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出成果 歷史人文底蘊是四川獨特的...

2020-12-16 四川省人民政府

1套書、10冊本、600幅畫作、10個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誕生了又一個成果。5月6日,《四川歷史名人青少年繪本》出版座談會在成都舉行。

《四川歷史名人青少年繪本》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和瀘州市文化研究中心聯合出品。座談會上,在揭秘該書出版幕後故事的同時,眾多專家學者認為,四川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這正是四川獨特的發展資源。

青少年樂知古與今從學習歷史名人開始

2017年,我省啟動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將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等10人確定為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青少年繪本》就是響應這一工程精心策劃推出的。

瀘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繪本主編趙曉東告訴記者:「本套繪本以首批10位四川歷史名人的事跡為載體,採用現代教育範式,旨在讓廣大青少年從歷史名人身上積澱的珍貴精神財富中汲取精神營養,滋養內心世界,增強自身文化涵養。」

「傳統學術要更加貼近現實生活,研究要走出書齋。我認為這套書具有特殊意義,它面對的是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四川大學教授郭齊表示,隨著這套書的發行,青少年、兒童能從中陶冶情操,從不了解到了解,從知之不多,到知道更多,這樣的影響是其他成果無法取代的。

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以李賀、韓愈等歷史名人的經典詩詞闡釋觀點:「這些歷史名人在今天已成為寶貴的祖源記憶和歷史資源。如何讓他們活起來,走出歷史、活在當代,進入社區、走進學校,是當今四川人的歷史擔當和歷史責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未來的重任和期望在青少年身上。詩人李賀說『少年心事當拿雲』,韓愈說『少年樂新知』『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少年心事當有乘風破浪、善於夢想的初心,有拿雲濟滄海、樂知古與今的理想精神,就應當從學習歷史名人開始,從吸取古今名人的知識、經驗和智慧開始。」

歷史名人是旅遊資源中最亮的文化符號

日前出臺的《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中,特別提到要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對此,專家們紛紛點讚,認為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深入實施,極大地豐富和提升了人文資源的可感可觀性。

四川大學教授彭邦本認為,歷史名人身上充滿了魅力,他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資源。「無論是文化產業還是旅遊產業,都可以把他們作為寶貴的資源加以開發。像歷史名人的故裡,或者是歷史名人創造豐功偉績的地方,都是亮點。把這些亮點梳理出來,就是文旅融合的生長點。」

「文旅融合,歷史名人是靈魂,是旅遊資源中最亮的文化符號。」譚繼和認為,任何一個歷史景觀,都離不了歷史名人。但如果不了解歷史名人,那旅遊就沒有了意義。比如,只有了解諸葛亮,才能對武侯祠有認識。蘇軾的茶道集成了巴蜀文化,以真情、禮儀為主,是尊重長輩、是善待友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遊客了解這些內涵,到三蘇祠喝茶才會有意義。「只有通過深入挖掘歷史名人資源,我們才能從觀光旅遊進入體驗旅遊,才能把遊客留下來。」(記者 肖姍姍

相關焦點

  • 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 為文化傳承創新提供可資借鑑的示範...
    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揭曉。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找準了切口 探索了新路 形成了影響
    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為文化傳承創新提供可資借鑑的示範樣本——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林 吳曉鈴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揭曉。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央媒看四川|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讓歷史名人走進現實
    《光明日報》6月10日頭版四川通過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讓歷史名人走進現實,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實踐。全文如下:近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等10人入選。
  • 四川:圍繞「歷史名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近日,由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名人大講堂」公益活動在四川省圖書館拉開帷幕,首期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以《萬古江河鳥飛回——杜甫與中國人生》為題,在講堂上為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杜甫,引得在場觀眾感慨萬千。與此同時,還有大批傳統文化愛好者通過網絡收看了此次活動直播,反響熱烈。
  • 從歷史讀懂未來 作家+學者+記者集體之作《四川歷史名人讀本》發布
    2017年,四川率先創新啟動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已先後推出兩批歷史名人,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較大影響。其中首批推出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十位歷史名人,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活載體,承載著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優良傳統,閃爍著巴蜀人民獨特的氣質風範,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佔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成為如何四川文化的重要IP。
  • 四川歷史名人成文化大IP 作家+專家+記者合力捧出「新成員」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大江東逝水,萬古競風流,巴蜀多驕子,一脈耀千秋……2017年,四川啟動實施了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首批推出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十位四川歷史名人。
  • 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讓歷史名人走進現實
    《光明日報》6月10日頭版四川通過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讓歷史名人走進現實,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實踐。 全文如下:
  • 讓歷史的光芒照耀今天——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四川故事」
    今年以來,四川省著手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全省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行動起來,深入挖掘保護四川歷史名人資源,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文化的福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人民日報記者任姍姍  活化傳統植根當下 擦亮巴蜀文化的名人符號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 【同心文】作家眼中的四川歷史名人都是什麼樣?
    著名詩人、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為該書寫序,點讚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力薦該書「沉溺與升華,挖掘和發現,作家們以四川當代作家的人文擔當,著力呈現復原歷史、闡釋歷史的使命感」。 □本報記者 肖姍姍 十位作家講名人故事 2017年初,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正式啟動,並於7月公布了首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
  • 《巴蜀史志》又一力作「四川歷史名人」 專刊出版
    特別是歷史上湧現出一大批傑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等,他們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閃爍著巴蜀人民獨特的氣質風範。為傳承弘揚四川歷史名人精神品格、氣質風範,彰顯歷史名人當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四川省自2017年3月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以來,先後公布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第1批: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第2批: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
  • 推薦你心中的四川歷史名人
    推薦你心中的四川歷史名人)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楊帆 繪圖楊仕成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重磅開啟山清水秀生巴蜀,人傑地靈匯天府。四川又稱蜀,沃野千裡,物寶天華。為了深入挖掘保護四川歷史名人資源,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四川文化軟實力、影響力和競爭力,「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在全省範圍內重磅啟動,歡迎天下川人踴躍推薦心中的「四川歷史名人」。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四川歷史名人精神在川蜀大地異放光芒
    (2020年6月9日四川日報)  自古巴蜀大地歷來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而英傑不斷。自2017年四川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以來,今年評出的10位名人是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前後兩批共評出20名四川歷史名人,他們是四川歷史上傑出代表,更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
  • 四川公布首批本省歷史名人名單,大禹、李冰等10人入選
    四川公布首批本省歷史名人名單,大禹、李冰等10人入選 微信公眾號「川報觀察」 2017-07-12 13:25
  • 四川歷史名人 陳子昂
    圖據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1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就算你不熟悉陳子昂,那也一定讀過他的《登幽州臺歌》。
  • 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傳播推廣啟動儀式在眉山舉行
    隨後,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代表各家出版社發言,以「四川歷史名人叢書·研究系列」為例,他表示,如何講好名人故事,傳播好名人精神,出版社一直在做著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在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四川歷史名人叢書」順利出版,這批圖書不僅是集體智慧之作,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價值的代表範本。
  • 安徽人文翁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最終確定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來自安徽廬江的漢代教育家文翁順利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網上的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他的:文翁(公元前187~前110) ,名黨,字仲翁,公學始祖,廬江人,西漢循吏。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開湔江口,灌溉繁縣農田1700頃,發展水利事業和農業生產。同時建立學校,興辦教育,選送蜀郡俊秀之士張叔等18人去京師從博士學習,歸屬後教授生徒。
  • 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將擁有「自己的交響樂」
    原標題: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將擁有「自己的交響樂」   1日晚,四川交響樂團和6位老中青作曲家現場籤署了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系列交響樂創作工程項目合作意向書。川交吳靈峰團長表示,本次創作工程,是對傳承、挖掘四川優秀民族民間音樂的新鮮嘗試,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打造出10部具有四川人文色彩、四川風味,體現四川歷史名人的優秀交響樂作品,並由四川交響樂團負責相關的排演工作。   據了解,首批公布的四川十大歷史名人是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
  • 【方志四川•新刊預覽】《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推介
    專刊推介《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2017年,四川省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先後確定大禹、李冰、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文翁、司馬相如、常璩、陳子昂、格薩爾、秦九韶等20位四川歷史名人。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一半都是石室校友
    2020年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最終確定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按年代排序)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第二批10位四川歷史名人中,有一半都是石室校友,包括文翁、司馬相如、陳壽、陳子昂、李調元。
  • 四川歷史名人研究會及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在蓉舉行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全省歷史名人研究會、研究中心對促進歷史名人創新工程有了更加廣泛的共識,對推動巴蜀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心,形成了良好的整體發展態勢。  11月1日上午,四川歷史名人研究會及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