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後,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們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精神矍鑠、充滿勁頭。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映象網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聽他們的抗美援朝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致敬英雄「老兵」。
映象網記者 陳偉然/文 段晉哲/圖 路風浩/視頻
【人物名片】
張平,1951年4月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作戰,先後任營部通訊班班長,曾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等。
【老兵故事】「最好吃的就是雪配炒麵」
1951年,張平隨部隊來到朝鮮,擔任營部通訊班長。因為要把上級的指令傳達給各個作戰單位,通訊班戰士的職責就是穿梭在槍林彈雨之間。1951年12月,張平所在的部隊執行一項高嶺防守任務,因為連日的大雪,天氣格外嚴寒,張平和其他戰士一樣,腳上的鞋襪早已凍在了一起,腿腳失去了直覺,手指凍得彎曲到無法拉開槍栓,而身體傳來的飢餓更是難以忍受。「因為物資緊缺,那時候最好吃的東西,就是把炒麵裹著雪球一起吃下去。」張平說,有的戰士炒麵吃完了,就把裝炒麵的布袋拿出來舔一舔充飢。
就在敵人開始進攻後,張平接到了營部下達的通訊任務,面對著密集如雨滴般灑向陣地的炮彈,張平帶領著通訊班戰士伴著四處都是的爆炸聲和彈片發出的尖嘯穿梭在各個陣地之間。「陣地被炸彈炸的烏煙瘴氣,飛起來的泥土都能把太陽光遮住。」地面上凝固的汽油彈燃起了熊熊大火,硫磺味、枯焦味、血腥味四處瀰漫,「面對子彈和炮彈,沒有人不害怕,但是我知道自己肩上有使命,不管前面有什麼阻礙,都要跨過去保證指令能順利傳達。」
【老兵心聲】「一切榮譽,都歸屬於革命先烈和人民,而不是我個人的」
「幾十年來,戰爭的場景不斷在我夢裡出現。」張平說,經過慘烈生死戰鬥倖存下來,他是幸運的。「一切榮譽,都歸屬於革命先烈和人民,屬於集體,而不是我一個人的。」這是張平作為一名老兵最樸實的心聲。
「這場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打響的第一槍,而這第一槍不僅僅打退了當時世界第一的強國,也打響了中華民族沉寂百年之後重新崛起、復興的第一槍。」張平說,這一槍讓那些曾經欺凌、壓迫過我們的國家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中國這隻沉睡的雄獅,如今真的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