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的奧跡: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2020-12-07 碧玉丹青

天主的聖言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若3:16-17)

在一次教友分享會上,我們談到一個話題: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實,對於每個持有基督信仰的人來說 ,明認十字架上的耶穌是偉大救主是勿庸置疑的,這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所在,也是造物主的救贖奧跡。

這是從靈修層面而來的啟示,即便是信德非常深厚的教友,也曾有過同樣的疑問,隨著信仰體驗的逐步加深,情感和意識愈發強烈。可以說,我們對於主耶穌的所有情感,對於他復活生命的所有信念,都源於十字架上的基督。十字架的奧秘正是一個啟示與召叫的過程,是基督徒真正走向皈依與順服,真正獲享平安與喜樂的生命旅程!

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既然是尊威無比的神,是萬物的創造者和人類的主宰,他完全可以用各種輕鬆的方式完成任何計劃,然而,他為什麼一定要以這種悽苦的面容,以卑微而屈辱的代價,宣告他的救贖。這也曾是伴隨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疑問,在懵懂無知的時候,我面對十字架上那尊酷像是無感的, 然而當愚蒙褪去,我終於發現自己豁然開朗,完全明白了天主那不可超越的智慧與愛情,那不可動搖的盟約,讓我深深體會到天主的慈愛高及諸天,天主的信實上達雲霄。

01

伊甸園裡的原罪帶來死亡。

讓我們先了解人為什麼必須死亡。死亡是每個人繞不過去的坎,現代社會的經濟文明讓人們越來越懂得契約精神的意義與內涵,然而,契約最早來自於造物主的「創世論」,聖經以「舊約」和「新約」記載著創造者與人類所有的盟約,這盟約的威嚴在於不可更改,他讓一切受造物敬畏。聖經中伊甸園之約這樣記載:「上主天主給人下令說: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你都可吃,只有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創世記2:16-17)。」上主規定了生命和得救的條件。而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正是破壞這一盟約的後果,原罪給人類帶來死亡。

02

救恩史起源於盟約之愛。

主耶穌的降生是人類救恩史的開端。

我們知道「盟約」是透過「發誓」而建立的,是立約雙方的交換,以「我是你的,你是我的」的連接關係,創造出位際間的互融。

從聖經千絲萬縷的大事件中,從亞當、諾厄、亞巴郎、梅瑟、達味、耶穌基督身上,我們可以看見天父一直以盟約與子民建立起家庭式的關係:「我要做他們的天主,他們要做我的百姓……我要做你們的父親,你們要做我的子女。( 格後6:16-18) 」

天父愛人的心意未曾改變,誓言不曾落空,行動也從未停止。這位信守承諾的偉大父親,在人類墮落招致死亡後,依然開啟了一條新生的路,即讓人類在悔改中與天主和好,獲得永生,從而重享天國的美好!「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若3:16-17)」

這樣我們不難理解天主派遣天主子耶穌基督降生成人,傳道三年,並親嘗世間的一切疾苦,將聖言寄居於血肉之中,最後以在十字架上赴死來完成偉大救贖工程的良苦用心了,耶穌與我們同死,但於第三日復活,他戰勝死亡而凱旋迴歸天國,從此,人類有了耶穌基督為中保,才有了到達天國的階梯。「我給你們講了這一切,是要你們在我內得到平安。在世界上你們要受苦難;然而你們放心,我已戰勝了世界。」(若 16:33)

人類救恩史展現的正是天父如此神聖而完美的盟約之愛!

03

基督之死彰顯天主最大的愛情。

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話:「人若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 若15:13) 。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天父思想中那完全的,純粹的愛的脈落,沒有比付出生命更大的代價了,所以主耶穌基督若不交付生命,何以展現他對天主子民最大的愛情?而耶穌所言所行的真實寫照,便是這句:「我是善牧,善牧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 (若10:11-15)。

十字架之愛從耶穌基督的山園祈禱開始,渴望天父免去這杯苦酒,卻願依照天父的旨意成就,這便是耶穌對天父,對世界,對人類的曠世之愛,唯他走過了加爾瓦略山的血染之路,並以他所受的一切凌辱, 洗滌世人的一切罪汙,方換回了人類靈魂的歸宿和永世的天堂。

04

十字架喚醒世人悔改,廣傳福音。

若沒有主耶穌的死,便沒有人類原罪的赦免,也就不存在人類今世的悔改和永生的盼望,這是天主的贖罪祭中巧妙的辯證關係。

沒有千年的國度,卻有千年的教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那生生不息的是人們思想與靈魂的轉變與升華。多少人在十字架前懺悔,翻轉了人生,多少人在十字架前尋覓,回歸了樂園;多少人,走上十字架的苦路,效仿了基督,多少人,扛起十字架的大旗,將福音廣傳。十字架的神奇,見證了基督之死的偉大愛情。

05

基督之死蘊含復活的奧跡

救贖的奧跡也是復活的奧跡。如果主耶穌沒有死而復活,那麼基督信仰便不會存在,人類就沒有永生的主題,而復活的奧跡從耶穌門徒的見證中傳播開來,他們原是追隨耶穌道的人,在親歷耶穌復活顯現的整個事件後,他們無一不走上了殉道的路。

初期教會,充滿著迫害,處處都是死亡的危險,而門徒們卻是那麼超乎尋常的堅定,毫不畏懼,他們以各種死亡的方式綻放出十字架的光芒,加入到天上諸聖的行列,詮釋了這穿越死亡標誌的十字架是光榮的十字架,救贖的十字架。

古往今來,無數次的教難湧現出無數的殉道者,用生命,用鮮血,用自己的選擇,明證主耶穌的復活,信賴主耶穌的許諾——「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16:25)

殉道者的血是基督徒的種子。復活的奧跡,是信仰傳承的基石,是聖教廣揚的指針,是生命的活水,是天國的明證。

教宗方濟各4月22日的福音講道中,有一段這樣的話:「十字架是最偉大的愛的書,表達了天主的愛。當我們靜默在十字架前,我們常領會更多,我們會意識到天主怎樣的愛了我們,這是信仰的智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耶穌要被釘在十字架?
    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除非他對神有信心。我們首先應該知道的是:人是上帝依照他自己的榮耀和美德而造的(聖經中說:上帝依照他自己的形象和風格)。神要使人享受祂所造的一切歡樂。但神要所造的人,不可分別吃善惡樹上的果子,並指出:人吃的日子,必死。但是很遺憾,人還是會被吃掉,所以,死亡的詛咒會降臨在人身上,並延續到後代…A人類吃了分別善與惡的果子,並不是說人類知道善。正如人是按照神的德行所造,內心有德行的品性,就不必再分別善惡)。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中)
    繼續解讀第27章第六段,繼續講有關十字架的事。上面說的是有些人認為耶穌不是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釘死在木樁上的歷史原因。接著還有一些新約內容裡面的證據。馬太福音的這句話寫有人幫耶穌背「十字架」去,其實意思應該就是說背一根木柱去,到時行刑的人只需挖個坑,把犯人掛起來再把木柱豎起來即可,就像種樹一樣,簡單快捷。為什麼別人行刑要自己背木柱,作者卻寫耶穌不用自己背,應該是作者想表達耶穌雖然與別人一樣被釘死,但是他是與眾不同的,不同在哪裡呢,也許是想表達他是沒罪的。
  • 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為何是榮耀君王?
    導讀即將到來的這個主日是「榮耀日」,又稱「棕枝主日」,是紀念主耶穌榮入聖城的日子。耶穌為我們被釘十字架,在世人眼中似乎失敗;但在通向十字架的路上,有諸多印記表明他是神所立的榮耀君王。願我們思想這段記載,預備自己的心進入聖周。今年的復活節,是4月12日。復活節前三天是主耶穌受難日。
  • 耶穌確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專家在聖地發現與耶穌受難有關的釘子
    但電影製作人希姆查·雅各布維奇表示,他發現了這些釘子,並在2011年的紀錄片《十字架的釘子》中聲稱,這些釘子就是被用來釘死耶穌本人的釘子。當時,專家學者們猛烈抨擊了這種說法,他們一致否認雅各布維奇所發現的釘子與該亞法墓中出土的釘子相同。  耶穌確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下)
    第35句說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我們看到耶穌被釘的畫像是耶穌光著身子被釘在十字架上,全身只有關鍵部位有點遮擋。其實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古人是沒有穿內褲的,如果衣服脫掉之後,就沒有遮羞布。
  • 耶穌為何選擇十字架的酷刑?
    下周普世教會將會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期——受難周,紀念我主耶穌基督的受難與復活。在弟兄姐妹預備心迎接受難周的時候,有些人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何耶穌救贖世人,非要選擇十字架的酷刑呢?其他方式的受死不可以嗎?耶穌降生最重要的目的乃在於擔負世人的罪,以最殘酷的死亡完成救贖。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2-1-傳講耶穌並祂釘十字架
    他只傳講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在保羅看來,這就足夠了。今天很多人在讓一個人信耶穌的時候,是費盡心思,費勁口舌想要說服這個人。今天你可以參考一下保羅所做的事情,保羅下了一個決定,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為什麼保羅不依靠他的學問,先取得哥林多人的敬佩呢?這樣不是更容易傳福音嗎?
  • 耶穌的十二門徒之首,卻在耶穌遇難時只顧自己,後被倒釘十字架
    耶穌與彼得的相識源自加利利海邊,耶穌看見彼得兄弟二人在海邊撒網打魚,便上前交談:「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於是二人便立刻舍了網,跟從耶穌。這時,衛兵帶著耶穌穿過院子,耶穌轉過頭來與彼得對視,與此同時,遠處的雞突然鳴叫起來。彼得立刻想起耶穌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羞愧難當,立刻衝出去慟哭不止。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又復活。
  • 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的最後一句話
    其中「功成十架」就是指基督十字架的成功。很多不明白耶穌釘十字架的意義的人會說:耶穌被釘死在十架上,是政治革命的失敗;是宗教改革的失敗;是正義的失敗;是真理的失敗;是善良的失敗--上帝失敗了,撒旦得勝了。從歷史的表面看仿佛是這樣的。但是事實恰恰相反,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則是正義與邪惡爭戰的頂峰,是耶穌成功的標誌,是上帝得勝的旌旗!
  • 主耶穌為什麼降生?
    耶穌為什麼降生?以下就分享耶穌基督為什麼降生以及他降生的目的。一、以馬內利【太1:23】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神造人的目的就是要與人同在,只因始祖亞當不聽神的話偷吃禁果,從此就失去神的同在。因著神的愛,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借著耶穌基督救贖了我們,目的就是「以馬內利」,神與人同在。自亞當犯罪之後,罪就進入世界,人都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弗2:1】「他」就是耶穌,就是以馬內利。
  • 基督《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禱告》
    註: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弟兄姊妹主內平安,今天我讀經的心得是《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禱告》在分享心得之前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禱告,來安靜我們的心。阿們參考經文: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到那邊去禱告。」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 高清視頻《耶穌被釘十字架過程》,真實的場景!
    他們就把耶穌帶去了。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他們就在那裡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耶穌在中間。比拉多寫了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寫的是:「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這牌子有許多猶太人唸了,因為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離城很近,字是用希伯來、羅馬和希臘文寫的。
  • 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大約三十年
    >《世界小史》,2016 Eine kurze Weltgeschichte für junge Leser 恩斯特·貢布裡希 著 吳秀傑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福音·節選 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大約三十年
  • 在家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默觀十字架上的耶穌並誦讀《福音》
    在例行的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邀請信徒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仰望苦架上的耶穌並默觀《福音》章節,這兩個舉動是在家庭裡紀念基督聖死的「重大禮儀」。(梵蒂岡新聞網)在家庭裡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有兩大禮儀舉動,分別是: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以及誦讀《福音》。教宗方濟各4月8日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為我們指引了如何在當前困境中活出基督信仰高峰時刻。
  • 十字架為什麼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標誌
    耶穌被釘十字架,死後第三天復活,作為刑具的十字架由此成為拯救的象徵,也是基督徒的盼望所在,表徵了耶穌從死裡復活,戰勝死亡。在西方文學中,十字架一般是苦難的象徵。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十字架表明了,上帝對人類的救贖。基督教認為,亞當犯下了原罪,亞當的後代,即所有人類都因此生來就沾染著罪。罪導致的一個最為根本的後果是神人關係的破裂。人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去贖罪,只能依靠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才能與神和好。
  • 捨身取義救贖十字架
    聖經中的耶穌就是基督,耶穌是耶和華神之子,是基督徒的崇拜對象。據聖經記載,童貞女馬利亞受聖靈感應而孕,在以色列伯利恒生下耶穌,他三十歲開始傳天國福音,後被猶太祭司控告,經行省羅馬總督審判,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埋葬,三天後復活現身,四十天後升天並坐在神右側,基督徒相信耶穌必將再來,讓信徒得到永生。
  • 他同耶穌一樣,被釘在十字架上,犧牲時年僅24歲
    大家都知道耶穌的故事,耶穌為了全人類的罪行最終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鮮血染紅了十字架,所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耶穌,就把醫院的的標誌設計為為紅色的十字,在我們的中國,同樣有一位為了革命為了民眾而被革命反動派釘死在十字架上,壯烈犧牲的人,這個人就是凌福順。
  • 苦罪與拯救 ——莫爾特曼的《被釘十字架的上帝》中之普救觀念
    3 莫爾特曼把上帝在十字架的苦難緊密關聯於聖三一的契合,同時也把上帝的救恩關聯於這世界中芸芸眾生的苦罪與審判,被釘十字架的上帝其救贖不僅對耶穌的信徒有效,也是對所有罪人有效。「上帝克服了自己,上帝審判了自己,上帝把對人之罪的審判擔當到自己身上。……被釘十字架的上帝是所有的罪人,所有見棄於上帝者的人之上帝。」
  • 基督徒一定要看:耶穌十二門徒之死
    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他親自向跟隨他的門徒們顯現,門徒們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
  • 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耶穌基督
    讀經:瑪16:21-2716:21從那時起,耶穌就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16:22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他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16:23耶穌轉身對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