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其實直白的翻譯就是十八般兵器。而槍就是其中的一種。不過此槍非彼槍。這種槍是古代的長槍。長槍,古代常用兵器之一,前面採用的是利刃,後面是棍棒。在作戰時可以用來擋,刺,投等,多種作用。這般說來,古代的槍和矛似乎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兩者還是有區別的,而且,和矛相比,槍的種類繁多,其中廣為人知的也就是紅纓。
那麼在古代的紅纓上,而這個槍的名字也正是來源於槍上的紅纓,那麼,這個紅纓的存在只是為了槍本身的美觀嗎?不要被蒙在鼓裡了,事實當然不是如此。紅纓槍上紅纓的作用用兩個字就可以直接解釋,也就是「吸血」。因為槍的造型設計,在使用的時候難免會給人造成巨大的傷害,但是這個場景下肯定會有大量的鮮血,倘若在槍桿上沾滿了鮮血,手上沾滿了黏性的東西就很難掌控好紅纓槍的。所以,紅纓的設計就是出此考慮的。
除此之外,在拔出來的時候,如果時間太長,自己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會遭遇危險,所以時間上是儘可能的短為好,而紅纓的作用還可以加強槍桿和棒身之間的鞏固。當然,在不經意的時候還能給敵人製造迷惑性。不得不說,古人還是很有智慧的,至少在那個時代,可以將這樣一件看似普通的武器設計的如此縝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