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億美金,買下歐洲一座島,如今主權歸誰?

2020-12-10 憶一文史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提起康有為,許多人肯定知道他與清朝戊戌六君子的故事。但戊戌六君子血濺菜市口後,康有為也隨之銷聲匿跡。康有為既然沒有死在菜市口那他去了哪裡?又在做什麼呢?

康有為梁啓超這對師徒早早得知慈禧太后將要抓捕戊戌變法的人並斬首示眾這個消息,於是收起行囊開始了奔波逃亡之路。但不同的是,梁啓超是在政變當天得知消息,並勸說譚嗣同一起離開,結果譚嗣同死在了菜市口,梁啓超匆匆登上了日本軍艦。

而康有為是被光緒帝保住的,並在事發前三天出逃。戊戌變法時,光緒帝擔心變法有變,經過艱難思考,最終決定派康有為遠行去上海辦事。康有為初時還不明其意,直到後來收到了光緒帝的衣帶詔才明白變法失敗,於是踏上了遠渡重洋的遊船。本來以為只是出行辦事的康有為,帶了一些盤纏,並在上海受到了當地官員的友好接待,因此他遠渡重洋前往歐洲逃亡時,是攜帶了很多錢財的。

遠渡重洋的康有為還是一心向著光緒帝,因此他後來在加拿大組建了「保皇會」,但他畢竟是逃命奔波之人,光緒帝在戊戌變法後不久又失去權力,最後又慘死瀛臺,因此加拿大的「保皇會」並沒有什麼建設成就。除了待在加拿大,康有為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歐洲各國「旅遊」,他的逃難之旅並不慌張,因此他在逃難期間還寫了很多文章用來探討西方各國的政治學說。西方從人到物,從政治到經濟,從藝術到文學,都與東方的清王朝太不一樣了。

康有為流浪在外不能回到故土,尤其還是與故鄉截然不同的歐洲列國,內心自然十分苦悶。因此,他試圖在西方世界裡找到一點有著東方味道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公園。西方的公園在梁啓超看來有點類似東方的園林,都會栽種樹木、修建池塘,都有專人擺弄花枝、培育植物,都可以供人遊玩,相聚休閒。因為這個原因,康有為每到一處,必會尋找當地的公園去遊玩。

但公園和園林相比,不同的地方還是太多太多。再說西方的公園無論怎麼修建都始終缺少東方園林的瑰麗與意境。康有為在外流浪了16年,這16年來都「獨在異鄉為異客」,漂泊太久的他不必「每逢佳節」都會「倍思親」。流亡16年的他終於決定不再四處奔波,他幾經思量,最終決定在當時遠離戰火,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瑞典買下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修建「北海草堂」。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起名北海草堂,是為了紀念遠在天邊的故鄉,當時的北京,也就是北平,有一個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北海園林,北海園林如今是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已經有千年歷史,飽含了中國傳統文化裡園林文化的濃濃底蘊。

康有為花兩億美元買下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小島,與北海一樣擁有很多的島嶼很多的水域,在島上修建的中式北海草堂,終於使康有為有了如在故鄉的感覺。他選擇了停下腳步,在此地一待,就是三年。三年裡他專心寫作,將遊歷西方各國的經歷見識與文化體驗寫成了《歐洲十一國遊記》。

康有為一生做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那就是戊戌變法,雖然戊戌變法失敗了,但變法本身的意義卻是十分珍貴的。此後康有為大半生都用在了流亡路上,庇護他的光緒帝也早早離開人世,康有為有家而不能回,最終只能選擇在千裡之外的瑞典停下腳步,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

但若是不離開故鄉,戊戌六君子說不定就變成了戊戌七君子。當時的清王朝早已經是末日黃昏之時,戊戌變法洋務運動都沒能拯救大廈將頹的清王朝,歷史洪流奔騰不息,又豈是人力可以改寫。

可憐康有為一生奔波,最後北海草堂也隨風而逝,化為遠在天邊的一縷晚清遺煙。現在的北海草堂已經不在,康有為島也早已更名為"Restaurangholmen",意為"飯店島"。主權也已經被瑞典收回,這座島的名字和詩意的北海草堂沒有半點關係,只有當地華人還願意稱為康有為島。

參考資料:《鄉思》北宋·李覯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了2億美金,在歐洲買一座島,現主權歸誰?
    在100多年前,康有為曾花了2億美金,在歐洲買一座島,那麼如今這座島的主權歸誰呢? 一、康有為的崛起 其實仔細討論康有為的歷史,會發現這個人有一定的能耐,但他的確沒有能力站在風尖浪口。正如高曉松所說,康有為就是一個妄人,只是因為機緣巧合恰好站在歷史的巔峰。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億美金,在歐洲買了一座島,現在主權歸誰?
    而說到此,就不得不提到今天的主人公,維新變法的領導人之一一康有為,他的仕途、商路、革命道路都頗具傳奇色彩,他甚至還曾在100年前買下了一座歐洲的島嶼,他是怎樣買下的這座島嶼?如今是怎樣的一番面貌?這些故事都值得一一講述,或許看完更能夠了解康有為這個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 100年前,康有為花了2億元在歐洲買下的島嶼,如今主權歸誰?
    當年,《馬關條約》被籤下時,康有為聞訊極為憤慨,曾花了一天兩夜的時間,寫了上萬字的《上今上皇帝書》,請求光緒帝拒和,練兵、變法。 總言之,康有為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 康有為曾花了2億美金,在歐洲買了一座島,如今島的主權歸誰了
    他在逃亡的過程中一路遊山玩水,還花了2億美元在海外買了一座島嶼。大清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誕生了中國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可畢竟封建王朝的局限性擺在那裡,清朝的統治者陶醉於大國的美夢中,開始閉關鎖國的政策,做著天下第一的美夢。
  •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8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怎樣了?
    100多年前,康有為花2.8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怎樣了?《苟子·宥坐》:「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迭者志不廣。」 中國有句古語,「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大思想者往往需要相當長的一段退隱生活,以便韜光養晦,象達摩禪師那樣,面壁九年,產生出新思想,悟出新禪機,再用它們來啟發人類。
  • 百年前,康有為曾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這個島歸誰管?
    康有為,是我國近代歷史當中一個非常「虎頭蛇尾」的人了。在他剛剛出來的時候,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活動,在當時成為風雲一時的「進步人士」;然而變法失敗後,他就幾乎消失在了中國近代的歷史當中。其實他倒並沒消失,只是影響力下降而已,他後面還曾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嶼,100多年前過去了,如今這島歸誰管轄呢?
  • 一百多年前,康有為在海外買私人島嶼,如今這「康有為島」歸誰?
    戊戌六君子雖然英勇就義卻喚醒一部分人的覺醒,並且這場運動也沒有完全失敗,康有為和梁啓超兩位領導者由於提前知道情況,做好預防工作才最終免於此難。康有為更是去往海外,繼續組織愛國人士來救亡圖存。同時他也做起了生意,有很多的錢財,甚至在海外購買私人島嶼。
  •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島,三年後離開,最後這島歸誰了?
    他在遊記中寫道:「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康有為花了150萬買下了斯哥德爾東南沿海地區的一座小島,並在島上建立裡中國式的園林,取名「北海草堂」。
  • 康有為的海外生活:去北極觀光,在歐洲買下一座島,在墨西哥開銀行
    不久後,變法因觸動了慈禧利益,遭到了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強烈抵制與反對,隨即,慈禧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而康有為、梁啓超則僥倖躲避追捕逃出了京城,持續了100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維新變法(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出了京城後,他去了海外,曾在歐洲買下一座島,到墨西哥開銀行。去北極觀光。
  • 116年前,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島,如今小島發展得怎樣了
    接著他便豪擲150萬兩白銀,直接買下其中一座島嶼,然後還花了一大筆錢,對這裡進行修繕,一切完成後,便帶著他的如花美眷們,在這裡盡享美好生活,當地人被這位中國男人的「氣魄」驚住,並稱呼這座島為「康有為島」。 轉眼,116年過去了,這座「康有為島」如今狀況如何?說它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康有為這個人,以及他為何會有那麼多錢買島。
  • 康有為逃亡海外時,曾花巨資在歐洲買了一小島,現在小島歸誰?
    為了讓自己的考卷進入高等之列,康有為四處找關係,但都被拒絕了。公元1898年,維新運動失敗,康有為逃亡海外。在外"流浪"期間,康有為曾斥巨資買了一座位於歐洲的小島,並在島上建了中國式的園林。建成之後,康有為在島上住了三年,那麼這座島現在屬於誰呢?
  • 1904年,康有為在外國購買了私人島嶼,現如今這座島歸誰
    國門洞開,於是許多具有危機意識的中國人紛紛站起來,要拯救中華,其中有一個叫康有為。他後來還憑藉在海外的大肆宣傳,完成了資本累積,在外國買入一座島嶼!正文康有為於1904年花巨資買了一座島嶼,那他這個錢是從哪兒來的呢?這還得從他參與一系列改革事件說起。
  •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小島,取名北海草堂,如今怎樣了
    1904年,康有為來到北歐的瑞典,他也被這裡的風情所吸引,在康有為的遊記當中寫道: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
  • 100年前,一位中國「聖人」買下瑞典一座島,如今怎麼樣了?
    ▲ 康有為島百年前,不正是中國最風雨飄搖的時候嗎?見多識廣的康有為用四個字怒贊:冠冕歐洲。在那個年代,歐洲本就是天堂般的存在,更何況冠冕歐洲的瑞典。康有為帶著家人四處遊覽,發現瑞典山水幽勝,島嶼秀麗,著實是個好地方。當他到東部海域遊玩時,發現了一座清幽至極的島嶼,恍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康有為當即決定暫停流亡的生活,把島買了下來。「棲棲無所,買山隱焉,名曰避島,號曰北海廬。」
  • 康有為不僅倡導變法,還曾花150萬在國外買座島?今島主是誰
    海外逃亡幸運的是發生政變的前一天,康有為在英國人的保護下逃到了國外,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活。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在歐洲混得風生水起、吃喝不愁,一點也看不出逃亡的樣子。在西方人眼中,康有為是個有才華有思想的改革先鋒。他也毫不謙虛,甚至打著光緒帝的名號,虛構了一個「衣帶詔」,用以欺騙眾人。
  • 康有為曾經在瑞典花150萬買私人島,100年過去了,這島現在怎樣?
    隨後,康有為在國外打著振興中華的旗號在各國活動。不久康有為開始了他在歐洲的旅程,並一路北上,來到北歐國家瑞典,而當時,康有為是中國第三個來到瑞典的人,他的心中懷著一腔熱情。
  • 一百多年前,康有為花巨資在瑞典購買了一座小島,現如今啥樣了
    這些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持,康有為從哪裡得到錢?一位網民說:「康有為通過欺騙中國人而發了大財,」儘管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康有為確實可以「作弊」, 1899年4月,由於日本政府的驅逐,康有為率領弟子前往加拿大。
  • 康有為當年海外流亡時,曾購買一個小島,現在這個島歸誰所有?
    提到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清末民初之時,這些運動的發生讓很多中國人實現了意識的覺醒,而作為這兩次運動的核心領導人,康有為更是成為了眾多國人眼中的英雄。然而,變法失敗後的康有為卻流亡到了海外地區。據悉,在康有為逃往歐洲之後。他曾在歐洲買下了一座小島。那麼,這座小島究竟坐落何處,而它如今的歸屬權,又該如何進行劃定呢?
  • 百年前,康有為豪擲150萬在歐洲買了座島,現今此島歸誰所有?
    而同為變法骨幹的康有為,則是拿著光緒的衣帶詔逃亡海外,希望借海外別國之力,以行勤王護駕之事,將光緒帝從軟禁之中解救出來。他從香港輾轉至英國,而後又從英國輾轉到日本,之後又開始便遊歐美各國。一開始,康有為的確是在不斷籌策營救光緒之法,但是到了後來,他就慢慢成為了一名遊客,開始繾綣於歐洲風光之中。
  • 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時間,從古至今都是值得讓人深思的話題,可如今我們的想要了解的不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更像是一場跨時空的談話,去了解一位在歷史書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古人,在我們看來曾經老舊的思想在時間的醞釀之下,與現代的我們會產生怎樣的碰撞?他就是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