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後的旅遊業:瘦死的「駱駝」,不再比「馬」大

2020-08-24 比天空還遠的季節

文/譚峰

2020年既是旅遊業山窮水盡的節點,亦同時是這一行業絕處逢生的拐點。「家大業大」的旅遊公司不再為曾經「驕傲的戰績」而沾沾自喜,「小打小鬧」的垂直性旅遊網際網路平臺反倒因勢而動,找到了自己突破重圍的「野路子」。

上了賊船

面對重新洗牌的新格局,傳統旅遊的理念和思維都不得不轉型為一個新的層面,否則會被不幸地淘汰。幾年前,我準備從武漢到廬山來趟短途山水遊。通過各方信息,我意識到這一趟行程會比較辛勞,所以就報了一個高價的攜程團。那個時候,攜程正處於一個備受廣大旅行人士熱烈追捧的時期,我對這個「大品牌」還是較為認同的,一心暢想著沿途一路令人愜意的美好體驗。



誰料到,當我前腳剛踏上旅行大巴車的剎那,就感覺自己「上了賊船」。整個車的乘客很多,空間也規劃得很是狹窄,車上沒有導遊,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全車更是陷入到一種「無政府主義」的雜亂無章狀態。果然,在司機罵罵咧咧地開動油門之後不到30分鐘內,一位攜帶女友的南方小夥就因為一些瑣事和操著濃重武漢口音的司機,激烈地爭吵起來。

武漢司機面目猙獰,咆哮不絕,一邊操縱著駕駛杆,一邊嘴裡絮絮叨叨地罵個不停。大多數乘客則無聊地開啟了睡眠模式,夏日的車廂裡沒有空調,只有零零星星的電扇殘風,人們一路的旅行心情無疑被武漢司機、被攜程的「妥善安排」,摧毀殆盡。



事後,我才知道攜程的這種安排,只是打著攜程的旗號,向武漢當地的旅行社進行著「資源的互換」。攜程把金燦燦的「品牌光環」授予當地旅行社,旅行社則趁勢賺取消費者的信任。至於說商家所推行的旅遊產品品質如何,服務過不過關,消費者的口碑能否最終影響到旅行公司的決策調整,這些都是些非常次要、甚至不值一提的事情了。畢竟,這種旅行組團的商業模式只有一種簡單粗暴的邏輯——掙錢才是硬道理。

短小精悍

2020年新冠疫情是一場疾病,但它不光是人類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也暴露了旅遊業生態的極度敏感性和脆弱性,同時也何嘗不是中國大陸旅遊行業在近幾十年發展的進程中所生的一場頑疾。旅遊行業成為資本大行其道的「試驗田」,旅遊行業的各行各業都要以「圈錢」作為他們奮鬥的最終目標。如此說來,消費者還不是任人宰割的羊羔,空有一聲怨言,卻何用之有?



除了上述的「鑽進錢眼」的「短視疾病」,中國旅遊業的產品還犯下過於同質化的毛病,以致於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大家是「同命相連」,而無一可基於「差異化經營」而脫穎而出,倖免於難。面對「後疫情階段」,傳統的旅遊理念顯然已不適應當下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旅遊管理部門、旅遊企業以及旅遊從業者,都應該下大力氣推進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關的工作進程。


長白山之旅(作者攝)


2019年,我參加了一個從北京到長白山的旅行團,這個旅行團就給了我耳目一新的觀光體驗。旅行團似乎並沒有一個特別「排場的」辦公場地,有一些工作人員還是兼職的。但是,這個看似簡樸寒酸的「小船」在安排遊客旅行方面,竟然是「好調頭」的。從提前一天告知遊客在哪裡集合到出行時期的天氣乃至景點票價和亮點,這個網際網路旅行團都非常人性化地通過一個微信群,統統告知於每一位乘客。

事後我了解到,這個旅行團所做的業務只限於以北京為圓心,以2小時大巴車程為輻射的「北京周邊遊」。短小精悍的經營方式聚焦的就是北京的白領、老人、有家室等圈層,所以並非面面俱到的服務布局反倒是挽留下一大批「回頭客」,人們總能在這家旅行網際網路平臺上定期更新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中,找到他們心馳神往的旅行聖地。

貪多嚼不爛

可以說在2020年疫情爆發之前,中國大陸旅遊行業已經呈現出一種新的變化。「大而全」的產業經營模式,也完全有可能最終淪為「貪多嚼不爛」的殘局和破局。那些「大而全」的旅行公司——不僅包括諸如中國國旅、中青旅、康輝等傳統旅行公司,還涵蓋一些曾異軍突起的類似以攜程、途牛等為代表的新型網際網路旅行公司——已經適應不了逐漸變化的旅遊消費市場,而「小而精」的網際網路旅遊平臺卻找到了時代發展的「命門」,在一個最不適合旅遊業發展的時間節點,向死而生。



疫情給旅遊行業製造了一個個的「大麻煩」,也正開始重塑著旅遊市場的新業態。第一,疫情的不確定性摧毀了旅遊行業業已形成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產業格局。在現有的旅遊格局下,中青旅、國旅依然堅守著自己曾經服務的「客戶市場」,以權威、品質和相對成熟的產品路線和配套服務來詮釋自身發展的理念和模式。

相比較而言,攜程等曾紅極一時的旅遊公司呈現出更加網際網路化的特質,他們營造著類似淘寶那樣的「集散平臺」,將散見於網際網路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神奇地聚攏在一起,重拳出擊。凱撒旅遊則是特立獨行,它既不想把自己搞得像國旅那樣「權威而守成」,也不屑和試圖包羅萬象的攜程「看齊」,而是用「高價格」來打造一個「高品質」,從而來吸引來自各行各業的「高端客戶」。



但這一切已經形成的格局,都將在2020年這一重要一年得以改變。尤其是新興發展起來的、流行於年輕人中間的網際網路平臺,敏銳地找到旅遊市場中像「Z世代」(註:Z世代,是歐美國家對生於1995-2009年間年輕人的網絡流行用語)一樣青年人對於旅遊的新認知以及由此衍生而來的新需求,牢牢地抓住市場需求和旅遊產品「供給側」這對關鍵矛盾,直面傳統旅遊市場的痛點和癢點,創造出一款款令人心嚮往之的「網紅」旅遊產品。

新玩法

第二,突發不定的疫情需要旅遊行業制定出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新模板。這個新模板往往要帶有網際網路的個性化服務和互動性思維。2020年上半年,很多大型旅遊公司往往都在突發不斷的疫情面前不知所措。這其中自然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原因,比如這些大企業的理念、管理、經營、思維慣性等各個方面仍處於一個既定的軌道上,在應對不確定的疫情方面,就會形成各個「繁冗部門」之間的相互掣肘和相互推諉。

所幸的是,以上這種不明朗的情況卻不總是發生在中小旅遊公司的,尤其不怎麼發生在那些「小而精」的旅行網際網路平臺。在4、5月份的時候,一些「垂直」戶外旅行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推出「雲旅行」的概念,並藉助網際網路直播和其他非旅遊公司實行某種跨界活動。



比如,5月份在疫情相對好轉的情況下,某個戶外旅行平臺小規模地召集了一些戶外愛好者,策劃了一次驅車前往張北草原的「正是一年觀星時」的活動。組織者通過網際網路直播向全球圍觀該平臺的粉絲展現當晚浩瀚星空的盛況,此間插播了一些「小有名氣」的網紅樂隊傾情演出的畫面,還不忘和一些咖啡館、美食品牌進行跨界直播合作的互動。



可以說,這個戶外平臺一手打造的營銷過程僅僅在一夜之間,便重塑了有關旅遊產業更多的可能性,也同時淋漓盡致地傳遞出當代年輕人嚮往自由、熱愛生活的旅行理念。而這些「腦洞大開」的「新玩法」和新模板,對於一些「大公司」來說更是難以置信、不可思議的。

縱橫思維

第三,殘酷的疫情在衝擊著一個個野心滿滿的旅遊公司之餘,還為它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啟發: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之時,旅遊行業光根植於「垂直業態」仍是不夠的,還應該拓展自己的「水平領域」,用「縱橫思維」制定出一個相對完善、成熟而又堅挺的產業網絡布局。

舉一個例子,當我參加完一次自助旅行團較為完美之旅時,正值午後4、5點鐘。這個時候我也不著急回家,要麼想喝一杯咖啡索性趁勢消遣一下美好的午後時光;要麼就想去旅遊大巴停車點(平時也不怎麼來的停車點)附近找點有特色的小店,吃一個晚餐。其實這個時候,為了滿足乘客的「後續需求」,旅行團的「任務」還沒有完,他們完全可以和停車點附近的小店進行形式靈活、價格合理、亮點多樣的跨界合作。


偶遇下午茶(作者攝)


具體而言,旅行團可以在旅行結束之前告訴大家附近有哪些飯館可以一嘗,拿著旅行團特有的優惠券,可以享受價格的優惠,還可以在以後會員報團的時候享受打折活動。同時,旅行團也可以進一步地為與之合作的飯店和酒店,進行一系列別開生面的主題宣傳活動。

比如,在酷夏時節,旅行團裡的乘客都可享有到往某家合作飯店,免費品嘗其精心準備的綠豆湯或新鮮瓜果的禮遇。其實,在乘客享受到旅行服務的便利之時,整個旅行產業也尋找到了「垂直挖掘」與「水平拓展」之間的平衡。

需求空洞

當然,將旅行產業單純地「產業化」「數位化」或是「網際網路化」並非是萬能的,它甚至會淪為旅遊產業「惡性循環」的一個「引爆點」。這是因為從傳統時代到數字時代,中國大陸旅遊業只是轉變了一種工具理性式的「圈錢模式」,資本運作的「老路子」只是轉換了一個「戰場」而已,其價值理性層面的發展雛形仍未成型。



長此以往,旅遊產業未必不會形成一個類似房地產行業那樣的「需求空洞」,即商家一味地用商業、用資本來提供盈利模式和套路,卻不願嘗試從消費者產品體驗需求的另一向度去尋找產業自我提升的新的增長點和突破點。消費者只能因其新的需求沒有得以滿足,而最終「殘忍地」拒絕商家斥巨資打造的文旅產品。說到底,旅遊產業最根本的任務還是要滿足新時代下各種群體的新需求和新想像,這當然也是我國旅遊業在未來需要紮實踐行的價值取向。


全球2020年旅遊發展走勢圖


近來,世界旅遊組織就全球旅遊行業在2020年的發展趨勢做了一個分析報告(《全球2020年旅遊發展走勢圖》,如上圖所示),預測全球旅遊行業將在今年7月份(或9月份,或是12月份)出現一個「觸底反彈」的轉折。前提條件是,全球旅遊業因為疫情好轉而呈現出一種開放和自由流動的狀態。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歐美的疫情控制程度尚不可知,但西方民眾的旅遊意識又要更強烈一些,他們甚至可以在每一個居住社區當中找到適合自己那一款的「旅遊產品」,這也從國際的層面證明了,小型旅遊公司在疫情期間強悍的適應力、天然的免疫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以上這份「樂觀的預測」能否成為現實,我們誰都不能絕對的肯定,畢竟東方人並不一定會像歐美人那般將「一言不合就旅行」的任性,自由地揮灑至「觸手可及」的程度。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的旅遊產業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常識就要被重新予以顛覆和改寫。在旅遊產業競爭激烈的當下,瘦死的「駱駝」早已歸於塵土,哪還有什麼資格再去和昔日的對手一比高下呢?畢竟,旅遊產業從不相信眼淚。


視野 · 深度 · 新識

旅行版、文化版、時尚版、傳媒版、人物版、國際版,每一版面都將開拓一片「新大陸」。

帶你發現「新大陸」,先點關注哦。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若有問題請聯繫。

相關焦點

  • 馬島戰爭:與阿根廷死磕的英國告訴世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它用一場戰爭告訴一些國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簡稱馬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為了爭奪馬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1981年,阿根廷通貨膨脹得非常厲害,膨脹率高達百分之六百,國內GDP下降了百分之十一點四。經濟矛盾引發了國人長期性的大罷工,執政當局遭到了國民的唾棄、謾罵和憎惡。
  •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王思聰被當成代購後,回擊網友的話你看懂了麼
    老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話放在最近深陷債務危機的王思聰身上,顯得再合適不過了!2月9日,最近連連受挫的他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自己旅遊的照片,卻意外地得到了一位「自來熟」網友的評論。
  • 鹿晗兩周宣了兩個新代言,網友評論: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而在最近兩周,鹿晗在兩周之內就官宣了兩個新代言,很多的網友紛紛表示雖然人氣不如之前了但是瘦死的駱駝還是比馬大,相比於現在的非常多的偶像來說,鹿晗的流量還是十分高的。回國之後的鹿晗的包裝能力似乎也不如在韓國的包裝能力了,在韓國他就是以非常清純的面孔再加上非常厲害的實力被大家所熟知的。
  • 有種「炫富」叫王思聰過生日,蛋糕造型第一次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王思聰迎來了32歲生日,本人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社交平臺下依舊有非常多網友送祝福,王思聰直接跑到三亞慶祝生日,開了一個大派對,現場氛圍熱烈,眾人玩得非常嗨,王思聰生日也是非常開心,朋友並沒有遠離他,一如既往的陪伴左右,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
  •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根據Canalys發布的數據,2019年,三星手機以2.95億臺的銷量,20.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但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手機銷量的市場佔比卻不及1%,在各大榜單中早已被歸於「others」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很清楚中國的強大,為何還敢侵略中國?
    日本這個國家和我們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現在提到日本,很多中國人民還是會感到很不舒服,因為日本在抗日戰爭時期給我國帶來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在我國製造了無數的流血事件,很多無辜的百姓就都死在了日本鬼子的手中,這些慘痛的經歷,我們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
  • 鹿晗缺席跨年晚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會淪落到誰都不請的地步
    今年各大衛視跨年晚會的競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除了湖南衛視的收視率一騎絕塵之外,其他衛視則是為了保三爭二,不過作為頂流的鹿晗卻缺席了所有衛視的跨年晚會,這還是其回國之後的第一次,當然其也是歸國四子中唯一缺席的一位。
  • 《慶餘年》詮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太能打了,資源洩露還一直第一
    但眾所周知,《慶餘年》全集資源在半個月前洩露後結局早已被劇透得人盡皆知。如今點播進度也已在1日晚完結,可沒想到《慶餘年》太能打了,資源洩露加上點播使得追劇進度嚴重不同仍能保持熱度一直第一,實力詮釋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1月5日當日網劇播放指數:《慶餘年》播放以指數 89.25穩居第一!
  • 賈躍亭個人資產14.1億美元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大概說的就是老賈
    原標題:賈躍亭個人資產14.1億美元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大概說的就是老賈   北京時間11月26日早九點,賈躍亭在法拉第未來公司(Faraday Future,下稱「FF」)舉辦債權人溝通會。第一財經報導稱,20個債券機構的30位代表參與了此次會議。賈躍亭此前在致債權人的道歉信中提及,他可能對債權人當面致歉。
  • 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
    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大家知道,國產車憑藉性價比的優勢,正在不斷搶佔韓系車的份額,像現代、起亞的車子,銷量下滑十分嚴重。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韓系車銷量的下滑,也受薩德事件的影響,不能單單說是因為國產車的擠壓。
  • 沙漠裡的駱駝真的沒有天敵嗎?
    在我小的時候就學過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就叫《沙漠裡的駱駝》稱駱駝是「沙漠之舟」駱駝是食草動物,常年生活在沙漠之中。 駱駝體型龐大,說到體體型龐大,我又想起了一句俗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說的是就算肉太瘦死了,但是照樣比馬還要大。
  • 要啥自行車,給我來匹駱駝
    而我們來的這個地方,正是柏柏爾人賴以生存的駱駝市場。    在沙漠生活,所有人的交通工具都是駱駝,駱駝承擔著這裡的各種角色,送貨、送信、送人,都得靠駱駝。    剛走進駱駝市場,就有幾隻駱駝朝我走了過來,這是自我推薦的意思嗎?我衝駱駝擺擺手,說實話,不是很敢碰它們。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惹惱了它們踢我一腳可不得了。
  • 牛、馬、駱駝都是怎麼睡覺的?是站著嗎?
    一般情況下,有著相同食性的動物的睡覺方式大都是相同的,比如獅子和老虎都喜歡趴在地上呼呼大睡,而食草動物大都是站著睡覺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牛、馬、駱駝雖然都是食草動物,但是它們的睡覺方式並不全都是站著的。那麼,這三種食草是如何睡覺的呢?都有什麼特點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2020武漢馬拉松不再舉辦 漢馬,2021再見!
    2020武漢馬拉松不再舉辦 漢馬,2021再見!時間:2020-12-11 18:53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武漢馬拉松不再舉辦 漢馬,2021再見!
  • 為何其中多見駱駝和馬的形象
    罕見的黑釉三彩馬(上圖)(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全文圖片皆為唐代三彩黑釉陶馬,不再復注)唐三彩,指唐代出產的彩色釉陶器。因此,通過對釉料的加工精製,使釉料中氧化鐵含量降到極低水平,燒成後的釉即是白色。黑釉:提高釉料中氧化鐵的含量,在窯爐氧化氣氛中含鐵量越高(高至8%),燒成後的顏色越深。通過調整含鐵量可得到紫色、黑色釉。藍釉:釉料以鈷為著色劑,在窯爐還原氣氛中鈷使釉呈現藍色。
  • 以駱駝為雕刻的石雕作品有何意義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自古以來,駱駝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它們生於沙漠,對於沙漠,它們有著天生的優勢,在世界各地的文學中,都有駱駝伴隨人類走出沙漠的故事,這些故事也讓駱駝成為人類和沙漠鬥爭最好的守護神。駱駝為哺乳動物,模樣方面頭比較小,頸部粗長,和馬,羊有著同樣的造型,但是駱駝的脖子彎曲程度更大,並且扭動角度更大。
  • 對牛彈琴VS對馬念經:那些意思相同表達不同的中日諺語
    對馬念經VS對牛彈琴 中文裡「對牛彈琴」是比喻對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對不懂得美的人談風雅。也用來譏諷講話時不看對象。而日語中也有意思相近的諺語,那就是「馬の耳に念仏(うまのみみにねんぶつ)」,比喻面對無法理解或不想理解的人,談論這些是沒有用的。
  • 烏拉特後旗2020年駱駝文化旅遊活動比賽項目日程表詳解!
    烏拉特後旗2020年駱駝文化旅遊活動 就要開幕啦!小編帶你看比賽項目日程安排哦! 2020年9月30日 上午9:30—11:00開幕式,地點:潮格溫都爾鎮紅駝體育場
  • 30年後世界強國排名「大洗牌」,美國屈居第二,中國讓人意外
    是否還會出現大的變數?美國智庫近日公布了一份榜單,預測了29年後世界各強國的排名,向來是「老大」的美國居然不再是榜首,俄羅斯更是跌出前三,這份榜單一經發布,就引發了熱烈討論。在排行榜中,中國高居首位。美國專家認為,中國發展迅猛,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軍事技術不斷創新改革。
  • 為什麼不能摸渴死的駱駝?導遊告訴你真正原因,遊客:太可怕了!
    像現在很多的景區都是大自然形成的,比如很多的山上風景石頭等,經過多年的風吹日曬水流衝洗形成的千姿萬態的造型,沙漠,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想去的旅遊景區,但在沙漠中很難長時間的生存,但有一種動物能夠適應這種環境,那就是駱駝,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駱駝體型非常的大,極能忍飢耐渴,並且駱駝能夠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