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堅持把垃圾分類作為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中國最乾淨城市和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工作,通過引導居民「源頭分」、落實專員「中端分」、實現末端「資源化」,探索出一條符合四川盆周山區特點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新路子。截至2020年8月底,垃圾分類知曉率90%以上,參與率達4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0.54%。
在深入分析市情的基礎上,廣元明確了「全面統籌、順向謀劃,末端牽引、逆向推進」的思路,成立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印發《廣元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制發責任清單和問題清單,將市城區、劍閣縣、昭化區、朝天區作為示範城市建設重點區域,25個街道(鄉鎮)373個居民小區實現了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0年3月,出臺了《廣元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為生活垃圾分類提供了法治保障。
為持續穩定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廣元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模式,引入相關現代信息技術推進垃圾分類,有效推動了垃圾回收的資源化和減量化進程,實現線上信息流和線下物流的統一。廣元已建設固定居家館161座,流動居家館2座,按每座居家館覆蓋居民住戶1000戶左右、輻射半徑一公裡左右規劃選址,結合當地居住區特色匹配設計11種居家館式樣,做到一館一特色,一館一風景,一館多用途。每座智慧居家館均配置工作平臺、細分垃圾投放區和自助終端一體機、智能磅秤等;安裝LED屏及設置宣傳欄;實現環衛工人臨時休息場所和智慧社區、基層治理平臺多用途。在啟明星小區智慧居家館裡,整齊地擺放著4個可回收物回收桶,貨架上的商品清楚地標註著相應的積分價格。居民把已分裝的垃圾遞給工作人員,稱重、刷卡、積分,短短1分鐘,居民就可以用積分將相應的日用品帶回家。
精準化分類是做好垃圾分類的關鍵一環。廣元落實分類員「督導分」、分揀員「精準分」、分類師「指導分」和清運員「考核分」,機關單位安排專兼職分類員500餘名,負責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檢查指導、監督考核;垃圾中轉站安排300餘名環衛工人兼職分揀員,對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收運的生活垃圾進行再分類;智慧居家館垃圾分揀點配備161名垃圾分類師,進小區、進單位面對面普及分類知識。政府部門利用垃圾分類雲平臺,全程實時監控各環節運營狀況,了解真實有效數據,為掌握分類效果以及制定相應政策提供依據。
「以前扔垃圾的時候,無論是什麼,都一股腦兒扔在一起,交由清潔人員進行處理。實行垃圾分類以後,大家都自覺將各類垃圾按照標準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廣元市昭化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湯關軍說,自從單位迎來了一批「新客人」,大家逐步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環境衛生整潔了不少。他口中的「新客人」,便是安放在辦公室、公共區域的生活垃圾分類專用垃圾桶,這些科學設置、大小適宜的垃圾桶,把垃圾分類與廣大機關幹部的日常工作緊密聯繫起來。在廣元,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桶配置全面到位,成為了深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細胞工程」的有力推手。
「垃圾分類人人參與,黨員幹部更應該帶好頭。」湯關軍說。廣元黨政各機關、公共機構等強制分類單位均落實1名人員專門負責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督促每個單位幹部職工主動前往智慧居家館辦理垃圾分類積分卡,每月收集和公示每個單位及幹部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情況,從幹部的習慣養成,促進和帶動全社會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形成。
在強化「中端分」的過程中,昭化區完善考核機制,落實更細舉措,取得了很好成效。該區堅持以培育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示範小區(院落)、示範社區為抓手,建立了《昭化區生活垃圾分類小區(院落)考核細則》《昭化區生活垃圾分類社區考核細則》《昭化區生活垃圾分類單位(企業)考核細則》,對小區(院落)、社區、單位(企業)實行差異化分類考核,按照「程序公開、注重實效、自主申報、鎮(行業)初審、區級評審」的原則,每年底組織評定和命名一批示範創建單位,並公開向社會公示和實行動態管理。到2020年年底,該區所有機關事業單位等全部建成垃圾分類示範單位,元壩鎮、昭化鎮建成1個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元壩鎮建成2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為促進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打造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綠色「終點站」,廣元建立起餐廚垃圾專業化處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與綜合利用等多種形式有機融合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與資源化利用體系,利用科技手段讓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有力促進了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
開餐館的王先生表示,「過去臭烘烘的餐廚垃圾堆放在廚房裡,衛生條件十分糟糕。」他說,「現在餐廚垃圾專用桶就擺放在店門口,還有專人來回收,實在是太好了。」
而這僅僅是廣元推行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的前端工作。2018年11月22日,廣元啟動餐廚廢棄物處置項目,建成佔地15畝,總投資8600餘萬元,日處理能力達100噸的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廠,為市城區及朝天區、昭化區4500餘家餐飲企業和學校、醫院等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按照收運處置一體化模式,對收運回來的餐廚垃圾經預處理後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主要用於鍋爐的燃燒,繼續為反應釜加熱提供熱源,達到循環利用,過濾廢棄動植物食用油脂經處理後製取生物柴油。為了使其它垃圾「浴火重生」變成新能源,廣元引用社會資金3.9億元,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700噸。由環衛部門收運的其他垃圾,通過焚燒發電處理後,殘渣銷售到磚廠等企業進行再利用,飛灰按危廢處置要求進行處置。目前,已焚燒處置其他垃圾40餘萬噸,發電量近2億度,產生效益1.2億元。
為進一步規範有害垃圾的收運,廣元規範設置有害垃圾收集暫存點,對智慧居家館等處收集的有害垃圾進行暫存。暫存點按照密封、防腐、防爆等要求打造,設立廢電池、廢藥品、廢燈管等存放專區,每天記錄溫溼度,嚴格出入庫管理。
負重致遠,未來可期。廣元將持續高效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導更多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形成人人知曉、普遍參與的社會氛圍,讓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文明自覺、行為習慣和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