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網訊 3月23日,全球風險分析評估公司維裡斯科楓園(Verisk Maplecroft)發表研究報告稱,南亞14億人口面臨嚴重的自然災害風險威脅。
該研究表明,佔南亞區域81%的人口,即14億人均至少面臨一種自然災害的嚴重威脅,並且該區域由於資源不足等可能無法有效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該報告設立了20個新風險評估指標,評估了11種自然災害風險,包括熱帶氣旋、洪水、冬季風暴、地震、野外大火和海嘯等,評估範圍涵蓋198個國家。
就自然災害人口風險指數(Natural Hazards Population Exposure Index)而言,位列前十的國家(人口風險度由高到低)依次為:印度、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美國、日本、奈及利亞、巴西、巴基斯坦。
利用自然災害脆弱性指數(Natural Hazards Vulnerability Index)分析各國應對自然災害事件能力的結果表明,日本(第183位)和美國(第173位)為「低風險級」國家,中國(第126位)為「中等風險級」國家,而孟加拉國(第37位)、巴基斯坦(第43位)、印度(第49位)由於資金不足、基礎設施能力建設較弱等被列為「高風險級」國家,極易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影響。在9個應對自然災害風險最脆弱國家中,非洲就獨佔8個,按脆弱性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南蘇丹、蒲隆地、阿富汗、厄利垂亞、查德、尼日、蘇丹、馬裡和剛果,這些國家均被列為「極端高風險級」國家。
此外,在眾多自然災害中,洪水對南亞的居民和商業影響最大。僅印度就有1.13億人群受洪水災害嚴重威脅,佔其人口總數的9%。孟加拉國有7600萬,巴基斯坦有1000萬。例如,2015年11月至12月,受強烈季風雨影響,印度南部發生歷史性的大洪災,10多萬人流離失所,造成經濟損失達30多億美元。
在城市方面,全球自然災害風險最大的十個城市中,南亞就有三個,即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第五),印度加爾各答(第六)和德裡(第九)。其餘七個分別為: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第一)、日本首都東京(第二)、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第三)、中國東莞(第四)、日本大阪(第七)、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八)、巴西聖保羅(第十)。
可見,除非洲外,南亞也是自然災害最脆弱的區域。儘管近年來其經濟快速發展,但在社區水平上其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很弱。
(來源:Verisk Maplecroft,編譯: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