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崑崙山,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在神話中出鏡最多的「神山」,崑崙山被賦予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傳說,長生不老的西王母正是住在崑崙山的最深處,山頂的常年積雪和半山腰的煙霧繚繞更是給崑崙山增加了神秘感,我國更是有部隊常年守護在山裡,這是怎麼回事呢?
崑崙山:盛產和田玉,有崑崙不凍泉
現實中的崑崙山在我國西部,橫跨新疆、西藏、青海三省,氣候乾旱,山頂終年積雪,是我國最大的冰川區之一,從冰川融化的水順流而下我國長江、黃河、瀾滄江等重要河流的源頭,也因此被稱為中華民族的「龍脈之祖」
自古以來,崑崙山就是我國的玉石主產地之一,出產的和田美玉享譽中外,《千字文》中也有記載「玉出昆崗」,山上生存著高原特有的野生動植物,如藏羚羊、野生驢等,棕熊和狼時常出沒,特定季節會有遷徙途中的候鳥群在此停腳休息。
崑崙山頂常年被積雪覆蓋,冰雪融水滲透地下後氣壓變化噴湧而出,形成不凍泉。山裡最大的不凍泉是崑崙泉,晶瑩剔透,純天然無汙染,富含礦物質,被譽為「冰山甘泉」,是優質的天然可飲用礦泉水。
牧民離奇死亡,夏季突發暴雪,部隊全年守護
在崑崙山深處,有一處谷地被當地牧民稱作「死亡谷」,也被稱作「地獄之門」。據說,山谷裡隨處可見野狼、棕熊的皮毛和屍骨,附近還有部隊常年駐紮守護,不讓人靠近谷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故事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說起,當時還沒有部隊駐紮,相傳有一家牧民的馬群因為貪吃誤入谷地,無奈牧民只能拿著獵槍,冒險去谷地尋找馬群,但是好幾天過去,馬群安然無恙出現在牧場中嗎,牧民依舊沒有回家,直到有人在一座小山上發現了他的屍體。
據說,被發現時,牧民的獵槍還拿在手上,衣服破碎,鞋子不知道掉到哪裡了,身上沒有任何被傷害或襲擊的痕跡,死因不明。自此,「死亡谷」的稱號逐漸傳出。
牧民出事後不久,一年夏天,死亡谷附近突然下起暴風雪,屋外雷鳴電閃。當時有一支地質考察隊正在這裡做研究,隊裡的炊事員被雷劈中,當場昏厥,好在後來經過搶救,炊事員得以恢復意識。雨停之後隊員們再出門,發現附近的動植物全部被雷擊中,無一存活。
經過考察,科學家發現,原來是死亡谷內有特殊的磁場,在谷地深處的磁場更為特殊,很容易引起雷雨天氣,一旦有動植物進入就很有可能被襲擊,這也是牧民失蹤和夏日暴雪的原因。因此,此後便有一支專門的部隊駐紮在谷地附近,防止牧民和遊客誤入「雷區」。
相傳崑崙西王母長生不老,藏有世界終極的秘密
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崑崙山裡居住著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也有人說黃帝同樣居住在這裡。《山海經》中也有不少關於崑崙山的記載,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共工怒觸不周山等,「崑崙」在古代神話中的地位極高,是眾神的起源和居住地,是天神的主陣地。
神話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崑崙承載著他們對天界神仙的想像。古代帝王追求長生不老,在漢代道教文化中,認為西王母掌握長生不老之術,因此民間興起對西王母的崇拜,修建許多供奉西王母的寺廟,西王母成為道教正神,
這種信仰如今也有跡可循,在保留至今的漢代筆畫中,隨處可見西王母的形象,畫中的西王母生活在崑崙仙境中,身邊有三青鳥使者,仙境中滿是靈芝仙草等,這些都可以佐證在當時人們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和崇拜之情。
如今,許多文學作品依然延續了崑崙西王母的形象,如流行小說《盜墓筆記》,文中的西王母人頭獸身,擁有能容顏不老的丹藥,而世界終極的秘密正是藏在崑崙山之中,這和古代傳說相符。明清時期的《封神演義》也講述了崑崙山的傳說,是具有強烈可讀性的神話故事,後人不斷改編成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是崑崙山的「神山」形象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