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代理人時代啟航 大家保險成為壽險行業首個吃螃蟹的人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23日,銀保監會正式印發《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首次提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未來,保險代理人可以與公司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不參加營銷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在此之前,銀保監會已經配套起草《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鼓勵探索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市場經營效率。這契合了保險業從快速擴張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需要,也有望成為保險公司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期。目前,大家保險集團旗下大家人壽作為首家啟動獨立代理人模式的壽險公司,已經開始布局。

  獨立代理人制應運而生

  自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將代理人制度引進中國後,迅速成為國內壽險公司爭相採用的展業模式,並引發營銷理念的變革。各家保險公司依靠人海戰術,迅速將個險業務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多年後,代理人渠道已經成為壽險公司第一大渠道,即便近幾年經歷其他銷售渠道的擠壓,依然佔據保費貢獻的約半壁江山。

  然而,保險代理人制度存在的問題也在一直廣受詬病。比如,保險代理人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低,導致誤導投保人、理賠不暢等問題不斷出現;金字塔式層級制度影響代理人收入結構,導致業務員留存率低;保險公司對代理人管理缺乏相應管理制度,誘發短期行為,代理人存在違規展業情況。

  除了自身的運營弊端,外部環境變化也在考驗傳統代理人制度能否繼續行穩致遠。

  一方面,保險自媒體逐漸成為新的中介渠道,憑藉第三方身份更容易獲得用戶信任,為用戶提供許多信息服務的同時,也成為保險銷售的重要流量池。這也是近兩年,網際網路保險火爆的一個助推器。

  另一方面,這些年,監管層一直在引導保險業回歸保障、回歸主業。作為奮戰在第一線、成為保險公司與用戶連接的最直接觸角,代理人團隊對綜合素質、業務能力、人脈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代理人團隊合規化管理成為每家保險公司的重要難題。

  為解決這一困局,保險業加強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建設逐漸提上日程。2020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在提高保險銷售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引導保險公司規範有序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隊伍。

  作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通過與保險公司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不參加營銷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最關鍵的是,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可以擺脫過去金字塔式的分傭方式,直接按照代理銷售的保險費計算佣金,沒有組織增員利益等間接佣金。

  獨立代理人概念一經提出,即引發業界關注。這不僅是中國保險業展業模式的一大轉變,也是更趨成熟發展的一個表現。

  大家人壽領跑轉型

  此時恰逢中國保險業市場開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銷售渠道的進一步成熟和完善顯得尤其重要。而獨立代理人的發展,也為一些保險公司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於是,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有意向這個方向轉型。

  近日,大家人壽副總經理鬱華表示,大家人壽已經開始探索建立獨立代理人隊伍,通過招募和考核聚焦「獨立代理人模式」,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去迎接行業變化,尋求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鬱華表示,大家人壽從基本法設計即充分考慮專屬獨立代理人模式基本特徵,以打破傳統保險代理人隊伍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為根本,從保障「收入高」「利益長期持續」「擴大收入來源」「可傳承」等五個角度去組織利益、強化銷售利益,並通過組織扁平化、全面線上化、提升服務體驗、培養高素質人才等手段,全面保障獨立代理人模式長期可持續發展。

  隨著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的推行,保險業將積累有一批高端、經營的獨立保險代理人,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對此,大家人壽也強調,吸引優秀代理人,將越來越多的「職業人士」吸納到大家人壽的獨立個人代理人隊伍中。通過集團化運營,為銷售人員提供了豐富且可以快速協同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

  作為行業第一家正式進入獨立代理人領域的壽險公司,大家人壽為保險行業開啟了新模式探索之旅。未來,可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加入到新行列,也許將引發又一輪行業格局重塑。

  

相關焦點

  • 鏡鑑丨從北美獨立代理人演進看中國保險代理人改革
    01  北美主要渠道業態:專屬+獨立+直銷+其他  近幾年,行業對獨立代理人非常關注,2018年監管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根據LIMRA研究,在北美市場,個人壽險的主要銷售渠道有四個,包括專屬代理、獨立代理、直銷和其他渠道。
  • 800萬保險代理人面臨轉型 如何才能成為行業高端人才?
    800萬保險代理人面臨轉型 如何才能成為行業高端人才?作者: 金易進入2020年,太平人壽將在高端代理人隊伍上花更多的心思,在其集團公司——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提出的「高端客戶、高端業務員、高端產品」的「新三高」思想指導下,從戰略、招聘、培訓、賦能各個方面入手,以一整套完備的人才培養管理體系,打造保險職業經理人高質量發展的「5G」新時代。
  • 千萬營銷員命運終極推演:獨立代理人、有底薪的專屬代理才是最終...
    一般課程考試成績達70分以上並接受現場指導培訓可以具有代理人資格。專業課程考試成績70分以上可以成為LC(壽險顧問)。應用課程考試成績70分以上名稱為SLC(高級壽險顧問),獲得變額保險銷售資格。完成大學課程,每門成績60分以上可以成為TLC(綜合壽險顧問)。三是優化薪酬體系。
  • 中金公司保險行業2021年展望:壽險向上 財險向下
    2)1H20疫情導致代理人無法大規模面對面展業,從而產生了疫情影響展業—保險銷售下降—代理人收入下降—代理人規模下降—保險銷售下降的供需兩端的負面傳導鏈條。儘管保險銷售的復甦落後於其他行業,但我們認為復甦終將到來。建立在1Q20較低的基數之上(尤其是2-3月份),我們預計1Q21壽險行業NBV同比增長10-15%。
  • 從成功走向偉大,疫情後的代理人渠道終極推演
    由「開門紅」籤單到隨後的「增員」,再到隊伍的留存,「開門紅」難堪的數據背後,將是影響險企根基的代理人隊伍的穩定。  靠增員支撐的人海時代,背後隱匿著巨量的脫落。大部分壽險公司營銷員13個月留存率不足30%,25個月留存率更低得可憐僅有10%左右。也就是說,近70%的壽險營銷員,在不到1年內就相繼脫落。
  • 銀保監會: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不得發展保險營銷團隊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強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政策宣傳和業務指導等工作,支持有意願且風險管控到位的公司推行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模式,促進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十)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所聘請輔助人員可以協助出單、售後服務等輔助性工作,不得允許或要求其從事保險推介銷售活動,不得對其設定保費收入考核指標。輔助人員原則上不得超過3人。(十一)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應遵紀守法、合規展業,嚴禁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三十一條、《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第七十至七十六條所列違法違規行為。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新規出爐 保險營銷「金字塔」或將重構
    《通知》明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不隸屬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的本質特徵,嚴格規定人員基本條件及選拔機制等。 分析人士指出,保險行業傳統的「金字塔」式銷售架構將會面臨重構,代理銷售人員「單飛自己做老闆」的現象將會增加;該模式有助於緩解保險底層銷售人員流動性大、留存率低的情況,提高銷售人員穩定性及專業保險服務水平,促進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 國泰君安:獨立代理人制度破冰,對專屬代理人影響有限——關於發展...
    點評:國內版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規則落地,核心破除營銷層級體系:為改善個人保險代理人的質量和留存,監管推出《通知》,核心三大內容:1)明確規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展業模式,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與一家保險公司籤訂代理合同,對於有兼營保險代理業務和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資質的保險公司,
  • 平安人壽聚焦代理人收入提升改革基本法;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擬嚴禁...
    《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分別從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定位、條件標準、甄選機制、支持舉措、執業管理、行為規範、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具體的監管要求。 此次《通知》明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可以是坐商,也可以是行商,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必須破除組織層級,不得隸屬任何保險營銷團隊,也不得發展保險營銷團隊,僅可以聘請少數人員從事協助投保、出單、售後管理等輔助性工作。
  • 代理人戰升級 太保壽險升級基本法「鼓勵以直增做大直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2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太保壽險「30周年慶典版活力基本法」正式發布。這意味著,上市保險公司「搶人」、「留人」的人海之戰正在升級。今年以來,上市壽險公司相繼升級「保險基本法」。例如,平安人壽的「基本法」升級體現在三個方面:機構和代理人的重新分類,以及加大長期投入。在機構重新分類上,平安人壽將機構分為三類:產能型,專門注重產能的提升;平衡型,既注重人力增長,又注重產能提升;人力型,重點工作是增加人力。
  • 後疫情時代900萬保險代理人出路何在?健康財富規劃師或成突破口
    經歷20餘年蓬勃發展後,我國個人保險代理人已達900萬,科技賦能加速、消費行為變化帶動網際網路保險崛起並成為傳統機構領導者都認同的「大勢所趨」;突發的疫情一度給線下展業帶來不小阻礙,加快了銷售向線上渠道傾斜,但同時大大激發了人們的健康管理、財富管理需求。這樣的新情境下,任何代理人都會思考:後疫情時代的保險業機遇何在?
  • 保險行業深度報告:從日本和臺灣地區的經驗看大陸壽險業的發展
    日本在泡沫經濟時代大力銷售高預定利率的儲蓄養老保險和個人年金產品使壽險公司承受 較大負擔。在 20 世紀 80 年代,壽險行業預定利率居高不下,最高可達 6.25%。歷史上主要經歷了五個發展時期: 1990-2000 年:人身險行業大力發展個險渠道,代理人隊伍迅速擴張,主要銷售傳統險,期間保費收入大幅增長,年複合增速 達 33%。2001-2010 年:中國大陸經濟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壽險總資產規模也大幅攀升。期間費率管制帶來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 產品大幅增長,銀保渠道步入高速增長期。
  • 長壽時代來臨 保險代理人要做客戶健康與財富的規劃師
    第十九屆世紀聖典頒獎由位於北京的泰康商學院主會場和全國34個省市分會場組成,來自泰康人壽、泰康養老、泰康在線的858名績優精英在線上完成了一場擁抱科技、擁抱大健康的雲端盛宴。  擁抱科技 迎接網際網路保險時代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東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乃至全球帶來最大的變化有兩個,其中之一,即社會加速進入數據時代。
  • 平安壽險沈劍平:深耕應用場景,持續探索AI賦能保險 | CCF-GAIR 2019
    AI在保險行業會如何落地?AI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實踐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科技在保險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壽險行業如何充分運用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以尋求高質量的發展模式顯得非常關鍵。為實現「科技賦能保險」,平安壽險在人工智慧領域,重點布局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智能推薦、計算機視覺等前沿技術,全面賦能銷售、服務、管理三大領域。下面我將結合壽險業務場景,從應用層面以及應用背後的技術,特別是這些技術有哪些特點,給大家做分享。
  • 壽險代理人流失?中國人保業績會...
    對於車險改革、信保業務、惠民保業務、壽險代理人流失等市場熱門關切問題,公司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一一回應。業績會伊始,中國人保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祝用簡要介紹了三季度經營情況:人保集團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187.36億元,同比減少12.3%;原保險保費收入是3442億元,同比增長3.7%。公司每股收益為0.42元,前三季度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9.8%。
  • 深蹲起跳:中國平安(02318)的壽險改革
    那時,馬明哲手頭的一份《媒體》寫著一個事實:「部分發達國家如英國、瑞士、日本、美國的壽險保費收入已遠超其他險種保費收入的總和」。1994年7月31日晚,平安售出了第一張人身保險個人保單。在最先看到了壽險的重要性之後,平安集團的壽險業務迎來了迅速發展的契機,並建立了行業最強的壽險代理人銷售隊伍。此後的數十年,平安的壽險業務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 張宏良:如何走出壽險增長方式改革深水區
    年初「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把大多壽險經營者們對傳統壽險增長方式尚存的那點幻想泡沫擊得個七零八落。既要面對維繫存量模式的辛酸與艱難,又要面對探索新道路的必須且緊迫,現實殘酷,無論體量大小,誰都無法置身事外。集體求變的大幕下,方案包裝雖各有花樣,科技賦能和線上經營卻高頻出現,成為不少經營主體的厚望所在。實踐效果當真如此?
  • 平安保險陸敏指出壽險業務面臨的三大困難與平安人壽做出的數位化...
    近日,平安保險集團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首席信息執行官陸敏在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致辭。陸敏演講的主題是《數位化轉型助推險企進入智能化新時代》,他在演講中提到壽險業務對於 「Z時代」下95後人群的需求和風格的變化所面臨的三大困難:第一,獲客難度越來越大。獲客難是一個老問題,壽險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主顧開拓,主顧開拓做不好,壽險業務就做不好,未來得年輕人得天下。
  • 2021年保險行業真的無法走出低谷了嗎?
    摘要:目前市場的普遍預期是人身險銷售會長期陷於低谷,原因一是大增大脫的人海戰術難以持續導致代理人數量難以明顯提升,原因二是網際網路保險與保險經代公司持續衝擊個險渠道。不同於這種預期,我們判斷:一、行業格局在發生積極變化。1)網際網路保險對線下保險衝擊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影響低於市場預期。
  • 人保壽險「人保e測」系統榮耀上線 科技賦能隊伍建設時代到來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1月19日,人保壽險「人保e測」系統正式上線,這將為人保壽險「大個險」隊伍建設和業務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人保e測」系統是人保壽險科技賦能最新成果,是落實集團公司「卓越保險戰略」中「運用現代技術」內涵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