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3 13:0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開發區報導組 金開宣
為堅決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場榮譽戰,金華開發區上下自我加壓,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創新工作舉措,持續掀起全民創建、決勝首戰的新高潮,各項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金華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旭輝強調,各有關單位要以一流的城市環境、一流的公共秩序、一流的服務水平、一流的精神面貌,堅決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榮譽戰。
焦點一:要素保障
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文明城市創建是一次對區域執政能力的系統檢驗,離不開城市管理者的細細思量、用心打磨。
12月15日,開發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集中攻堅動員大會,1200餘人參加會議。自5月4日以來,類似的千人創建大會開發區已舉辦過三次。會後,各單位、街道(鄉鎮)紛紛落實於行動,創建工作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高潮。為夯實組織保障,開發區在啟動創建工作後第一時間成立了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委員會和八個專項工作組,組建區、街(鄉鎮)、社三級創建辦,上下同心,上下聯動,形成了良好創建格局。四個街道的50個社區更是一日一會,及時對當天創建情況分析討論,並對第二日工作進行部署。「有時討論到晚上七八點,大家還停不下來,一定要找到解決辦法,這是我們對創建工作的態度,要讓創建在細微之處實現真正的落地。」西關街道山嘴頭社區主任吳志紅說。
一個社會文明內涵的形成,同樣離不開「制度標尺」的保障。在開發區創建微信群內,開發區創建辦主任陸慶豐每晚都會發一份當日巡查薄弱點位問題情況通報單。在通報單上,哪個點位存在哪些問題、責任單位是誰都標記得一清二楚,整改情況也必須在指定時間內上報至區創建辦。「社區裡經常會有創建辦的工作人員來檢查,心裡既害怕又期待,一是害怕看到有通報整改的點位,說明還有很多工作沒到位;二是期待通報點位減少,說明工作有進步,沒上黑榜。」秋濱街道呂獻塘社區工作人員說。為完善制度保障,開發區還出臺了《「雙十」行動方案》《「網格化創建 全科型服務」工作方案》《路長負責制實施方案》《創建督查考核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十多個方案、辦法,形成推進創建工作的制度供給,同時建立創建工作周例會和專題會議制度,完善創建問題日交辦、周複查,創建工作周通報、月考核等機制,全力推動創建工作落地見效。
在創建文明城的過程中,經費保障是各項創建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市區雙龍南街、永康街、賓虹路等主要幹道上,一個個硬隔離的安裝方便了行人出行;4家專業保潔公司的入駐讓背街小巷環境有了大幅度提升;新農貿、下官橋等農貿市場由原先的髒亂差變得高大上……城市一點點令人欣喜的變化得益於開發區強有力的資金保障。74個建設項目、2億元創建經費資金池的資金保障,讓開發區人切切實實看到、享受到了創建帶來的紅利。
除了在組織、制度和資金提供強有力保障之外,開發區還強化隊伍保障,在區、鄉鎮(街道)兩級創建辦及相關部門、社區共落實專(兼)職創建工作人員200多人;成立聯合執法隊伍 17支、應急處置隊伍201支,配備隊員1900多人。組建網格隊伍4000餘人,設立路長325名,登記註冊志願者62186人,組建志願服務隊伍439支。
焦點二:專項行動
市容市貌明顯改善
文明城市創建,文明交通先行。10月16日凌晨2時30分許,一輛超載的重型半掛牽引車由於闖禁、闖紅燈與輕型廂式貨車在海棠西路與仙華街交叉口相撞。交警部門認定重型半掛牽引車孟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並處以罰款1250元,記15分。這是開發區嚴管重罰交通違法行為的一個縮影。
自創建以來,開發區大力推進交通秩序專項整治,持續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交通違法行為的管控和處罰力度,形成依法嚴管的強大聲勢,共查糾機動車違法36941起、非機動車違法79801起、行人違法775起,機動車違停處罰200403起、拖移32141輛。「今年以來,我們進行了多項交通整治,並在各個路口、時段增設人手,為的就是給創建文明城市打下一個良好基礎。」交警開發區大隊副大隊長葉新說。
斑駁黝黑的圍牆變成美觀的公益廣告牆;佔據人行通道、環境衛生髒亂差的攤點被一一取締;私拉亂接、有礙觀瞻的各種管線被徹底清理……位於三江街道陽光社區的工商城小區環境正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這是開發區動真格重拳整治的結果。8月下旬,開發區啟動了公益廣告全覆蓋、路面破損修復、「牛皮癬」廣告清理、亂堆亂放清理、佔道經營整治、亂搭亂建整治、違規充電整治、道路硬隔離安裝等17項重點工作清零行動,每項行動明確牽頭專項組和牽頭部門,每天通報清零行動數據,各鄉鎮(街道)、部門協同作戰、合力攻堅,銷號清零成效顯著,市容秩序明顯改善。為確保清零行動順利進行,開發區創建辦還成立了督查組,按照17項靜態創建指標對各個鄉鎮街道進行督查。「在每周五的創建例會上,都會對一周情況進行匯報,各個街道、鄉鎮相互競賽,看誰完成得最好最快。」西關街道創建辦負責人說。
針對創建前期暴露出的相關問題,10月下旬,開發區又啟動深入推進樓道潔化、小區綠化補種、餐飲行業「兩證」檢查、夜間佔道經營聯合整治、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小區亂停車整治、流動攤販專項整治、犬類管理專項整治等13項專項行動,全力補齊創建短板,城市環境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整治行動換來了很多老舊小區的春天,如今每天上下班在城市內穿行,能明顯感受到道路越發乾淨,小區越發整潔、有序。」南苑社區居民李東明稱讚道。
焦點三:常態長效
機制建設不斷完善
沒有文明的底色,再美的「容顏」都難以持久。深諳此理的開發區在長效機制上做文章,在常態管理上下功夫,形成了良好的文明創建態勢,真正將創建工作轉入常態化、長效化管理。
7月3日上午,開發區4000餘位網格指導員、網格長和網格員們首次前往各自所在的網格開展創建活動。在蘇孟鄉合山頭村,作為湖海塘公園第一二網格的總指導員,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傅興平帶隊和網格員們一起用腳步丈量文明程度,在一線解決創建問題;在三江街道東萊社區,管委會副主任應曉亮一路走一路看,指出現階段存在的不足,並提出整改意見;在秋濱街道陸村社區,網格總指導員葉美麗、網格指導員吳金龍與10餘位網格員們一起積極建言獻策,為後續整治打好基礎……每周二、周六是開發區雷打不動的網格創建活動日,全體網格人員下沉網格持續開展「網格化創建、全科型服務」工作,並利用綜管通平臺開展「隨手拍,隨時改」活動,每月還進行「十佳」和「十差」網格評比通報,倒逼幹部擔當有為,提升網格創建實效。
9月中旬,江南街道金龍灣社區的街頭出現了一支由綜合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人員組成的50餘人聯合執法隊伍,他們手拿掃把、畚箕、夾子等工具,重點對環境衛生、違章停車、門前五包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單靠社區或者街道的力量,有時候很難推動創建工作,現在有了聯合執法,大家齊心協力,老大難的問題也能解決,聯合執法如今成了創建中的有力抓手。」社區書記潘曉芬的一番話是開發區聯合執法成效的寫照。7月中旬以來,開發區整合多部門力量,成立了區、鄉街兩級聯合執法隊伍,每周定時開展聯合執法行動,以「5+2」「白加黑」模式,集中整治城市頑疾,形成了逢違必糾、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
在市民家門口配備「路管家」也是開發區創建機制常態化的一大特點。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董智頻是環城南路的路長,每周兩次的走街已成為他的習慣。路長不僅要當指揮員,還要當戰鬥員,負責督促對標整改、加強督促檢查、組織志願服務、協調解決難題、整治環境衛生、加強秩序管理等創建內容。在全區325名路長們的行動下,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整潔清爽的路面環境。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核心內涵。為此,開發區吹響了全民監督常態化的號角。10月10日,開發區還成立了市區首個市民監督團,開展走街「挑刺」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由評論員、裁判員變成運動員,鼓勵市民「隨手拍」監督創建工作。「創建需要各方力量,在監督的同時號召市民參與創建,引領文明新風尚是我們的主要職責。」團長汪燕飛說。
11月8日,市民葉勇良在永康街和賓虹路路口發現一處行人道路面有破損。他拿出手機,用「綜管通」客戶端公眾版拍照上傳。第二天,他發現該破損處已得到了修復。為鼓勵廣大市民參與,開發區啟用了智慧開發區文明創建綜合管理平臺,如今只要動動手指,文明城市創建中的問題就能快速有效解決。「開放公眾版客戶端,為的就是讓全民參與監督,我們還制定了相關的獎勵政策,只要上報的信息被採用,都有話費獎勵,目前已有近千人註冊,上報有效案件百餘起。」開發區智慧辦相關負責人說。
焦點四:多樣活動
文明新風漸入人心
「垃圾分類好處多,建設美麗金華城;垃圾分類我能行,棄而不廢始於勤……」近日,西關街道的張麗娟熟練地背起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主題巡迴演出上學會的《垃圾分類歌》。類似的創建文藝晚會,開發區已舉辦過幾十場。為提高群眾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開發區組織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金開美卷》系列微視頻已推出10期,總點擊量超過千萬人次;創建「金點子」收到了數百位熱心市民的踴躍投稿;微信公眾號創建知識有獎競答吸引了上萬名網友參與……接地氣、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在給市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讓市民意識到文明城市創建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今走到哪裡,都能看見創建的影子,聽到創建的口號,問候語都從『吃飯了沒』變成了『創建了沒』。」市民葉子琪說。
要說過去220餘天裡什麼創建活動最火爆,「撿菸頭兌雞蛋」不得不提。9月15日,開發區舉行「垃圾不落地 金開更美麗」暨「撿菸頭兌雞蛋」活動啟動儀式。一個月的時間內,活動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廣泛支持和全面參與,開發區各街道共收集菸頭超1000公斤。「我一有空就在小區和義烏街、賓虹路上撿。」家住江濱小區範師傅說,起初半天就可以撿幾百個菸頭,可越到後面「生意」越不好,撿了三天多才400餘個。「撿菸頭活動開展以來,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一個月來,江南街道共收集菸頭350公斤,並統一運送至垃圾焚燒場集中處理。」江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春說。
文明城市創建是個系統性的大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其中包括社區創建中重要力量之一——共建單位。11月19日至24日,開發區對各鄉鎮、街道、社區、小區、主次幹道和部分機關部門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進行周排名,開發區秋濱街道社路社區以89.34的得分排名第一,受到紅榜表揚,這是共建單位與開發區社區聯合創建的一次完美體現。7月下旬,金華日報報業傳媒集團作為共建牽頭單位,參與社路社區的創建工作。從7月29日第一次走進社路社區開始,金報集團黨委書記、社長陳東每兩周進一次社路社區開展創建活動、協調共建單位找問題抓整改,至今已經十次進社區。在近5個月時間裡,金報集團每周六都安排一名班子成員帶領20多名志願者到社區清掃垃圾、文明勸導,截至目前,已經有黨員志願者1200多人(次)參與社路社區創建活動,志願活動時間超過6000小時。
在蘇孟鄉蘇孟村文化禮堂的外牆上,有一面「最美牆」,上面張貼著最美妻子張鳳妹、最美丈夫鮑有溪、最美母親陳桂芬等20位「最美蘇孟人」的照片,他們都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的突出代表。三江街道也多次開展最美社工、最美志願者等最美系列評選活動。在開發區,每月都會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小巷、最美樓道、最美小區、最美商鋪、最美志願者等系列評選活動,樹立身邊優秀典型,引領社會文明風尚,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營造了全民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
焦點五:幹群合力
創建氛圍日益濃厚
今年85歲的夏球滿是陽光社區有名的「熱心腸」。「老夏爺爺是我們社區在冊年齡最大的一位黨員志願者,每天都來參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願服務活動,社區裡居民和商家幾乎都認識他,不停給他豎大拇指。」社區黨委書記陸曉娟說起老夏爺爺,滿口的稱讚和佩服。「習主席講要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很有感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就是要講自覺,並養成良好習慣,不是靠敲鑼打鼓就能成。」只要一提起創建工作,夏球滿充滿了幹勁。
在開發區,像夏球滿這樣「閒不住」的黨員志願者還有很多。作為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中流砥柱,開發區成立了黨員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文明出行勸導、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湧現了宋小明、範愛月等一批紮根社區,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光輝形象的老黨員。
文明城市建設,既需要「面子」,更離不開「裡子」。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開發區堅持走群眾路線,在群眾有意願的事情上做文章,在群眾有積極性的時候下功夫,讓群眾在創建中唱主角,營造全民共建共享創建成果的良好氛圍。秋濱廣場舞大媽、西關樂大姐、三江街道「夕陽紅」志願服務隊、高畈社區文明創建突擊隊等居民志願者群體層出不窮,黃志勉、林樹根、葉漢松、莊阿毛等熱心志願者不斷湧現,62186名志願者們積極投身創建行動,開展環境治理、秩序維護等,傳播文明正能量,成為街頭巷尾的亮麗風景。
文明城市創建不僅是城市的文明程度測量表,也是幹部鐵軍素質、鐵軍本領、鐵軍擔當的試金石。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開發區各責任部門與鄉鎮(街道)協作配合,積極打造創建工作的「開發區樣本」,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金開鐵軍在創建中得到進一步鍛造。帶領聯合執法隊伍持續奮戰一線的開發區創建辦副主任倪志龍;舍小家、為大家的社區女幹部們都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社區人手少、創建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街道社區之間都憋著勁比著幹,我們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項宅社區黨委副書記葉麗群說。
創建不僅打造了城市的「筋」與「骨」,培育了城市的「靈」與「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與「肉」,帶來的是城市由「顏值」到「氣質」的根本性改變。勁風正起好揚帆,蓄勢待發正當時。在開發區,綠色新風已逐漸融入黨員幹部群眾血脈,文明理念正逐漸成為全民生活習慣,開發區正以嶄新的姿態擁抱更加文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