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銀保監會正式印發《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首次提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未來,保險代理人可以與公司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不參加營銷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在此之前,銀保監會已經配套起草《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鼓勵探索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市場經營效率。這契合了保險業從快速擴張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需要,也有望成為保險公司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期。目前,大家保險集團旗下大家人壽作為首家啟動獨立代理人模式的壽險公司,已經開始布局。
獨立代理人制應運而生
自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將代理人制度引進中國後,迅速成為國內壽險公司爭相採用的展業模式,並引發營銷理念的變革。各家保險公司依靠人海戰術,迅速將個險業務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多年後,代理人渠道已經成為壽險公司第一大渠道,即便近幾年經歷其他銷售渠道的擠壓,依然佔據保費貢獻的約半壁江山。
然而,保險代理人制度存在的問題也在一直廣受詬病。比如,保險代理人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低,導致誤導投保人、理賠不暢等問題不斷出現;金字塔式層級制度影響代理人收入結構,導致業務員留存率低;保險公司對代理人管理缺乏相應管理制度,誘發短期行為,代理人存在違規展業情況。
除了自身的運營弊端,外部環境變化也在考驗傳統代理人制度能否繼續行穩致遠。
一方面,保險自媒體逐漸成為新的中介渠道,憑藉第三方身份更容易獲得用戶信任,為用戶提供許多信息服務的同時,也成為保險銷售的重要流量池。這也是近兩年,網際網路保險火爆的一個助推器。
另一方面,這些年,監管層一直在引導保險業回歸保障、回歸主業。作為奮戰在第一線、成為保險公司與用戶連接的最直接觸角,代理人團隊對綜合素質、業務能力、人脈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代理人團隊合規化管理成為每家保險公司的重要難題。
為解決這一困局,保險業加強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建設逐漸提上日程。2020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在提高保險銷售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引導保險公司規範有序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隊伍。
作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通過與保險公司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不參加營銷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最關鍵的是,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可以擺脫過去金字塔式的分傭方式,直接按照代理銷售的保險費計算佣金,沒有組織增員利益等間接佣金。
獨立代理人概念一經提出,即引發業界關注。這不僅是中國保險業展業模式的一大轉變,也是更趨成熟發展的一個表現。
大家人壽領跑轉型
此時恰逢中國保險業市場開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銷售渠道的進一步成熟和完善顯得尤其重要。而獨立代理人的發展,也為一些保險公司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於是,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有意向這個方向轉型。
近日,大家人壽副總經理鬱華表示,大家人壽已經開始探索建立獨立代理人隊伍,通過招募和考核聚焦「獨立代理人模式」,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去迎接行業變化,尋求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鬱華表示,大家人壽從基本法設計即充分考慮專屬獨立代理人模式基本特徵,以打破傳統保險代理人隊伍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為根本,從保障「收入高」「利益長期持續」「擴大收入來源」「可傳承」等五個角度去組織利益、強化銷售利益,並通過組織扁平化、全面線上化、提升服務體驗、培養高素質人才等手段,全面保障獨立代理人模式長期可持續發展。
隨著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的推行,保險業將積累有一批高端、經營的獨立保險代理人,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對此,大家人壽也強調,吸引優秀代理人,將越來越多的「職業人士」吸納到大家人壽的獨立個人代理人隊伍中。通過集團化運營,為銷售人員提供了豐富且可以快速協同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
作為行業第一家正式進入獨立代理人領域的壽險公司,大家人壽為保險行業開啟了新模式探索之旅。未來,可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加入到新行列,也許將引發又一輪行業格局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