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帶孩子出門逛街,看見玩具,好吃的,就挪不動步子,會可憐巴巴地望著家長給買。要是家長狠心不買,孩子就會又哭又鬧。家長們就會覺得不能太順著孩子的意了,這樣會慣壞孩子,態度就會堅硬起來。
兩位媽媽面對80元1斤的車釐子,做法截然不同
家長們不管去菜市場買菜,還是去超市買東西,都會習慣去水果區看一眼,有沒有便宜又很好從吃的水果,可以買一點回去。這天,小王帶著她4歲的女兒,逛超市,逛到水果區的時候,女兒看見紅彤彤的車釐子,就不肯走了,給媽媽說了一句:「媽媽,我要吃車釐子」,就拉著媽媽就去買,媽媽看了一眼價格80元一斤,好貴。果斷拉住孩子逃離這個區域,說這個水果太貴了,等過兩天便宜了,媽媽再給你買。不如我給你買蘋果吃吧,你看剛剛那個都沒有蘋果大,還沒有蘋果紅,肯定不好吃。兒子雖然不情願,只能接受媽媽這樣的做法。
而另一位媽媽得到孩子的請求,在心裡也衡量了一下,雖然經濟開支有限,但是買幾個給孩子嘗嘗,那還是買得起的,而孩子見到媽媽買了,心裡也是非常高興的。
這兩位媽媽的做法,其實是會影響到孩子的。第一位媽媽的做法,媽媽雖然為了不給孩子買而撒謊這樣的做法是有點欠考慮的,家長要是一味地去拒絕孩子的願望,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愛自己,對家長的信任度也會降低。那麼第二位媽媽呢,面對這麼貴的水果,是覺得有點小貴,但是還是可以嘗試的。這樣也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感,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長們對孩子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1. 一味地拒絕孩子
在面對孩子提的要求,自己實在不能滿足,那麼就可以選擇拒絕孩子,但是必須要向孩子說出原因。面對孩子的一些簡單要求,家長該滿足,還是要滿足的。這樣才會使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感到安全感。
2. 父母和孩子平等溝通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就是孩子,不能逾越了這個關係,也更不會給孩子講家裡的經濟狀況,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在一些特殊的時候,家長實在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就可以讓孩子知道家庭的收入和支持,讓孩子知道家長不是不想滿足他們,實在是有點難。那麼,孩子也會體諒家長。
總之,在孩子提出的基本需求,家長還是應該去滿足。那麼,面對80元1斤的車釐子,你會選擇買給孩子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