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位於山東半島中部,瀕臨渤海、黃海,是山東半島中心城市、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一帶一路」重點建設港口城市,也是山東省僅次於青島、濟南的第三大城市。
煙臺市名源於煙臺山,境內山青水秀,海洋旅遊資源豐富,有蓬萊閣旅遊景區、蓬萊八仙過海·三仙山旅遊景區、南山旅遊風景區3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養馬島旅遊度假區、蓬萊極地海洋世界、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等18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煙臺市總面積13746.5平方公裡,下轄5個市轄區、6個縣級市共計11個縣級行政區,另設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港區、長島綜合試驗區、崑嵛山保護區等非行政區,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3.8萬人、戶籍人口653.45萬人,常住人口規模略低於湖南衡陽、江蘇鹽城,略高於河南駐馬店、遼寧大連。
以下為煙臺11區縣人口分布情況:
黑色代表2019年人口數據
藍色代表2018年人口數據
紫色代表2017年人口數據
萊州市位於煙臺市西部,前身為掖縣,1988年撤縣掖縣改設縣級萊州市,是黃河三角洲的東部橋頭堡,萊州港是黃河三角洲區域內規模最大的深水良港,常住人口88.42萬人。
萊陽市位於煙臺市西南部,取名源於「日月出東萊之陽」,自古有「半島陸路旱碼頭」之稱,被譽為「中國梨鄉」、「中國恐龍之鄉」,是「全真教」的發源地,被譽為「道教祖庭」,常住人口86.85萬人。
芝罘區位於煙臺市東部,因其北部的中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芝罘島而得名,芝罘島的狀似一株巨大的靈芝,是煙臺市的中心區,煙臺港位於芝罘區境內,常住人口85.83萬人。
福山區位於煙臺市區西部,地處環渤海經濟帶、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前沿,是魯菜的發祥地,是中國「魯菜之鄉」、「書法之鄉」、「大櫻桃之鄉」,素有「福山福地福人聚」之美譽,常住人口71.97萬人(含開發區)。
龍口市位於煙臺市北部,原名黃縣,1986年9月撤銷黃縣改設縣級龍口市,因原黃縣有龍口鎮而得名,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岸,是山東省重要的水產品基地之一,常住人口69.48萬人。
海陽市因地處黃海之陽而得名,位於煙臺市南部,地處膠東半島的中心節點位置,是膠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與煙青威三市等距離,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常住人口67萬人。
棲霞市位於煙臺市中部,建縣於公元1131年,因「日曉,輒有丹霞流宕」而得名,1995年撤縣設市,有「膠東屋脊」、「中國蘋果之都」之稱,常住人口58.34萬人。
招遠市位於煙臺市境西北部,西北臨渤海萊州灣,境內金礦、銀礦資源豐富,有全國第二大銀礦,是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常住人口55.5萬人。
牟平區位於煙臺市東部,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地處青煙威核心區,北瀕黃海,境內的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養馬島旅遊度假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常住人口47.91萬人。
蓬萊區古稱登州,位於煙臺市北部,瀕臨黃、渤二海,2020年6月5日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煙臺市蓬萊區,擁有蓬萊閣、三仙山兩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常住人口45.82萬人。
萊山區是煙臺市主城區,因境內有萊山而得名,是煙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自然環境優越,冬無嚴寒不乾燥,夏無酷暑不潮溼,綠化覆蓋率超過55%,常住人口40.4萬人(含高新區)。
煙臺11區縣的發展前景,你看好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