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外的10國外長9月17日在華沙出席會議時合影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導 歐洲11國外長在華沙舉行會晤後,於18日公布了一份文件。外媒稱,通過這一文件,包括除英國之外的所有歐洲大國在內的這個集團制訂了對「歐洲未來」的展望。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導,這份文件獲得了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波蘭、荷蘭、奧地利、比利時、丹麥、盧森堡和葡萄牙等11個國家的支持。
德國外長吉多·韋斯特韋勒和波蘭外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在聯合聲明中呼籲歐盟設立一位歐盟總統,負責掌管歐洲委員會和管理定期峰會。這樣一位歐盟總統將由選民們通過「同一天在所有成員國」舉行的泛歐投票直選產生。
報導指出,除了呼籲選舉一位歐盟總統外,這些國家還要求在由阿什頓女男爵領導的新的泛歐盟外交部的監督下,制定新的防務政策。這一新的防務政策「最終可能包括一支歐洲軍隊」。
這11國要求未來歐盟條約的修改應當在獲得「特定多數的歐盟成員國通過後」加以採納和實施,而不需要全體一致通過,這意味著條約不再會因為某些國家公投的否決而受到阻撓。
為了「防止單一成員國能夠阻撓這些倡議」——指英國對於成立歐洲軍隊的反對,以德國為首的這11國要求終止現有成員國對歐盟外交和防務政策擁有的否決權。
報導稱,這將使歐盟獲得對英國強制實施某一決定的權力,如果這一決定得到其他大多數國家的支持。
這份文件很有可能引發英國國內要求對其歐盟成員國身份進行公投的呼聲。該文件還提議賦予歐洲議會範圍廣泛的新權力,並通過為17個歐元區成員國設立新的下級議院來進一步拆分歐盟。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指出,11個歐盟國家已草擬了強化歐盟並使其在全球發揮更大作用的計劃。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是這個「歐洲未來集團」的負責人。
不包括英國在內的該集團說,歐元區危機已導致對歐盟的「信心危機」。歐盟委員會必須更加強大,它的領導人可以通過直選產生。
對此,西班牙《國家報》18日發表文章稱,所謂的「柏林俱樂部」——由德國推動,聯合法國,最終由11個歐盟成員國外長組成——拋出了最終的提案,建議減少委員數量,賦予歐盟委員會更多權力,組建一個歐盟超級政府。為了實現這個如此德國化(同時也非常美國化)的想法,就必須推動歐盟進一步聯邦化,出臺更為名副其實的預算和經濟政策,形成更團結的機制,創建歐元區統一的銀行體系,達成真正一致的對外政策,並拿出措施將那些在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的「百慕達三角」中成為漏網之魚的民主缺陷一網打盡。
文章指出,這一提案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籤署國的性質上,還體現在其被公布的時機——整個世界都在觀望歐洲是否會在這個十字路口向前踏出真正的一步,在聯邦制和四分五裂中做出選擇:要麼更加歐洲化,要麼什麼都不是——表明了重新打開《歐洲聯盟條約》的可能性,旨在給予歐洲議會更大的權力,並任命一個直選產生的歐盟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