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個圖集) 這次來到了中山三鄉鎮竹溪村,從白石村出發,經竹溪村,去媽(馬)坑水庫,這一路風景都很不錯,適合自駕遊。 這條小路很安靜,我走過三次,每次都路過竹溪村,走環村路,每次都沒有在村裡停留。 這次特意前來看看,是因為,三鄉鎮的古村落,我已差不多都走完了。有些人不認為這叫古村落,我覺得,古村不一定全得是青磚瓦房,石板街,每個人對古村的理解不一樣,咱們更多的是要走進去了解,不光是只看外表。
站在牌坊下,村路沿著山體畫出一條漂亮的弧線。
這是一個三叉路口,左邊進村的路是單行道,車道也比較窄,路人也較多。行車經過竹溪村時建議按路牌指示,走右邊的環村路。
行車往右,步行往左,我們先從左邊開始參觀竹溪村,前面有座漂亮的洋樓。
這座民國時期的洋樓,也叫騎樓,在臺山很多見。在中山當然也不少,物以稀為貴,在臺山可以見到連成一排的騎樓,但在中山,孫文西路有騎樓街,其它地方是否還有?如果有知道的朋友,評論留言告訴我一下哦,我去打卡。
村中廣場,整個村中沒有很高出的建築。不遠處的白石村可說是碉樓林立,而竹溪村也有碉樓,但都不高,也就兩三層,以居住為主。
重修後的兩座祠堂,維泮何公祠和南軒鄭公祠,竹溪村的鄭氏人和南橋村的鄭氏是否存在關係?有了解的朋友不妨留言評論下。
第二座較為靚眼的洋樓,灰雕洋花很漂亮。
村裡種了不少黃皮樹,還有龍眼樹。
石板街。
青磚大屋上的窗楣是石雕,這不多見,常見到的是灰雕,說明這家主人有講究。拍這座房子時,旁邊的阿姨跟我們講,這家屋主是旅外僑民,還特意說這房子裡面的神龕雕花更精美,由屋內光線較暗,沒有拍照,但確實很精美,如果要上香,要搬梯子才行。
屋簷下的壁畫和灰雕,嶺南古民居風韻。
來讀一下吧。
漂亮的玻璃窗,話說這樣的彩色玻璃在當時要從海外進口。
來到這座,像碉樓,又像民居的屋前,一位阿叔在門前澆水給地面降溫。知道我們是來看老房子,很熱情的給我們講竹溪村有哪些值得去看的老房子。
他是這座房子的屋主,當年抗日遊擊隊長歐初曾住在他家。這房屋是他爺爺在外打拼賺到錢後回家蓋的,全都是用石材砌成,石頭取材自不遠處的山上。 因房屋非常堅固,注重防禦。所以歐初選擇在他家居住,白石保衛戰也在那個時候打響。
一塊清光緒年間的插旗石,證明竹溪村也是人才輩出。 謝謝您的觀賞,歡迎推薦您身邊的歷史古村落、美景,歡迎您的留言。更多中山景點,廣東遊記,請記得關注大林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