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館藏國寶:2500年前的銅鼓,媲美中國的青花瓷

2020-12-14 越南古與今

越南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國家文物保護,並將許多珍貴文物2012年定為首批國寶,其中越南最大的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就有18件館藏成為首批的越南國寶。圖為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館藏的國寶東山文化的銅鼓,東山文化被越南人視為國家文化的起源,銅鼓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東山文化最早為公元前五世紀到一世紀(其中有一段時間為南越國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越南現在以銅鼓文國家的象徵。

2017年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對越這批館藏國寶進行展示,讓越南人目睹越南的歷史。圖為越南國寶青銅坐人燈,這是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園一世紀的東山文化代表之一,東山文化是青銅文明,在法屬時期法國考古學家在清化省東山村考古挖掘而聞名。

2500年前東山文化時越南北部進入青銅時代,這個時期被越南人成為國家起源,附會到越南史書記載的雄王和安陽王時代。這件青銅谷桶在2012年列為國寶,東山文化中銅桶是次於銅鼓的代表性器物,這個陶盛銅桶尺寸是東山文化目前出土最大和紋飾最豐富精美,很有代表性。

越南人描述中越南起源於文郎國,當時甌雒人的原始國家形成,文明程度不亞於中國青銅時代。圖為定為國寶的東山文化越溪船墓,是保存最完整木質東山文化文物,出土時船墓裝著一百多件隨葬品如武器、樂器、勞動工具和銅器。說明在東山文化時期,國家私有制已經存在,這種用樹所作棺稱呼為船墓。

東山文化被越南人稱為高度文明的文化,圖為東山文化的青銅雕塑,高8.5釐米寬度9.5釐米的銅器描述一個男人背著一個女人,形象十分生動,表面東山文化高超的技藝。出土於清化省清化市。

越南將宋初靜海軍節度使自立後成為封建國家獨立發展時代,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藏有當時李朝和陳朝時期的文物,其中有許多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文物,如陶器等。上圖為陳朝時期陶罐。這件越南陳朝時期(宋朝到元朝至明初)陶罐是越南陳朝君主老家南定省陳廟,陳廟曾是越南陳朝天長府所在,是陳朝太上皇居住的地方,也深受陳朝君主陳家的龍興之地。這件蓮花紋陶罐可以看出當時陳朝崇佛及深受中國磁州窯影響的特點。

越南國寶之越南陳朝的「門下省印」,門下省是越南陳朝模仿唐宋時期設立的一個中央部門,是草擬傳達皇帝聖旨的部門。

陳朝時期雲板寺鐘,這是陳朝崇拜佛教是象徵,是越南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佛教大鐘之一。鐘上有漢字銘文,敘述了該寺廟建造的過程,對研究越南陳朝歷史文化有一定歷史意義。

後黎朝時期青花瓷,後黎朝青花瓷模仿景德鎮青花瓷,曾經做的非常好,獲得國際市場認可,曾被阿拉伯人誤認為是中國青花瓷,一度成為亞歐貴族的喜好,現在許多國家依然有收藏。這件天鵝青花瓷瓶上有花蔓、雲紋、蓮花瓣、天鵝、水波、菩提葉以及風景。畫著四隻天鵝,表示飛、鳴、足、食。一隻展翅飛翔,一隻引頸鳴叫,一隻頭埋翅膀睡覺,一隻辛勤 覓食,寓意飛黃騰達,前途光明,富裕溫飽。

後黎朝南郊碑文(黎熙宗1979年制),這個碑文上面刻有漢字,是後黎朝南郊天壇所在地所立,描述後黎朝皇帝在冬至必須祭天的及天壇建造的歷史。

景盛銅鼓(1800年制),是西山朝時期的銅鼓。上面有許多龍紋和漢字,代表當時當時銅鼓所在嘉林縣寧協社寺廟得到了越南皇室敕封。

相關焦點

  • 陶瓷之路——古越南青花瓷
    地圖上的越南,很像中國傳統裡的長龍,龍首碩大昂揚,龍頸細彎龍身有力,這個與中國地理相鄰的國度,歷史也與中國緊密關聯,一直依附從屬,在公元986年後方告別宋帝重開新基。左起:越南出版的水下考古報告《金甌古船》(Tàu Cổ Cà Mau,2002年)書影;2008年,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館藏出水陶瓷前來廣西博物館展出,此為展覽圖冊《海上絲綢之路遺珍:越南出水陶瓷》(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
  • 越南歷史博物館:匯聚眾多珍貴文物,展現越南三千餘年歷史脈絡
    越南擁有三四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及南太平洋文化的交匯處,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中有許多文物都展現的越南悠久的歷史。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考古珍寶專題展覽展出的越南銅鼓,這個銅鼓是距今日2500至2000年的東山文化代表,在1937年7月13日在河內富川縣黃夏村內屯挖灌渠時被發現。
  • 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東西方建築風格,遠東博物館
    博物館由法國殖民者於1926年建造,起初命名為遠東博物館,1932年落成,從1958年以來成為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位於河內市區東南靠近紅河邊的地方,從還劍湖走過去不到2公裡,為一幢黃色為主色調的3層法式建築,十分醒目。可能是工作日且下雨的原因,博物館裡面人很少而且基本都是遊客。
  • 那個館藏了無數中國國寶的大英博物館
    女兒問我最想去的是哪個博物館,我說British Museum,因為那裡藏著大量中國的國寶,曾經的大英帝國,靠坑蒙拐騙,「順走」了無數的中國國寶,每每想起這事,就心痛不已。今天,這些珍貴的國寶就藏著大英博物館裡。當得知,大英博物館免費向世人開放時,我的怒氣稍微平息一些,畢竟免費讓世人看到中國的文化瑰寶,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 青銅之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國寶之后母戊鼎
    2013年,《收藏》副刊將推出欄目「國寶華光」,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逐一評介國寶級文物重器,展示國寶之美和重器之重,讓深藏於博物館中的國寶華光,熠熠閃亮,照耀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著一件被譽為「青銅之王」的商代銅鼎——后母戊鼎(見圖),它通體高133釐米、長110釐米、寬78釐米、壁厚6釐米,重達832.84公斤,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因鼎腹內壁上的銘文而得名。 鼎是中華文明的見證,也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代表。青銅鼎器制沉雄、厚實,紋飾莊嚴、神秘,是中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
  • 湖南省博物館的十一件館藏國寶
    央視《國家寶藏》前晚開播後獲得不少好評。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畫、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三件國寶也將在後續節目中與觀眾見面。在節目中擔任001號講解員的張國立告訴記者,一定要去新開館的湘博看看。
  • 陝西歷史博物館,年接待遊客270多萬,國家4A景點,國寶文物18件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每天幾千人排隊,而且要提前預約,不然就領不到票。博物館,成為最受人歡迎的景點,許多網紅景點可能紅一時就被遺忘,而博物館卻有經久不衰的熱度。其實不光國內,國外也有很多好的博物館,比如大英博物館,羅浮宮,還有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俄羅斯冬宮,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墨西哥城國家人類學博物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埃及博物館等等。
  • 越南博物館裡的紅色文物:大多與胡志明有關,漢詩集還是越南國寶
    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在2011年與越南革命博物館合併,大量反應越南革命歷史的紅色文物歸屬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珍藏,之後越南設立國寶級文物,其後三件紅色文物被定位國寶,而這其中大多數與胡志明有關。圖為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關於越南革命的展區,上面是老照片是年輕時期的胡志明,當時叫做阮愛國。
  • 越南漁民在河邊釣魚發現銅鼓,或是有千年歷史的古董,有很高價值
    在河邊釣魚時,越南漁民阮明成先生發現了一個古老的青銅鼓,由於對這個銅鼓不熟悉,阮明成先生將其交給家族族人,然後將青銅鼓交給了永隆省博物館進行鑑定收藏。
  • 越南最大博物館的前世今生:中法結合的高大建築,被譽為寶藏所在
    越南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國家文物保護,其中越南最大的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文物更受重視,法屬時期建立的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已經有八十多年歷史,藏品越是越來越豐富,這座中法結合風格的建築物見證越南數千年的的歷史。
  • 肯德基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 講述國寶背後的故事
    齊魯網3月1日訊這幾個月,話題幾乎被「歷史」和「國寶」承包,從《國家寶藏》到最近熱播的《如果國寶會說話》,一件一件中國歷史長河裡的瑰寶,漸漸浮出水面,一次次成為大家的焦點。2018年新年伊始,肯德基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獲得十七件國寶形象使用的官方授權,並且將它們的文化之魂融入在18個城市的肯德基超級國寶主題餐廳設計中,向年輕消費者普及國寶文化,提升經典文化傳承和民族自信。
  • 國際博物館日,這些藏有中國國寶的世界級博物館,你去過幾個?
    故宮、國博、大英、大都會、羅浮宮相信這些大名鼎鼎的世界級博物館你都能如數家珍事實上,就以收藏或展示中國國寶文物的世界各國博物館為例有很多不怎麼有名的「小眾」、「非熱門」的世界級博物館卻有絲毫不遜於那些知名博物館的中國重器館藏你想像不到的精彩建築和難以讓國人平復心情的過往
  • 崇陽銅鼓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作為長江文明的鑑證、荊楚文化的精粹,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都是些啥寶貝,一起來看看吧! 1.崇陽銅鼓:目前所見最早的銅鼓
  • 指南丨哪家博物館擁有不能出境的國寶最多
    博物館的實力是以藏品說話的,藏品中的國寶越多,博物館的實力越強。中國大陸(不算臺灣)一共有101件不得出境的國寶,往往一個博物館有一件就已經很了不得了,然而在中國數十家一流的博物館之中,有七家是實力特別強的,每家都藏有五件以上不得出境的國寶。
  • 越南歷史博物館,它是河內最雄偉的建築之一
    在哪裡可以徹底地了解越南歷史上與法國殖民者和美帝國主義兩次對抗中獲得的歷史性勝利呢?答案就是越南戰爭歷史博物館)。它是河內最雄偉的建築之一,融合了東西方不同的建築風格。在這裡可以看到用漢字書寫的古代越南皇帝詔書和朝廷的公文,越南古代的家具,建築方式和各種藝術品。
  • 崇陽銅鼓當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崇陽銅鼓:目前所見最早的銅鼓
  • 中國的國寶都流失到哪裡:大英博物館最多,丹楓白露宮最精
    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更是從未間斷,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中國的文物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悠久文明的見證。三日本各地館藏大量中國文物日本的東京博物館有上萬件中國文物,上至新石器時代的良渚玉器,下到清代的字畫,無所不有,其中,馬遠的《寒江獨釣》李迪的《紅白芙蓉圖》等都是曠世名作。
  • 器形大過故宮博物院館藏的青花瓷大罐,竟現身黑市……|今晚九點半
    器形大過故宮博物院館藏的青花瓷大罐,竟現身黑市……|今晚九點半 2020-12-0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學高安】青花瓷見證中伊友好
    (43件),其次是伊朗國家博物館(28件),第三是我的家鄉江西高安博物館(19件)。這三個博物館我都有幸參觀過,不過元青花是它們的鎮館之寶,並不輕易展示,普通觀眾平日裡只能看到明清青花瓷。比較而言,土耳其王宮珍藏的元青花更完美、漂亮,為人熟知;而伊朗珍藏的青花瓷不太為外界所知。其實,土耳其的青花瓷館藏主要來自奧斯曼帝國四處徵戰的繳獲,其中主要是從鄰國伊朗掠奪的。據史書記載,1514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掠奪了伊朗薩非王朝首都大不裡士,將中國瓷器在內的戰利品運到伊斯坦堡。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在參觀精品文物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淵藪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