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薔生
正門前,左邊是一塊長方形的石頭銘牌,右邊是海報欄,上面是紐頓熟食中心的文字和圖片介紹。這是新加坡小販中心的代表。來到新加坡,如果沒到新加坡的小販中心走一趟,將會錯過這一獨特的城市風景線。
早聞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很有特色。因此,到達獅城的第一夜晚餐,我們就特意安排在紐頓熟食中心。
其位於獅城的北面,有地鐵站,10多條巴士途徑那裡。我們是打的過去,離賓館10多分鐘的路程。
下午6點左右天色還比較明亮。只見一大片三角型屋簷的建築群,掩映在綠樹叢中,好幾棵粗大的樹木懷抱著一個較大的停車場。正門前,左邊是一塊長方形的石頭銘牌:FOOD CENTER(食物中心),右邊是海報欄,上面是紐頓熟食中心的文字和圖片介紹,非常詳細。原來這是新加坡小販中心的代表,自1971年開業至今,備受新加坡國人與海外遊客的喜愛。
踏進熟食中心寬敞的庭院裡,環顧四周,發現這是一個具有較大規模的小吃廣場。廣場的四周是沿大樹環繞的一圈帶屋頂的小吃食鋪區域,每個食鋪大約只有10多個平方米,多數是屬於夫妻老婆店,男的在裡面燒菜,女的在門口收銀。每個食鋪的門口上面是帶有圖片的菜餚介紹和價格,食鋪的左面牆上掛有A或B或C的食品衛生標誌。食鋪門外也擺放著用餐檯凳。小吃廣場錯落有致地擺設著具有統一規格、色彩和材質的三角形頂蓬和或方型或圓形的臺凳,還有充滿藝術性的路燈。地上鋪著條紋的水泥石塊。整個小吃中心的環境十分清潔和美觀。
在引導攤販的熱心招攬下,我們選定靠近食鋪的廣場邊上落座。四周的食鋪你可隨意點購各式菜餚。我看了熟食中心十大美食文字和圖片的介紹,如:炒蘿蔔糕、肉骨茶、海南雞飯、印度煎餅、辣椒或黑胡螃蟹,還有新加坡沙嗲、咖哩魚頭等。看了價格,每道美食幾乎都在5-8新幣左右,相當於人民幣25-40元左右,等於我們在上海是吃一份麥當勞或肯特基等快餐的消費水平。但是,如果按新加坡人均年收入近2萬多美元算的話,他們的小吃中心價格還是屬於不貴的。後來聽當地人說,紐頓的價格是新加坡小販中心最貴的,其他如牛車水等小販中心,價格一般在3-6新幣左右。
此時,夜色逐漸暗了下來。熟食中心的顧客多了起來。新加坡屬於熱帶氣候,這裡的居民大都不願在家烹飪。價廉物美、環境又舒適寧人的小販中心,是他們每天就餐的首選之一。
我們從兩個食鋪中每人挑選了一道特色美食和一份菠蘿汁,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嘗,一邊留意小吃中心的管理情況。原來這裡吃下的食物垃圾和衛生打掃,包括餐具的回收,全部由專門人員統一負責。食鋪的攤販,只負責美食的供應。整個熟食中心,雖然沒有空調,只有電扇,但因不允許抽菸,又大多在露天,一頓飯吃下來,也不覺得炎熱和嘈雜。
這裡的最初建設是為了容納烏節路搬遷的小販。烏節路相當於上海的南京路,是新加坡十分繁華的商業中心。這裡的熟食中心經過幾次翻新改造。如1999年11月5日-2000年2月10日,翻新前後的紐頓熟食中心,攤位與外觀基本上沒有顯著改變。翻新工程主要是針對基礎設施,如為電線鋪設等進行維修。重新開業的前一天,2000年2月20日,紐頓小販公會為了慶祝該熟食中心營業30周年以及翻新完工,特別設宴招待牛車水—東陵集選區內的100位獨居老人。到了2006年,又進行了比較大的外觀改造,對攤位和臺凳設計煥然一新,添加了頂蓬和屋簷等,形成了如今開放露天、四周典雅的殖民地房屋與青蔥翠綠的大樹所營造的舒適氛圍。該中心迅速打響了名氣,原來的50多個攤位(食鋪)又增加了一倍。
到新加坡旅遊,如果沒到新加坡的小販中心走一趟,將會錯過新加坡這一獨特的城市風景線。
(作者系徐匯區政協委員、民進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