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保衛戰倖存老兵,日本老兵道歉遭拒,回憶起一幕讓國人致敬

2020-12-21 歷史摯友

2011年一個白髮蒼蒼的日本老人來到了湖南郴州安仁縣,與他走在一起的外還有幾位當地的記者。他們來到這裡尋找一位叫聶鼎權的老人。當日本老人見到聶鼎權老人後說道:「我是當年的日本軍官,這次來湖南遊玩聽說您住在安仁,專程過來看望您」,得知來人是日本老兵後聶鼎權老人臉色立刻變得冷漠起來,並轉頭不在和對方交談。日本老兵面帶羞愧向聶鼎權老人彎腰致歉,並願意賠償聶鼎權老人一筆補償金,也被聶鼎權老人斷然拒絕。日本老兵最後只得訕訕離去。日本老兵的突然出現讓聶鼎權老人的思緒再次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不肯原諒日本老兵是因為他忘不了當年一個個倒在他身邊的戰友。

聶鼎權在1914年出身於四川的一個農民家庭,22歲時參加了劉湘所率的川軍二十四軍,三年後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之後他被調到國民黨第十軍做了一名排長,並參加了臺兒莊戰役和長沙會戰。而要說聶鼎權經歷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就是1944年的衡陽保衛戰。

當時第十軍共計17000餘人奉命駐守衡陽半個月,然而日軍卻以四個師團共計8萬人的兵力在空軍的配合下向衡陽發起進攻。戰鬥開始時日本兩個師團被第十軍打的節節後退,於是日軍便又調了兩個師團增援,日軍輪番的進攻第十軍17000戰士先後倒下,有生力量越來越少,彈藥也極度缺乏。最終日軍在傷亡4萬人後攻佔了衡陽城。第十軍軍長方先覺為保留第十軍僅剩的1000多人逼迫向日軍談判,在保證第十軍安全的情況下向日軍投降。之後剩餘的一千多人被日軍安排成了偽軍,第二年日軍投降後聶鼎權和他的戰友重獲了自由。

新中國成立後他因為有過做偽軍的經歷被捕入獄,出獄後他做了一位普通的農民。晚年的聶鼎權對自己被判刑入獄耿耿於懷,2013年99歲的聶鼎權老人被授予抗日英雄的稱號,不苟言笑的他此時高興得像個孩子,在去世前稱:「我這輩子問心無愧了」。

相關焦點

  • 為何日本始終不肯為侵華道歉?這位日本老兵說出真相!
    日本在二戰時期給中國以及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日本卻採取不承認和不道歉的態度,為什麼他們始終不肯為侵略中國道歉呢? 一個日本老兵叫八兒雄三郎,今年91歲,他當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學校,日本投降後回到國內,在每年的8月15日他會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他曾經對採訪記者這樣說:「如果兩國再次出現戰爭,我很想去,可是身體已經不行了」,由此可見他至今還沒有承認侵華是錯誤的。
  • 為何日本老兵不為侵華道歉?91歲老兵直言:我老了,但還想打中國
    1937年12月13日,日本的暴行變本加厲,殘迫中國。從攻佔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南京城橫屍遍野,上下悲涼。30萬的同胞慘遭不幸,日本對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每年的國家公祭日,都讓人想到1937年的悲劇,可至今日本仍然連道歉都不肯對中國人說!
  • 南昌縣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致敬最可愛的人
    南昌縣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致敬最可愛的人 2020-10-24 2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位國軍將領死後侵華日軍老兵為何奔赴臺北祭奠
    日軍老兵組團祭奠衡陽守將方先覺今天,是國軍將領方先覺34周年忌日,當年他率國軍第10軍駐守衡陽。
  • 致敬最可愛的人!在高鐵上給退伍老兵送「神秘午餐」的人找到了!
    致敬最可愛的人!在高鐵上給退伍老兵送「神秘午餐」的人找到了! 近日,一段視頻火了!而且特別讓人感動!在北京西開往重慶西的G571車次的高鐵上,一名神秘顧客來到餐車,給某集團軍特戰旅的退伍老兵們買了32套午餐。
  • 老兵故事|我親歷的南京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1937傾聽抗戰老兵的故事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11月19日,蘇州淪陷11月26日,無錫淪陷11月29日,常州淪陷.向南京進犯的日本步兵面對日軍進攻,中國守軍奉命防禦。1937年12月10日,日軍向南京城發起總攻,悲壯的南京保衛戰進入最後階段。守衛南京的10萬餘守軍中除4萬人左右艱難突圍外,絕大多數或在戰場上戰死,或在城破後遭日軍集體屠殺。
  • 趙一曼孫女:拒絕接受日本老兵當面道歉,不要日本人的經濟補償
    陳紅不僅和奶奶長得像,她拒絕日本老兵當面懺悔的往事,更讓大家看到了趙一曼後人的骨氣和血性。有一位日本老兵知道陳紅是趙一曼的孫女後,找到了她,希望陳紅能夠接受他當面的道歉和懺悔,然而陳紅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對不起,我不能接受。你老了,要在良心上得到解脫,可我的國恨家仇怎麼辦?再說,貴國政府一向的態度,都使我不能接受你的懺悔。」
  • 【抗美援朝70年·老兵】張平:最好吃的就是雪配炒麵
    編者按: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後,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們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精神矍鑠、充滿勁頭。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映象網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聽他們的抗美援朝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致敬英雄「老兵」。
  • 致敬「最可愛的人」! 志願者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致敬「最可愛的人」!關愛我市老兵的活動,市志願服務聯盟一直在進行,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前後,《秦皇島晚報》曾對抗戰老兵進行集中宣傳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市文明辦和市志願服務基金會聯合下發了幫扶抗戰老兵的通知,市志願服務基金會組織18支志願服務隊開展了關愛抗戰老兵常態幫扶活動,鎖定了「堅持經常、生活幫助、送醫送藥、生日祝福、節日慰問、生病陪護、臨終關懷」等幫扶項目。
  • 日本侵華老兵來中國認錯,有句話一說,國人氣憤了
    上世紀30年代初開始,日本持續侵略中國達14年之久,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1945年日本投降後,以美蘇為首的同盟國著手清算日本的戰爭罪行,然而,由於美國的私心,保留了日本天皇及部分極右勢力,致使日本不願承認對中國的侵略罪行。
  • 致敬江陰老兵 張維新:九死一生的敢死隊員
    1985年9月8日,對於老兵張維新來說,是個終身難忘的日子。那一天,他與「奇襲隊」的戰友們一起,經歷了16分鐘的生死考驗,一舉收復了當時被越軍侵佔的211高地1號、2號哨位。回憶起當時慘烈的戰鬥場景,張維新感喟不已。
  • 老兵投遞員葛軍接受軍人的致敬!
    老兵投遞員葛軍接受軍人的致敬!你永遠是最親的鴻雁使者親密的家人謝謝你一路相隨 感謝有你今天我代表沿路的戰友們對您說一聲:葛班長,您辛苦了向老兵致敬向您致敬敬業奉獻是踐行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傑出模範是行走在天路上最美的風景線老兵投遞員葛軍請接受軍人們的致敬
  • 郯城:九旬「老兵」憶戰爭 打山洞擊斃土匪頭子
    4月29日,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退伍軍人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正在逐村逐戶地走訪「老兵」,了解他們過去不平凡的英雄事跡。至此,郯城縣從「老兵」中「尋找最美的你」活動在全縣展開。郯城縣馬頭鎮雙興社區黃圩子村94歲的「老兵」正在回憶起當年戰爭郯城縣馬頭鎮花園社區楊莊村85歲的「老兵」馬繼成,拿出了珍藏半個多世紀的「革命軍人證明書」郯城縣馬頭鎮雙興社區西張林村84歲的「老兵」孫桂山,在繪聲繪色的講解當時「打山洞」的情景郯城縣馬頭鎮採蓮湖社區石站村93歲的「老兵」,拿出了他當時「擊斃土匪頭子」的合影照片,為此榮立一等功
  • 組圖:抗戰老兵在臺北忠烈祠祭拜戰友失聲痛哭
    據公開資料介紹,國民政府於全面對日本抗戰之前,即有設祠奉祀烈士的規劃。1936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公布「歷次陣亡殘廢受傷革命軍人特別優續辦法全案」,其中正式提出「各縣設置忠烈祠辦法」。1946年,全臺各縣市開始設置忠烈祠。兩岸關係緩和後,忠烈祠定位逐漸轉型,將殉職員警、消防、民防等人員,以及相關公務殉職人員也列入可以申請入祀對象。
  • 致敬,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致敬,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2020-11-07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老兵之名,向青春致敬!
    親愛的老兵,你們懷著保家衛國的崇高信念,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到大江南北的座座軍營,集合在這火紅的軍旗下。歲月流淌,鬥轉星移。親愛的老兵,你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留在了軍營,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忠誠與使命,軍營也終將記下你們奮鬥的身影。
  • 各國元首向老兵致敬(圖)
    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與數千名老兵聚集在這裡,在紅場隆重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  老兵足有10個方隊  9日,親身參加過當年戰爭的2600名老兵跟隨在接受閱兵的軍隊後面進入紅場。當老兵車隊經過主席臺時,各國元首起立向老兵致敬。
  • 漯河星火志願團積極參加「致敬抗美援朝老兵」志願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李勝勇)端午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年邁的抗戰老兵們的晚年生活得關心和尊重,6月23日上午,漯河市源匯區退役人事局、源匯區人武部、漯河星火志願團聯合開展「濃情端午.粽然掛念——致敬抗美援朝老兵」志願活動,為抗戰老兵送去節日的溫暖和祝福,以特殊方式和老年人共慶端午
  • 老兵的幸福旅程
    11月30日,浙江杭州,乘坐著裝扮一新的紅色1314路巴士環遊西湖景區,抗美援朝老兵鍾恆夫婦和姚龍夫婦。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杭州市公交集團共同發起「用愛向老兵致敬」主題婚車活動。1314路諧音「一生一世」,以此表達對老兵夫妻的美好祝福。「那個年代,拿票去換2斤糖,戰友們熱鬧一下,就算結婚了。」
  • 遭到毀滅的不僅只是南京,日本老兵曾諷刺:中國人似乎都忘記了
    我國將國家公祭日定為了12月13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時刻提醒我們勿忘歷史,這應該是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每一個中國人都在悼念死於南京大屠殺中的同胞,幾年前之前,有位日本老兵看到中國的紀念活動之後,他說出了這樣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