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打卡聖地 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入選四川十大產業文化地標

2020-12-25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帆)從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最長城市手繪景觀牆到成都東郊·音樂裡、成都1950·時光裡、成都味道·幸福裡,以工業聞名西南地區,被稱作成都工業文明「搖籃」的成華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始終吸引著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一個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正在加快形成。在最近的「尋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標」大型評選活動中,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成功入選四川產業文化地標前30強,截至昨(9)日已獲得118081票,最新得票數名列前10位。 曾在成華區二仙橋原機車車輛廠工作多年的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總裁湯繼強表示,上世紀大量工業企業在這裡聚集,產業工人最多時高達十萬人,這裡不僅僅是工業時代的典型代表,更是曾經令無數成都人驕傲的存在,為成都產業發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可以說成都現代工業文明的起點。「現在雖然這些工廠隨著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已外遷,但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眾多工業遺址,為城市轉型發展,培育壯大文化創意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很看好這個區域的發展。」

加和減 騰籠換鳥 4.6平方公裡保存了14處工業文化遺址

在成都中環路二仙橋西路,一條長約2公裡的城市手繪景觀牆引起了行人駐足觀看。 從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經典愛情故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代產業工人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從著名文化地標昭覺寺,到極具工業情懷的八裡莊老東站⋯⋯景觀牆通過43幅精心設計的手繪圖案,生動講述天府成都之「文旅成華」從古蜀時期、到工業文明、現代城市到文旅成華四個時期的發展演變歷程和文化記憶。 如果說文化牆打開了「時間隧道」的閘門,那定格在畫作上的場面,則徹底打開了一代人關於老東郊的記憶之門,曾幾何時,這裡是他們最熟悉的工作場景。

機車轟鳴、燈火輝煌,作為成都老工業基地,這裡聚集了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成發集團等眾多大型國有企業,大批工業企業在這裡晝夜運轉,當時的「東郊」是全市乃至全省、全國工業集中建設的熱土。 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鐵路工廠在這裡誕生。自1951年選址成都市二仙橋北路31號建廠,機車車輛廠老廠區已走過了67年風雨歷程,先後經歷了蒸汽時代、內燃時代、「三業」並舉時代。 隨著北改和東調,騰籠換鳥、產能轉移,傳統產業不斷做減法,如今的東郊,不再是煙囪林立、機車轟鳴。與之相伴的則是發展空間的增加。其中,八裡莊片區陸續騰挪出的可開發用地超過3000畝,成為中心城區內不可多得的可成片規劃、整體打造區域。建於1952年的機車車輛厂部大樓及廠房、建於1954年的中電錦江電機廠以及同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禾創藥業倉庫、101倉庫、103倉庫、109倉庫等均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據統計,在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4.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就保存了14處工業文化遺產資源(佔成都全部29處工業遺產點位數的48.3%),成為成都市工業遺產最為集中的區域。去年,國家旅遊局公布了10個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名單,該片區內的成華區東郊記憶景區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景區。工業遺址星羅棋布分布在片區內,見證了這座城市工業文明的興起,也為開啟經濟發展新徵程積蓄了強大的動能。

退與進 文化為魂 城市文旅「新地標」正在崛起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成都市產業結構調整,老工業基地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工匠精神、工業文明卻成為成華區獨特的人文標識。在「新經濟」理念的引領下,產業的全新能級正在這裡不斷集聚,一個獨具特色的「文旅成華」正在快速崛起。

保護工業文明,留住其「形」只是其一,利用其「形」加入新的文創內容,正在成為新的時尚。深入挖掘14處工業遺產文創富礦,系統打造「文旅成華、中優典範區」的特色功能區,加快建成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去年10月26日,成華區發布消息,將「懸賞」300萬元獎金,面向全球公開徵集轄區三處工業遺產保護點位項目創意策劃概念方案,徵集策劃範圍包括但不限於禾創街坊區、原華西綠舍水泥泵保留建築、原101貨運市場工業遺產保留建築點位。 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禾創藥業倉庫佔地面積約21.6畝,總建築面積約10103平方米,倉庫共計8個,為一層連片紅磚紅瓦建築,至今保存完好。 去年,完美世界與成華區達成協議,完美世界文創產業園項目將入駐於此,成華區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和文創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這場大戲的「帷幕」正徐徐拉開。 依託6個主體高達25米的水泥罐,通過後期對建築主體進行創意性改造,華西混凝土水泥供應站將搖身一變成為主題博物館。

就在禾創藥業倉庫不遠處,一個佔地200多畝、以鐵路遺蹟為主導的二仙橋公園已經開門迎客。片區內原有鐵路經過重新設計、鋪裝,讓鐵路與景觀完美地融合。作為保護工業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鐵軌上停放著一列火車正成為成都新的網紅打卡聖地。 「東郊記憶這片廠房被完整保護和合理利用,沒有被推翻,修成樓盤,這是好事。」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異表示,這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外地人來了,是認識成都的「窗口」。 隨著時代發展和產業更替,傳統廠房正在退出,依託其遺留下來的工業遺產,一批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文旅「新地標」正在崛起。按照規劃,八裡莊二仙橋片區未來將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三大主題產業生態圈,陸續形成「成都東郊·音樂裡」、「成都1950·時光裡」、「成都味道·幸福裡」及「電子科大-理工大創智走廊」——「三微城一走廊」產業格局。(成華區委宣傳部供圖)

相關焦點

  • 工業搖籃變網紅聖地 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入選四川十大產業文化...
    每經記者 張強 實習生 蘇娜在「尋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標」大型評選活動中,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成功入選四川產業文化地標前30強。截至目前已獲得118081票,最新得票數名列前10位。從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最長城市手繪景觀牆到成都東郊·音樂裡、成都1950·時光裡、成都味道·幸福裡,以工業聞名西南地區,被稱作成都工業文明「搖籃」的成華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正在加快形成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
  • 打造「創業留客廳」 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兩大主題文創園區年內...
    「曾經被稱作成都工業文明『搖籃』的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正在經歷新一輪蝶變,未來這裡將成為青年才俊匯聚的『創業留客廳』。」據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管委會主任馬健偉介紹,作為市級產業功能區之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將以做優營商環境為發力點,依託東郊記憶、理工大學,以音樂演藝、影視傳媒、數字娛樂為主導產業方向,打造成都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新地標和文產新高地、西部最具特色的文創產業集群、全國知名的文化旅遊消費體驗目的地,為成華區推進實施「天府成都·文旅成華」,打造工業城區轉型升級新典範注入新的動力。
  • 央視《對話》欄目走進成都成華 聚焦東郊記憶的「前世今生」
    節目組負責人表示,本期節目聚焦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邀請了董明珠等幾位現代製造業「掌門人」和成都市、成華區有關負責人,共同探討成都如何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最重要的一極,東郊記憶是此次欄目的絕佳錄製場地。東郊記憶前身即為國營紅光電子管廠,1959年,中國第一個黑白顯像管就誕生於此。東郊記憶位於今天的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天府文化 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發布
    東郊記憶是在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現代文化產業新型園區,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工業遺址主題旅遊地,藝術文化展演聚落,文藝創作交流園區,成都文化創意產業新地標。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舉行 「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發布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4日訊(記者 張宇 實習生 劉文玉)12月4日,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在天府新區舉行,論壇發布2020年度「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和「年度新場景提名獎」,其中寬窄巷子步行街、太古裡時尚街區等入選「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
  • 北京市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原標題:北京市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管委會   2006年北京市認定了包括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在內的首批十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宋莊集聚區是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規劃面積14.6平方公裡。宋莊集聚區在通州新城未來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實現通州新城規劃目標、打造「文化產業基地」的重要載體,承擔著推動新城建設和優化通州產業布局的使命。   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擁有以下優勢,發展潛力巨大。
  • 攜手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重磅發布
    在本屆評選活動主榜單中,中國峨眉·《只有峨眉山》、洪崖洞、成都武侯祠·錦裡、解放碑、眉山三蘇祠、成都IFS、重慶來福士、成都融創文旅城、閬中古城、中國雪茄文化名城·雪茄小鎮成功入選「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 於海波: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是文創產業重要載體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0日訊(記者 於小薇)11月10日,第八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的活動之一「2013年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年會」在京舉辦,北京市貿促會副會長於海波出席會議,他表示,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是北京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載體。
  • 「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在成都發布
    作為「重頭戲」,本次論壇分別發布了2020年度「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和「年度新場景提名獎」。明月村依託自然地理環境和傳統文化優勢,通過改革創新,發展形成雷竹、茶業和陶藝特色產業,並在此基礎上向文化創意、鄉村旅遊跨界發展。明月村培育引導村民充分挖掘陶藝、染織、編織等民俗文化魅力,推動農業與文化、旅遊、傳統手工藝等產業深度融合。
  • 聚焦打造數字娛樂產業新高地 全國遊戲行業大咖齊聚成都成華
    成華區也已成為成都對文化產業最具吸引力區域。」 在成華區文化產業發展座談會上,該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成都市新晉網紅打卡區域,該區正搶抓成都建設「三城三都」的機遇,秉持「文化為魂、旅遊為翼、商業為體」思路,擦亮大熊貓、工業文明「兩張名片」,打造夜遊錦江、東郊文創、熊貓之都「三大品牌」,加快建設東郊文創新高地、時尚消費新熱地、國際旅遊新勝地,奮力推動老工業城區變身文商旅融合發展活力城區。
  • 最新潮流打卡地!「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發布
    據了解,主榜單「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主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入選地標需要兼具自然與人文相融共生,推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體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同時揭曉的還包括四個子榜單、「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成渝潮流新地標」、「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 最新潮流打卡地在哪裡?「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發布
    五大榜單重磅發布中國峨眉·《只有峨眉山》、洪崖洞、成都武侯祠·錦裡、解放碑、眉山三蘇祠、成都IFS、重慶來福士、成都融創文旅城、閬中古城、中國雪茄文化名城·雪茄小鎮成功當選「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據了解,主榜單「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主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入選地標需要兼具自然與人文相融共生,推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體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
  • 攀枝花米易新山傈僳族村寨 獲評「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
    封面新聞記者 徐湘東 肖洋11月18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舉行。現場,「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等榜單揭曉,其中,攀枝花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村寨,獲評「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稱號。
  • 成都將建十大文化地標!
    成都將建十大文化地標!↑成都自然博物館效果圖成都市文廣旅局局長:未來5年成都將建十大文化地標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下一個五年,成都將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 國內著名文化創意園區:北京「798」 上海田子坊
    「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成為成都名片  報業集團打造文化創意園有成功案例  讓我們看一組數據,2004年至201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速度超過2.2%,2010年增加值達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75%。
  • 成華區攜手上海創意產業協會加強文創產業合作,推助「文旅成華...
    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文旅成華」閉門對話會繼本月初全國知名文化品牌「北京繁星戲劇村」落戶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後,昨日(7月18日)成華區又與上海創意產業協會籤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從城市文化景觀設計
  • 金華: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入選國家級示範園區創建名單
    原標題: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 入選國家級示範園區創建名單   12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示「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擬確定13家園區獲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其中,金華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入選。
  • 點亮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成都融創文旅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誰是老百姓心中的C位地標?11月18日上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 昌平八大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
    八大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初具規模  隨著近幾年的發展,昌平區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歷史文化旅遊、會展為主線的八大集聚區,包括十三陵明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小湯山溫泉旅遊會展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鄭各莊村主題村莊、十三陵戶外體育休閒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上苑藝術家村、沙河天圖博文建築裝飾藝術產業化基地、百善影視藝術工場、瓦窯作家村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 以旅遊引領老城復興 成都青羊打造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區
    蔣蔚煒告訴記者,立足「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總體定位,青羊將充分發揮文博旅遊資源豐富、文創產業集聚、對外交往活躍、公共服務完善的優勢,主動作為,當好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排頭兵。 「2019年引進重點文創企業78家,引進影視動漫企業20家,在少城視井打造了全國首個5G數字影視中心,兌現文旅產業扶持資金3300萬元,向256家文化企業發放貸款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