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地球的好幫手——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掃描

2022-01-30 廣東省地球物理學會









地球物理學是地球科學的主要學科之一,是通過定量的物理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尋找地球內部礦藏資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研究範圍包括地殼、地幔、地核和大氣層。簡言之,地球物理學就是用物理的方法手段來探測地球。我們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地球物理學就好比醫學中給病人做X射線掃描,只是我們掃描的對象是地球這個龐然大物。地球物理方法著重於通過地面(物探)和地下(測井)的物理實驗獲取地下地層分布狀態的圖象和信息,從而達到獲取內部信息的效果。

地球物理勘探現場

目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與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是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指的是利用組成地殼的各種巖體、礦體間的密度差異所引起的地表重力加速度值的變化而進行地質勘探的一種方法,只要勘探地質體與其周圍巖體有一定的密度差異,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測量儀器找出重力異常。然後,結合工作地區的地質和其他物探資料,對重力異常進行定性解釋和定量解釋,便可以推斷覆蓋層以下密度不同的礦體與巖層的埋藏情況,進而找出隱伏礦體存在的位置和地質構造情況。

二是磁法勘探。磁法勘探指的是自然界的巖石和礦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產生各不相同的磁場,它使地球磁場在局部地區發生變化,出現地磁異常。利用儀器發現和研究這些磁異常,進而尋找磁性礦體和研究地質構造的方法。

三是電法勘探。電法勘探指的是根據巖石和礦石電學性質的差異進行找礦和研究地質構造的一種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是通過儀器觀測人工的、天然的電場或交變電磁場,並分析、解釋這些場的特點和規律,從而達到找礦勘探的目的。

四是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發的地震波,通過在地面布置測線,接收它的反射波,然後進行一些處理,從而來反映地下構造情況,並為尋找油氣和其他勘探目的服務。

五是放射性勘查。放射性勘查又稱放射性測量或「伽瑪法」。藉助於地殼內天然放射性元素衰變放出的α、β、γ射線穿過物質時將產生游離、螢光等特殊物理現象的性質,利用專門的儀器測量這些射線的強度或其他地質問題的一種物探方法。放射性勘查也是尋找與放射性元素共生的稀有元素、稀土元素以及多金屬元素礦床的輔助手段。放射性物探方法包括γ測量、輻射取樣、γ測井、射氣測量、徑跡測量和物理分析等。

六是測井。測井也叫地球物理測井,是利用巖層的電化學特性、導電特性、聲學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測量地球物理參數的方法,屬於應用地球物理方法之一。石油鑽井時,在鑽到設計井深深度後都必須進行測井,又稱完井電測,以獲得各種石油地質及工程技術資料,作為完井和開發油田的原始資料,這種測井習慣上稱為裸眼測井。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後所進行的第二系列測井,習慣上稱為生產測井或開發測井,生產測井的發展大體經歷了模擬測井、數字測井、數控測井、成像測井四個階段。

七是地熱勘探。地熱資源勘查指的是為查明某一地區的地熱資源而進行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綜合調查以及鑽探與試驗、取樣測試、動態監測等地質工作。根據勘查工作程度,可分為調查、預可行性勘查、可行性勘查和開採等階段。

本文將以柴達木盆地石炭系油氣勘探為例,重點介紹地球物理勘探在資源勘探方面的應用。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需求急劇增大,為保障資源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明確提出實施「立足國內,找礦增儲」的資源保障戰略,「向地下深部要資源」成為最主要的戰略決策之一。地球物理探測技術作為「透視和照明」地球內部的主體手段,地下淺表所見的金屬礦產資源,均是地球內部在地史時期深部物質與能量交換所致,不是近地表形成與堆積。礦物元素的分異、調整、運移和聚集受深部物質與能量交換和其物理-力學-化學過程制約,須涉及地球深處殼、幔介質與構造格局、運移行為、物質屬性、物質狀態和其空間展布深層動力過程。近年來,我國找礦勘探工作程度在不斷加深,在地表淺部找到大型或超大型金屬礦床的難度越來越大,而金屬礦產資源短缺日益加劇。為緩解資源危機,須進行深部找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發展與成效已使深部找礦成為可能,如大地電磁、天然地震等深度探測方法。

柴達木盆地石炭系是近年來的勘探熱點,中國地質調查局近年來在柴達木盆地石炭系開展了大量研究,已有的資源調查結果顯示,柴達木盆地石炭系油氣資源潛力很大,是油氣資源戰略突破的新領域。然而,柴達木盆地山地地震難度很大,且柴東石炭系埋藏深度大,石炭系有利儲層滲透率低,地層孔隙壓力低,壓裂液返排難度大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早期油氣勘探與開採。近年來,隨著高原複雜山地高密度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引入,以及「地應力與微地震聯合」技術在地層壓裂過程中的應用,有效指導了柴達木盆地石炭系有利區的勘探部署,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柴達木盆地石炭系油氣資源一旦進入到工業開採階段,將大大推進西部經濟形勢好轉!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所觀測的有地球本身固有的地球物理場,如重力、磁力、熱流和天然地震,也有用人工方法激發的地球物理場,如人工地震和電法等。由於海洋水體是運動的,上述觀測必須採用一系列不同於陸地地球物理勘探的儀器和方法。海洋物探的工作原理和地面物探方法相同,但因工作場地是在海上,故對於儀器裝備和工作方法都有特殊的要求,需使用裝有特製的船弦重力儀、海洋核子旋進磁力儀、海洋地震檢波器等儀器的勘探船進行工作,海洋勘探船還裝有各種無線電導航、衛星導航定位等裝備。海上地震勘探的地震記錄儀安裝在船上,地震數據採集全部在地震船上進行。

如果說地球物理勘探是一個槓桿,我們相信,聚焦地球深部,不斷探索實踐,人類終將可以撬動地球!

來源:中國礦業報(本文作者:李宗星、魏小潔、方欣欣,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

掃一掃,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大揭秘——把脈地球的「尖兵利器」
    「地球物理勘探」是業內人士最普遍的稱呼,通常還簡稱為「物探」,現在很多大學裡的本科專業名稱為「勘查技術與工程」,研究生專業為「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因不同的大學側重的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單純地說「勘查技術與工程」,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你到底是學什麼的,但一說「物探」,地礦行業的人一聽就懂。
  • 地球物理勘探
    利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來探測地層、巖性、構造等地質問題,稱為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
  • 「創新地球物理技術 推動高精度勘探與高效開發」 ——2021年物探技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物探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辦,以「創新地球物理技術 推動高精度勘探與高效開發」為研討主題。來自國內各大油公司、物探技術服務公司、科研院所、高校的500多名科研、生產、教學領域的物探工作者齊聚一堂,全面交流物探技術創新、發展和應用進展。
  • 科學家用地球物探技術「透視」湮沒地下的絲路古國
    龜茲故城遺址(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喻菲)中國科學家利用在地球深處尋找石油和礦產的技術,幫助考古學家「透視 最近,受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邀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郭子祺率領其團隊,對位於新疆庫車縣、有著約兩千年歷史的龜茲古國的城牆遺址展開了綜合地球物理探測。 雖然沒有將地面挖開,科學家的勘探卻初步確定了龜茲故城外城牆的位置、寬度和埋藏深度等信息。
  • 記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李慶忠:六十年風雨找油路
    1952年9月,李慶忠被分配到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當實習生,在北京西城的秦老胡同裡,他與來自全國各地的150餘名物理系畢業生一起接受了為期一個半月的地球物理勘探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大學裡雖然學了些物理知識,但還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地球物理勘探。
  • 物探成果圖的編制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儀器
    ⒈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利用組成地殼的各種巖體、礦體間的密度差異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變化而進行地質勘探的一種方法。它是以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的。只要勘探地質體與其周圍巖體有一定的密度差異,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測量儀器(主要為重力儀和扭秤)找出重力異常。
  • 2021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招聘通過統一準入...
    根據中國石油2021年高校畢業生秋季招聘工作安排,現將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2021屆高校畢業生招聘通過統一準入考試考生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1月5日至2020年11月11日。公示期內,對考試成績如有疑問,請諮詢電話010-65181122。其他具體招聘問題請聯繫各招聘單位(詳見各單位招聘公告)。
  • 地球三維透明化
    從古希臘科學家埃拉託色尼測量了地球周長,到地球物理學家莫霍洛維奇發現了地幔和地殼的分界層,再到地震學家古登堡發現了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對地球有了更精確的認識。有人幻想,如果腳下的地球像玻璃一樣該多好。這貌似瘋狂的想法,就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地心說一樣,在當時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但是科學的進步往往源自於大膽的設想。
  • 科普|禮讚共和國智慧新生活輝煌70年的地球物理:搞清地球內部結構...
    一、地球內部結構地球物理學在20世紀中,特別是在中、末葉以來發展迅猛。這是由於,地球物理和人類繁衍生息,科學技術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源和能源。人類生活和生存的環境、空間與可持續發展,減輕由於地球運動引起的自然災害影響,必須深化對地球的認識。
  • 2017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屆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為促進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科交流,增進大學生對地球與空間科學的了解和科學研究的興趣,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決定於2017年7月3日至8日在所舉辦「第四屆地球與空間科學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第四屆地球與空間科學大學生夏令營」擬在全國各大學內招收與我所科研教學相關的各專業優秀本科生。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020-12-14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地球做「CT」
    地球物理,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物理原理來研究地球,通過利用地球內部結構的物理屬性差異來研究其內部構造,使用儀器設備給地球做「CT」。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科學家們建立了一系列地球物理探測方法,這些方法針對地球內部的密度差異、磁化率差異、速度差異以及導電性差異等,分別對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以及電法勘探這些常用的地球物理探測方法。       這些物理屬性怎麼跟地球深部結構對應起來?首先需要將地球深部構造的地質問題轉化為地球物理模型,在這些模型中,地質現象將被上述物理屬性所表徵。
  • 地球物理測井技術專業
    地球物理測井技術可以參加此次考試嗎?建設工程教育網二級造價工程師欄目老師回覆:同學您好,地球物理測井技術專業符合2019年二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報名條件,根據住建部發布的《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和《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中對二級造價工程師報名條件的規定,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2年即可報考二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其他專業的請參考:
  • 地震勘探技術可用於火山巖找油
    23日,記者獲悉,經過近十年攻關,我國火山巖地震勘探技術獲得突破,利用該技術僅在準噶爾盆地火山巖中就高效探明原油1.7億噸,天然氣416億立方米。隨著碎屑巖及碳酸鹽巖油氣資源萎縮,火山巖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逐漸引起重視。
  • 他們想用雷射雷達掃描整個地球,送給後代一本最立體的歷史書
    今年 4 月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讓很多人開始意識到通過雷射雷達、3D 掃描等數位技術來為歷史遺蹟備份存檔也的必要性,這也是很多考古學家正在努力的方向。兩位考古學家成立的雷射雷達掃描項目叫做 「地球檔案館」(The Earth Archive),他們所使用的是搭載於飛機上雷射雷達掃描技術,雷射雷達在空中向地面發射極快的雷射脈衝,根據反射情況計算出地形地貌,構建出測量區域的三維地圖。▲搭載雷射雷達的直升飛機.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屆第五次理事擴大會議紀要
    ,擬任主任金雙根教授;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核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擬任主任陳國勝研究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金屬礦勘查專業委員會,擬任主任呂慶田研究員。6、加強了科技成果的評價和推薦工作,我會於2016年12月出臺了《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科學技術成果評價管理辦法》, 2020年完成鑑定成果3項。7、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6年10月28日發文,球會字(2016)第15號「關於印發《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2020受理團體標準申請4個。
  • 廣西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院士專家座談會會議紀要
    2020年11月19日下午,廣西地球物理學會在廣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召開了廣西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院士專家座談會
  • 總結篇丨地球物理學:經天緯地
    地球物理學是一門相對小眾的學科,它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時代背景下,為我國固體礦產和其他能源勘探任務的完成提供了極大助力。如今地球物理學的內容可以分為應用地球物理和理論地球物理兩大塊。
  • 2020年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日程安排
    101會議室陳曉非10月19日全天分專題學術報告各專題負責人見分專題報告安排各專題負責人17:30地球與行星物理(英文)編委會全體編委酒店二層第1會議室潘永信19:30地球物理學報編委會全體編委酒店二層第1會議室潘永信10月19日-21日全天分專題學術報告參會代表見分專題報告安排各專題負責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36屆學術年會大會報告時間:10月
  •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訪問國家氣象中心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與國家氣象中心工作人員開展業務交流。劉爽 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爽報導 5月10日至13日,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氣象處處長鄧耀民、資訊處處長譚志文訪問中國氣象局,這是自去年中國氣象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和葡萄牙氣象局三方第八次氣象技術會議以來,澳門氣象部門首次派員訪問國家氣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