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劍上為什麼要綁劍穗?古人智慧超凡脫俗,用兩字便可概括!

2020-12-14 歷史的長空

古代劍上為什麼要綁劍穗?古人智慧超然,用兩字便可概括

「劍」作為武器之一,屬於「短兵」,是「四大名器」(刀槍劍戟)之一,在我國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劍是兵中王者,被稱為「百兵之王」,王者皆有君子之氣,也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自古以來,關於劍的傳說不絕於耳,近代武俠小說更是被封為「兵器之祖」。寶劍佩戴輕便美觀,使用方便,能增加人的英武豪邁之氣,所以歷代豪門貴族、帝王將相以及文人俠客都以持劍為榮。

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云:「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篇云:「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以上兩說,似黃帝與蚩尤,均己制劍為兵。

古語有云:寶劍贈英雄。名劍如龍淵劍、幹將莫邪劍、軒轅劍、湛瀘劍、倚天劍、青釭劍等等。可以說劍的種類繁多,但不約而同的是都在劍柄處綁上劍穗,這種穗子常用絲、綿等材料編織而成,顏色一般比較鮮豔,為紅、藍等顏色。如果你認為如此做法只是為了美觀,那說明你還太年輕了。

在劍上綁劍穗這種做法完全可以體現出古人超然的智慧,而這種做法其實可用兩個字加以概括,那便是「防脫」,大家是不是聯想到崑山龍哥。

劍穗,又稱「劍袍」,是系在劍柄的穗子,是「文劍」的標誌,主要用於表演和文人墨客佩戴,而在劍柄處的皮繩稱「劍疆」,為「武劍」的標誌,不管是劍穗還是劍疆,他們都是由腕繩發展而來的。古代戰場上近身肉搏之時,士兵雙手很容易沾滿鮮血,這樣的話會因為打滑導致兵器脫手,相信誰都不想正殺紅眼呢,刀劍一下子不知道甩哪去了,戰場上瞬息萬變,生死一瞬間,敵人還能停下來等你撿起不成?所以後來人們發明了腕繩,用這根繩子將士兵的手和刀綁在一起,「防脫」是劍穗最初、最主要的功能。

順便說一下古時劍疆綁的位置和現代是不同的,那時在靠近劍首的劍柄上鑽一個孔,劍疆從這個孔穿過打結(如上圖),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劍柄的頂端。

此外還有一些附加的「好處」,比如說在快速劈刺的同時,劍穗還可以有遮擋敵人視線和迷惑敵人的作用,這有點像槍上的紅纓,別小看這一點點的迷惑,極有可能扭轉戰局。古代騎兵作戰除用長兵器外,同時也佩帶劍和刀等較短的兵器,劍作為用於近戰備用的武器,為了使用方便和防止脫落,往往用劍韁將劍炳拴在馬鞍或手腕上。

另外,古代排兵布陣,劍首處系上長長的紅飄帶飛舞,行進之中不但美觀而且如盔纓一般可讓武士更加提氣,提升威武之氣和戰鬥力。

當然,除了戰場,古代劍術大師,可以用劍穗檢驗劍法的流暢性,只有劍法有成的高手才能駕馭住配有長劍穗的寶劍,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平衡重心,便於劍客掌握。

一個小小的劍穗設計竟然能產生如此多的作用,關乎生死,關乎社稷,你還能認為它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相關焦點

  • 古代劍上為什麼要綁劍穗?「防脫」是最主要的功能
    可以說劍的種類繁多,但不約而同的是都在劍柄處綁上劍穗,這種穗子常用絲、綿等材料編織而成,顏色一般比較鮮豔,為紅、藍等顏色。如果你認為如此做法只是為了美觀,那說明你還太年輕了。 在劍上綁劍穗這種做法完全可以體現出古人超然的智慧,而這種做法其實可用兩個字加以概括,那便是「防脫」,大家是不是聯想到崑山龍哥。
  • 古代的劍為何要綁個「劍穗」,其實不是為了好看,用途非常特殊
    可以說劍的種類多種多樣,但不謀而合的是都會劍柄處綁上劍穗,這類穗子常見絲、綿等原材料手工編織而成,顏色一般較為豔麗,為紅、藍等顏色。假如你覺得這般做法僅僅為了更好地美觀,那表明你要太年輕了。在劍上綁劍穗這類作法徹底能夠反映出古代人超逸的聰慧,而這類作法實際上能用兩字多方面歸納,那就是「防脫髮」,大伙兒是否想到山龍哥。
  • 我國劍上的穗子有什麼作用
    劍是一件專為傷敵或殺敵而出現的武器,在東漢以前一直是各國士兵近身肉搏的主要武器。它和刀的最大區別就是一個雙刃一個單刃。據說劍創於皇帝時代,有短兵之祖之稱,其方便攜帶,攜帶之人神採奕奕,故歷代文人雅士都以配劍為榮。
  • 劍穗是幹什麼用的?為什麼越是用劍高手,劍穗越長?
    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鬥劍之風氣,根據史書記載,趙文王非常喜歡鬥劍,於是,他便讓自己的三千多門客----即劍士,日夜擊劍,以供自己觀看。(昔趙文王喜劍,劍士俠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到了漢朝時期,鬥劍的風氣開始鼎盛起來,根據《漢書》的記載,吳粵一帶的人們好勇鬥狠,尤喜用劍。
  • 幹將莫邪人劍合一,古人鑄劍為什麼用活人祭爐?
    幹將莫邪鑄劍為什麼鑄劍要用活人祭爐呢?歷史上幹將莫邪夫婦鑄劍的時候,花了足足三個月的時間,都沒能把鑄劍所用的礦石融化開來。不過,鑄造這兩把寶劍的主要材料實際上是鐵礦石,而不是銅礦。銅的熔點是1083度,鐵的熔點是1535度,而在青銅器時代,人們大都是用木炭來鑄造武器。那麼鐵比銅超出的這五百多度,是燃燒再多的木炭都不能夠達到的。
  • 在古代,人們是用什麼洗滌衣物的?專家:還是古人的智慧高明
    古代有專門的「漿洗房」,猶如今天的洗衣房,一般只有達官貴人、大戶人家多將衣物送至漿洗房進行漿洗。漿洗的具體流程為:先將衣物清洗乾淨,之後利用澱粉上漿,再用熨鬥熨過一遍。漿洗過的衣物不易褶皺,人著裝之後保持筆挺,顯得體面。除此之外,漿洗還有一大好處,那便是當衣物的布料要進行拆洗之後,可以把一大塊諸如油泥類的附著在衣服上的髒東西輕而易舉地剔除乾淨,譬如冬季厚重的衣物也可以很快地清潔,不用花費太大力氣。
  • 古代工匠造劍時,為什麼要用「人祭」?這不全是迷信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44,閱讀約2分鐘古代有很多東西,對現代人來說是迷信的。但有些東西並不都是迷信,它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比如古人鑄劍,為什麼要用活人來"獻祭"?幹將和莫邪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兩把劍的淵源感人至深。據東漢《吳越春秋》記載,幹將是吳國一名出色的鑄劍師,打造的劍非常鋒利。於是國王命令他打造一把獨一無二的劍。當他在做劍的時候,溫柔的莫邪為他擦了擦汗,扇了扇。三個月過去了,幹將還是沒能打造出一把劍。
  • 中國古代只有四大發明?這些文物的出土讓你見識什麼是古人的智慧
    不管是老「四大發明」也好還是「新四大發明」也好,也不管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它們都在曾經以及現在改變和改善著我們的生活,而這也一再證明,中國人的聰明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不過,除了造紙術、指南針、火 藥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以外,在大家的認知裡,似乎古人就再也沒有過其他的發明了,那麼,是不是這樣呢?
  • 古人為什麼用活人祭劍呢?用豬不行嗎?
    在很多傳說中,古人想要打造出一把絕佳的兵器,往往要用活人來祭刃。最廣為人知的傳說可能就是《搜神記》中的幹將和莫邪了。幹將要為吳王打造一把天下神兵,但是經過了很多次嘗試之後,都沒有能夠製作出來。就在幹將辦法想盡,無路可走的時候,他的妻子莫邪縱身跳進鑄劍爐,以自己的血來祭劍。就此,鋒利無比的天下神兵誕生了。這只是萬千傳說中的一例。事實上,在很多記載中,古人似乎都非常熱衷於在打造兵器的時候用活人來祭刃。
  • 古代鑄劍為什麼要用活人祭劍,原來真的有科學依據
    中國的鑄劍工藝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世界上說我們是第二,沒有哪個敢說第一,可是現代工藝的發展,感覺現在的好劍越來越少了,難道現代的工藝,還沒有古代的好嗎?還是說缺少了什麼關鍵工藝!告訴你,真不是,因為現代對於刀劍,已經沒有市場了,所以說有沒有好的劍,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今天討論的是古代鑄劍,為什麼有活人祭劍的說法!古代的神劍利器,為什麼要用活人祭劍?《搜神記》中幹將在給吳王鑄劍時,總是打造不出令人滿意的寶劍,此時他的妻子莫邪縱身跳入火爐之中,從而誕生了一把鋒利絕倫的寶劍。那麼古人為什麼會熱衷用活人祭劍呢?
  •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什麼要放只烏龜在井裡?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什麼要放只烏龜在井裡?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按照古人的智慧,相信迷信是一回事,怎麼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古人的做法,有時候必然有他們的道理,並非全是迷信!很多人都十分好奇,古人為什麼打井都要放兩隻烏龜在井裡?
  • 超凡脫俗的人間美名,遇見便是幸運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所以,名字對於孩子來說,不單單是一個符號,而且還是深切的期望與關愛,因此,在寶寶出生以後,父母們都會竭盡所能地為寶寶起一個好名字。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超凡脫俗的人間美名,可以說遇見就是你的幸運哦!
  • 劍上能發出半尺劍芒,劍神卓不凡放到射鵰三部曲中是什麼水平?
    其實在天龍八部中,劍神卓不凡的武功是很厲害的,但他第二次出場,便被有著數百年功力的虛竹「秒敗」了。當時虛竹體內至少有兩百年的功力,因此,很多人認為劍神卓不凡的武功不行。從適才這一劍出招之快、拿捏之準看來,劍上的造詣實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 古人鑄劍真的會用「活人祭爐」嗎?
    古代流傳不少神兵利器,有湛盧劍、魚腸劍等,均凝聚古人精湛鑄造技術與智慧。據傳說,為了鍛造出寶劍,古人鑄劍時往往會以「活人祭爐」,幹將劍、莫邪劍就是如此。傳說幹將莫邪本是一對夫妻,一生都在追求鑄造出絕世名劍。
  • 古人的智慧——公道杯
    即使古時候的社會資源與條件遠遠達不到如今的水平,但是古人對科學以及發明創造的熱情卻是十分熱烈的,許多發明為以後一些事物的出現提供了原理或思路,甚至有一些成果到現在都沒有發現它的原理。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代人根據它的原理髮明了飛機。
  • 超凡脫俗的美感,鄭板橋的竹子,為何寫得如此俊俏?
    超凡脫俗的美感,鄭板橋的竹子,為何寫得如此俊俏?文/風流佳畫竹子作為清高自潔的象徵,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志士借物抒情的憑藉,成為證明自身品格的利器。而這種氣節在竹身上得以展現,最終呈現出的竹子氣韻便油然而生,竹身的筆直身軀是志士們所期待的高潔之概。畫家們的筆中,竹子的形態各異,但是具有的美感形式趨於一致,大都展現出竹子的傲人氣質,加上那種面對勁風烈日毫不動搖的風度,從畫筆中傾瀉而下,呈現出的鋒芒便能凸顯。
  • 為什麼古代佩劍的人多?十大名劍為什麼有名?專家兩字說出了緣由
    刀劍是中國古代十八般武器中最常用的武器,也是流傳最廣的武器。而刀劍在歷史上的排行榜也比較多,比如十大名劍,十大名刀,越五劍,八荒名劍,十二寶刀等等,這些排行榜。但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古代刀劍類型的排行榜多,而且佩劍的人比較多呢?
  • 古代那麼多名劍,哪把寶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劍在古代,被尊為「百兵之祖」,其攜帶之方便、佩戴之神採、使用之迅捷,使它稱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商賈庶民競相追捧的對象。而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古人的智慧跟先進的技術,造出了不少名劍,比如幹將莫邪之類,那哪把寶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呢?
  • 小雪,欣賞十首關於雪的詩,體會超凡脫俗之品格,高潔清廉之人格
    古人尤其喜歡雪,雪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之中。雪,潔白素雅、清新別致,代表著純潔,廉潔,人們可以在下雪天做很多浪漫的事情,思念友人,懷念家鄉等等。另外,冬天下雪代表著祥瑞,總之人們喜歡下雪的天氣,所以在小雪這一天裡,我們一起感受十首詩中的小雪意境,感受越來越冷的冬季意境,同時一起期盼下雪天氣的到來吧。
  • 古代的人們打井,為什麼要放兩個烏龜在井裡,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打井的時候,可不是隨便就能打的,打井在古代是個大的工程,裡面的規矩也是超級的多,其中有一個規矩就是,人們在打井的時候,都會往井中放兩隻烏龜,那麼為什麼要在水中放兩隻烏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