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韓清華
一年有多長? 365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獲評「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以來,成都青羊區有何變化?8月25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及成都市青羊區專場新聞發布會正式舉行,為大家奉上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眼答卷。
活動現場,成都青羊區人民政府代區長蔣蔚煒圍繞青羊區獲評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來發展與變化,以及下一步青羊區推動文旅發展的新思路進行了詳細介紹。
「堅持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作為全區『綱舉目張的一號工程』來抓,集全區之力,統籌推動城市策劃、規劃、投資、建設、管理、運維模式的優化,以重點文旅項目為抓手,著力推動巴蜀文明、天府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努力探索特大中心城市的老城區科學復興、煥發活力的新路徑!」蔣蔚煒告訴記者,立足「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總體定位,青羊將充分發揮文博旅遊資源豐富、文創產業集聚、對外交往活躍、公共服務完善的優勢,主動作為,當好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排頭兵。
文旅融合聯動聚勢
青羊金字招牌更響亮
一年來,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在省級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全省首批10個天府旅遊名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主動融入「一核五帶」全省文化旅遊發展大局,堅持以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堅持共謀發展、共享資源、共榮市場,持續用力打造文旅品牌、加快業態創新、做強市場主體,推動文化旅遊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發展,天府旅遊名縣的金字招牌越來越實、越來越響、越來越亮,為文化旅遊強省和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堅持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作為全區「一號工程」來抓,堅持以「三城三都」建設為抓手,集全區之力,加快推動天府文化公園、錦江公園青羊段、尋香道、寬窄巷子二期、文殊坊二期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發展新經濟,打造新消費場景,著力推動巴蜀文明、天府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樣板區,爭當世界文化名城建設排頭兵。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青羊區實現接待全球遊客2534餘萬人次,同比增長39.2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89.1億元,同比增長30.71%,文博旅遊業主導產業定位更加凸顯。
文旅融合聯動聚勢,青羊區通過種種創新舉措,大力推動業態融合創新消費場景。一方面,擦亮老品牌,推出「文化尋根」「非遺傳承」「民俗休閒」「蜀都美食」等精品旅遊線路,串聯金沙遺址、杜甫草堂、青羊宮、文殊院、寬窄巷子等知名旅遊節點,將傳統歷史文化街區和景點注入更多更新文商旅要素。另一方面,構建新場景,加快成都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的「三街兩坊五景」建設,提升少城、皇城壩、文殊坊、非遺博覽園等重點片區和特色街區品質,努力展現青羊千年歷史畫卷的繁華勝景。
不僅如此,青羊區還依託文旅資源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假日經濟,推出夜市、夜食、夜展、夜娛、夜遊、夜秀、夜宿七大夜間品牌,「夜遊草堂」等系列活動點靚24小時都市生活圈,奎星樓、優品天地等上榜成都夜間經濟示範點位,讓「千年蜀都」蝶變「潮玩都市」。
優軟體強硬體
青羊打出系列「組合拳」
具體而言,在「天府旅遊名縣」硬軟體實力提升上,青羊區有那些新舉措?做了哪些努力?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來,該區堅持對標國際一流城市,以城市空間為載體優軟體強硬體,持續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品質。
一方面持續做強硬體。有序布局5G新應用場景,建成5G基站667個,建成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分館10個,新建、改建環衛公廁24座,新增泊車位10639個;實施「全域增綠」行動,以生態資源串聯園區、景區、街區,2019年建成綠道40公裡,新增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4%,營造全時可遊、開放共享、美麗宜居生活空間。
另一方面,不斷做優服務。持續提升旅遊服務質量水平,通過進一步完善優化旅遊大數據平臺,推動智慧旅遊建設,實現便捷化、規範化、標準化、高質量、全覆蓋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做好旅遊市場監管,有效提高市場監管水平,持續開展全區旅遊市場專項整治,營造良好市場秩序。
此外,該區還通過傳承轉化,高水平活化文博資源本底,高效率延伸產業價值鏈條。一年來,依託詩歌文化、古蜀文化、民俗文化等優質IP,青羊區先後舉辦詩聖文化節、金沙太陽節、NUART藝術節等主題節會活動120餘場,共計1600餘萬人次參與。
「2019年引進重點文創企業78家,引進影視動漫企業20家,在少城視井打造了全國首個5G數字影視中心,兌現文旅產業扶持資金3300萬元,向256家文化企業發放貸款91億元。」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自身文化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青羊區秉承「文化興城、文化營城」的理念,創新完善機制,激發市場活力,打出了一套聚焦規劃引領建設、產業成鏈成勢、消費場景跨界創新、生態營商環境優化等的系列「組合拳」,推進「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業態聚合塑造跨界多元的產業形態
青羊文創產業增加值逾百億
「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青羊區聚集了成都市區約三分之二的文化旅遊資源。從文翁興學、司馬撫琴到杜甫放歌,從蜀韻金沙、魅力少城到民俗非遺,這裡承續了古蜀綿延至今的天府文化脈絡。
「2019年,青羊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121.2億元,同比增長25.8%。」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來,青羊區立足資源稟賦,堅持活化資源本底提升文化價值,通過業態聚合塑造跨界多元的產業形態,有力促進了青羊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
據介紹,一年來,青羊區努力推進「文化+創意+體驗」融合,高標準打造「寬窄匠造所」、特色文化演藝區等文創體驗型項目;全力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促進「文化+金融」發展;以少城∙視井、明堂、西村為載體,集聚優質音樂項目,舉辦「NU-ART」藝術節 「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等標杆性音樂影視產業活動推進「文化+音樂」協同。
一年來,以文旅消費為突破路徑和增長極核,青羊區加快打造充分體現天府文化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堅持新消費引領,培育獨具青羊特質的文旅融合新消費形態,WePark玩湃社區智能足球公園、峨影1958沉浸式電影博物館、漢服文化旅遊體驗區、金沙演藝綜合體等引領都市潮流的交互式消費場景,打造「紅點」「奇點」網紅打卡地。
一年來,堅持文博IP賦能,創新驅動引導消費升級迭代,青羊區不斷鼓勵支持文創主體設計開發原生IP。CIMC國際吉祥物大會、正Gai耍青羊新消費體驗月、天府文創大集市等一批具有強烈區域辨識度和文化認同感的主題活動閃耀蓉城。
多個項目加快推進
持續提升天府旅遊名縣品質
7月,泡泡瑪特全國首家景區旗艦店開業,緊接著,寬窄巷子天貓旗艦店上線;8月,阿拉比卡咖啡全國景區旗艦店落地青羊。隨著眾多項目接連落地、加快推進,一批城市地標、文化地標項目加力加速建設,青羊天府旅遊名縣品質持續提升。
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搶抓「大運會」窗口機遇期,以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為引領,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文化賦能提升行動,傳承青羊歷史文脈,不斷匯聚創新創造的澎湃力量,引領優雅時尚的都市潮流,凝練樂觀包容的城市精神、弘揚友善公益的人文品格,進一步建設有溫度、有深度、可感知的都市旅遊目的地,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橋頭堡,爭當世界文化名城建設排頭兵。
據介紹,目前青羊區正實施「旅遊+」戰略,高標準建設天府文化中心,加快推進寬窄巷子二期、尋香道、文殊坊文創區等多個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抓好旅遊市場監督管理和服務質量提高;以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在線消費為重點推出少城文創集市、寬窄匠造所等一批獨具青羊特色的文旅點位、線路、活動、場景,促進旅遊消費回暖,助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堅持天府旅遊名縣提升引領,大力實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動。全面優化城市管理、基層治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樣板區,培育打造都市文旅融合發展極核。
唱好「雙城記」,全面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以文旅資源牽線、文旅產業搭橋,與重慶江北區、渝中區戰略合作不斷深入,努力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合作發展的先行區,充分發揮特色優勢,持續做好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探索雙城文旅協同發展新模式,用青羊聲音助力成渝唱好「雙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