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地球物理技術 推動高精度勘探與高效開發」 ——2021年物探技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2022-01-30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

    9月27-29日,2021年物探技術研討會在成都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物探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辦,以「創新地球物理技術 推動高精度勘探與高效開發」為研討主題。來自國內各大油公司、物探技術服務公司、科研院所、高校的500多名科研、生產、教學領域的物探工作者齊聚一堂,全面交流物探技術創新、發展和應用進展。

  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少華主持會議。張少華對本次會議的組織籌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自開展論文徵集、發布會議通知以來,得到廣大物探生產科研、技術管理等人員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會議共錄用論文532篇,其中口頭報告302篇,張貼報告230篇;知網出版發行381篇;有19家單位參加新技術新產品展覽,14家單位進行新技術新產品推介。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苟量在致辭中表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把石油天然氣作為亟需解決、急迫攻堅的七大關鍵核心技術之首,對油氣行業科技創新寄予殷切期望。長期以來,廣大物探科技工作者以找油找氣為己任,瞄準創新最前沿,勇闖技術「無人區」,形成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創新成果。實現物探技術自立自強,事關國家能源安全大局,事關物探事業長遠發展,是新時代賦予我們光榮而神聖的使命。當前,東方物探正積極申報國家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創新中心,打造物探技術創新高地,推動形成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科技力量。建設國家創新中心不僅關係到企業的發展,更是關係到整個產業和國家發展的大事,必須集眾智、匯眾力,構建「共建、共享、共贏」合作生態,匯聚起各大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的智慧力量,形成滿足創新重大需求的國家技術創新網絡,築起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技術創新高地。
  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巨能攀在致辭中表示,物探技術研討會作為我國石油資源勘探界規格、水平、質量最高的學術盛會,致力於交流我國近年來物探技術創新發展最新成果,展現科技引領發展的巨大力量。專家學者將以本次會議為平臺,緊扣創新地球物理技術、推動高精度勘探與高效開發的主題,在智慧分享與思想碰撞中凝結共識,共話未來。謀教育就是謀祖國的未來,謀科技就是謀民族的發展。成都理工大學將利用這次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與廣大同行、校友共同探討物探領域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等工作,同時也真誠希望各位領導專家為我校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提出更多的寶貴意見。
  成都理工大學原校長賀振華,西南石油大學副校長劉相君,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秘書長郭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教授黃清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秘書長胡敏,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勘探委員會副主任、中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副總經理趙邦六,SEG環球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鄭華生,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楊舉勇,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任張瑋,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石油塔裡木油田副總經理李亞林,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石油長慶油田首席專家姚宗惠,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石化集團公司首席專家趙殿棟,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石化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原院長曲壽利,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石化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勤勇,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石化集團公司首席專家王延光,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委員、中海油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業部副總經理翟慧傑,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副主任陳小宏教授參加會議。
  27日上午,大會特邀報告現場座無虛席。SEG主席Maurice Nessim做演講視頻,與中國地球物理工作者分享SEG對地球物理未來的展望。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非院士做題為《一種高分辨地震波成像方法——高階背景噪聲、面波成像方法》的報告。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地質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旭升院士做題為《中國石化地球物理勘探開發實踐與發展方向》報告。公司首席技術專家餘剛做題為《光纖智能地球物理技術的現狀與未來》報告。
  大會特邀報告後,還設置了為期兩天的分會場論文交流、張貼論文交流、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本次研討共設陸上地震資料採集、處理、解釋技術、智能物探技術、油藏及井中地球物理技術、地震地質工程一體化技術、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多波多分量勘探技術、非常規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物探裝備及軟體、工程物探技術等13個研討專題。
      此次大會規模、論文數量再創歷屆之最,為物探科技工作者開展學術交流提供了重要平臺,成為連結企業與院校、研發與應用、學者與專家的重要紐帶,為物探事業發展、技術進步、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

相關焦點

  • 透視地球的好幫手——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掃描
    簡言之,地球物理學就是用物理的方法手段來探測地球。我們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地球物理學就好比醫學中給病人做X射線掃描,只是我們掃描的對象是地球這個龐然大物。地球物理方法著重於通過地面(物探)和地下(測井)的物理實驗獲取地下地層分布狀態的圖象和信息,從而達到獲取內部信息的效果。
  • 邀請函丨2019年工程物探技術交流會
    為推動和促進該領域先進技術和經驗的交流,浙江海洋大學石化與能源工程學院、臨港石油天然氣儲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省地球物理學會、浙江宏宇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日本OYOCorporation應用地質株式會社以及歐美大地儀器設備中國有限公司,擬於2019年4月21日-24日在浙江舟山召開「2019年工程物探技術交流會暨OYOCorporation應用地質技術會」。
  • 地球物理勘探
    利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來探測地層、巖性、構造等地質問題,稱為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
  • 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大揭秘——把脈地球的「尖兵利器」
    在尋找乾隆御碑過程中,高科技的現代方法和儀器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支專門給地球把脈的「地質尖兵」彰顯了卓越風姿,那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地球物理勘探」是業內人士最普遍的稱呼,通常還簡稱為「物探」,現在很多大學裡的本科專業名稱為「勘查技術與工程」,研究生專業為「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 記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李慶忠:六十年風雨找油路
    在新中國66年的石油工業發展史上,有這樣一位老者,他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事業,從布滿大漠戈壁的西北邊陲,到白雪覆蓋的東北大地,再到沃野千裡的華北平原……63年來,他的足跡遍布祖國各地,卻始終未離開我國石油勘探開發的軌跡,他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石油物探界的難題,並在兌現「我為祖國找石油」的諾言中,演繹了新中國第一代石油物探人的人生傳奇
  • 物探成果圖的編制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儀器
    然後,結合工作地區的地質和其他物探資料,對重力異常進行定性解釋和定量解釋,便可以推斷覆蓋層以下密度不同的礦體與巖層埋藏情況,進而找出隱伏礦體存在的位置和地質構造情況。⒉ 磁法勘探自然界的巖石和礦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產生各不相同的磁場,它使地球磁場在局部地區發生變化,出現地磁異常。
  • 中國石油七大盆地勘探技術座談會落幕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張舒雅 宋鵬)5月9日,隨著準噶爾盆地勘探技術座談會的結束,歷時2個月的中國石油六大盆地勘探技術座談會落下帷幕。 2017年4月,集團公司召開了塔裡木盆地勘探技術座談會。至此,中國石油七大盆地油氣勘探技術座談會全部結束。
  • 廣西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院士專家座談會會議紀要
    2020年11月19日下午,廣西地球物理學會在廣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召開了廣西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院士專家座談會
  • ...市民防科研所「物探技術在民防工程探查中的應用研究」通過專家…
    用物探技術給早期民防工程做「CT」 ——市民防科研所「物探技術在民防工程探查中的應用研究」通過專家… 2020-05-22 2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宿州學院依託「安徽省煤礦勘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校企...
    4月23日,「安徽省煤礦勘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技術中心」)發展戰略研討會暨技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宿州學院工科樓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隆重召開。  吳玉華主任和侯朝玲副局長先後致辭,對「安徽省煤礦勘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戰略研討會暨技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
  • 2020軍工行業電子製造技術與工藝創新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2020軍工行業電子製造技術與工藝創新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2020-08-17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震勘探技術可用於火山巖找油
    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朱彤)火山巖發現百餘年來,一直存在發現難、控制難、開發更難的問題,如今這一被動局面將被改變。23日,記者獲悉,經過近十年攻關,我國火山巖地震勘探技術獲得突破,利用該技術僅在準噶爾盆地火山巖中就高效探明原油1.7億噸,天然氣416億立方米。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020年12月9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學會領導、學會分支機構負責人、單位會員代表及學會秘書處工作人員共計
  • 中海油召開2020年勘探開發生產鑽完井工作會議
    汪東進在致信中充分肯定了有限公司2020年勘探開發生產鑽完井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勘探方面,有限公司桶油發現成本、探井商業成功率位列國際高水平陣營;開發生產方面,預計實現油氣總產量、淨產量均創歷史新高,桶油作業成本有望再創新低;鑽完井方面,國內海上鑽完井工作量創歷史新高,鑽井周期、完井周期等關鍵指標為近五年來最好水平,「提速、提質、提產、提效」工作成效明顯。
  • 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
    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和應用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昌江召開 2020-12-10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年能源工作八大重點劃定 推動全面放開油氣勘探開發市場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明年能源工作八大重點劃定 擴大交易電量規模 推動全面放開油氣勘探開發市場在22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作題為《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 長慶油田創新水平井高效開發模式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峰 通訊員崔越華 黃有根)截至9月30日,長慶氣區自營區塊已累計完鑽水平井388口,平均水平段長度1228米,儲層鑽遇率85%,完試125口井,創新形成了多個水平井高效開發模式。
  • 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
    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和應用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昌江召開 2020-12-10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化物所召開水溶氦氣提取技術開發成果匯報會
    大連化物所召開水溶氦氣提取技術開發成果匯報會 2016-03-21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會上,三普和膜中心分別就水溶氦氣資源評價與勘探成果、水溶氦提取技術及現場試驗成果作了匯報。中科院秘書長鄧麥村、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大連化物所副所長馮埃生,中石化集團公司首席專家郝蜀民、中石化華北局油氣勘探首席專家袁志祥等現場考察了試驗站並聽取匯報。
  • 勝利石油工程公司:七年攻堅不懈,測井技術再登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邵芳 通訊員 孫萬芹 丁靜 任春燕地球物理測井,被稱為油氣勘探開發的「眼睛」,是採用專門的儀器設備,通過電纜或鑽具輸送到井下,沿井眼軌跡測量地球物理特性的方法。近20年來,國際主流測井技術從成像測井跨越到網絡成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