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在自然現象中,日食和月食可以說是最著名和最壯觀的了。在我國古代,一直有著「天狗」吃掉太陽或者月亮的傳說。這既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天象認識上的不足,也說明古人對日、月食的重視與擔心。
中國古人對日食的恐懼甚至曾導致兩名佔星官丟掉性命,原因是他們沒能及時預報日全食,導致人們來不及準備弓箭和鑼鼓嚇跑吞食太陽的「天狗」。而這一切,其實都是月亮惹的禍。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
日全食的過程包括五個階段。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係,可分成:初虧、食甚、食既、生光、復圓。月全食的過程也是這五個階段,當然成因並不一樣。
在自然現象中,日食和月食可以說是最著名和最壯觀的了。在我國古代,一直有著「天狗」吃掉太陽或者月亮的傳說。這既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天象認識上的不足,也說明古人對日、月食的重視與擔心。
中國古人對日食的恐懼甚至曾導致兩名佔星官丟掉性命,原因是他們沒能及時預報日全食,導致人們來不及準備弓箭和鑼鼓嚇跑吞食太陽的「天狗」。而所謂的「天狗吃太陽」,其實都是月亮惹的禍。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
日全食的過程包括五個階段。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係,可分成:
1.初虧。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是第一次「外切」。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初虧時月影剛開始侵蝕日面,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2.食既。從初虧開始,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是日全食的開始。
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距離最近。
4.生光。食甚後,月亮相對日面繼續往東移動,當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到來,日全食結束,叫生光。
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日全食與日環食都有上述5個過程,而日偏食只有初虧、食甚、復圓3個過程,沒有食既、生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所以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珍珠」,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太陽正戴著一串珍珠項鍊,稱作「貝利珠」(貝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了解完天狗吃太陽的過程,我們再來看看,天狗吃掉月亮總共分幾步呢?第一步:拿起月亮,第二步:張開嘴,第三步:吃掉月亮。哈哈,當然不是。月食的發生,是當地球正好處於太陽和月球之間時,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從而產生的。正式的月食的過程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1. 初虧:標誌月食開始。月球由東緣慢慢進入地影,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2.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3. 食甚:月圓面中心與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間。
4.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5. 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現在,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發生的全過程了,它們和「饞嘴天狗」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作者:李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