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申通地鐵集團消息,今年內,上海將建成10號線二期、15號線與18號線南段等三條軌交線路。同步在建的軌交14號線進展也頗受關注。
14號線超過7成站點位於中環線以內,在全市在建地鐵線路中,以高難度著稱,並倒逼出了許多技術與管理的「首次」「第一」。
自2016年全面開工以來,14號線一直處於「低調」建設中。今天,就來給大家揭秘一下,14號線最「神秘」、最「險」以及最「冷」的站點~
請旋轉手機,查看線路全圖↓
最神秘的站點
陸家嘴站
軌交14號線全長39公裡,設有31個站點,其中超過7成站點位於中環線以內。施工更需穿越陸家嘴、豫園、大世界、黃陂南路、靜安寺等核心區,對周邊影響難以避免。但在陸家嘴摩天樓群中,地鐵工地幾乎「隱身」,過路行人很難發現。
浦東花園石橋路周邊,國金中心、花旗銀行大廈、東亞銀行大廈等摩天大樓密集分布,其中一座裝飾有垂直綠化的低矮玻璃幕牆建築引人注目。也許很多人都想不到,室內是整片地鐵工地。
「這裡是全市最大的室外封閉式工地,建築長度超百米。」申通地鐵上海14號線項目經理單亞介紹說,把工地裝進「殼子」裡,就能最大程度降低噪音、揚塵、明光對周邊辦公和居住區的影響。外觀針對陸家嘴整體風貌量身打造,用灰色、植被與幕牆進行點綴,達到與周邊環境融合。
在這座灰色建築下方,建設者們將挖出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車站,地下最深達到29米,未來要和2號線實現換乘。距離83歲的浦東威立雅水廠僅4.7米,距離東亞銀行地下室僅6米,與國金中心商場僅一牆之隔……陸家嘴站的建設條件,在全上海可謂最複雜之一。地鐵施工會不會對周邊產生擾動?
上海建工該項目經理馬仕說,由於採用了十多項高科技手段,施工目前都在可控範圍內。陸家嘴站的圍護結構可達52米深,並首次在上海大規模使用一種全新加固工藝,猶如造了一座「銅牆鐵壁」。在這種工藝保護下,即便是距離最近的威立雅老水廠,也能在地鐵施工中不間斷安全運營,保障陸家嘴金融城的用水需求。線路通車後,這裡將成為陸家嘴區域第二座軌交站點,方便陸家嘴白領通勤。
最「險」的站點
靜安寺站
延安路高架是上海東西走向的交通大動脈。在其正下方建造一座車站,還要不封堵交通,難度可想而知。
作為唯一下穿延安路高架的地鐵站,靜安寺站被看作是「14號線難度最高車站之一」。旅遊景點多、往來行人多、歷史建築多、地下環境複雜……在建設中面臨諸多「險象」。
這一「難」倒逼出一項全國首創。車站根據延安路高架走向分為A、B、C三區。下穿延安路高架的B區採用暗挖工藝,也就是不直接挖開地面,而是通過打地洞的方式去開拓地下空間。與常見的圓形盾構機不同,靜安寺站採用上海製造的類矩形超大斷面頂管機。
「矩形頂管的優勢是,空間利用率更高、隧道整體剛度更大、滲漏通道更少。」隧道股份上海隧道14號線靜安寺站項目經理徐經緯說,暗挖法不影響延安路交通,管線搬遷量大大降低。
據了解,目前,矩形頂管機已在地下立交道路、大斷面公路隧道等方面應用,靜安寺站是國內首次應用於建造地鐵車站本體。
身處千年古剎靜安寺與現代商業交匯之處,靜安寺站建設者們在儘可能減少對市民影響上也動了不少腦筋。人們常常會看到施工工地繞著華山路與延安路四周靈活變動,確保交通幹線與人行天橋正常使用。建成後,14號線將與2號線、7號線靜安寺站形成「門」字型換乘樞紐。
最「冷」的站點
大世界站
零下近兩百攝氏度的液氮,源源不斷地注入地下,讓4米厚的土層速凍至零下20多攝氏度……軌交14號線大世界站成了最「冷」站點。
「把凍結體複合牆結合翹腳幅地牆的工藝,是上海地區首次使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該項目經理杜毅說。這項工藝聽起來專業,卻是能夠解決大世界站地下開挖的難點——間隙滲水。
大世界站位於金陵東路和金陵中路下方,西臨上海音樂廳,北臨大世界。和軌交14號線其它車站一樣,大世界站也面臨 「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挑戰。由於城區地下管線複雜,技術人員發現開挖的坑底距離電力隧道僅有0.5米,也因此會造成一個4.2米長的缺口,無法全封閉。如果繼續施工,就會出現滲水問題。
經過研究,技術人員決定把缺口「凍起來」。一來可以防止漏水,二來也能夠提供保護層,防止電力隧道在施工中被「誤傷」。整個凍結時間歷時50多天,凍結體直徑達到4米。
結合所在區位特點,建設者們量身制定了一套極精細的建造方案:為了不影響金陵路通行,施工場所被分割成4塊,最小的一塊佔地僅90多平方米,相當於一套住宅的面積。為了不全封閉施工,臨時調整交通組織高達20多次,在上海地鐵施工中極為罕見。
預計14號線大世界站建成後,將與地鐵8號線實現「T」型換乘。
編輯:史笑雨
來源:上海地鐵shmetro微信公眾號
↓可能你還想看↓
▶
▶
▶
▶
▶
▶
原標題:《最神秘、最「險」!這麼多神奇的車站,就藏在這條悄悄建設中的軌交線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