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發射場銅鼓嶺測控區圓滿完成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測控任務

2020-12-25 瀟湘晨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2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 通訊員 曾鵬 孫鈺程)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採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衛星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點火起飛後,該發射場銅鼓嶺測控區測控設備及時捕獲目標,有效獲取火箭飛行數據資料,圓滿完成測控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之後,銅鼓嶺測控區工作人員迅速轉換狀態。針對新型火箭特點,持續強化風險防控,識別狀態變化,加大精細管理,搞好流程機制優化、方案預案制定、設備設施維護、「雙想」工作、聯試聯調、應急演練等,確保文昌發射場年度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收官之戰圓滿成功。

責任編輯:吳嬋【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即將擇機發射:走進文昌銅鼓嶺測控區
    央廣網12月25日消息(記者 吳媚苗 通訊員 黃國暢 李季雨)近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前後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在「長徵五號」發射前夕,記者帶您走進風景如畫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銅鼓嶺測控區。
  • 騰飛九天啟新程——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側記
    騰飛九天啟新程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側記  黃國暢 王玉磊 本報記者 王祝華  12月22日中午,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距離海邊約800米的發射平臺上,高大挺拔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直指蒼穹。乳白色的箭體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圖案格外醒目。  大海與天空,火箭與國旗,共同勾勒出一幅壯美的中國航天新畫卷。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 中國電科Ka天基測控首秀,看家本領再助力
    原創 新聞中心 中國電科▲ 點擊藍字「中國電科」,關注CETC品牌微刊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遠望6號護送長徵八號火箭完成首飛
    高超、亓創、倪棟梁北京時間22日12時37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約10分鐘後,在印度洋某海域的遠望6號船,發現並成功捕獲目標,為火箭飛行、衛星成功入軌等關鍵動作保駕護航。
  •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銅鼓嶺的「牧星人」
    這,既是他名字的源起,也是測控點負責人孫亦林和同事長年累月為之奮鬥的職責所系。  東經110度、北緯19度,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銅鼓嶺測控點,三面臨海。  站在銅鼓嶺上遠眺,西北方向的大海那邊,發射塔架清晰可見。自2016年6月至今,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長徵五號多次從這裡點火升空。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充分繼承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
  • 長徵八號首飛試驗成功 送「昆明一號」到達預定軌道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順利將包含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在內的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魏龍、楊林海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魏龍 楊林海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直接入軌方式,成功將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
  • 邊陲「牧星人」圓滿完成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運行段測控任務
    10月26日23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7日凌晨0時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及時發現目標並完成跟蹤測控,圓滿完成了運行段測控任務。「作為一名測控人,我們手裡握著每顆衛星的『生命線』,所以我們要確保衛星不出差錯,不出問題。」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客戶從籤署發射服務合同到實施發射的時間將縮短至一年昨日(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舉行首次飛行試驗,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長徵八號火箭圓滿首飛,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已經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火箭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
    圖為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將1顆新技術試驗衛星和4顆實驗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圓滿成功。 長徵八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作為我國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它是怎樣誕生的?與其他現役型號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記者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近距離了解了這位長徵家族的新成員。
  • 長徵五號遙三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2220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進入近地點192千米、遠地點6.8萬千米的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精測妙控,助力「長五B」首飛
    5月5日17時00分,正值晚高峰的古城西安一片喧囂,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指揮大廳內,螢屏閃爍,座無虛席,充滿緊張的氣息。洪亮的調度聲中,技術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對設備技術狀態進行最後一次檢驗核對,為圓滿完成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測控任務做最後的準備。大廳正前方的巨大屏幕上,清晰地映現著千裡之外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場景。
  • 泰達產「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文昌發射場設8個長徵七號觀景臺 可容納2.53萬人
    原標題:文昌發射場設8個長徵七號觀景臺 可容納2.53萬人【摘要】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在即,本報記者走進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為你揭開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場的神秘面紗——從2002年至今,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海南文昌發射場系統副總設計師周鳳廣全程參與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論證、設計、建設、使用。
  • 「河北智慧」助推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長城網12月22日訊(記者 王棋 胡競文 通訊員 唐陽 魏後福 周清林 李寧)2020年12月22日12時36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未來將實現發動機回收使用、多頻次發射等一系列科技目標,主要承擔我國未來商業火箭的發射任務。
  • 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遠望號船隊完成「天問一號」發射海上測控
    昨天,我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任務前,遠望號測量船測控系統組織釋放信標球。
  • 遠望5號測量船完成神舟十一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 (潘佳奇 倪家良 記者張笑睿)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5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海上測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