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疫情剛剛穩定,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一誠便在21號立法會全體會議迫不及待公布了一磅重彈。
何一誠表示:橫琴去年開始只接受澳門企業項目,至今特區政府已收到多項大型投資項目申請,總額約為4000億澳門元,希望到橫琴投資,首批20多個項目已交予橫琴,將與橫琴共同研究落實。
這代表著4000億的引入可以解決橫琴基建,科技,以及綜合性發展的全面提升,澳門貿易促進局目前已收到許多澳門企業提出到橫琴發展的申請項目,這次的資金引入將澳門與橫琴深度合作奠定良好基礎,有步驟系統的推行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相關工作。
本次立法會釋放出來的信號,明顯未來的澳門要深耕橫琴,澳門將把澳門大量的政策延用到橫琴,包括實現兩地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銜接,探索將澳門醫療體系及社會保險直接適用並延伸到橫琴,為澳門居民拓展優質的生活空間。特區政府將加快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橫琴「澳門新街坊」建設,為澳門居民在橫琴就學、就業、創業、養老、居住和生活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橫琴是澳門未來發展新的出路、新的機遇、新的希望。
作為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掛牌5年來,橫琴地區生產總值已從2015年的126.8億元增至2019年的401.24億元,年均增長26.40%;實際吸收外資年均增長64.59%;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66.33%,已成為地區高水平開放新高地、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作為琴澳融合不斷加深的主要表現,近年越來越多的澳門人士出現在橫琴,或創業或就業,被形象地稱為「琴澳人」。
兩地優勢互補是共識和方向,但關鍵是提升跨境融合深度、廣度和便利度,將「一國兩制」真正轉化為紅利。這正是5年來橫琴的探索重點,主要從優化跨境服務、搭建協同載體、推進產業協同等方面,軟硬並重深化對澳開放合作。
從跨境服務看,橫琴諸多做法全國領先。比如,首創澳門企業到橫琴跨境辦公試點,解決澳門辦公空間狹小問題;全面實行「港人港稅,澳人澳稅」,合計補助1.54億元;試行港澳工程管理模式,實現澳企施工許可一個部門全程辦結,並設立國內首家憑港澳建築資質獲準在內地從事經營的港澳建築工程企業等。
目前,橫琴已形成科技創新、特色金融、醫療健康、文旅會展、跨境商貿和專業服務六大產業,並不斷探索出「澳門資源+開放人才+先進技術+橫琴載體+政策支撐+成果共享」產業協同的發展新模式。
關注橫琴之窗,關注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