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
一場疫情,讓很多人久違了餐飲店的美味。隨著餐飲店開放堂食,在做好防疫的同時,食客們也按捺不住對美味的想念,計劃找個合適的時間約會它們。
記者採訪了幾位美食達人,寫下這一串想念清單,那些最愛的飯店最饞人的美味,真是越說越讓人期盼啊。
達人:小琴 出品:味藏
那盤新鮮的金槍魚刺身
■金槍魚刺身
問最想念哪個餐飲店的哪道菜?小琴毫不猶豫地告訴記者,最是想念東城味藏的金槍魚刺身。
小琴說,這道刺身的食材是新鮮金槍魚。味藏的金槍魚是整條魚空運到莞,現到現切,新鮮度有保證。食材新鮮,刺身上桌後,顏色非常漂亮;而稍微偏厚的切法,帶著飽滿的口感,讓人非常滿足;入口後,肉質肥而不膩,仔細品味,能吃出魚肉裡的香甜味。
■刺身拼盤
「這是我在東莞吃到的最好吃的金槍魚刺身。我本來就很愛吃魚生,魚生要確保新鮮吃了才放心,雖說可以外賣但畢竟擔心品質會有影響,所以從春節一直忍到現在。再過些日子,我想去和這道菜小聚,好期待久別重逢後的驚喜。」小琴一臉期待地告訴記者。
美食達人:嘉輝
出品:鴻裕大廈粥福
一碗廣東古法海鮮粥
嘉輝是地地道道的東莞人,對鴻裕大廈粥福的東莞古法粥情有獨鍾。
嘉輝介紹,廣東的老火粥是慢慢熬出來的,熬粥聽起來容易,實際上卻要精準控制火候、工序。「小時候,媽媽用柴火熬出的粥米水相融、米膠飄香,那種味道是很多東莞人童年的味覺記憶,而這家店的古法海鮮粥就是這樣的味道。」
店家為了讓粥鮮香濃稠,先採用瑤柱、淡菜、豬骨熬製粥底,等豬骨散發出一半的香味後,將東北大米下鍋。再攪拌至水米充分相融,米粒起膠質,粥才能濃稠鮮香。攪拌的速度也要先慢後快,等粥基本成形後再加速攪拌,粥才能更加濃稠。火候則需要先大火,再中火,最後小火。前後熬製三個鍾,豬骨、水、米充分融合,才算一道成功的粥。
美食達人:老秦
出品:唐邦
一碗陳皮水鴨湯喚醒胃
■陳皮湯 曹雪琴/圖
從西北來粵二十年,從最開始的不接受粵菜,到現在會想念,陳皮燉野生水鴨湯是這段時間老秦念念不忘的廣式菜,「食材還是那道食材,可自己煲卻煲不出那個味,唐邦潮汕菜的這道湯可謂煲出了湯的精華。」
老秦介紹,這碗有名的廣東靚湯,適合四季食用。把上好水鴨洗淨灼燙,再加入適量的陳皮加蓮子燉煮兩小時,有潤肺滋陰的食療功效,「呷一口陳皮水鴨湯,陳皮香氣與鴨肉相互交融,齒頰留香,心曠神怡。春季是祛溼的好季節,陳皮又是祛溼的好食材,所以每到春季,我都會想來一碗唐邦的陳皮水鴨湯。」
說到陳皮,老秦說唐邦的僑寶陳皮焗大海蝦也讓他難忘。海蝦在大多數飯桌上是清蒸、白灼和油爆。「唐邦的海蝦很特別,店裡選用三兩重的九節蝦,用陳皮沫加高湯焗。陳皮焗蝦,一定要用陳皮末,才能和蝦的味道融合。」老秦回想這道美味時意猶未盡,「獨特的甘香帶出蝦肉的另類滋味,讓人回味無窮。」
美食達人:劉君
出品:松哥油燜大蝦
來一鏟小龍蝦太爽了
■小龍蝦
在東莞的小龍蝦創新菜式中,松哥油燜大蝦是劉君吃過的口味最多的,可以吃到兩湖風味的,也能吃到廣東風味的,融五湖四海之特色。而劉君是湖南人,所以對湖北湖南的口味小龍蝦最是中意,而松哥油燜大蝦店裡有一道就符合這兩個地方的口味——第一鏟。
劉君說,光吃小龍蝦還是有點單調,這家店裡的混搭也很好,第一鏟裡有扇貝、小章魚、魷魚卷、蓮藕、花菜、玉米……一鍋炒的什錦菜色,很能解乏,免去了點菜的糾結,又能一次性嘗遍葷素佳餚,也是懶人首選。
不過劉君說這道菜最有意思的不是菜品本身,而是它出現的方式——廚師提著一隻大鏟,兜住一鍋正冒著熱氣的菜,遠遠從廚房走來。待四四方方的一口鍋在桌上架好,鏟子45°向前傾,菜入鍋中,相當霸氣,店家把這菜就叫作「第一鏟」。
「現在的人對美食的追求除了味道,還有形式和文化,這裡的第一鏟就符合我對小龍蝦的感覺,熱鬧、有意思,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