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掃描回收箱上的二維碼,門就會自動打開,把垃圾扔到裡面,系統自動稱重,手機上就會顯示本次投放重量,獲取相應的積分。積分可以兌換學習用品、油鹽醬醋茶等。垃圾分類不僅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還可以兌換禮品。在河東區怡海國際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垃圾分類可以兌換獎品的活動,吸引了不少業主前來投放垃圾。
「在怡海國際社區內設置了5個投放點,採取定點投放方式,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進行分類收集。」中節能(臨沂)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垃圾分類引導員張濤告訴記者。試點開展以來,怡海國際小區居民參與度達100%,註冊會員達2230人,累計回收可回收垃圾17.51噸、有害垃圾100千克,兌換積分30多萬分,每天收運廚餘垃圾1200公斤,取得良好成效。
4月9日,我市出臺了《臨沂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未出臺前,市城管局堅持政府引導、試點先行,依託中節能(臨沂)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燒廠及生態循環產業園,於2019年9月在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組織各區(開發區)分別選擇一個物業管理規範、群眾基礎好的小區開展試點基礎上,重點推進了蘭山區北城新區柳青街道趙岔河小區東區、老城區的金雀山街道泰和花園西區、河東區怡海國際小區等7個社區進行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
在柳青街道橋坊社區趙家岔河小區內的垃圾分類兒童學習活動室,兩名兒童正在將印有各種各樣的垃圾卡片分類放到垃圾分類模具裡面。「社區為孩子們投資購買了垃圾分類小玩具、小卡片、小掛圖、小繪本,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為長期、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柳青街道橋坊社區趙家岔河黨支部書記趙建彬介紹,社區堅持「垃圾分類,教育從娃娃抓起」。目前,社區內共設置12組分類桶點和2組智能分類箱,投放72個分類垃圾桶。
「我們要綜合考慮居民生活習慣和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終端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堅持試點先行,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形成可複製的生活垃圾分類經驗,逐步在全市推廣。」市城管局環衛處副處長曲寶常告訴記者,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形成全過程、高效能、廣覆蓋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體系、運行體系和管理體系。
根據《臨沂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了時間表。2020年,臨沂市中心城區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一個區(開發區)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各縣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22年,臨沂市中心城區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縣區(開發區)至少有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25年,臨沂市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各縣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的政策和標準體系持續完善。
(沂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