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太陽是一顆十分活躍的恆星,太陽系內所有行星、衛星和小行星的命運都仰賴太陽。如果哪一天太陽發生了劇烈的活動情況,那麼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很可能會被波及。金星、水星和火星受到波及對於我們來說貌似影響並不大,但如果太陽活動波及地球的話,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也會受到威脅。
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西班牙科學家發布消息,他們首次證實了太陽納米耀斑的存在。不僅如此,該科學團隊還公布了一些關於日冕層的研究數據。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太陽耀斑,但應該沒有多少人聽過太陽納米耀斑,畢竟這個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最早發現太陽納米耀斑現象是在2014年,當時有一群科學家在對太陽大氣層觀測時發現了一些特殊現象。
根據記錄,當時科學家發現太陽表面出現了一些微小的噴射狀爆炸,但這種現象前所未見,因此並未對該現象進行定義。後來經過5、6年的研究,科學家終於弄清楚了這種現象的情況,並將其定義為「太陽納米耀斑」。太陽納米耀斑出現在太陽表面的局部區域,它形成的原因是有電磁輻射和粒子輻射突然爆發。
輻射爆發的過程中伴隨著熱量的擴散,導致太陽大氣凝聚成一小塊斑點。科學家解析納米耀斑關鍵的一年是2017年,隨著天文觀測儀器的更新換代,以及圖像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科學家最終在實驗室中建立模型模擬了納米耀斑形成的過程,發現耀斑形成的同時會導致日冕層升溫,從而引起微小能量的爆炸。
那麼納米耀斑有何特點呢?它除了小之外,持續的時間也很短。從歷次觀測的情況來看,納米耀斑持續的時間不超過10秒鐘。然而科學家指出,納米耀斑所蘊含的能量大到不可思議。根據計算結果,納米耀斑釋放能量時速度達到了每小時70萬公裡,這種規模比1000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還要強得多。
換而言之,如果納米耀斑發生在地球大氣層中,那麼地表將會被全部毀滅。幸運的是,地球距離太陽還有相當遠的距離,而且太陽的納米耀斑發生的規模並不大,發生的次數也不多。相比之下,地球受到太陽耀斑影響的機率更大。根據記錄,早在1859年9月,地球就遭遇過一次超強耀斑,結果是地球大多數地方都出現了極光。
太陽耀斑對地球最可怕的影響還不在於造成極光的出現,而是幹擾地球通訊信號和損壞通訊設備。1956年9月,全球有多個地區出現了大面積的通訊障礙,當時並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隔多年後科學家才發現該事件與太陽耀斑有關聯。現在人類對太陽活動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太陽耀斑,因此需要把握耀斑形成的機理,提前做好防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