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帆)從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最長城市手繪景觀牆到成都東郊·音樂裡、成都1950·時光裡、成都味道·幸福裡,以工業聞名西南地區,被稱作成都工業文明「搖籃」的成華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始終吸引著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一個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正在加快形成。在最近的「尋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標」大型評選活動中,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成功入選四川產業文化地標前30強,截至昨(9)日已獲得118081票,最新得票數名列前10位。 曾在成華區二仙橋原機車車輛廠工作多年的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總裁湯繼強表示,上世紀大量工業企業在這裡聚集,產業工人最多時高達十萬人,這裡不僅僅是工業時代的典型代表,更是曾經令無數成都人驕傲的存在,為成都產業發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可以說成都現代工業文明的起點。「現在雖然這些工廠隨著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已外遷,但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眾多工業遺址,為城市轉型發展,培育壯大文化創意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很看好這個區域的發展。」
加和減 騰籠換鳥 4.6平方公裡保存了14處工業文化遺址
在成都中環路二仙橋西路,一條長約2公裡的城市手繪景觀牆引起了行人駐足觀看。 從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經典愛情故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代產業工人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從著名文化地標昭覺寺,到極具工業情懷的八裡莊老東站⋯⋯景觀牆通過43幅精心設計的手繪圖案,生動講述天府成都之「文旅成華」從古蜀時期、到工業文明、現代城市到文旅成華四個時期的發展演變歷程和文化記憶。 如果說文化牆打開了「時間隧道」的閘門,那定格在畫作上的場面,則徹底打開了一代人關於老東郊的記憶之門,曾幾何時,這裡是他們最熟悉的工作場景。
機車轟鳴、燈火輝煌,作為成都老工業基地,這裡聚集了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成發集團等眾多大型國有企業,大批工業企業在這裡晝夜運轉,當時的「東郊」是全市乃至全省、全國工業集中建設的熱土。 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鐵路工廠在這裡誕生。自1951年選址成都市二仙橋北路31號建廠,機車車輛廠老廠區已走過了67年風雨歷程,先後經歷了蒸汽時代、內燃時代、「三業」並舉時代。 隨著北改和東調,騰籠換鳥、產能轉移,傳統產業不斷做減法,如今的東郊,不再是煙囪林立、機車轟鳴。與之相伴的則是發展空間的增加。其中,八裡莊片區陸續騰挪出的可開發用地超過3000畝,成為中心城區內不可多得的可成片規劃、整體打造區域。建於1952年的機車車輛厂部大樓及廠房、建於1954年的中電錦江電機廠以及同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禾創藥業倉庫、101倉庫、103倉庫、109倉庫等均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據統計,在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4.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就保存了14處工業文化遺產資源(佔成都全部29處工業遺產點位數的48.3%),成為成都市工業遺產最為集中的區域。去年,國家旅遊局公布了10個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名單,該片區內的成華區東郊記憶景區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景區。工業遺址星羅棋布分布在片區內,見證了這座城市工業文明的興起,也為開啟經濟發展新徵程積蓄了強大的動能。
退與進 文化為魂 城市文旅「新地標」正在崛起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成都市產業結構調整,老工業基地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工匠精神、工業文明卻成為成華區獨特的人文標識。在「新經濟」理念的引領下,產業的全新能級正在這裡不斷集聚,一個獨具特色的「文旅成華」正在快速崛起。
保護工業文明,留住其「形」只是其一,利用其「形」加入新的文創內容,正在成為新的時尚。深入挖掘14處工業遺產文創富礦,系統打造「文旅成華、中優典範區」的特色功能區,加快建成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去年10月26日,成華區發布消息,將「懸賞」300萬元獎金,面向全球公開徵集轄區三處工業遺產保護點位項目創意策劃概念方案,徵集策劃範圍包括但不限於禾創街坊區、原華西綠舍水泥泵保留建築、原101貨運市場工業遺產保留建築點位。 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禾創藥業倉庫佔地面積約21.6畝,總建築面積約10103平方米,倉庫共計8個,為一層連片紅磚紅瓦建築,至今保存完好。 去年,完美世界與成華區達成協議,完美世界文創產業園項目將入駐於此,成華區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和文創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這場大戲的「帷幕」正徐徐拉開。 依託6個主體高達25米的水泥罐,通過後期對建築主體進行創意性改造,華西混凝土水泥供應站將搖身一變成為主題博物館。
就在禾創藥業倉庫不遠處,一個佔地200多畝、以鐵路遺蹟為主導的二仙橋公園已經開門迎客。片區內原有鐵路經過重新設計、鋪裝,讓鐵路與景觀完美地融合。作為保護工業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鐵軌上停放著一列火車正成為成都新的網紅打卡聖地。 「東郊記憶這片廠房被完整保護和合理利用,沒有被推翻,修成樓盤,這是好事。」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異表示,這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外地人來了,是認識成都的「窗口」。 隨著時代發展和產業更替,傳統廠房正在退出,依託其遺留下來的工業遺產,一批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文旅「新地標」正在崛起。按照規劃,八裡莊二仙橋片區未來將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三大主題產業生態圈,陸續形成「成都東郊·音樂裡」、「成都1950·時光裡」、「成都味道·幸福裡」及「電子科大-理工大創智走廊」——「三微城一走廊」產業格局。(成華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