高速鐵路特許期均是99年。

民進黨批評,方案是在給財團輸送利益,國民黨忍不下這口氣:當年李登輝和陳水扁給高鐵公司送了多少好處,直接造成今天的亂局,現在民進黨反過來倒咬一口!既然如此,不如一拍兩散,寧可讓高鐵公司破產,當局來買單,也不能戴「圖利財團」的帽子。

所以,藍綠政黨看似步調一致,但出發點其實是針鋒相對。《聯合報》評論文章說,在臺灣民眾的立場,高鐵是便捷的交通設施,不可能讓它荒棄;但在政治人物眼中,它既是包袱也是利益,更是政治鬥爭的工具,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玩法。包袱沒人要扛,利益各方要爭,今天的高鐵,正好落在沒人要扛包袱的時刻,「朝野」便一齊撒手。

以臺灣目前的政治生態,若國民黨強行讓方案過關,無疑將被抹黑與批評的亂箭射殺。臺灣《天下》雜誌文章說,臺灣當初根本沒有社會成熟度的基礎來做高鐵BOT工程,而現在,破產是不是高鐵唯一的命運,同樣取決於臺灣社會的成熟度。(記者王平 孫立極)

相關焦點

  • 臺灣「交通部長」:臺灣高鐵可能4月破產
    據臺灣「中央社」1月23日報導,陳建宇於當天就任臺灣「交通部長」,他的上一任葉匡時剛剛因為臺灣高鐵負債問題而辭職。  臺灣高鐵是臺灣唯一一條高鐵線路,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走廊,實際營運裡程為339千米,運營時速約300千米,於2007年1月5日通車。從臺北到桃園、臺中、嘉義、臺南,再到高雄,每天約有12萬人次在這條「生命線」上來往。
  • 臺灣新任「交通部長」陳建宇:臺灣高鐵可能4月破產
    據臺灣「中央社」1月23日報導,陳建宇於當天就任臺灣「交通部長」,他的上一任葉匡時剛剛因為臺灣高鐵負債問題而辭職。 臺灣高鐵是臺灣唯一一條高鐵線路,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走廊,實際營運裡程為339千米,運營時速約300千米,於2007年1月5日通車。從臺北到桃園、臺中、嘉義、臺南,再到高雄,每天約有12萬人次在這條「生命線」上來往。
  • 臺灣高鐵瀕臨破產 緣何「紅顏薄命」(圖)
    在臺灣高鐵因巨額債務而進入「破產倒計時」之際,臺「交通部長」葉匡時22日表示,10天內如果財務改革方案無法在「立法院」過關,高鐵將面臨明年3月宣告破產、被臺當局接管的命運。數據顯示,臺灣高鐵興建成本高達4500億元(新臺幣,下同),因實際營業收入不如預期,造成資本額1053億元的臺灣高鐵,目前累積虧損500多億元。臺灣高鐵是連接臺北市與高雄市的高速鐵路系統,全長300多公裡,是島內最大規模採取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的公共工程,由民營的臺灣高鐵公司負責興建、營運。
  • 臺灣高鐵進入破產倒計時 「地速王者」淪燙手山芋
    高鐵財務改善方案7日在「立法院」闖關失敗,令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臺灣高鐵失去最後的「救命稻草」,臺灣「交通部長」葉匡時、臺灣高鐵董事長範志強7日先後宣布辭職。島內媒體稱,財務改善方案被否決,意味著臺灣高鐵確定進入破產倒計時,未來將由臺當局接管。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鐵從去年10月開始就不斷傳出將破產的消息。
  • 魏峰:臺灣高鐵為什麼瀕臨破產
    近日臺「交通部長」葉匡時更帶著臺灣高鐵公司新任董事長範志強一起公開叫苦,承認臺灣高鐵公司在短期內就有破產的可能。要求臺當局要麼增撥300億元新臺幣的補貼,並將高鐵運營特許期從35年延長到70年;要麼乾脆準備好5000億元新臺幣,等著收下破產的臺灣高鐵。一語既出,島內譁然。臺灣高速鐵路的規划起步得比較早。
  • 臺灣高鐵破產 前高鐵董事長:葉匡時是始作俑者
    (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高鐵最快明年3月就有可能會破產。(陳信翰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交通部」宣稱高鐵財改大限在即,高鐵原始股東殷琪昨日重炮回擊,稱「交通部長」葉匡時前年指示航發會對高鐵提告贖回特別股,「開出第一槍」,才是掀起高鐵破產風暴的始作俑者。
  • 評臺灣高鐵瀕臨破產:涉入藍綠兩黨的明爭暗鬥
    臺灣的高速鐵路只有一條,從臺北到高雄,路長三百多公裡。它的興建也曾經歷了不少挫折。營運了八九年,業務不俗,許多民眾已經習慣於乘坐高鐵,南北暢通無阻,將臺北與高雄納入便利的一日生活圈。   但是高鐵瀕臨破產的消息不斷傳來,令很多臺灣民眾不解。
  • 見聞 魏峰:臺灣高鐵為什麼瀕臨破產?
    不過,在單純的技術之外,臺灣高鐵從開始建設到投入運營,卻一直舉步唯艱。2014年6月臺「交通部長」葉匡時更帶著臺灣高鐵公司新任董事長範志強一起公開叫苦,承認臺灣高鐵公司在短期內就有破產的可能。要求臺當局要麼增撥300億元新臺幣的補貼,並將高鐵運營特許期從35年延長到70年;要麼乾脆準備好5000億元新臺幣,等著收下破產的臺灣高鐵。一語既出,島內譁然。臺灣高速鐵路的規划起步得比較早。
  • 臺灣高鐵破產,大陸可以學到什麼?
    應該說臺灣高鐵給大多數乘客留下的印象都不錯,島內也確實頗以這條在世界上現今可屬前列的高鐵為榮。不過,在單純的技術之外,臺灣高鐵從開始建設到投入運營,卻一直舉步唯艱。近日臺「交通部長」葉匡時更帶著臺灣高鐵公司新任董事長範志強一起公開叫苦,承認臺灣高鐵公司在短期內就有破產的可能。
  • 臺灣不接受菲「輕佻」態度(臺北傳真)
    臺灣不接受菲「輕佻」態度(臺北傳真) 2013年05月15日 08: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高鐵瀕臨破產 原股東殷琪:葉匡時是始作俑者
    華夏經緯網12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交通部長」葉匡時昨天出席「立院交通委員會」時,針對高鐵可能破產一事強調,若交通委員會沒有在這個月底前通過高鐵財改方案,高鐵最快明年3>月就有可能會破產。據報導,臺「交通部」宣稱高鐵財改大限在即,高鐵原始股東殷琪昨日重炮回擊,稱「交通部長」葉匡時前年指示航發會對高鐵提告贖回特別股,「開出第一槍」,才是掀起高鐵破產風暴的始作俑者。
  • 電話詐騙成「臺灣之恥」(臺北傳真)
    原標題:電話詐騙成「臺灣之恥」(臺北傳真) 對此,有臺灣媒體直呼電話詐騙已成了「臺灣之恥」。   防不勝防:改號軟體+狼群戰術   在公安部有20年工作履歷的陳偉才還說,臺灣警方告訴他,「臺灣有近10萬人,以面向大陸實施電話詐騙為生」。但臺灣「警政署」上周對此回應,這一數據「純屬臆測」。   既然「純屬臆測」,確切數字是多少?
  • 臺灣高鐵瀕臨破產 日本新幹線出口預計受影響
    據聯合早報網1月11日和《南洋商報》1月12日報導,日本出口臺灣的新幹線,由於陷入經營困境,有可能宣告破產。日本媒體擔心,臺灣高鐵公司的破產將會影響日本新幹線向海外的出口。據日本新聞網報導,臺灣高鐵採用了日本的新幹線技術和車輛,是日本新幹線的首次出口。但是由於建設費用大半是金融機構貸款,因此在2007年開業當初就陷入經營困境。
  • 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高鐵準備破產 民進黨要負責
    1月5日,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獲準保外就醫。中新社發 路梅 攝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鐵財務改善方案遲遲未定,臺當局「交通部長」葉匡時5日說,已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立場,「準備接管、破產,全民買單」,「交通部」已做最壞打算,有任何問題民進黨要負責。
  • 港媒:臺灣高鐵何以債臺高築?
    原標題:港媒:臺灣高鐵何以債臺高築?  視頻:臺媒:高鐵增資案破局 「後馬時代」藍營民代「走自己的路」 來源:東南衛視   臺灣「交通部長」近日辭職,外界擔憂高鐵財改案遲遲未能解決,高鐵恐難逃破產的厄運。
  • 臺灣高鐵:全球最大BOT案的「悲慘命運」(圖)
    8年過去,這條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走廊、全長345公裡的臺灣高鐵,已成為臺灣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臺北到桃園、臺中、嘉義、臺南,再到高雄,每天約有12萬人次在這條「生命線」上來來往往。有人早晨從高雄到臺北上班,下午下班後再回高雄,因為有了高鐵,南北往來也只需耗掉短短2個小時。然而,就這麼一條讓每個臺灣人都能感受便利的高鐵,8年過後的今天,卻因巨額債務纏身而進入「破產倒計時」。「臺灣高鐵財務狀況從一開始就不佳,原因有三個:一是運量不足;二是利息過重;三是折舊攤提費用龐大。」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 臺灣高鐵:全球最大BOT案的「悲慘命運」
    臺灣高鐵自2007年1月5日通車試營運,當年2月1日開始正式營運,3月2日全線通車。  8年過去,這條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走廊、全長345公裡的臺灣高鐵,已成為臺灣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臺北到桃園、臺中、嘉義、臺南,再到高雄,每天約有12萬人次在這條「生命線」上來來往往。有人早晨從高雄到臺北上班,下午下班後再回高雄,因為有了高鐵,南北往來也只需耗掉短短2個小時。  然而,就這麼一條讓每個臺灣人都能感受便利的高鐵,8年過後的今天,卻因巨額債務纏身而進入「破產倒計時」。
  • 臺灣高鐵財務改革方案遇阻 藍綠民代都反對
    在發展高鐵成為世界潮流之際,臺灣高鐵卻意外走上「不歸路」。高鐵財務改善方案7日在「立法院」闖關失敗,令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臺灣高鐵失去最後的「救命稻草」,臺灣「交通部長」葉匡時、臺灣高鐵董事長範志強7日先後宣布辭職。島內媒體稱,財務改善方案被否決,意味著臺灣高鐵確定進入破產倒計時,未來將由臺當局接管。
  • 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高鐵準備破產 民進黨要負責(圖)
    1月5日,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獲準保外就醫。下午三點半左右,陳水扁坐著輪椅,其子陳致中將其推至臺中監獄大門口,並攙扶他上車。中新社發 路梅 攝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鐵財務改善方案遲遲未定,臺當局「交通部長」葉匡時5日說,已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立場,「準備接管、破產,全民買單」,「交通部」已做最壞打算,有任何問題民進黨要負責。
  • 臺灣環島高鐵為何遲遲不開工?地質條件惡劣只是個藉口
    臺灣環島高鐵為何遲遲不開工?地質條件惡劣只是個藉口!一種觀點認為,臺灣不建環島高鐵,地質條件是主因。臺北到宜蘭的雪山隧道施工,遇到的一些巖體硬度比鋼還大。經濟不是關鍵因素,臺灣那點地盤更會看重區域開發平等。花蓮到臺北、臺中到花蓮、臺東到臺北、花蓮到高雄都有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