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瓜礁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1988年3月14日為了保衛中國海上領土主權不被侵犯,中國海軍在赤瓜礁同越南海軍爆發了一場短暫而又激烈的小規模海上衝突,中國海軍僅以輕傷一人的代價重創越南海軍,保衛並鞏固了我國對南沙群島的領土主權完整。
1987年,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中國政府決定在南沙群島永暑礁建立1座海洋觀測站。1987年5月和10月,中國海軍會同中國國家海洋局兩次派艦船到南沙群島勘察選點。同年11月,74號站定點在永暑礁;永暑礁74號海洋觀測站於1987年12月完成設計,1988年2月開始施工。執行施工任務的是登陸艦929編隊,計有艦船10艘,工程人員400餘名。然而在我國執行施工任期間,越南派出軍艦不斷進行騷擾阻撓,還趁勢侵佔了我國數十個島礁。
針對越南的挑釁行徑,榆林基地奉命組織艦艇編隊,前往南沙群島水暑礁及其周圍海域,保衛施工部隊施工,保衛附近海域及其島礁不受侵犯。1988年2月22日考慮到局勢危險,戰鬥隨時可能爆發,中國海軍增兵南沙,命令502編隊日夜兼程趕到南沙海域,與先前抵達的南海艦隊湛江基地的162編隊和東海艦隊的510編隊會合。三支編隊會合後,由陳偉文統一指揮。162編隊和510艦編隊負責在永暑礁到華陽礁海域巡邏,保衛永暑礁施工的安全。502編隊則在南薰礁附近海域巡邏,並視情況執行考察各礁和佔礁的任務。
1988年3月12日,越軍從金蘭灣駛出兩支編隊,一支撲向赤瓜礁,一支駛往鴻庥島,前者準備侵佔赤瓜礁。12日晚上,正在南燻礁附近巡邏的中國海軍502號護衛艦接到敵情通報,越軍派遣HQ604船、HQ505登陸艦駛往九章群礁西南端的赤瓜礁,想在該礁建高腳屋。於是502護衛艦全速向赤瓜礁駛去。
1988年3月13日下午14時25分,中國海軍502號護衛艦抵達赤瓜礁,17時左右,502艦雷達發現3艘越南艦船向赤瓜礁方向駛來,502艦做好戰鬥準備。21時15分,中國海軍531、556艦已經趕到,556艦監視瓊礁方向,531艦和502艦匯合。23時50分,502艦派6名艦員由王正利帶領,駕駛小艇登上赤瓜礁。他們將國旗插上礁盤,端著衝鋒鎗在中國主權碑旁守護一夜。
1988年3月14日6時,越南海軍604號運輸船放下一條木船裝載著全副武裝的越軍和構築工事用的材料,強行登上赤瓜礁。至7時30分,越軍上礁人員共43名,並在赤瓜礁北側插上2面越南國旗。中國海軍由502艦李楚群政委用高音喇叭喊話,要求越軍退出中國領土,此時中國海軍艦隊後續登陸人員上礁,502艦有33人上礁,531艦有25人上礁,登礁中國總人數增加到58人,雙方在相距210米的礁盤上武裝對峙。8點20分,守礁中國十幾個戰士與越軍護旗人員發生衝突。杜祥厚折斷越南旗杆,反潛兵張清趕上,收繳了越旗。一名越軍舉槍向張清瞄準,楊志亮伸出左手抓住越軍槍管向上託。越軍槍響,楊志亮左臂頓時被子彈擊穿。越軍打響了衝突第一槍。礁上中國軍人立即開火反擊,礁上一片混戰。中國軍人一邊反擊,一邊按既定方案迅速後退,以利中國海軍高射機槍火力支援。赤瓜礁海戰正式爆發。
越604船上的高射機槍同時瞄準中國502艦掃射過來,8點47分30秒,502艦上的機槍開火了。緊接著,前主炮射出第一發炮彈,炸飛了敵船上的機槍。502艦上的37毫米炮、100毫米炮一齊開火。射擊9分鐘後,敵604船起火下沉。8時57分,越軍登礁人員打出白旗投降。赤瓜礁戰鬥爆發後,位於鬼喊礁的越南海軍505登陸艦以40毫米炮向中國艦隊射擊,編隊指揮所命令531艦反擊,531艦距離30鏈(3海裡)邊機動邊射擊,當即擊中越505艦7發100毫米炮彈,其前炮被摧毀,煙囪被擊中,駕駛臺起火。為免沉沒,505艦向鬼喊礁搶灘。搶灘後燃燒了5晝夜,艦艇徹底燒毀,後拖回越南軍港始終無法修復。531艦由於火炮射擊艦體震動,全艦發生故障54起,100毫米主炮火控雷達故障一直未能修復,只發射54發炮彈即射擊中斷,致使未能擊沉越505艦。瓊礁方向,556艦於9時15分接到編隊指揮所命令,立即對越605船反擊,越605船中彈起火,指揮臺被擊毀,船體傾斜嚴重,甲板上水。9時37分,556艦停止射擊,後經查證,越605船於當晚沉沒。
在戰鬥中,中國海軍艦艇消耗100毫米炮彈285發,37毫米炮彈266發,擊沉越船2艘,重創越船1艘,俘虜越軍40多人,其中中校軍官1人。越船傷亡約400人。中國海軍艦艇僅楊志亮1人為越軍走火輕傷,無人死亡,艦艇沒有損傷,收復9個島礁,擊沉越南海軍艦艇2艘、重傷1艘
此戰後永暑礁海洋觀測站建設工程一切順利,越南海軍對中國多個礁盤建設均不敢阻攔。1988年8月海洋觀測站順利竣工。而赤瓜礁後來也成為中國在南沙的重要支撐點,並於2014年11月基本完成填海工程,使島礁面積擴大到11萬平方米,極大改善了中國在南沙的前沿部署條件。1991年5月,西沙機場驗收通航,海軍航空兵進駐,大大增強了我國維護南沙群島主權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