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網絡銷售:滯銷引出拓展銷售模式新思路(圖)

2020-12-23 中國蔬菜網

相關部門通過網絡平臺為菜農擴寬銷售渠道

又是一個豐收年

  今年11月初,武鳴縣雙橋鎮造慶村豐收的400畝共80萬公斤的土香蓮藕因為其知名度不高,銷路不暢。所幸政府和一些愛心超市援手,採取「農超對接」等多種措施將滯銷的蓮藕及時「消化」掉,藕農們得以渡過難關。據了解,今年因為天氣、知名度等其他原因,南寧市部分地方的蔬菜陸續出現滯銷情況,雖然在政府的措施扶持下得到及時解決,但要改善、減輕蔬菜滯銷,擴寬銷售渠道是有效的解決手段之一。

  如今,網購蔚然成風,滑鼠輕輕一點,不管外面太陽曬還是下雨,在淘寶、拍拍網上,想吃的水果、想買的衣服和鞋子立刻就可以買到,這或許能夠為農產品銷售帶來新的啟發。

  輕點滑鼠,各種水果隨便嘗

  網購,早已經融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無論想買什麼都可通過網購來完成,吃喝玩樂、生活起居,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買不著的。而今,連水果都可以在網上買了。

  家住秀靈路的何小姐一直追求和享受高品質生活,為了更好地照顧家人的飲食健康,即使工作和應酬再忙碌,每天下班她都親自去水果店挑選水果。*近,她的生活和消費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嘗試了在網上購買水果。

  何小姐在網上拍的是一般普通水果店內很少有賣的進口水果,如泰國金柚、西番蓮、佛頭果、蓮霧等。在水果網店上,這些水果都分門別類,大致有幾十種,選擇餘地大。和一般社區旁邊的小水果店相比,網店的品種比較全面,還有藍莓、進口草莓等比較罕有的貴重水果。她*網購了十幾斤的水果回家,讓家人大快朵頤。

  一些網店推出的實惠價格,自然又引來一幫嘗鮮者的幫襯。在網上購買過水蜜桃的羅女士說,她選擇在網上買水果,一是這些水果可以來自原產地,比較新鮮,二是價格會比市面上稍微便宜。比如,在購買時,要特別注意出產水蜜桃的果園,同是一個地方出產,但是不同果園的水果品質也會不一樣。

  剛剛起步,南寧賣家少又少

  淘寶(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數據平臺數據顯示,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的銷售額*。江浙滬和北京,成為網上水果的主要消費市場,其中浙江排第三位。目前,南寧市雖然有多種形式的網上水果售賣,但相比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來說,南寧市還屬於剛剛起步階段。

  記者在淘寶網上進行搜索,發現蔬菜網店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廣州等地,而廣西的賣家則只有寥寥幾家,南寧的賣家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賣家都是集中銷售荔浦芋、紫薯等易存放的地方土特產,買家也多是外省市的居多。

  在一名南寧賣家開設的網店「噹噹××」裡,分有「時令水果、時令蔬菜、各種乾果、婚慶喜糖」四大類,雖然店鋪主要以出售特色的熱帶水果和特產為主,但其中「時令蔬菜」中不乏還有蓮藕、涼薯、蘿蔔、玉米、洋蔥等菜市場上常見的菜類,大多是7斤包郵,每斤的價格在7元左右。

  在各種菜類的下邊,店主還很細心的介紹了蔬菜的營養價值以及使用方法,甚至推薦了幾種比較典型的做菜方法。但在銷售記錄的排名單上,名列*位的是在30天內銷售了27筆的廣西特產紅皮甘蔗,躋身前五位的菜類也只有賣出了5筆的荔浦芋,其他種類的蔬菜似乎無太多人問津。

  「道法自然32」的買家留言或許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玉米真的很好,不過可惜運到家都有味了……8天才到……」看來橫亙在網購蔬菜和保鮮期之間的鴻溝依然是距離與保鮮期之間的對決。

  網上局限,保鮮物流成難題

  淘寶(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數據平臺數據顯示,蘿蔔、芹菜、野菜的銷售額排在所有蔬菜的前三。假如菜農可以在網上開網店,那麼,通過快遞公司將蔬菜送出去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流程。

  11月18日,記者經過多方諮詢了解到,目前南寧本地的一些快遞公司會建議店主不要託運水果、蔬菜等保質期較短的農作物。

  「目前沒有聽說有託運蔬菜水果的,因為蔬果有保鮮期,要求保證時效,如果第二天到不了目的地的話就會壞掉」,南寧市中通快遞公司一分站(仙葫站)的工作人員說,一般他們公司託運的物品主要是衣褲、鞋子、書籍等。而南寧市申通快遞公司一分站(江南站)的工作人員建議,賣家*不要發水果、蔬菜等一些保質期短的貨物,因為快遞公司在託運的過程中,水果和蔬菜容易腐壞,一般這種情況下,將會計件處理即丟棄掉腐爛的水果、蔬菜,但快遞公司不賠付。

  南寧市一家宅急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蔬菜也可以託運,如果目的地是市內,*就可以到達,省內則是第二天送達,比如廣州、北京、上海等一些交通很便利的城市,通過飛機就可以當天送到買家手中,交通不太便利的地方則需要三四天。

  經營有方,好做法或可借鑑

  上海一家名為「××農場club」的網店店主王先生介紹說,由於蔬菜的保鮮期比較短,為了客戶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目前該店只接受上海的訂單,上海周邊近距離的可以接受配送。

  在這家網店裡,銷售*火的是售價2元的10隻裝土雞蛋,記錄顯示本月銷售了160筆。而網頁上除了土雞蛋和有機糧,並未看到各種綠色蔬菜的圖片,但那些不同種類高達幾千元的會員卡卻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會員卡分為金卡、銀卡和溫馨卡,價格分別是8800元、2980元和3989元。

  王先生介紹說,三種卡之所以價格不同,區別在於每次配菜的量和種類,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成員人數來進行選擇。網頁顯示在30天中,售價2980的銀卡已經售出6筆。現在我們的會員已經有1000多人,*多的一個月有200多人辦理會員卡。

  一般會員下單後的3—5天內就會收到*新採摘的蔬菜。公司有自己的配送車,配送當天的凌晨4時就開始裝車出發,保證當天上午將新鮮的蔬菜送到客戶家中。

  為了便於顧客更詳細地了解時蔬的種類來進行選擇,網店還定期在發布收穫蔬菜的種類。*近的兩次帖子發帖時間分別是11月4日和14日的上午。配菜不僅有容易保存的西蘭花、花菜、四季豆和萵筍,還包括不易久存的茼蒿、生菜等綠葉蔬菜,約十個品種。

  本地促銷,相關部門有對策

  目前,菜農能否借鑑網購水果的方式在網上售菜,因為很多這種形式的網上售賣還剛起步,相關部門目前還無法作出答覆,但在扶持菜農上,他們還是實施了不少對策。

  南寧市工商局業務科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針對南寧本地的網店,在流通方面南寧市還沒有出臺相關措施,但不會禁止或者對店主有要求等。如果發生了消費糾紛,南寧市工商局可以出面進行調解、處理。工商部門也建議市場方在市場內建立「自產自銷區」,在這裡可以免攤租或者攤租對半,以此扶持菜農,但這個辦法並不是強制實行,僅是建議。目前,像這樣的「自產自銷區」,在高新區、西鄉塘區一些市場就成立有。

  在國家商務部主辦的新農村商網(http://nc.mofcom.gov.cn/)上,新農村商網的主要作用是為廣大農民提供「信息發布」「諮詢互動」和「購銷對接」三項服務,幫助農民解決因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買難」和「賣難」問題。

  南寧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科科員陳剛介紹,在新農村商網上,菜農可以免費發布蔬菜信息,而在網頁上所登記的南寧本地種養殖戶有159家,農產品經紀人(即購銷人員)549人,農業協會有17個,而涉農企業就達到369家。在新農村商網上,商務部就採取類似淘寶網的形式發布蔬菜瓜果的信息,每年還組織春夏秋冬4場專場銷售會,即使在平時,不少採購商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尋找到蔬菜瓜果的供應需求,從而尋找到買家的信息。通過新農村商網,南寧市商務局之前就曾舉行過柑橘、香蕉兩場專場購銷對接會扶持種養殖戶,將滯銷的蔬菜推廣出去。

  通過新農村商網如何進行銷售呢?南寧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科 陳剛說,與淘寶這個銷售平臺不同,新農村商網的優點在於,網站上會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對接、聯繫菜農與買家的買賣生意。對接了菜農與買家後,接下來就是如何運送蔬菜瓜果。畢竟蔬菜水果是生鮮食品,不可能通過快遞公司小批量進行銷售。一般情況下,都是菜農與買家達成一致意見後,再聯繫大卡車尋找物流公司進行運送。

  記者在新農村網上看到,各種蔬菜瓜果都有分門別類,還有供應目錄、求購目錄、價格行情、特色農產品等,菜農如果急需要找到賣家,可以直接和經紀人對接,從而儘快聯繫到賣家。

  在扶持菜農方面,除政府積極採取的「農超對接」等辦法外,一些相關部門也通過建議設立「自產自銷區」、專場購銷對接會等方式加大蔬菜的推廣,採取更多途徑幫助菜農解決問題。

  成功店主分享網店賣菜秘訣

  在網絡上開網店賣蔬菜,如何保證蔬菜的新鮮、物流走得是否通暢是賣家要解決的*兩個難題。如何解決,如果通過借鑑大城市一些有經驗的店主的做法,也是可行的。

  難題1:蔬菜如何保鮮?

  支招:可定位周邊地區

  由於蔬菜的保鮮期比較短,為了客戶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目前網店「××農場club」只接受上海的訂單,上海周邊近距離的可以接受配送。他們會根據顧客的訂單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根莖類等一些易保存的蔬菜可能會提前採摘,葉類蔬菜一般都是發貨前才採摘。蔬菜包裝好後會裝進大大的密封箱,保證蔬菜和雞蛋不會在運輸中被破壞。

  難題2:如何吸引買家?

  支招:買家可以辦年卡

  網店「××農場club」店主王先生建議,可以通過辦理購菜年卡來吸引買家的注意。以他們網店價格2980元銀卡為例,這張年卡包含的菜量約四百斤,送菜次數為52次,每次品種3—5種,2—4天食用量。可滿足3口之家一年的蔬菜需求,算下來,平均每天買菜的花費約為15元。

  另外,辦理會員卡不僅可以提前預約,享受到開心農場基地自助旅遊活動,體驗耕種與收穫的樂趣,還可以參加農場定期舉辦的偷菜節、番茄大戰等特色鄉村活動。

  難題3:如何成功經營店鋪?

  支招:保證蔬菜的質量

  「我們開了兩年的實體農場後才發展到網絡經營的,我們在上海有自己的農場,然後根據市場分析對農場做出耕作計劃,對各種蔬菜進行合理地耕種。」王先生說,他們農場區別於一般賣家的就是所有蔬菜全部產自公司的農場,而不是到菜市場上批發加工再賣出去的。蔬菜都是有機的,除了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按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進行,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而且在播種前也會對土壤進行調整,使蔬菜能夠在土壤的*狀態生長,以保證它的無汙染、富營養和高質量。農藥、化肥和土壤這三點的標準是一般菜農所不能達到的。

  眾所周知,很多蔬菜之所以很少有網購,就是因為它的保鮮期。那麼這家農場是怎麼解決這一關鍵性問題呢?王先生很自信地回答,首先,他們的農場是自己種植管理,根據客戶下的訂單進行有計劃地採摘和合理地搭配;其次,有專門的密封箱和運輸車,而不是通過其他公司的物流和快遞;另外,設定有固定的日期和路線進行配送,種植、採摘、配送一條龍的服務完全可以保證蔬菜的質量。

  難題4:運輸損耗誰埋單?

  支招:商家和快遞公司共同承擔

  蔬菜的保鮮期很短,如果運輸時間比較長,那麼,蔬菜尤其是葉菜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腐爛,所以運輸就是網購蔬菜的關鍵。

  「市民買一斤蔬菜,可能會比菜市場便宜,但快遞費用一加上,買菜成本反而高了。」南寧市一家網店的店主楊先生說,一些市民看到網上買菜需要郵費,大多望而卻步。為了吸引顧客,他們推出了套餐包郵、滿多少免郵資等的優惠方式,但這樣一個月下來也需要很多快遞費。如果蔬菜在運輸過程中損壞,客戶要求退貨,那損失就更大了。

  不過,廣州一家網店的店主黃先生有自己的辦法,「像上海青、芥菜等容易損壞的蔬菜,一般我都不輕易發貨」。他說,之前和快遞公司協商好,如果出現蔬菜損壞的現象,損失由賣家和快遞公司共同承擔,這樣快遞公司在運送過程中也就特別小心。

  難題5: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

  支招:可以進行營養搭配

  廣州一家網店的店主黃先生介紹,可以在網店裡配備營養師在線搭配,幫買家定製以達到均衡營養的目標,吸引買家的眼球。葉子菜、瓜果類以及根莖類蔬菜可以做一個組合。當然,這樣的組合是非常人性化的。另外,還有不少的組合選擇,比如說11月的第三周,營養師就給出了「芥藍+四季豆+西蘭花」、「菜心+番茄+西蘭花」和「白菜仔+三色椒+娃娃菜」三種搭配方案,購買時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個人口味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案,便捷地改變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時令、口味與營養,便在滑鼠輕點之下納入自己囊中。

  難題6:菜農品種單一怎麼辦?

  支招:可以組團出擊

  「蔬菜大家隨便在菜市場都能買到,如果想發展網購蔬菜,必須和菜市場與超市中的蔬菜有所區別。必須精心管理,隨便在地裡種下收穫,那在網上買還不如直接去超市買的便宜,而且更加新鮮。」王先生說,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優於菜市和超市中的蔬菜才能不愁銷路。

  不可否認的是,上海這家現實版的農場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如今南寧菜農的種植種類單一,不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放到網上去賣,單一的品種只能大量批發,小單的買賣加上路費還不如在菜市買的便宜。從這些有經驗的店主身上,或許我們的一些菜農可以聯合起來豐富品種或者改變經營模式,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抑或是菜農與社區進行合作,邀請居民組團購買。這樣不僅省去了中間環節,農民還可根據市場行情對價格進行合理定位,農民和市民才會雙贏。

  各方觀點

  支持方

  流浪者與覓食貓:網購蔬菜很便捷,仔細盤算了一下,因為少了很多流通環節,網上買的比市面上的還便宜。下雨天或者陽光暴曬的時候,這樣就不用出門了。

  愛的方向:我們家現在吃的水果就是固定從一家網站上訂購的。真的很不錯,既新鮮又便宜,服務相當到位,我的好多同事也在那裡消費過。可以去一些信譽好、物流快的網店看看,我想應該是沒問題。

  阿拉:我現在也開始在網上買一些保質期比較長的蔬菜,比如蓮藕、蘿蔔等,買得多還是比較划算的。

  反對方

  小七七:如果是蔬菜的話,運輸過程中肯定會蔫掉,這樣的蔬菜不新鮮啊。

  魚在水上漂:水果如本地沒有,可能會網購。日常用品要看性價比,蔬菜是不可能的。

  御林軍挺楊林:不會,除非今後到了非網購不可的程度。首先不能挑選,質量得不到保障,還是自己去菜場買吧。

  遊來遊去:這個網購新鮮蔬菜的太少了,如果是乾菜倒是挺多的,就是脫水的那種。如果是蔬菜的話,加上運費以及來回的路途,只買個一兩斤的話,到手時不是凍壞了,就是臭爛了。專業的物流蔬菜公司還行。

  中立方

  阿諾:蔬菜對於保鮮方面要求較高,這也是質量保障的關鍵,建議開始時做同城交易,等有了一定的規模及有了存儲、運輸方面的條件以後再向更廣泛的區域擴張。

  飄逸神之仙:如果是同城當天到貨我可以嘗試一下。

  尋找天涯雪:如果能保持新鮮、價格、口感,我會考慮。

  網絡投票調查

  1.你網購過蔬菜、水果等生鮮產品嗎?

  a.是的,買過:6票13.63%

  b.沒買過,打算試試:21票47.72%

  c.沒買過,也不想買:17票38.63%

  2.對蔬菜水果等網購*擔心的是?

  a.新鮮度不能保證:14票33.33%

  b.快遞費太貴:7票16.66%

  c.太折騰了:21票50.0%

  3.網購是解決目前菜賤傷農局面的好辦法嗎?

  a.是的,節省了中間環節的成本:9票17.64%

  b.估計不行,很多問題沒設想到:18票35.29%

  c.現在還說不好,推廣等方面也很複雜:24票47.05%

相關焦點

  • 開拓線上市場 蔬菜產銷兩旺 疫情倒逼桓臺蔬菜銷售模式轉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蔬菜種植行業通過線下銷售的原有經營模式受到衝擊。為了在疫情期間打開銷路,近期,桓臺蔬菜合作社和種植戶抓住未來趨勢,積極開拓網上銷售渠道,通過線上銷售、線下配送,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實現了蔬菜產銷兩旺。
  • 大安區新民鎮多措並舉打通疫情期間蔬菜銷售「最後一公裡」
    四川新聞網自貢2月21日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安區新民鎮部分種植戶出現蔬菜滯銷問題。得知這一情況後,新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通過全面摸排、多方動員、防銷共抓,打通了蔬菜銷售「最後一公裡」。
  • 秦皇島郵政傾力打造扶貧助農多平臺銷售模式
    半個月前,網絡上一條信息引起秦皇島市郵政分公司負責人的注意。這條安山鎮政府發出的求助信息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安山鎮邸莊村農戶種植的3萬餘公斤雪花梨、董新莊村農戶種植的4萬餘公斤紅心蘿蔔滯銷。隨著天氣逐漸升溫,看著那麼多農產品堆放在家中,一年的辛苦將付諸東流,農戶們心急如焚。市郵政分公司第一時間安排渠道平臺部與安山鎮政府聯繫。
  • 河北鮮天下確保平價銷售,破解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難題
    【深州資訊】河北鮮天下確保平價銷售,破解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難題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發揮電商平臺作用,立足網際網路優勢,不見面精準配送,更符合群眾少出門、不聚集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受到歡迎,在深州市越來越多的村民在享受著商超配送的便利。河北鮮天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曉介紹說。
  • 光山縣趙崗村蔬菜滯銷 村委會聯繫渠道收購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受疫情影響,常規的銷售渠道封閉,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趙崗村的萵筍等蔬菜出現了滯銷情況。村委會聯繫了相關公司,對村民滯銷的蔬菜進行收購,並銷往北京新發地。光山縣趙崗村蔬菜滯銷,村委會聯繫了相關公司,對村民滯銷的蔬菜進行收購。受訪者供圖趙崗村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斛山鄉,蔬菜種植是這裡的傳統產業,冬天以萵筍、小白菜、捲心菜為主,夏天則種黃瓜、西紅柿、豇豆、芹菜等。趙崗村第一書記鄒文建告訴記者,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常規的銷售渠道封閉,上百畝的萵筍卻賣不出去。
  • ...網上團購、直通車進社區及線下渠道銷售 聊城每日銷售蔬菜等農...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敏 通訊員 王琨)截至目前,聊城全市在田蔬菜面積82.79萬畝(其中早春播種25.21萬畝),日收穫產量9987噸,日上市量9867噸。如今,上市的蔬菜主要為日光溫室生產的瓜菜類及茄果類、大小拱棚生產的葉菜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市政府成立了聊城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指揮部,創新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
  • 杭州星野社區運用「新零售」模式 化解農產品滯銷困境
    轄區居民,尤其是水產養殖戶、蔬菜承包戶、草莓種植戶等全部嚴禁外出。疫情期間,由於產品無法及時銷售、土地無法翻整等情況影響今年的春耕,進而給農戶帶來難以承受的損失。據了解,58戶水產養殖戶面臨魚、蝦、螃蟹、甲魚等水產品全部滯銷,損失近千萬;13戶蔬菜種植戶面臨花菜、大白菜、包心菜等蔬菜全部腐爛的困境,損失近800萬。
  • 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上線 政府採購助力消費扶貧
    面向政府採購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在今天上線,官方網址為www.fupin832.com。如何幫助貧困地區破解農副產品銷路難題?政府採購是一項新思路。記者看到,剛剛上線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上集中展示了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副產品,商品涵蓋水果、蔬菜、禽蛋等多個類別。
  • 分宜雙林鎮:扶貧基地產品滯銷 扶貧幹部助力銷售(圖)
    7月份突如其來的汛情,影響了宋家扶貧基地裡已經成熟的數十畝葡萄,雙林鎮政府得知情況後,舉多方之力為其打開銷路,滯銷貨搖身一變成了暢銷品。  「非常感謝大家來買我家的葡萄,早知道會暢銷,我就把剩下的葡萄都採摘裝箱就好了。」雙林鎮宋家村的種植大戶張玉平笑著說:「感謝政府提供的平臺,讓我的農產品變暢銷了」。
  • 跨境電商拓展餘杭家紡銷售渠道
    跨境電商拓展餘杭家紡銷售渠道 2015-06-02 08:40:37 來源:網際網路     5月26日下午,餘杭區商務局、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及餘杭家紡產業協會共同舉辦的
  • 家樂福直播助固安農戶解決滯銷蔬菜
    近期,他們收到了來自河北固安農戶的求助信,原來,當地捲心菜和青梗菜花滯銷,沒有工人,解決不了運輸,農戶們面臨著一年辛苦付之東流的困境。家樂福華北區採購接到這個信息後,立刻組織工人、車輛奔赴固安。「固安是業內比較出名的蔬菜基地,種植數量大,質量高,而且距離北京近,蔬菜新鮮保持度高,」家樂福華北區採購負責人表示,「看過當地滯銷的捲心菜和青梗花菜後,我們覺著質量非常好,價格也實惠,所以我們決定扣除運輸損耗等成本,零利潤銷售。同時為了刺激顧客購買慾,我們還開通了直播,讓顧客能和我們一起看到蔬菜基地裡面的情況,做到買得放心,吃的安心。」
  • 建行濰坊分行:壽光蔬菜智慧管理平臺農資銷售與蔬菜收購資金支付...
    農資銷售與蔬菜收購是蔬菜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也是農村地區信息流與資金流的重要節點。目前,農資銷售點和蔬菜收購點的支付結算,仍以手工記帳為準,多為現金支付模式,且廣泛存在賒銷賒帳現象。痛點既是需求、更是潛力。濰坊分行果斷聚焦這一痛點,力促通過痛點問題的解決,在更好服務蔬菜產業鏈各方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為平臺的推廣應用拓展新的空間。
  • 銷售網絡大拓展 桃李麵包去年業績誘人
    桃李麵包專注於以麵包及糕點為核心的優質烘焙類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屬於國內知名的「中央工廠+批發」式烘焙食品生產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桃李」品牌麵包,目前擁有軟式麵包、起酥麵包和調理麵包三大系列麵包。此外,公司還生產月餅、粽子等產品,主要為針對傳統節假日開發的節日食品。
  • 樂清這個村滯銷的蔬菜5天賣出17.5噸,0.5元/斤還在賣
    讓滯銷的蔬菜一下子變成了熱銷產品。林小琳說,在他們的努力下,5天共銷售了17.5噸的滯銷蔬菜,其中油冬菜等品種已經賣得差不多了。還有部分市民,買到愛心蔬菜還不夠分,專門跑到蔬大強總部大批量購買。「其中有位清江的愛心人士,一次性購買了150公斤的蔬菜。」她說。「我們還在聯繫全市各小區,也在和有關單位協商,計劃在中心公園、晨沐廣場等人流量集中的區域舉辦愛心義賣。」
  • 河北赤城將借力「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打造首都放心菜園
    近日,中國餐飲供應鏈的知名服務商美菜網攜手北京市科委農村發展中心、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分行走進赤城,聯合舉辦了「赤城慶豐收&電商促銷助脫貧」活動,通過多方合力,藉助網際網路渠道、科技加金融力量,河北省赤城縣蔬菜開闢出銷售新渠道,朝著首都放心菜園的目標努力,成為北京的蔬菜園、後花園和科技園。
  • 衡陽碧桂園解決菜農蔬菜滯銷問題,4萬斤蔬菜免費送業主
    2月26日,碧桂園衡陽城市公司已下單採購4萬斤滯銷蔬菜發放至市內碧桂園社區支援戰「疫」,此次捐贈從2月24至26日,每天由工作人員採購衡陽土橋村、東湖寺村、雞籠村菜農滯銷蔬菜打包發車運送至市內碧桂園兩個社區,發放到約2000戶碧桂園業主手中。
  • 孟津禮物|拓展線上銷售 推介文創產品
    10月18日,在孟津縣平樂鎮「中國牡丹畫創意園區」 ,工作人員通過網絡直播推介文創產品。今年該鎮積極引導創意園區轉變經營模式,開啟了「雲端」銷售模式,利用網上直播、微拍堂等形式,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今年前三季度網銷牡丹畫約15萬幅。
  • 宜陽縣三鄉鎮:蔬菜滯銷不用慌 農超對接來幫忙
    核心提示:宜陽縣商務局通過搭建網絡平臺,實現農商對接溝通,共同為滯銷農產品找銷路,幫助農戶擺脫困境。
  • 免費開通雲店鋪,建材銷售模式破局迎新!
    原標題:免費開通雲店鋪,建材銷售模式破局迎新!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很多傳統行業備受衝擊,建材行業也不例外。傳統建材企業想要獲得效益增長,首先要準確找到阻礙效益提升的問題所在。01、訂單缺行業門檻低,同業競爭日益惡化銷售突破難,每年銷售額增幅不大02、滯銷苦產品層出不窮,推廣銷售沒有門路庫存大量積壓,周轉率低,資金被壓03、收款難月結、季結、年結........
  • 海南蔬菜首次實現網上大批量銷售
    本報海口4月2日訊(記者況昌勳)日前,海南省農業廳、阿里巴巴集團與淘寶網「特色中國·海南館」聯合舉辦「海島食鮮」農產品營銷活動,3天時間內,網上展現量超一億人次,總銷售額達621萬元,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活動首次讓我省蔬菜實現網上大批量銷售。  據悉,本次活動我省共有73家企業參與,精選本地特色農產品9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