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交通是市民關注的重點,以後這裡交通方便嗎?和主城區聯繫緊密嗎?根據規劃,除了「三橋一隧」,這裡還將增加5條軌道交通走廊,未來先行區內將採用國際先進的ART智能軌道交通。而且,這裡還將建一座對標新東站的新北站,車站周邊鐵路都在地下,節省空間。
新增5條軌道交通走廊
據悉,未來先行區綜合交通框架南北成網,結合功能疏密有致、自然成環。目前正在建設跨黃橋隧群,已經開工的有齊魯大道北延跨黃大橋、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路北延跨黃大橋,濟南黃河大橋新橋今年上半年開工。建成後,汽車、軌道交通將同步穿黃。
區域綜合交通規劃圖 形成「三環兩廊、格網放射」的交通體系。南北統一成網,結合功能疏密有致、自然成環。構建總長度約128公裡的5條線路組成的南北一體的軌道交通網絡,規劃120公裡規模的中運量公交走廊(BRT系統或ART系統)進行服務,建設「軌道上的先行區」、「樞紐節點上的城市」。
「三橋一隧」北延線建設也將啟動。「三橋一隧」延長線共計54公裡,其中齊魯大橋北延線3.4公裡濟濼路隧道北延線長約19公裡,沿鵲山水庫向北至桑梓店組團北邊界,鳳凰大橋西延線向西穿越城市副中心,長度約15公裡黃河大橋北延長約16.6公裡。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陳鵬介紹,先行區交通規劃方面有很多亮點。按照先行區的規劃,首先要增加跨黃河的通道,要在近期正在實施的「三橋一隧」的基礎上新增5條軌道交通走廊,總長度為128公裡,南北一體。不過他介紹,新增的5條通道都不在核心區。
記者從軌交示意圖看到,這5條跨河軌道交通走廊分別從先行區通到濟南西站、老城中心、CBD、新東站和空港,而且還有線路能通到濟陽。通過這5條通道,先行區和主城區的聯繫將更加緊密。
「先行區一開始就採用軌道交通,不要形成對機動車的依賴,否則形成依賴了,很難擺脫小汽車出行的生活習慣。」陳鵬說,今後先行區還是「軌道上的先行區」,包括地鐵和智能軌道交通。
設8條智能軌道交通線路
先行區將考慮國際先進的ART智能軌道交通,預計將有8條線路,總長度120公裡。通過ART,孫耿、崔寨、濟陽縣、桑梓店等都將連接在一起。
「目前,ART智能軌交具體的實施形式可以開放考慮,這是非常先進的做法,先行區要體現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陳鵬介紹,ART智能軌道交通是地面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相比地鐵,車輛短一點,運量低一點,但因為有軌道支撐,所以不會出現普通公交擁堵的現象。據悉,原來先行區也考慮過通BRT,但最後決定採用ART組織公共運輸。
陳鵬說,目前國內有的城市已在試驗ART智能軌道交通,但大規模投入運營還沒有實現。株洲有軌道生產企業正在試驗。
二環東、西路延伸至先行區
從道路系統規劃圖可以看到,先行區的道路架構為:快速路網「兩橫三縱」,結構性主幹路「四縱五橫」。其中,快速路網「兩橫」指的是濱河快速路和孫耿北快速路,「兩縱」指的是二環西路北延線和二環東路北延線。據悉,二環西路和二環東路都將延伸到先行區內部。
結構性主幹路「四縱」指的是齊魯大道、濟濼路北延線、新北站南路崔寨段、銀河路「五縱」指的是新北站南路、鳳凰大道、行政中心北路、黃河大街、新元大街。
先行區的高速路網結構和濟南主城區類似,為「一環十二射」。「一環」指繞城高速,「十二射」指青銀高速、京臺高速、京滬高速、濟南—濱州—東營高速、濟高聯絡線、濟青高速、濟濰複線、濟泰二通道、濟廣高速、濟聊高速。
根據用地布局規劃圖,除了已經建成和在建的跨河通道,未來還將建設4條跨河通道,全部位於先行區東北部。
新北站中央樞紐對標新東站
濟南市規劃局黨委副書記、總規劃師牛長春介紹,在先行區預留了濟南北站,這是一個國家級高鐵站,將實現先行區與大區域、省會城市群外圍6市的直連直通。
按照公示的鐵路系統規劃圖,濟南將形成「四主兩輔」鐵路客運樞紐。其中,「四主」指濟南新東站、濟南西站、濟南站和新北站「兩輔」指明湖東站、機場站。從圖上還可以看到,崔寨也將建火車站。
從規劃圖可以看到,濟聊城際、濟濱城際以及石濟客專都將從濟南北站經過,新北站和新東站之間還有聯絡線。「我們可以保證城際鐵路和地鐵從這裡經過,但是高鐵我們得爭取。」陳鵬說,濟南北站位於現在的大橋街道中心,這也是先行區的核心區域。
「不像很多城市,高鐵站建在郊區,我們這裡的高鐵站建在中心城區,將帶動城市發展。」他說,高鐵在這一段都在地下,不影響地上交通,也不會造成城市分割。
地下物流樞紐採用無人駕駛
作為濟南重要的物流中心,先行區將打造地下物流通道。「先行區的物流通道是高端的、集中的,運量大的。」陳鵬介紹,先行區將集中打造一條地下通道,採用最先進的無人駕駛技術,像地鐵一樣走貨。
據悉,未來濟南的地下物流系統樞紐包括崔寨現代智慧物流基地、鐵路貨運樞紐、航空貨運樞紐、臨空經濟區、崔寨產業城、中心區、桑梓店、孫耿科技區、規劃貨運編組站等。地下物流系統近期研究通道為崔寨現代智慧物流基地—航空貨運樞紐—鐵路貨運樞紐,遠期各個地下物流系統樞紐將連在一起。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指出,從目前技術上來看,地下100米以上都是可以建設的,甚至可以建2—3層。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國際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建設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統。
據悉,倫敦很早就開始使用地下物流系統。在倫敦地下20米深處運行著一個10.5公裡的雙軌郵件系統,每天處理9個州400多萬信件和包裹。現在倫敦正計劃用該系統向牛津街上大超市和商店配貨。東京、新加坡等地都有可借鑑的模式。
曾有人擔心先行區最終成為房地產開發的樂園。對於這一點,濟南是清醒的,先行區建設「不是衝著房地產開發來的」。據介紹,「先行區」規劃緊扣2018年1月份國務院提出的「高水平規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這一主線,以體現新舊動能轉換為根本核心。
4大城市組團
從產業布局規劃看,先行區是城市組團+特色小鎮組群。其中,大橋、崔寨、桑梓店、濟陽縣城是4個城市組團,它們分別定位為桑梓店高新產業城、大橋科學城、崔寨高新產業城「中國氫谷」、濟陽傳統產業升級。特色小鎮組群有孫耿科教小城鎮、回河康陽小城鎮以及高端製造小鎮群、文創旅遊小鎮群等。
城鄉空間格局圖
產城融合規劃圖
先行區追求的是「產城河」三位一體融合發展。以產業發展為本,城市組團依託以黃河為主的藍綠生態網絡,特色小鎮結合綠心有機分散式布局主次軸線串聯各組團,注重延續文脈以及強化與黃河的聯繫,建設藍綠引領、水城共榮、產城融合的新城區。
—本文完——
文字來源: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