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苦難抵制人的舊性情
苦難的路,所以才是窄路,因為人性膽怯不敢走苦難的路,不願走舍己的路,不肯走捨命的路。人性只是看到苦難本身是不好的,是對人有害的。
基督徒雖然因為耶穌受的鞭傷得醫治,因為耶穌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他被咒詛,我們不再被咒詛。但是苦難仍舊與我們同在,因為神不再用苦難咒詛我們,而是轉而用苦難管教我們,好叫我們遠離罪惡,進入聖潔。//如果我們成聖上犯罪,我們會被神用苦難來管教。因為我們的罪被管教,免得我們一同與世人被定罪。世人的態度是警醒和懼怕,因為臨到神兒女的如此嚴厲,臨到外邦人的是何等的結局呢。
苦難是抵制壓制我們的生存的,甚至苦難會毀滅我們的存在的,保羅的刺抵制保羅的生存的。苦難就是叫我們面對微型的死亡。苦難叫我們看到自己不過是人,是蟲,是微小將死的人。因此,苦難嚴重壓制著我們心靈中的驕傲。當我們的生存被抵制被威脅的時候,我們內在的驕傲就會被外在的苦難所壓制。雖然苦難不能根除我們的驕傲,但是苦難可以被聖靈拿來作馴化我們的工具,叫我們順服謙卑。
苦難不只是管教我們行出來的罪,而且抵制我們舊的性情,就是在心底裡蠢蠢欲動的欲望。情慾與聖靈相爭,苦難就會抵制情慾的隨意而為,苦難叫人的血氣的力量被打壓。當雅各的腿瘸了以後,他的自我掙扎的力量就弱了。苦難抵制天然人的身體的力量,也抵制天然人的心靈的舊人的力量。苦難如同鞭子一樣,使舊人被壓制、被抵制。
當苦難抵制舊人性的力量的時候,新人性的力量就會趁機蓬勃發展。父除去不結果子的枝子的方式基本上是用苦難的方式除去的。苦難攔阻了我們在舊性情上的努力,就給新性情更多的生存空間。不然的話,神的話就被世俗的舊人性擠住了,不能長成成熟的果子。
02苦難表達對神的徹底的忠心
苦難不只是在抵制舊人性上功不可沒,而且在新人性的表達上也益處很多。新性情用受苦的方式表達對神的盡忠,這種盡忠方式是效法基督的,是補滿基督肉身受苦的缺欠的。新人性在效法主上,願意以受苦的方式來表達對神的忠心。用受苦來盡忠,叫魔鬼啞口無言。約伯的受苦,使魔鬼對約伯的攻擊沒有實際的意義。魔鬼說,約伯信神豈是無故的呢?實際上,約伯的確只以神的旨意為念,沒有其他的自身好處的緣故。在苦難中的盡忠,在患難中的至死忠心,是靈界所看到的,是鼓舞天使的,也是羞辱魔鬼的。基督的受苦就是這樣,至死忠心,在苦難中抵擋罪惡,到流血的地步。他的順服成為神所悅納的,成為我們的寶藏。
基督徒在受苦中的盡忠,是神新作品的展示展覽。他們的新人性得以在苦難中被完整的更加徹底的展覽出來。好日子都會喜樂,但是惡劣的環境反而更顯明一個人的內在素質,更顯明一個人的內在是誰。約瑟在受試探的時候顯明他是敬畏神的。但以理在獅子坑中顯明自己是忠心的。約伯在患難中顯明自己是與舊人的自保自私丟棄神的人性是不一樣的。患難使基督的族群與世人的族群區分開,因為一個勝過苦難堅持真理,一個懼怕苦難而妥協良心。
在艱難中的抉擇中,才表明誰是你的主,才徹底顯明你忠心於誰。苦難是一個衡量你屬於誰的尺子。不願意順服神而進入苦難的,是不愛神的,是舊性情的。願意順服神的命令而不惜進入苦難的,是愛神的勝過愛自己的,是屬於新性情的。
03在苦難與罪惡的選擇中,表達忠心
享樂與罪惡距離太近了,對比起來反而受苦距離敬虔更近。因為受苦是對舊人的禁止,而每一次受苦,幾乎新人的力量都會有能力的生發出來。擺在信徒面前的常常是兩個選擇,要麼犯罪,要麼受苦。在如此的抉擇中,基督徒對神的忠心就表現在寧願受苦,也不願意違背神的旨意而犯罪上。在私慾與神的旨意之間,他選擇神的旨意,願意為神的旨意舍己,而不是為自己的私慾而捨棄神的旨意。「願神的旨意成就」,所以願意喝這自己受苦的杯。
彼得說,基督徒應該拿起一項屬靈的武器,就是受苦的決心作為兵器。拿起這件兵器爭戰,就可以保持與罪的距離,甚至最終與罪斷絕瓜葛了。對彼前4:1-2節的兩處經文,馬唐納注釋值得一讀。
「我們一直思想的,是基督無辜受苦的榜樣。衪因為行義的緣故,而在惡人手上受苦。既是如此,衪的跟隨者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他們要準備好因衪的名而受苦,也要準備好因基督徒的身份而忍受逼迫。因為凡在肉身(這身體)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信徒面前有兩個選擇──犯罪或受苦。一方面,他可以選擇跟周圍未得救的人一樣地過活,與他們一起享受罪中之樂,藉以避免逼迫。(「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當基督徒按照主的教訓去做的時候,的確會迎來社會群體的壓力,這也是為基督的名受苦,為作基督徒受苦,為基督要要求的生活方式受世人的排擠和輿論壓力。)
另一方面,他可以選擇過純淨敬虔的生活,承擔基督的羞辱,在惡人手下受苦。「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殉道者郭德理在被絞死之前說:「親愛的朋友,在大家犯罪之前,請跟我一起為這苦杯祝謝;因為在我面前的選擇,是犯罪或受苦,而我已經選擇了受苦。」當信徒定意寧願因基督徒身分的緣故而忍受逼迫,也不願意繼續在罪中生活,他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不是說他從此不會行差踏錯,而是指罪的勢力不能再轄制他。當一個人寧願受苦也不願意犯罪,他就不再受肉體的支配了。這樣,信徒度過在世餘下的光陰時,就不再受人類情慾的支配,而是跟從神的旨意了。他寧願以基督徒的身份受苦,也不願意像個非信徒一般犯罪。他寧願死,也不會否認他的主。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即是過他在世上尚餘的年日。信徒決定,要用這些年日來榮耀神,而並非滿足肉體的情慾。」
04 基督徒的主動的捨棄而「受苦」——虛假的受苦
當信徒定意寧願因基督徒身份的緣故而忍受逼迫,也不願意繼續在罪中生活。就算沒有逼迫,摩西也丟棄了罪中之樂的生活。罪中之樂的生活是我們主動丟棄的。丟棄罪中之樂所造成的損失,我們是算過得,有人損失五萬塊錢,有人損失了賺錢的機會,有人損失了工作的機會。但是用屬靈的眼光來看,所損失的是值得的,因為要得著的是神的獎賞。對比於神的獎賞來說,今生的罪中之樂,就算不得什麼了。而且那些,在保羅都看來是糞土的價值。
這些損失或者也算為為基督受苦的一部分,摩西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富更寶貴。他主動捨棄了埃及的財寶,寧願與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覺得值得。雖然是捨棄了萬事,但是卻似乎什麼也沒捨棄,因為在他們屬靈的心裡,他們先前所擁有的曾經以為有益,如今都當作有損的,捨棄都是沒有價值的本來就該捨棄的東西。這是為基督的名主動丟棄,不算受苦,有的人卻看此為主動的受苦。這是主動地忍受貧窮,或者主動地捨棄今生的機會,掙錢的機會,生存的機會,成功的機會。
05苦難是神智慧善良的刻意的設計
苦難不是人設立的,而是神設立的。不是為人的企圖設立的,而是為神的旨意而設立的。苦難的存在既然是神的安排,就有神內在的目的。苦難成為神展示能力和智慧的舞臺,就如紅海是舞臺一樣。為著神的目的,神命定了苦難是必經之路,主有這種權柄。苦難只是神拿地獄的一點火苗來熬煉他的在地上的信徒。他知道苦難的分寸,他掌握苦難的火候。
苦難在有神論的世界裡,是一個神聖的道具。神會借著這個道具點石成金。苦難,在神的智慧認知裡是需要的,是必要的,是重要的。而且不肯否認的是,苦難是神智慧的設計。不只如此,對基督徒來說,苦難是神良善的設計。神不願意他的百姓白白受苦。苦難的設置會達到良善的目的。神設置的苦難,會叫我們有末後的指望。從基督徒來看,苦難是與我們有益處的。神在使用苦難陶造我們的品格。義人受苦熬煉,必有如精金般的信心。雖然在苦難中,卻可以有神的忍耐、老練、盼望。在神的救贖框架裡,苦難卻成為神擺設宴席的媒介。
在苦難中,我們認識神更多,或者說我們認識神不是在平安穩妥的時候認識的,而是在低端惡劣的環境裡認識的。如果不進入極端的環境,我們就不會認出唯獨神是超越一切的。
在惡劣的環境中,神教導我們神是超越風浪的,超越死亡的,超越混沌的,超越律法的,超越癌症的,超越抑鬱症的,超越孤獨的,超越絕望的。在苦難中,神與苦難的對比,在消除苦難的時候,就顯明出來神真的是創造主。只是在消除苦難之前,神在我們心裡做了更多的工作。在苦難中我們的心會顛簸,但是因為主的平安在我們心裡,主在我們心裡,我們的信心就超越了苦難,達到喜樂的境地。就算是苦難還在身上,但是主也在我們身上,在苦難與神對我們的心的爭奪中,我們對神的敬畏勝過對苦難的懼怕,我們對神的信心勝過苦難對我們造成的「信心」。
神在破除我們對苦難的「迷信」,叫我們知道苦難算不得什麼,不只是在神面前算不得什麼,在我們的信心裡也算不得什麼。苦難本身在神面前就算不得什麼,但是神願意我們經歷苦難的目的是叫我們經歷他本身。神願意我們在對他的信心裡可以說,苦難算不得什麼。神設置苦難的目的不是叫我們懼怕和淹沒在對苦難的懼怕裡,神設置苦難的目的就是為了廢除苦難,好叫我們的信心對他沒有任何的摻雜。沒有苦難比神更大,他比萬有都大。而萬有是通過苦難的面貌展露出來,目的就是叫我們知道並且相信神比萬有都大。神比萬有都大,是真實的,只是我們需要在苦難的經歷經驗裡,經歷他的同在帶來的平安裡,我們的信心就變得大起來,可以按照該有的信心度量說,神比萬有都大。總之,苦難叫我們認識神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