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 周芬棉
2015年股市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股災,今年初始,千股跌停再現,熔斷機制出臺數日即被叫停。在此情況下,一年一度的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講什麼話,有期待有猜測。
1月16日,2016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召開,肖鋼發表《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萬字長文,反思股災期間經驗教訓、表態將強化監管本位防範風險,要求證券經營機構合規經營履行職責。
股市頻現千股跌停監管有漏洞
肖鋼說,2014年7月開始,股市出現一輪快速上漲原因多,既有流動性充裕、居民資產配置調整,也有槓桿資金及輿論集中唱多。
2015年6月12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透路,證監會已下發《關於加強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要求證券公司自查信息信息技術系統外部接入情況、場外配資情況。包括高槓桿資金在內各路資金聞風而動,快速撤離股市。
肖鋼說,2015年6月15日至7月8日的17個交易日,上證綜指下跌32%。大量獲利盤迴吐,各類槓桿資金加速離場,公募基金遭遇巨額贖回,期現貨市場交互下跌,市場頻現千股跌停、千股停牌,流動性幾近枯竭,股市運行的危急狀況實屬罕見。
他坦承這次股市異常波動,充分反映我國股市不成熟,有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備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場體系、不適應的監管制度等,也充分暴露了證監會監管有漏洞、監管不適應、監管不得力等問題。
重點加強對「忽悠式」重組檢查監督
肖鋼說,今年將要完善資本市場併購重組機制,推動消除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併購重組的障礙。「要深化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取消簡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政許可,研究實行併購重組股份協商定價,推動擴大並聯審批範圍,完善分行業審核,提高審核效率。支持併購重組方式創新,豐富併購重組支付手段,研究出臺發行優先股、定向發行可轉換債券等作為併購重組支付方式的實施細則。」
肖鋼同時指出,要密切關注併購重組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和矛盾,及時制定應對預案和措施,重點加強對「忽悠式」重組、「跟風式」重組、虛假重組等情況的檢查和監管,嚴厲打擊利用併購重組進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活動。
填補制度漏洞規範槓桿融資
肖鋼說,證監會要適應市場情況,及時填補制度漏洞,提高制度有效性。
他提出要規範槓桿融資。進一步完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逆周期調節機制,合理控制業務規模,促進融資和融券業務均衡發展。依法管理、嚴格限制槓桿比例過高的股票融資類結構化產品,禁止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為民間配資提供資金和便利。加強對各類股市槓桿融資的風險監測、識別、分析和預警。
針對我國程序化交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他提出,要細化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為經紀客戶提供程序化交易系統接入的規定,完善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在自營、資管、公募基金管理中採用程序化交易的監管要求,維護公平交易環境。同時,強化期貨市場交易管理。制定實控關係帳戶管理細則和異常交易監管規則,研究完善認定標準及自律監管措施,合理控制交易持倉比例和期現成交比例,有效抑制過度投機。
嚴格落實帳戶實名制
從嚴監管是今年工作會議的基調。肖鋼說,證監會要把監管制度規則立起來、嚴起來,切實做到法規制度執行不漏項、不放鬆、不走樣。事中監管要抓早抓小、抓實抓細,堅決遏制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不能因未出現大的風險就放過。事後監管要依法從嚴處罰,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去年數千億場外配資,繞過帳戶實名制,成為加速股市下跌的一大推手。為此,肖鋼要求,嚴格落實帳戶實名制,確保客戶身份信息的真實性,堅決查處各類轉借帳戶以及開立虛擬帳戶、子母帳戶和「拖拉機」帳戶等違規使用帳戶的行為,堅決取締各類非法證券期貨業務。加強對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的管理,確保交易指令必須在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統內全程處理,其他任何主體不得對交易指令進行發起、接收、轉發、修改、落地保存或截留。
證券經營機構不得「以錢炒錢」
肖鋼指出,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在創新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過於倚重搞資金融入融出、賺取利差等資金中介類業務,「以錢炒錢」,偏離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創新業務和產品追求高槓桿,加劇了市場波動;熱衷於擴張通道類業務,偏離了現代資產管理方向。
他明確,要加強對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的規範和引導,對新產品、新業務要及時制定監管規則,做好風險監測監控和持續監管,確保監管及時有效、到位不越位。
針對一些機構在風險管控方面的問題,肖鋼說,一些機構風控意識不強,風控能力與業務增長不匹配,一些機構過度擴張資產管理規模,發生多起違約事件,兌付風險高企。一些公募基金未經審慎風險評估,高比例集中持有創業板股票,自身風險積聚的同時,也給市場造成了較大風險。他要求,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要樹立主動風控、全員風控的理念,著力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控制投資槓桿和集中度,做好極端情形下的壓力測試,制定應急預案,建立健全自身的流動性保障和應對機制,切實防範風險外溢。
市場主體應有社會責任感
證券經營機構、上市公司、私募機構同為市場主體。
肖鋼說,依法經營、合規誠信是證券期貨行業的生命線。有的機構不認真落實承銷保薦把關責任,甚至與發行人合謀造假,擾亂市場秩序;有些機構放任從業人員發表煽動性、不專業、不負責任的言論或研究報告,誤導市場輿論;有些從業人員沒有執業底線,缺乏職業操守,近三年有數十名從業人員因涉嫌違法犯罪被行政處罰或者被公安機關調查,有的機構甚至多名高管人員涉案。
肖鋼嚴厲批評一些機構重自身利益,輕社會責任。他說,有的機構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有些機構不僅未能擔當起穩定股市的責任,反而放任違法違規行為,影響極其惡劣。
他要求上市公司,堅決不搞偽市值管理、真欺詐操縱;立足於做強主業進行融資,不能總想「以錢炒錢」、賺快錢。董監高不得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或為他人謀利,要遠離虛假披露、市場操縱、內幕交易三條高壓線,更不能淪為少數利益者的代言人。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市值管理、併購重組和再融資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採取監管措施,涉嫌違法違規的,要及時立案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