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好吃的小販中心盤點第一彈!

2021-02-17 NUS小助手

2020年末,新加坡的小販中心終於申遺成功了!

16日,新加坡的小販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小販中心因其物美價廉、種類繁多的菜品,成為很多在新加坡生活的食客最愛去的地方。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吐血整理了全島口碑最好、排名最高的幾家小販中心,沒有去過的你們難道不想去試一下嗎?

芳林巴剎與熟食中心(Hong Lim Market & Food Centre)是新加坡最早建成的幾個小販中心之一。

這是一個藏在牛車水的美食天堂,雖然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卻是一眾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大眾食堂」。

YouTube上的紀錄片《生活氣場4》中的第四集與第五集也詳細介紹了這個小販中心的發展以及美食。

Outram Park Fried Kway Teow Mee (歐南園炒粿條面)存在許久了,是幾代人不變的味蕾記憶。這家炒粿條曾在Hawker Street Food Master (街頭小販美食大賽)中獲得冠軍

能把平平無奇炒粿條做得這麼好吃的秘訣:新鮮蛤蜊保證了粿條的鮮美;每份都有毫不含糊的雞蛋能保證粿條的順滑;最後再加一勺豬油渣,給粿條注入靈魂,真的強烈推薦!

叻沙一直以來都是新加坡的「必吃榜」之一。Famous Sungei Road Trishaw Laksa(馳名結霜橋三輪車叻沙)號稱是全新加坡最後一家保留傳統炭爐煮法的叻沙。

真實可見的蝦肉Q彈無比;疏鬆多孔的豆泡吸滿微微辣的湯汁。嗦一口粉,喝一口湯,絕美!

不僅如此,這裡的叻沙還十分便宜,一碗標準叻沙只需要5新幣

地點:531A Upper Cross St, S051531

時間:7:00am - 21:00pm

紐頓熟食中心(Newton Food Centre),又名「紐頓圈」,是新加坡傳奇熟食中心之一,因其上過謝霆鋒的《十二道鋒味》而名聲大燥,每天都能看到非常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在謝霆鋒的《十二道鋒味》裡,謝霆鋒可是專門帶著桂綸鎂前來打卡哦~

紐頓熟食中心通常工作到凌晨才會關門,很像日本的「深夜食堂」。

在這裡,你能看到午餐時熙熙攘攘的人群,下午點一杯Kopi O悠閒的老大爺,子夜凌晨狂歡的青年人。

這裡的海鮮燒烤做的真是一絕。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物價可以說是中等偏高。雖說新加坡四處靠海,可是平常去飯店裡吃一頓海鮮大餐就要花掉人均300+軟妹幣。

但是在這裡,雖說海鮮仍不十分便宜,但是相比於飯店已經十分優惠了。你可以以最實惠的價格吃到最具有本土風味的海鮮。

據說這裡的黑胡椒蟹也是一絕。有網友評價:從來沒有吃到過做的如此鮮嫩的黑胡椒蟹。

地點:500 Clemenceau Ave N, S229495

時間:12:00pm - 次日2:00am

說起舊機場路熟食中心(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這可是新加坡本地人心中的「白月光」。

在這裡有著新加坡人從小到大的味蕾記憶。福建蝦麵、粿條、沙爹.無不承載著新加坡融合東南亞各家的飲食文化。

在攤位面前,可以看到各種食品評論家獎報紙、文章發表關於南星的評價,足以看出它在當地人中的地位,實力不容小覷。

招牌蝦麵,融合了米粉和麵條,提供了良好的咀嚼體驗;海鮮的加入讓這碗面變得更加鮮美。更棒的是,肉汁的味道也被麵條完全吸收,可以說是非常美味了。

在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不踩雷的方法很多,其中一個就是看排隊的人數

東記炒粿條這家也是會在飯點兒大排長龍。這家店只有一個人經營,老闆憑藉一己之力,一人點單,一人烹飪,每個人都會耐心的等待。

新加坡通常會使用濃重的醬油魚醬調味料.

東記的粿條更乾燥,甜味會少一點。大蒜和豬油的味道很明顯。

所謂沙爹,其實就是肉串,是傳統的馬來美食。

選記做的非常地道,傳統的海南風味沙爹,豬肉串十分香甜可口。

再配上帶有菠蘿醬的花生汁,菠蘿的酸甜中和了豬肉串的油膩,簡直是絕配!

地點:51 Old Airport Rd, S390051

時間:6:00am - 23:00pm

問:來到麥士威美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一定要吃的東西是什麼?

天天海南雞飯(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是新加坡最著名的海南雞飯攤販之一,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天天海南雞飯的米飯鬆軟可口,不用配菜,單吃便已美味之極,再加上口感極佳的自製辣椒醬,使其在新加坡眾多海南雞飯店中脫穎而出。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醬料使用酸橙汁代替醋來提味,給醬汁增添了一份獨特的清香。

天天海南雞飯的美食雖看似簡單實則滋味豐富,故而一直是許多本地人的最愛。

地點:1 Kadayanallur Street, S069184

時間:8:00am - 次日2:00am

手握這份最全攻略,乾飯人還怕找不到好吃的地方?還怕錢包空空無處可去?衝鴨!

想了解更多國大資訊

快來星標小助手

不要忘記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年終盤點|全島最好吃的八大小販中心(上)
    2020年末,新加坡的小販中心終於申遺成功了!16日,新加坡的小販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小販中心因其物美價廉、種類繁多的菜品,成為很多在新加坡生活的食客最愛去的地方。今天,情報君就為大家吐血整理了全島口碑最好、排名最高的8大小販中心,沒有去過的你們難道不想去試一下嗎?芳林巴剎與熟食中心(Hong Lim Market & Food Centre)是新加坡最早建成的幾個小販中心之一。
  • 去新加坡吧,直奔小販中心
    經驗豐富如Gary哥,問他新加坡當地人最常去的餐館,他的第一反應也是家附近的小販中心以及餐室。@RF淡水海邊JM相當一部分的新加坡人會選擇在小販中心解決一日三餐。去之前,阿球曾以為小販中心是單純吃飯的地方。直到看見一對在餐桌上下象棋的老人,才驚覺這裡對新加坡人的重要意義。
  • 新加坡最棒的14家小販中心,人均5新幣好吃到飛起~
    可是新加坡的餐廳辣麼貴想吃好吃的錢包又不給力怎麼辦呢?椰子在全島搜羅了14家小販中心美食豐富味道贊絕對包你滿意哦~老巴剎Lau Pa Sat建於1894年的老巴剎是東南亞現存最大的維多利亞時期的鑄鐵建築而今天,它成了新加坡最著名的美食中心
  • 新加坡兩小販獲米其林評級 成」最便宜米其林」
    新加坡兩小販獲米其林評級 成」最便宜米其林」時間:2016-09-18 07:27:00來源:中青網作者:編輯:  今年7月,《2016新加坡米其林指南》發布,新加坡一共有29家餐廳摘得米其林榮譽,值得一提的是,有2家小販獲得1星評級,這是全球第一次有小販獲得米其林評級。來自這兩家小販的美食,就是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美食。
  • 弘揚小販文化 新加坡小販中心將進谷歌地圖
    經濟日報新加坡訊 記者蔡本田報導:為了弘揚小販文化,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和全國聯商總會與谷歌公司開展合作,將在明年初把全國114間小販中心街景和內部實景添加到谷歌地圖國際版中,將方便當地居民和外國遊客體驗新加坡獨特的小販文化。
  • 小販中心,新加坡人的社區餐廳
    【環球時報記者 李田博】近日,新加坡的小販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過新加坡的人一定對當地的小販中心不陌生,其實小販文化就是以小販中心發展起來的飲食文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稱小販中心為新加坡的「社區餐廳」,甚至稱之為文化機構。
  • 去新加坡玩,解饞就去小販中心
    經驗豐富如Gary哥,問他新加坡當地人最常去的餐館,他的第一反應也是家附近的小販中心以及餐室。史上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米其林指南百年來第一次給小販授星……了凡油雞飯·面打破了美食家們對小攤販的偏見。深愛市井味的阿球一進小販中心就邁不開腿。相當一部分的新加坡人會選擇在小販中心解決一日三餐。按Gary哥的話來說「一碗麵只要三塊,配一杯飲料,五塊就能解決一餐」。
  • 南洋真滋味:新加坡小販中心大起底
    要真正感受他們對吃的熱愛,一定要去小販中心(Hawker Center)。在這個經常被票選為世界最昂貴的城市裡,小販中心裡3塊錢(約15元人民幣)的美食比比皆是,那是新加坡普通百姓的救命稻草。正如香港的茶餐廳、臺北的夜市,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代表了一種庶民飲食文化,毫不造作,服務粗糙,美食也不講究擺盤,距高大上十萬八千裡,但卻更接近真實的生活。
  • 新加坡「小販中心」是怎麼成為一「景」的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不但讓這兩個願望盡數實現,其中透露出來的城市管理經驗也可供我們參考。  如今的小販中心已成為新加坡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景」,體現著一種城市的秩序,甚至被列為「每一個人有生之年必須到訪的一千個地方之一」。  也曾有隨意擺攤之擾  早在建國初期,新加坡也面對著小商小販隨意擺攤所帶來的困擾。
  • 終於,新加坡小販中心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是時候了解一下
    昨晚(12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的總部給新加坡捎來一道好消息——小販文化申遺成功了!(視頻:新加坡國家文物局臉書)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在臉書上同步宣布了這項喜訊說,小販文化是全新加坡人最不陌生的日常。
  • 新加坡丨特色美食地標---小販中心
    儘管新加坡擁有諸多名廚餐廳、可以讓你品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但這些高檔精緻的餐廳,卻不能完全代表新加坡人對美食的熱愛。熙攘熱鬧、品類多樣的小販中心,在熱愛美食的新加坡人眼裡,依然擁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小販中心是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產物,於1950到1960年代開始興起,最初是為了治理街頭小販無證經營和衛生較差的問題。
  • 新加坡「小販文化」
    與小販中心類似,由企業經營、提供空調的食閣,組屋樓下常見的咖啡店,都是新加坡人解決三餐的好地方。但是,只有小販中心才是承載新加坡人記憶的場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被媒體報導在紅山市場小販中心的炸雞翅攤位前排隊半個小時,但其實他去過的攤位可不止這一個。媒體常登載他和家人在小販中心聚餐的圖片,那場景和新加坡成千上萬的尋常百姓並無二致。
  • 惠州引入新加坡「小販中心」模式 打造「美食天堂」
    日前,廣東惠州市河南岸街道引入了新加坡「小販中心」模式,在該轄區華隆大廈建成使用小販中心試點,將現有農貿市場和肉菜市場進行升級改造,解決流動小販和飲食類小排檔佔道、擾民、汙染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問題。  據了解,目前,惠州城區共有流動攤販4500多檔約20000人,其中食品類小攤販620多檔2000多人,經營場所面積嚴重不足的飲食店310多家1000多人。
  • 新加坡小販中心將申請 「世界文化遺產」?你去過幾個呢?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華語演講中宣布繼植物園,新加坡也將為小販中心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李顯龍總理說:「我們做了民調,結果顯示,小販文化是最多國人支持的項目,因為它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富有本地特色, 如果申遺成功,將有助保留和發揚新加坡這個獨特的文化,讓更多美食傳承下去。」但是去獅城的你,對小販中心的印象還停留在「紐頓」、「ChompChomp」、「Maxwell」?那就太膚淺了。
  • 新加坡小販申遺成功後燒「第一把火」,取消一次性餐盒
    小販文化與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僅突顯本地多元種族和宗教的特色,也在城市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成為遊客到訪的必去景點之一。  ...  隨著「申遺」成功,小販中心的「第一把火」來了!  ——「取消一次性餐盒」
  • 小販的天堂,國民的食堂,「販者有其攤」的新加坡小販中心模式
    在新加坡的「Food center」也叫「熟食中心」,或「小販中心」,每處面積都不小,裡面匯聚了幾十家上百家小攤販,各種各樣的美食都有,特點是實惠。第一個去的是在中峇魯附近大型商場裡面,進去時以為就是個美食廣場,心想這樣的地方國內大把,完全沒有期待。
  • 小販中心,流傳的美味
    本文來源:新加坡旅行說起新加坡的美食,不得不提到小販中心。儘管新加坡擁有諸多名廚餐廳、可以讓你品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但這些高檔精緻的餐廳,卻不能完全代表新加坡人對美食的熱愛。熙攘熱鬧、品類多樣的小販中心,在熱愛美食的新加坡人眼裡,依然擁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 新加坡小販文化走進谷歌地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蔡本田)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和全國聯商總會為發揚小販文化,與谷歌公司開展合作,將在明年初把全國114間小販中心街景和內部實景添加到谷歌地圖國際版中,將方便當地居民和外國遊客尋找並享受美食,體驗新加坡獨特的小販文化,促進新加坡小販文化的良好傳承與創新發展。
  • 飲食文化觀:從不在家吃飯的新加坡人,小販中心成為了全民聚集地
    吃飯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話題,吃得好壞也決定了人類的壽命,民以食為天,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力求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同時他們也在尋求最美味的和最健康的食物,只有這樣,種族才可以得到延續,每個人才能夠活得更久。今天我們來看新加坡的飲食文化,雖然可能我們無法通過一篇文章去將新加坡飲食文化的林林總總詳細敘述出來,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說明,而且也是新加坡與中國在思想上完全不兼容的一面,那就是新加坡人民從來不在家裡吃飯,這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
  • 新加坡生活|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
    新加坡小販文化正式躋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負責審核申遺項目的國際評估團表示,小販文化是新加坡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增強了身份認同,也聯繫了世世代代的新加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