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培育八大主導產業 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2020-12-21 中國青年報

山東煙臺市正朝著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闊步前進

煙臺中集來福士是國內最大的半潛式鑽井平臺製造基地,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擁有自昇平臺、半潛平臺、海工特種船舶系列產品線的海工企業。2017年5月18日,中集「藍鯨1號」在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可燃冰成功,自此,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穩定試採海域可燃冰的國家,開啟了能源利用新時代。圖為中集來福士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基地。 (煙臺市發展改革委供圖)

35年前,國家設立了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山東煙臺市和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其中之一;時隔35年後,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落地。

北緯37°,被稱為緯度的黃金分割點,不僅擁有許多神奇的自然現象,更貫穿了歷史勝跡和現代文明。煙臺,恰好處在這個緯度線上。翻開地圖,煙臺像一隻展翅翱翔的虎頭海雕,口銜渤海,尾接黃海,左翼直伸內陸,右翼遙指大洋。在軀幹與右翼的骨骼相連之處,是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就位於開發區的核心區域,坐擁中韓(煙臺)產業園、煙臺保稅港西區兩個國家級園區。

天時、地利、人和,今天的煙臺,著力培育現代海洋、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高端化工、醫養健康、文化旅遊、高效農業、現代物流等八大主導產業,不斷增強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正朝著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闊步前進。

自貿區煙臺片區勇當試驗田

自貿區是對外開放的高地,也是以開放促改革的試驗田。如今,除自貿區,煙臺還集「一帶一路」、新舊動能轉換、國際合作產業等國家戰略於一體,可謂前途不可限量。

「自貿區是創新的高地,不是政策的窪地,建設的關鍵是制度創新,而不是享受政策紅利。」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表示,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要從實際出發,以更新的改革理念、更大的改革魄力、更硬的改革舉措,根據不同特色和定位進行獨創,努力在新一輪自貿區建設中闖出新路、創出特色,走在前列。

煙臺開發區經發科技局副局長鄒天峰稱,疊加中韓(煙臺)產業園,這是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獨一無二的優勢。他告訴記者,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正利用好這個「獨一份」的巨大特色,高標準建設中韓(煙臺)產業園,探索建立以產業鏈合作為核心的「兩國雙園」聯動發展機制,支持中韓科創孵化基地建設,開展中韓標準化建設,探索中日韓互惠型貿易便利化等。

「自8月底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掛牌以來,來自國內外、各行各業客商紛紛來區諮詢洽談,特別是在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方面尤為活躍。」煙臺開發區經發科技局張曉雷介紹說,近一個月來,開發區已接受各類政策諮詢、合作洽談業務1000多件,是以往月份的4倍以上,新辦理企業近400戶,是自貿區成立前的2倍。

其實,面對新一輪歷史契機,煙臺開發區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國219個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評測中,煙臺開發區排名高居第7位。

而且從產業基礎來看,煙臺開發區坐擁5萬多家市場主體,其中有三千家工業企業,形成了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化工機械等產業百舸爭流的格局;同時,開發區聚集了124家各類金融機構,設立了總規模高達千億元以上的各類基金;另外,開發區擁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215家,其中包括130家省級以上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煙臺開發區堅持創新強區,著力構建政產學研資介協同的創新生態,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堅持改革活區,深入推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激發轉型發展新活力。比如,規劃啟動煙臺八角灣國際人才港、藍色種業矽谷,高效推進管理體制、雙招雙引、國資國企等7大領域19項改革。

走進煙臺八角灣國際人才港,滿目美景、風光無限。張曉雷說,這裡緊臨「三港一站」,距蓬萊國際機場10公裡,距環渤海高鐵大季家站5.8公裡左右,榮烏高速穿境而過,北鄰煙臺港西港區,將建設成為與製造業基礎高度融合的國際化人才集聚窪地、創新型產業孵化基地和新舊動能轉換先導基地。

產業融合升級增活力

煙臺是一座因工而強的濱海城市,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建立了門類齊全、配套完善、優勢突出的工業體系,其中製造業佔據了煙臺經濟的「半壁江山」,是強市富民的支柱和基礎。

中集來福士是國內唯一具備批量建造半潛式鑽井平臺的企業,「藍鯨一號」助力我國首次成功試採可燃冰,近期又參與了我國首次海上火箭發射;萬華化學集團去年全球科研投入達21億元,在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中排名第一;榮昌生物等生物醫藥骨幹企業的10多個國家一類新藥進入臨床不同階段,其自主研發的靶向生物新藥泰它西普明年有望在國內上市;京魯船業生產計劃已安排至2021年……

近年來,煙臺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精心謀劃,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深度融合,為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評估調研組在煙臺調研期間,對煙臺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給與了充分肯定。

位於煙臺蓬萊市西城臨港工業區內的中柏京魯船業,年造船能力超過100萬載重噸,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從近海到遠洋、從捕撈到加工、從用船到造船,京魯船業從4艘漁船開始,已逐漸發展成為集遠洋捕撈、水產品精深加工與流通、造船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集群,為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京魯船業是國家工信部第一批符合《船舶行業規範條件》的一級一類企業,擁有軍品建造資質。其中,京魯船業自主研發建造的77米秋刀魚兼魷魚釣船,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被國家工信部列為「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蓬萊市價格監測中心主任梁路科對此介紹說,「該船出海作業,秋刀魚捕撈量連續五年大陸排行第一,佔總量的三分之一。」

走進京魯船業的碼頭廠區,焊花飛濺,機器轟鳴,吊塔林立,錯落有致的造船場景十分震撼。「這裡有得天獨厚的造船、修船及建造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條件。」梁路科介紹說,該廠區地處長山列島內側,與旅順隔海相望,海域寬闊,水深浪小,長年不凍,主航道水深近15米,沒有颱風、梅雨、冰凍、酷暑的影響,海陸交通便利。

煙臺的最大發展優勢在海洋,最大潛力也在海洋。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李洪倉表示,近年來,煙臺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首創了「海工+牧場」「陸海接力」「大漁帶小漁」等海洋經濟發展模式,形成了海洋牧場建設「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良好格局。

據李洪倉介紹,截至目前,煙臺創建了7處國家級、16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面積達到100萬畝,居全國首位。

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牧場是煙臺產業轉型發展的縮影。如今,煙臺著力培育現代海洋、裝備製造等八大主導產業,並構建了八大主導產業項目儲備格局,共儲備項目300個。其中,煙臺萬華百萬噸乙烯項目、南山鋁業航空產業高端鋁項目等,將為煙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力支撐。

文旅康養譜華章

全國每3瓶葡萄酒中,就有1瓶產自煙臺。煙臺是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葡萄酒產業不僅是煙臺的金字招牌,也是該市重要的產業支撐,擁有張裕、君頂、長城、威龍等龍頭企業。

鳳凰湖畔,深藍低空飄浮著厚厚的雲團,海風綿柔,讓人產生幾分醉意。來到位於蓬萊南王山谷的君頂酒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歐式的城堡建築,遠望無邊際的萬畝葡萄園,令人仿佛置身歐洲歷史悠久的葡萄酒莊園中。

「我們擁有亞洲最大的地下酒窖,8000平米地下酒窖分為瓶儲區和橡木桶陳釀區,還專門設置領袖會會員特區、會員專區、自釀區和主題活動區。」酒莊副總經理錢飛稱,君頂酒莊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以葡萄酒為主題的觀光、文化、休閒、商務之旅的絕佳之處。

「酒莊三面被鳳凰湖水環繞,延綿起伏的丘陵坡地與鳳凰湖形成了複雜多變的獨特小氣候,葡萄園氣候溫和,無霜期長,能滿足晚熟、極晚熟品種葡萄的充分成熟,為釀造頂級東方葡萄酒提供了先決條件。」錢飛介紹說,這裡完美符合「3S」法則——陽光SUN、沙礫SAND、海洋SEA,與法國波爾多梅多克、義大利託斯卡納、美國加州納帕山谷、智利卡薩布蘭卡谷、澳大利亞布魯薩山谷、南非開普敦並稱世界七大葡萄海岸。

值得關注的是,君頂酒莊作為典型的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複合型全產業鏈企業,創新實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經濟組織形式,實行「一體化經營,標準化生產」。

蓬萊市發改局副局長寧可全表示,該經營模式,深化和升級了產業化經營機制,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走出了一條以農業產業化為基礎、村企互動、發展葡萄和葡萄酒產業的新路子, 直接帶動600多戶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除了以「酒、湖、馬」為載體的葡萄酒地域風情旅遊板塊,煙臺還有城市旅遊名片——「仙境海岸 鮮美煙臺」。簡短8個字,高度濃縮了煙臺獨有的區位條件、產業優勢、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生態環境等城市特徵,描繪出「在仙境的故事裡漫步,在鮮美的城市中生活」城市氣息。

仙境之說,源自城市的歷史印記。煙臺是東方神話傳說的緣起之地,中國海洋文化的源頭所在。人間仙境蓬萊、海上仙山長島、天人合一崑嵛、長生不老芝罘……

就拿蓬萊來說,該市重點發展以「仙、閣、海」為重點的濱海休閒板塊和以「山、林、泉」為依託的生態農業和康體養生板塊。寧可全舉例說,八仙過海旅遊集團成功打造的蓬萊八仙過海度假區和泉城歐樂堡國際度假區,將八仙文化、海洋文化、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世界頂級遊樂文化貫穿在八仙過海、海洋極地世界、三仙山等景區之中,走出了一條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

此外,煙臺積極搶抓被列入全國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的契機,把醫養結合產業作為該市八大主導產業之一,探索形成了「大養老+小醫療」「大醫療+小養老」「醫療、養老並重」「居家養老+醫療網絡」等4種醫養結合模式。

「愛在煙臺,難以離開。」到過煙臺的人都說,這座宜業宜居宜遊的幸福之城,未來值得期許。(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李宏偉)

相關焦點

  • 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
    煙臺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三年來,以走在前列、率先突破的責任擔當,在區域發展、產業培育、開放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向讀者解讀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的成功密碼。
  • 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
    編者按:煙臺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三年來,以走在前列、率先突破的責任擔當,在區域發展、產業培育、開放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今天本報邀請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向讀者解讀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的成功密碼。
  • 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老樹樁上生新芽
    自當年起,山東每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都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召開主題大會,省委書記劉家義部署工作,環環相扣、層層遞進。2018「啟動年」,確定了「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安排;2019「落實年」,提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全局性戰略重點,其關鍵是產業、核心是項目;2020「攻堅年」,全面部署了人才制度、財稅金融、資源環境、開放倒逼、優化法治環境等九大改革攻堅行動。
  • 山東化工步履鏗鏘逐高端—山東高端化工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紀實
    煙臺萬華全景圖京博石化廠區山東省高端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東營港化工園區智慧平臺編者按: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五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五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今天,本報推出「十強」產業之一的高端化工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專題報導,全面展示3年來新舊動能轉換的階段性成果。
  • 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山東加力產業轉型,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山東已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圖為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長鯨一號」。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堅持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 「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初顯
    為客觀準確、全面系統地展示山東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奮力「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生動實踐,讓全社會了解團結奮進、創新創業、改革開放、包容自信的山東,省新聞辦組織「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召開第一場,介紹堅持「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初顯有關情況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山東濟寧:打造開發區動能轉換前沿陣地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把開發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陣地,以產業為本、項目為王、招商為要,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科技賦能,增強載體支撐,築牢動能轉換載體支撐。同時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剝離社會事務管理和管委會開發運營職能,全面推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等管理體制,成立了19家開發建設運營公司和16家招商公司,推行全員聘任制和薪酬激勵制度。今年4月所有開發區基本完成改革,管理體制更加精簡高效、開發運營機制更加靈活實用,有效激發了工作人員幹事創業的熱情與活力。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系列評論⑤忘路之遠近,山東奮力開創發展...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系列評論⑤忘路之遠近——山東奮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 山東提出「八大戰略布局」,這些四梁八柱到底是什麼?
    在2月11日召開的全省狠抓落實動員大會上,我省提出構建以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海洋強省、三大攻堅戰、軍民融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區域協調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八大戰略布局為支撐,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保障,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統領的整體發展格局。山東提出的「八大戰略布局」,這些四梁八柱到底是什麼?山東在這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記者為您獨家梳理揭秘。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 旅遊成山東全省支柱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將精品旅遊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優勢產業,並作為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的重要內容,加快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旅遊綜合發展水平不斷取得新進步——目前,全省A級旅遊景區1202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第六位;旅遊度假區46家(國家級4家、省級42家),總數居全國第六位。
  • 煙臺海濱亮起燈光秀 喜迎2019世界工業設計大會
    ,以藍色為主的燈光秀充滿了現代設計感,「世界工業設計大會」、「設計·動能之光」、「設計產業 擁抱煙臺」等字樣輪番播放,在濱海廣場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據了解,目前全球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工業設計創新峰會——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將在山東煙臺開幕,工業設計大會燈光秀的播放預示著美麗的港城煙臺,即將拉開一場工業設計盛會的帷幕。  2019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將於10月18日—20日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 旅遊成全省支柱產業
    編者按: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五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五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探路人」「先行者」,濟南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攜河發展」濟南黃河隧道東隧工程現場今年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貫通。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第二組濟南市,市長孫述濤...
    三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上下,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強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大眾日報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推出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專題,今天推出第二組《塑造省會「龍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五年來,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
    「十三五」以來,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煙臺,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煙臺海洋優勢和特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轉換海洋經濟新舊動能為抓手,科學規劃發展「藍圖」,搶抓機遇,向海圖強,吹響了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衝鋒號」。
  • 浴火重生向未來 煙臺萊州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觀察
    但曾經短平快的發展模式,帶來了嚴重的資源依賴症,讓萊州經濟面臨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的挑戰,發展遭遇瓶頸,下行壓力凸顯。特別是萊州中小企業多,環保理念跟不上,不敢轉、不願轉。怎麼辦?必須橫下一條心,堅決淘汰「散亂汙」企業!歷史的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節點、關鍵時期。
  • 煙臺市(香港)新舊動能轉換 投資懇談會成功舉辦
    原標題:煙臺市(香港)新舊動能轉換投資懇談會成功舉辦12月3日下午,由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辦、煙臺市投資促進局承辦的煙臺市(香港)新舊動能轉換投資懇談會在香港成功舉辦。當前,全市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煙臺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搶抓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重大機遇,以建設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為目標,以80項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重大事項為抓手,紮實推進「思想大解放、工作大落實、作風大改進」,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加快釋放發展新動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 「齊」心「魯」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加速跑
    山東繪製新舊動能轉換路線圖,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在補短板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新舊動能轉換(4月28日,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王凱 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緩了經濟發展的步伐,但阻擋不了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 跨界融合化、聚焦新產業—— 看新舊動能轉換的天基實踐
    臨沂房產超市網訊 6月14日,蘭山區新舊動能轉換現場觀摩會召開,區委書記趙曉暉率領百人觀摩團蒞臨天基黃金水岸項目視察指導工作,並重 點對愛彌兒國際幼兒園進行了參觀。山東天基集團董事長黃金山、愛彌兒國際幼兒園園長Ann等人陪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