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魔都|貫通「一江一河」,對上海意味著什麼?

2021-01-12 湘湘帶你看社會

因水而生、依水而興,黃浦江和蘇州河這「一江一河」,對上海有著非凡的意義。繼2017年底黃浦江核心段45公裡岸線貫通開放之後,2020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也實現基本貫通。

無人機俯瞰貫通後的蘇州河。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一江一河」的貫通,讓昔日的「工業鏽帶」變身成為今天的「生活秀帶」「發展繡帶」。從「一江一河」這個「橫切面」,能夠窺見「人民城市」理念給城市治理帶來的巨變。

看點一:貫通「一江一河」,鋪開了一張人民城市的最美畫卷

綠波蕩漾的水面、乾淨舒適的步道、小而美的「口袋花園」……普陀區蘇州河畔的蘇堤春曉小區,今年過上了「家門口就有美景」的好生活。從「沿河不見河」到「近水更親水」,「一江一河」的貫通成為「人民城市」建設的生動註腳。

水是城市的生命線,沒有哪一條河流像蘇州河這樣與上海如此親近。然而,這條上海的母親河曾因嚴重汙染又黑又臭,讓人無法靠近。治理蘇州河,還清於蘇州河,成為很多上海人的夙願。

以不足1公裡的蘇州河虹口段為例,曾幾何時,停車場、變電站、碼頭辦公用房等沿河而設,甚至還存在部分違章建築,濱水空間的景觀性和體驗感「大打折扣」。貫通之後,這裡被打造成為「最美河畔會客廳」,市民在此可感受到蘇州河的濱水魅力。

無人機俯瞰貫通後的蘇州河。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縱觀「一江一河」沿岸,各區無不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的高品質濱水公共空間:或展現海派博覽風情帶,或打造水岸陽臺、健身步道、歷史畫廊,或串聯公園綠地,實現沿河居民小區與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共生。

把最好的岸線資源留給市民,這是上海「一江一河」建設規劃的出發點。有網友打比方,如果說黃浦江是上海的「面子」,蘇州河就是這座城市的「裡子」。一個舒服的「裡子」,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有滿滿的幸福感。

看點二:貫通「一江一河」,蹚出了一條社會治理的創新路徑

「一江一河」的貫通開放,問題在水裡,關鍵在岸上。

貫通工程啟動之初,中心城區蘇州河兩岸未貫通岸線約15.3公裡、存63處斷點。部分沿河公共空間已成為一些小區的組成部分。毋庸迴避,也有一些居民對貫通工程存有異議,認為這是小區的私有岸線,貫通相當於把私有空間公有化,讓自己的利益受損。

貫通「一江一河」,從來不是一項單純的建設工程,更是一項民心工程、社會治理工程,需要黨建引領,做好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在「還河於民」的過程中,上海積極鼓勵沿線單位、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和共同建設,讓所有人都有獲得感。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人民」的重要理念指引下,各方積極配合岸線騰讓,蘇州河由此煥然一新。

無人機俯瞰貫通後的蘇州河。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可以說,沒有社會治理創新領域的持續探索,「一江一河」的貫通就不可能這麼順利。

「一江一河」是一個縮影、一面鏡子。在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的實踐中,上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鼓勵居民全面參與城市規劃和管理,共享城市發展成果,注重社會公平和社區認同,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看點三:貫通「一江一河」,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城市會客廳」

面向「十四五」,上海提出要加快形成「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新格局。「中心」何以「輻射」?「一江一河」是重要的「點睛之筆」。

隨著岸線的貫通,「一江一河」沿岸正在實現三大轉變:發展形態上,從航運時期的「城市鏽帶」,向提升綜合活力的「城市客廳」轉變;開發模式上,從外延式的「大拆大建」,向注重品質和內涵的「城市更新」轉變;戰略能級上,從單一的「上海製造」,向能級更高的「濱水創造」轉變。

市民群眾在上海楊浦濱江散步。新華社記者 王翔攝

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之處的上海北外灘,正在全面起勢。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總部型經濟和流量型經濟……近40個重點項目日前集中簽約,一批「超級總部」及頭部企業相繼入駐。

上海徐匯濱江公共空間開放。

外灘-陸家嘴-北外灘、世博-前灘-徐匯濱江、楊浦濱江、蘇河水岸經濟發展帶——依託「一江一河」,上海在沿岸著力打造世界級「城市會客廳」。把環境「顏值」變成經濟「價值」,「一江一河」正在成為上海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貫通「一江一河」,對上海意味著什麼?
    貫通「一江一河」,對上海意味著什麼?看點一:貫通「一江一河」,鋪開了一張人民城市的最美畫卷綠波蕩漾的水面、乾淨舒適的步道、小而美的「口袋花園」……普陀區蘇州河畔的蘇堤春曉小區,今年過上了「家門口就有美景」的好生活。從「沿河不見河」到「近水更親水」,「一江一河」的貫通成為「人民城市」建設的生動註腳。
  • 大江東︱從黃浦江到蘇州河 「一江一河」貫通 流淌最美上海故事
    原標題:大江東︱從黃浦江到蘇州河,「一江一河」貫通,流淌最美上海故事   【「上海2021:從歷史到未來」系列報導(2)】  2020年年終,蘇州河中心城區
  • 解碼魔都|11個全國文明城區!上海怎麼做到的?
    解碼魔都|11個全國文明城區!上海怎麼做到的? 在此之前,上海嘉定區、徐匯區、靜安區、奉賢區、浦東新區和長寧區已獲評全國文明城區。這意味著上海16個區中,已有11個區躋身全國文明城區行列。11個全國文明城區,這張優異的成績單背後,有什麼樣的「魔都密碼」?
  • 一河、一江,上海兩條「母親河」的故事
    ,萬國建築閃爍出的燦若星輝,一盞盞霓虹,千變萬化、絢麗奪目;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從陸家嘴投射出的耀眼霓虹,一束束燈光,劃破天際,直射夜空。 蘇州河,一條橫穿上海東西的骨幹河道。 黃浦江,一條縱跨上海南北的主幹河流。
  • 上海推進高品質城市空間塑造 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已突破92%
    人們發現,臨南蘇州路的圍牆不見了,置身園內,便能清楚看到路旁流淌的蘇州河。這樣的驚喜,今年在蘇州河沿線越來越密集。「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已突破92%,年內基本貫通目標不變。」上海市「一江一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驚喜,不只發生在蘇州河畔。黃浦江兩岸45公裡公共空間自打通以後,遊客紛至沓來,知名機構加速進駐。
  • 健康上海在行動|魔都健身步道:散步、慢跑、騎行,總有一款適合你!
    到2017年底,黃浦江兩岸核心段45公裡岸線實現貫通開放,將上海最精華、最核心的黃浦江兩岸開放給全體市民:建成開放45公裡的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新增體育設施面積達55萬平方米;結合濱江公共空間,因地制宜推進嵌入式體育設施建設,新增約40處足球、籃球、羽毛球、滑板、攀巖等運動場所,場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陸續開展上海馬拉松、上海杯帆船賽等重大體育活動及各類小型多樣的全面健身賽事活動,黃浦江兩岸已成上海市民健身休閒的
  • 蘇州河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側記:連結水與城市,融合人與歷史
    由於歷史原因,部分單位、居住小區緊貼蘇州河兩岸建設,形成了濱水公共空間的「斷點」,不利於發揮系統作用,也影響市民的貫通體驗。2018年1月,上海市政府在市政府記者招待會上提出,啟動實施第四期蘇州河環境綜合治理,逐步實現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
  • 解碼魔都|人民城市的2020,我們「有數」!
    今年以來,「一網通辦」實名用戶從年初的1024萬激增至目前的4080萬,「隨申碼」累計使用16億次。  城市生活有多豐富,城市管理就有多複雜。你知道上海有多少下立交嗎?「一網統管」告訴你:575座。你知道上海地鐵出行高峰有多大流量嗎?「一網統管」告訴你:1300萬人次。
  • 「魔都」上海為何有條「蘇州河」?
    ▲ 蘇州河穿過外白渡橋流向黃浦江,東方明珠萬家燈火淨收眼底。圖/視覺中國 假如站在外灘北端的外白渡橋上放眼望去,你會看見些什麼? ▲ 靜謐的蘇州河每天見證著魔都的古樸與繁華。圖/圖蟲·創意這一江一河,一縱一橫地流淌過大半個上海,賦予這座城市江海的壯闊與水鄉的柔情。
  • 【要聞】什麼是老上海新閔行?閔行「書香政協」建設推進會上,解碼...
    【要聞】什麼是老上海新閔行?閔行「書香政協」建設推進會上,解碼魔都成長史 2020-12-25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地區建設規劃(2018-2035)公布
    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公布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地區建設規劃(2018-2035)。一江一河建設規劃範圍為:黃浦江自閔浦二橋至吳淞口,長度61公裡,總面積約201平方公裡;蘇州河上海市域段,長度50公裡,總面積約139平方公裡。按照建設世界級濱水區的總目標,黃浦江沿岸定位為國際大都市發展能級的集中展示區,蘇州河沿岸定位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
  • 蘇州河42公裡岸線年底貫通!沿線居民如何從疑慮重重到一起配合?
    普陀區因地制宜,一小區一策略,逐一打通蘇州河岸線21公裡19個斷點,並陸續對外開放。2020年是蘇州河岸線貫通之年。上海市住建委一江一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已貫通近36公裡,年底將實現全線不「斷」。
  • 陽光沙灘、絕美江景…魔都又一濱江岸線開放!
    就在前幾天   上海又有一處濱江岸線正式貫通啦!   超過2000畝濱江景觀綠地   向市民免費開放!   還有陽光沙灘!   這條岸線的正式貫通   同時也標誌著   沿岸超過2000畝濱江景觀綠地   向市民全部免費開放!   真是太棒啦!
  • 解碼魔都|未來這五年,上海這麼幹!
    未來五年,上海怎樣發展?五年之後再十年,上海會變成什麼模樣?這不僅僅是廣大上海乾部群眾關心的話題,也是事關全國發展大局的議題。具體而言,上海的主城區要進一步提高服務能級和輻射功能,推動「一江一河」(黃浦江和蘇州河)等區域深度開發;東西兩翼的臨港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國際商務區要發揮對內對外樞紐作用;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等五大新城要建設「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北面的寶山和南面的金山,則要加快功能布局調整和經濟結構升級。
  • 上海蘇州河濱水岸線貫通後如何發展?專家建議「水陸聯動」
    上海蘇州河濱水岸線貫通後,未來如何發展?10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普陀區政協和市政協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聯合舉辦的2020「蘇州河論壇」上獲悉,早在2018年,上海提出將全面啟動蘇州河沿線綜合整治四期工程,推進蘇州河兩岸的公共空間貫通。2020年底,蘇州河沿岸將實現全線貫通,沿岸品質提升工程正在開展,詳細的發展規劃也在醞釀謀劃之中。
  • 繁華魔都——上海
    魔都就是上海,上海就是魔都,這是為什麼呢?人們的答案卻千差萬別,以至於整個城市的形象也極其複雜而混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魔都——上海這座城市。上海,落於長江海口的衝積平原上,是鎮守長江的最後一把鎖。每年夏季來自南方的溼潤季風,造就了水汽的氣候環境,由於雲霧雨雪交加,整座城市也顯得模糊而迷離,令人難以地看清楚它的全貌。上海必須的旅遊景點你知道有哪些嗎?
  • 「探索」周末,體驗下黃浦「一江一河」濱水區的城市客廳→
    黃浦區是上海為數不多同時擁有「一江一河」的城區,8.3公裡的黃浦濱江岸線和3公裡的黃浦段蘇州河南岸濱河岸線呈兩翼齊飛之勢,共同為市民遊客提供了舒適宜人的城市公共客廳。周末,一起去看看這裡「一江一河」畔的城市美景吧↓黃浦濱江岸線:8.3公裡,一路美不勝收沿外灘一路向南,8.3公裡長的黃浦濱江岸線,儘是好去處。
  • 今天的魔都是什麼顏色?追拍上海二十餘年,他用鏡頭驚豔了時光…
    在你眼中,上海是什麼顏色?紅色?街頭一隅▽綠色?一般來說,黃梅天后的一個月,是上海藍天白雲天氣最集中的時候,經常能候到「水晶天」。因此,為了追逐到最美的光影,鄭憲章顧不得暑熱,在這一個月裡幾乎天天都會爬樓拍照。藍天白雲夏天天亮得早,清晨4點鐘的時候就可看見晨曦,這時候的鄭憲章常常已經在拍攝點架好了機器。這也就意味著,他在凌晨2:30就要起床。
  • 上海42公裡濱水岸線年內貫通 打造蘇州河兩岸「生活秀帶」
    央廣網上海7月28日消息(記者周洪)記者今天(28日)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為打造蘇州河兩岸「生活秀帶」,全面提升兩岸公共空間品質,上海正緊鑼密鼓推進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工作。為更好地體現沿岸城市歷史文脈與河濱風光,蘇州河兩岸將分為「典雅蘇州河」「華彩蘇州河」「秀美蘇州河」三段進行演繹。市綠化市容局、市「一江一河」辦、市住建委聯合發布了《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方案》。
  • 大上海為何被稱之為魔都?萬萬想不到的是魔都一詞是日本人起的名
    別稱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上海的別稱。它的別稱起於上半世紀,被稱為魔都。其實我們也知道,魔都在世界上又有四大城市,分別是就是上海,東京,倫敦和紐約。然而關於這一名字的來龍去脈,那便得好好說一說了。在中國,這個稱號是大家公認的了,但為什麼它就成了上海的代名詞了呢?要解釋得清楚的話,那還要從一位日本作家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