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遊引領老城復興 成都青羊打造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區

2020-09-05 中國經濟時報四川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韓清華

一年有多長? 365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獲評「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以來,成都青羊區有何變化?8月25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及成都市青羊區專場新聞發布會正式舉行,為大家奉上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眼答卷。

活動現場,成都青羊區人民政府代區長蔣蔚煒圍繞青羊區獲評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來發展與變化,以及下一步青羊區推動文旅發展的新思路進行了詳細介紹。

「堅持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作為全區『綱舉目張的一號工程』來抓,集全區之力,統籌推動城市策劃、規劃、投資、建設、管理、運維模式的優化,以重點文旅項目為抓手,著力推動巴蜀文明、天府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努力探索特大中心城市的老城區科學復興、煥發活力的新路徑!」蔣蔚煒告訴記者,立足「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總體定位,青羊將充分發揮文博旅遊資源豐富、文創產業集聚、對外交往活躍、公共服務完善的優勢,主動作為,當好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排頭兵。

文旅融合聯動聚勢

青羊金字招牌更響亮

一年來,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在省級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全省首批10個天府旅遊名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主動融入「一核五帶」全省文化旅遊發展大局,堅持以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堅持共謀發展、共享資源、共榮市場,持續用力打造文旅品牌、加快業態創新、做強市場主體,推動文化旅遊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發展,天府旅遊名縣的金字招牌越來越實、越來越響、越來越亮,為文化旅遊強省和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堅持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作為全區「一號工程」來抓,堅持以「三城三都」建設為抓手,集全區之力,加快推動天府文化公園、錦江公園青羊段、尋香道、寬窄巷子二期、文殊坊二期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發展新經濟,打造新消費場景,著力推動巴蜀文明、天府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樣板區,爭當世界文化名城建設排頭兵。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青羊區實現接待全球遊客2534餘萬人次,同比增長39.2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89.1億元,同比增長30.71%,文博旅遊業主導產業定位更加凸顯。

文旅融合聯動聚勢,青羊區通過種種創新舉措,大力推動業態融合創新消費場景。一方面,擦亮老品牌,推出「文化尋根」「非遺傳承」「民俗休閒」「蜀都美食」等精品旅遊線路,串聯金沙遺址、杜甫草堂、青羊宮、文殊院、寬窄巷子等知名旅遊節點,將傳統歷史文化街區和景點注入更多更新文商旅要素。另一方面,構建新場景,加快成都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的「三街兩坊五景」建設,提升少城、皇城壩、文殊坊、非遺博覽園等重點片區和特色街區品質,努力展現青羊千年歷史畫卷的繁華勝景。

不僅如此,青羊區還依託文旅資源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假日經濟,推出夜市、夜食、夜展、夜娛、夜遊、夜秀、夜宿七大夜間品牌,「夜遊草堂」等系列活動點靚24小時都市生活圈,奎星樓、優品天地等上榜成都夜間經濟示範點位,讓「千年蜀都」蝶變「潮玩都市」。

優軟體強硬體

青羊打出系列「組合拳」

具體而言,在「天府旅遊名縣」硬軟體實力提升上,青羊區有那些新舉措?做了哪些努力?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來,該區堅持對標國際一流城市,以城市空間為載體優軟體強硬體,持續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品質。

一方面持續做強硬體。有序布局5G新應用場景,建成5G基站667個,建成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分館10個,新建、改建環衛公廁24座,新增泊車位10639個;實施「全域增綠」行動,以生態資源串聯園區、景區、街區,2019年建成綠道40公裡,新增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4%,營造全時可遊、開放共享、美麗宜居生活空間。

另一方面,不斷做優服務。持續提升旅遊服務質量水平,通過進一步完善優化旅遊大數據平臺,推動智慧旅遊建設,實現便捷化、規範化、標準化、高質量、全覆蓋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做好旅遊市場監管,有效提高市場監管水平,持續開展全區旅遊市場專項整治,營造良好市場秩序。

此外,該區還通過傳承轉化,高水平活化文博資源本底,高效率延伸產業價值鏈條。一年來,依託詩歌文化、古蜀文化、民俗文化等優質IP,青羊區先後舉辦詩聖文化節、金沙太陽節、NUART藝術節等主題節會活動120餘場,共計1600餘萬人次參與。

「2019年引進重點文創企業78家,引進影視動漫企業20家,在少城視井打造了全國首個5G數字影視中心,兌現文旅產業扶持資金3300萬元,向256家文化企業發放貸款91億元。」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自身文化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青羊區秉承「文化興城、文化營城」的理念,創新完善機制,激發市場活力,打出了一套聚焦規劃引領建設、產業成鏈成勢、消費場景跨界創新、生態營商環境優化等的系列「組合拳」,推進「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業態聚合塑造跨界多元的產業形態

青羊文創產業增加值逾百億

「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青羊區聚集了成都市區約三分之二的文化旅遊資源。從文翁興學、司馬撫琴到杜甫放歌,從蜀韻金沙、魅力少城到民俗非遺,這裡承續了古蜀綿延至今的天府文化脈絡。

「2019年,青羊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121.2億元,同比增長25.8%。」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來,青羊區立足資源稟賦,堅持活化資源本底提升文化價值,通過業態聚合塑造跨界多元的產業形態,有力促進了青羊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

據介紹,一年來,青羊區努力推進「文化+創意+體驗」融合,高標準打造「寬窄匠造所」、特色文化演藝區等文創體驗型項目;全力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促進「文化+金融」發展;以少城∙視井、明堂、西村為載體,集聚優質音樂項目,舉辦「NU-ART」藝術節 「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等標杆性音樂影視產業活動推進「文化+音樂」協同。

一年來,以文旅消費為突破路徑和增長極核,青羊區加快打造充分體現天府文化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堅持新消費引領,培育獨具青羊特質的文旅融合新消費形態,WePark玩湃社區智能足球公園、峨影1958沉浸式電影博物館、漢服文化旅遊體驗區、金沙演藝綜合體等引領都市潮流的交互式消費場景,打造「紅點」「奇點」網紅打卡地。

一年來,堅持文博IP賦能,創新驅動引導消費升級迭代,青羊區不斷鼓勵支持文創主體設計開發原生IP。CIMC國際吉祥物大會、正Gai耍青羊新消費體驗月、天府文創大集市等一批具有強烈區域辨識度和文化認同感的主題活動閃耀蓉城。


多個項目加快推進

持續提升天府旅遊名縣品質

7月,泡泡瑪特全國首家景區旗艦店開業,緊接著,寬窄巷子天貓旗艦店上線;8月,阿拉比卡咖啡全國景區旗艦店落地青羊。隨著眾多項目接連落地、加快推進,一批城市地標、文化地標項目加力加速建設,青羊天府旅遊名縣品質持續提升。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搶抓「大運會」窗口機遇期,以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為引領,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文化賦能提升行動,傳承青羊歷史文脈,不斷匯聚創新創造的澎湃力量,引領優雅時尚的都市潮流,凝練樂觀包容的城市精神、弘揚友善公益的人文品格,進一步建設有溫度、有深度、可感知的都市旅遊目的地,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橋頭堡,爭當世界文化名城建設排頭兵。

據介紹,目前青羊區正實施「旅遊+」戰略,高標準建設天府文化中心,加快推進寬窄巷子二期、尋香道、文殊坊文創區等多個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抓好旅遊市場監督管理和服務質量提高;以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在線消費為重點推出少城文創集市、寬窄匠造所等一批獨具青羊特色的文旅點位、線路、活動、場景,促進旅遊消費回暖,助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堅持天府旅遊名縣提升引領,大力實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動。全面優化城市管理、基層治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樣板區,培育打造都市文旅融合發展極核。

唱好「雙城記」,全面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以文旅資源牽線、文旅產業搭橋,與重慶江北區、渝中區戰略合作不斷深入,努力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合作發展的先行區,充分發揮特色優勢,持續做好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探索雙城文旅協同發展新模式,用青羊聲音助力成渝唱好「雙城記」。

相關焦點

  • 文化與產業融合,成都青羊打造「非遺旅遊目的地」
    伴隨非遺節的舉辦,非遺博覽園載體建設和功能不斷完善,已經成為國家4A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200萬人次。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如何從節會舉辦地的單一功能擴展到旅遊等多元功能,如何讓園區從節會舉辦地向產業源生地的轉變?成都非遺創意產業園總經理宋佳音表示,園區地處成都環城生態帶,是青羊新城的核心區域。
  • 成都青羊區 構築產業體系 金融支撐文創
    作為集聚成都市30%以上傳統金融機構的青羊區,依託金融機構集聚優勢和豐富的文博資源,構築了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務區,以文化金融為特色,構築了「1+3+3」產業體系,重點發展銀行保險、資本市場、高端商務,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數字金融和專業服務。
  • 這,就是青羊!
    青羊的入選實至名歸——這裡佔據了古代成都城池的近五分之三——金沙遺址、蜀王府遺址、杜甫草堂、青羊宮等佔成都中心城區一半以上的歷史文化資源坐落於青羊。這些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資源,展現出成都千年沿革的發展主軸和歷史畫卷。
  • 請回答,「天府旅遊名縣」——青羊
    蔣蔚煒說道,立足「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總體定位,青羊將充分發揮文博旅遊資源豐富、文創產業集聚、對外交往活躍、公共服務完善的優勢,主動作為,當好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排頭兵。青羊區聚集了成都市區約三分之二的文化旅遊資源。從文翁興學、司馬撫琴到杜甫放歌,從蜀韻金沙、魅力少城到民俗非遺,這裡承續了古蜀綿延至今的天府文化脈絡。「2019年,青羊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121.2億元,同比增長25.8%。」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來,青羊區立足資源稟賦,堅持活化資源本底提升文化價值,通過業態聚合塑造跨界多元的產業形態,有力促進了青羊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
  • 以TOD理念重塑城市形態 成都青羊著力推動新城、源城「雙擎」崛起
    日前,在中共成都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成都再次提出,將打破行政區劃與傳統城鄉結構,探索構建「大都市區—區域城市—功能區—新型社區」四級空間體系。其中,對於功能區,成都將以TOD建設引領片區綜合開發,打造交通圈、商業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區,加快形成全域功能區體系。
  • 青羊區:打造「千年蜀都 文博青羊」 構建「雙心兩軸六廊多點」空間...
    對照國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樞紐」的功能支撐,青羊區圍繞「中部區域優化」戰略,立足在金融發展、文化創新和對外交往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明晰了「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的總體定位,和「金融商務中心、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區、天府文化交流與集中展示中心」的三大核心功能定位。據介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青羊區將構建「雙心兩軸、六廊多點」的空間格局。
  • 成都「少城國際文創矽谷」APP和LOGO正式亮相
    以少城文脈為本底和支撐的「少城國際文創矽谷」地處成都主城核心區,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裡,涵蓋成都的老城文化圈、寬窄旅遊圈,以文化體驗、創意產業、旅遊目的地為發展定位,是傳承古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的重要載體。
  • 成都青羊區:中國西部文化之都 見證文化的力量
    有「中國西部文化之都」稱號的成都市青羊區,坐擁金沙遺址、杜甫草堂、青羊宮等傳統文化資源;助推國際非遺博覽園等中堅文化資源;打造西村創意產業園等新生文化資源。「傳統與時尚匯聚,讓青羊處處充滿文藝範兒」,青羊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而帶動產業綠色發展,見證文化的力量。」
  • 青羊三大產業功能區1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活動現場,奠基開工建設的四川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受到廣泛關注,圍繞消費升級,結合城市特質和成都產業布局,以創新設計和科技服務為引領,打造設計與科技交互、產業與生活共享、城市與生態融合的「成都智造」產業集群高地。 「今年我們三大產業功能區有40個建設項目,總投資約371.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71.14億元。
  • 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巡禮•青羊篇|品「最成都」滋味,在青羊邂逅「千年蜀都」的文博蝶變
    源城的優勢,使城市發育的痕跡經過層層沉澱,讓青羊一攬成都70%的文博資源,形成了「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的區域定位。截至目前,青羊區全面開展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全區共計查明文化資源 420511 處、旅遊資源 2003處,實現在地現有文化資源119萬餘處(包括省市區三級),建設完成「青羊天府文化資源庫」「青羊文化名家資源庫」,2019 年完成文勘考古地塊 68 宗。
  • 2020年,抓住僅剩機會上車青羊主城!
    有人說:「西貴」青羊是成都的源城。此話並非虛言,青羊區串聯著杜甫草堂、金沙遺址、寬窄巷子、青羊宮、文殊院等成都最為精華的歷史遺蹟,形成了一條追溯成都歷史的長廊,匯聚了成都70%的文博旅遊資源。2018年,區域作為中心城區的「明珠」勾勒出「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的總體定位,並確定其作為成都「中部區域」的三大核心功能——金融商務中心、文化創意產業核心區、天府文化交流與集中展示中心。地處成都「上風上水」之位的青羊區,歷來被人們稱為「宜居的西貴之地」。近年來,金沙/光華/萬達成為區域內三大熱度板塊,許多成都人紛紛在此置業,區域內生活配套齊全、交通便捷。
  • 臺灣太平洋集團成都打造「產業現代城」
    推介會現場,由中國中鐵置業集團、新加坡淡馬錫集團等共同投資打造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中鐵西城」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該項目總佔地288畝,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分為4個地塊,集星級酒店、品牌商業街、時尚創意街區、文化娛樂設施於一身,是迄今為止城西規模最大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其大手筆的規劃立志打造城西新興生活圈,樹立西部新城的核心標杆。
  • 成都青羊創新創業孵化器手繪地圖揭曉
    作為古都西安人的李淵博,在來到成都創業之前,曾經做過十年「北漂」,2011年,他主動申請工作調動,終於來到嚮往已久的成都。少城片區保留著許多老成都的痕跡,明堂創意區更是將這種「文藝範」匯聚在了一起。源於熱愛,李淵博在2015年開始創業,成為了明堂創意區中的一員,創立了食三鄉文化傳播工作室。工作室主要開發有特色的少城文創產品,用自己的畫筆對每條老街進行描繪,從插畫的表達中尋找老少城的新意。
  • 四川全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 成都為全國提供案例
    如果說成都東村和成都東區音樂公園代表了成都文化創意產業的新銳力量,那麼寬窄巷子與中國博物館小鎮安仁則是成都人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再造的成功探索。這些成都「新名片」的出現,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成都案例」。東區音樂公園首創全新文化商業模式9月29日,成都東區音樂公園順利開園。
  • 「天府旅遊名縣」成都青羊區:深化創建成果 建設文化名城
    青羊區代區長蔣蔚煒告訴記者,立足「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總體定位,青羊將充分發揮文博旅遊資源豐富、文創產業集聚、對外交往活躍、公共服務完善的優勢,主動作為,當好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排頭兵。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自身文化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青羊區秉承「文化興城、文化營城」的理念,打出了一套聚焦規劃引領建設、產業成鏈成勢、消費場景跨界創新、生態營商環境優化等的系列「組合拳」,推進「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 新產業賦能老城復興 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今日開園
    從歷史街區到現代產業園區,是青島推動產業導入、老城復興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嘗試。而此次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的開園,也標誌著青島市的老城復興之路進入「加速期」。崔冬妮攝與郵輪母港一街之隔,市北區域內的歷史文化街區被定義為打造青島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先行承載區。為了加快啟動老城產業復興,市北區確定了「改造+招商」的並進模式,由市北建投集團作為平臺公司,在進行建築修繕的同時開展招商工作。
  • 青羊最強「帶貨天團」,七夕表白你!
    前方區委書記戴志勇和區委副書記、代區長蔣蔚煒組成青羊最強「帶貨團」實名制為你安利天府旅遊名縣青羊!開幕式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行青羊發布4大精品旅遊路線2019年10月22日青羊區官方推出了4條精品旅遊路線
  • 自流井區:老城復興 留住歷史文化美麗鄉愁
    而在自貢市自流井區,老城復興與歷史文脈的延續相得益彰。城市建設的有機更新中,留住了滿滿的鄉愁。同時,挖掘歷史文化價值,保留城市的各種記憶,植入現代功能業態,以「複合、多元」為發展理念,將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全面置換街區現有功能業態,實現街區復興,優化街區交通格局,改造街區內部交通,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整治改造人居環境,完善旅遊配套服務。歷史文化街區的打造,在市民群眾眼中成為令人衷意的「福利」。家住龍鳳山社區的八旬老人陳群芳,可謂是街區嬗變的見證者、參與者、支持者。
  • 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落戶青羊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7月19日,青羊區舉辦「海納百川智在蓉城—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推介會暨籤約儀式」活動,作為人社部批准的全國第七個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正式落戶青羊,並與11家企業籤訂合作協議。
  • 自貢自流井區:老城復興留住歷史文化美麗鄉愁
    而在自貢市自流井區,老城復興與歷史文脈的延續相得益彰。城市建設的有機更新中,留住了滿滿的鄉愁。同時,挖掘歷史文化價值,保留城市的各種記憶,植入現代功能業態,以「複合、多元」為發展理念,將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全面置換街區現有功能業態,實現街區復興,優化街區交通格局,改造街區內部交通,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整治改造人居環境,完善旅遊配套服務。歷史文化街區的打造,在市民群眾眼中成為令人衷意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