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部分地鐵都在虧損,唯獨深圳地鐵盈利百億,這是因為什麼?

2020-12-13 楊洛旅行

地鐵的發展對於城市和人們來說一個福音,首先對人們來說,這地鐵速度快對於人們往來城市各個區域都是非常便捷的,其次對於城市來說,這地鐵的發展是在很大城市上緩解了交通壓力的,而且也會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對於大城市來說如果要是沒了地鐵,這日常的生活都是非常不便的。而大家也都知道這地鐵公司都是各地國資委旗下的企業,作為企業,盈利是首要目標,但涉及交通運營這樣的國企,還要考慮到民生社稷。

因此國內很多地鐵公司的營業收入都很可觀,但淨利潤卻很一般,甚至有些是虧損運營 。但是深圳地鐵卻成為了國內最成功的地鐵公司,據悉在2019年,深圳地鐵的盈利超了百億,高達116.67億元,武漢以15.65億元位居第2,杭州和廣州緊隨其後。

而廣州作為省會去年的盈利也才10.44億元,這個數據看似不錯,但不足深圳的十分之一。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19年,廣州、武漢、杭州、南京、成都等省會城市加起來,淨利潤都不到深圳地鐵的一半。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這深圳地鐵的總資產高達4591億元,淨資產2818億元。我猜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為什麼這深圳地鐵盈利會這麼高? 其實不少專家學者提出,深圳地鐵吸取了香港地鐵成功的經驗,打造了完美的「軌道+」生態圈。

而且隨著發展深圳地鐵「軌道+物業」的模式早已深度融合,而以樞紐站點為代表的「站城一體化」也日益成為了深圳地鐵物業開發的核心。不過這深圳地鐵的客運業務的淨利潤貢獻並不高,也就是說這深圳地鐵其實是不靠這人流量賺錢的。

其實這正在幫深圳地鐵賺錢的是與之相匹配的。地鐵配套的車站商務以及地鐵物業的租賃、管理、開發,這些才是其重要的利潤貢獻來源。而且隨著這深圳城市的整體開發,也更是讓深圳地鐵受益。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深圳將來還會發展得更好,現如今深圳的地鐵還不是國內最發達的,地下線路也沒有北京,廣州複雜,可是卻比那些地鐵發達的城市更賺錢,這說明什麼?對此你表示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國內大部分地鐵都在虧損?唯獨深圳地鐵盈利百億,背後有啥貓膩?
    地鐵的發展城市和人們來說是福音,首先對人們來說,這是城市地鐵的速度各地區往返的,非常方便,其次對城市來說,這個地鐵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城市,緩解交通壓力,又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國內大部分地鐵都在虧損?唯獨深圳地鐵盈利百億,背後有啥貓膩?
  • 國內地鐵大都虧損,這個城市卻「刷刷」盈利超百億,竟不是北上廣
    文:銀子由於中國的交通越來越便利,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添了汽車,但隨著汽車的增加,地面交通擁堵的現象也時常出現,這種現象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尤其明顯,因此為了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地鐵應運而生,但是我們國內的地鐵大多都是虧損的,因為地鐵建設是一項非常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來支持,另外,地鐵在後期的運維完成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的
  • 全國唯一地鐵盈利的城市,別人虧錢它年賺百億,背後有何玄機?
    地鐵作為一個城市的主動脈,承擔著分擔人流量的重大責任,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地鐵這樣便捷的交通工具,城市的發展就會相對來說緩慢一些,而申請建設地鐵也是需要滿足很多條件的,城市的GDP已經人口的數量,這都是有著硬性要求的。
  • 深圳地鐵為何成功?盈利超百億,廣州武漢杭州加起來不到深圳一半
    地鐵的建設,不僅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也為一座城市增加了知名度和影響力。一般而言,地鐵公司都是各地國資委旗下的企業。作為企業,盈利是首要目標,但涉及交通運營這樣的國企,還要考慮到民生社稷。所以,國內很多地鐵公司的營業收入都很可觀,但淨利潤卻很一般,甚至有些是虧損運營。
  • 深圳地鐵為何年賺百億,北上廣卻連年虧損,對比票價後另有玄機!
    看了這樣的文章,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文章下面有一群被帶節奏的網友,不管有沒有來過深圳,不管有沒有坐過深圳地鐵,仿佛此時此刻都來過深圳,都坐過深圳地鐵一樣
  • 整個中國只有三條地鐵線盈利:拿什麼來拯救中國地鐵?
    文章來源:新財富酷魚從單條線路看,目前中國大陸除北京地鐵4號線、北京地鐵機場線、上海地鐵1號線等個別線路外,幾乎全部虧損;從路網整體看,所有城市的軌道交通網絡都是虧損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票價低、多元化經營不足導致。
  • 深圳地鐵「盈利」背後:政府補貼8.3億
    每經記者  韓海龍  發自深圳    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近日公布了2010年深圳國有資產的運營情況,去年9月明確宣稱集團存在巨大虧損的深圳地鐵,突然盈利高達6.3億元。    市民不禁驚呼,虧損的深圳地鐵,何以能在半年之內實現驚天大逆轉?
  • 中國地鐵迎來「虧損潮」,幾十億客流「養不活」地鐵公司?真的嗎
    雖然地鐵站總是人滿為患,但是中國目前大部分地鐵都是虧損的,因為地鐵建設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來支持,而且因為地鐵的速度很快,所以務必要保障地鐵各個部件以及鐵軌的安全性,後期的運營維護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據了解,隨著各大城市地鐵線路的增多,國家對於地鐵的投入也越來越大。
  • 全球唯一「盈利」的地鐵,一年利潤超過60億,就在我們中國
    隨著我們國內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們國內各座城市在城市建設方面也是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了,當然對於國內各座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國家也是花費了很大的心思,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觸吧這幾年在我們國內很多城市為了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所以很多城市都開始修建了地鐵
  • 中國大陸地鐵虧損運營 突破在哪裡
    最近,來自港鐵半年報中顯示杭州地鐵上半年虧損1.6億港幣(人民幣1.26億)的消息在網絡被紛紛轉載,很多人都在議論一向以營利為稱的香港地鐵,怎麼到了杭州就虧損了?
  • 同樣是地鐵,為啥深圳地鐵可以入股萬科,而瀋陽地鐵卻變賣股份?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瀋陽的地鐵建設如此之慢呢?其實很簡單,因為窮!畢竟瀋陽地鐵是全國城市中每公裡造價最低的城市。如果是建設1和2號線的時候是窮,那麼現在呢?但是這兩天的一個新聞,卻讓瀋陽地鐵窮的事實暴露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眼中了。據遼寧·瀋陽聯合產權交易所10月23日公告,瀋陽地鐵經營有限公司擬對瀋陽地鐵昱瑞項目管理有限公司80%股權及債權進行公開轉讓。這一次真的讓人們知道瀋陽地鐵的窮了,連房地產項目都開始賣股份了,不窮誰能幹這事?
  • 全國各城市地鐵運營裡程排名,大多城市都是虧損
    看到各大城市這麼積極的建地鐵,估計很多人都以為建地鐵是一個很香的事情,但在各大城市的地鐵運營過程當中,他們的盈利能力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來看一下2019年部分城市地鐵盈利能力情況。 下圖是2019年已經公布地鐵運營數據的22個城市實際營收及利潤情況。
  • 很多城市的地鐵都虧本運作,香港地鐵為何是全國盈利最高的?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小編肯定有某種神奇的魔力,把你勾引了進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天都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小美美每天都會整理分享最新最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現在請隨小編來瞧瞧下面發生的精彩故事。
  • 16家地鐵公司2019年財報大合集:深圳地鐵淨利潤超百億
    深圳地鐵過去一年,深圳地鐵實現營業收入209.9億元,同比增加84.9%,淨利潤116.9億元,同比增加61.2%。依據國內各大地鐵公司披露的2019年前三季報比較,深圳地鐵有望在2019年蟬聯國內最賺錢地鐵公司榜首位置。2018年,深圳地鐵曾憑藉72.49億元淨利,超出第二名武漢地鐵近60億元。深圳地鐵之所以能在全國近20家地鐵公司中殺出重圍,進而收穫百億淨利,主要應歸功於房地產開發,以及對外股權投資帶來的百億投資收益上。
  • 香港地鐵盈利秘訣
    鄧慶樂攝   公司連連虧損,政府不堪重負,這是大多數城市公共運輸留給人們的印象。因為投資回報周期長、運營和維修成本高,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地鐵都在賠錢,這不僅給政府帶來填不完的財政窟窿,也難以滿足民眾對優質公共運輸服務的期望。   但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成了例外。
  • 蘇州地鐵虧損「囧途」 1號線每天成本超200萬
    尷尬:交通「新貴」普遍虧損  迄今為止,全國獲批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城市達36個,其中17個已開通。但放眼世界,除香港地鐵外,其他幾乎所有地鐵都處於虧損狀態。對此,各地政府也清醒地知道,地鐵實屬交通「新貴」,既新又貴、虧多賺少,主要原因就在於地鐵建設投入大、銀行貸款還本付息壓力大、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等。
  • 北京地鐵事故背後:京港地鐵內地運營虧損
    不過,京港地鐵自2002年進入大陸以來,一直處在虧損狀況。據了解,儘管京港地鐵去年獲得北京市政府高達6.4億元補貼,就是這樣,也僅勉強獲得100萬港幣盈利,深圳地鐵四號線仍然報虧4600萬港幣。所以,壓縮成本成為了港鐵公司維持正常運轉的唯一選擇,也直接導致了港鐵在內地服務質量縮水。
  • 解開香港地鐵盈利之謎:內地城市複製有多難
    據了解,目前內地不少城市都已經和港鐵公司展開接觸,意圖引入其運作模式。港鐵公司是內地多個地鐵建設城市的心儀合作對象。  東方IC 資料圖盈利靠的是「軌道交通+物業」港鐵公司的前身為香港地下鐵路有限公司,於1975年成立。
  • 香港地鐵何以成為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地鐵?關鍵是因為它
    PART 1-北京、南京、武漢等城市地鐵迫於成本壓力紛紛上調票價,在這波地鐵漲價潮下,香港地鐵卻因強大的盈利能力而更加惹眼。縱觀全球範圍,地鐵虧損都是常態,基本要靠政府補貼「救助」,即使是世界超一線城市紐約也不例外。
  • 地鐵也會虧錢?看似每天「人擠人」,其實虧損超千萬
    從上海清算所提供的數據表明,我國各城市地鐵收入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2019年各地地鐵公司總收入中,高的達到200億,而低的也只剛剛過億元。其中深圳作為地鐵收入的「領頭羊」,在2019年公司淨利潤超過了百億元。對比深圳,其他城市地鐵收入連零頭都比不上,處於收支平衡線上下徘徊,有的甚至還需要政府撥錢「養活」來維持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