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工作負擔的加重,休息時間的縮短都一點點在改變著人們的正常生活,人們迫切地需要一種解壓,由此,夜經濟慢慢萌芽,並且以勢不可擋的勁頭發展開來。
近日,溫州發展月光經濟的一攬子政策近日正式出爐,溫州從今年起正式打響「夜經濟」的第一聲響,「不夜溫州」在政府的支持下,蓬勃發展開來,夜經濟的大力發展並不是憑空而來的,月光經濟又稱「夜間經濟」,是衡量一座城市經濟繁榮程度的「晴雨表」,是以休閒、旅遊、購物、健身、文化、餐飲等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城市消費經濟。
在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中國居民消費指數大數據報告》中,夜間經濟成為消費熱點。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夜間消費的比重已經佔到全天消費的50%以上。如廣州,憑藉夜宵夜市、夜場電影、國際燈光節、珠江夜遊等不同形式掘金夜間消費,2018年廣州國際燈光節更是實現了帶動綜合消費過億元的紀錄。有專家分析,溫州是「中國氣候宜居城市」,同時名山、名水、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名居、名樹、名品齊全,夜遊、夜憩、夜宴、夜賞、夜娛有空間。更重要的是,溫州具有比較穩定的、潛在的月光經濟消費需求群體,市政府的重視和已有重點項目的建設,也為月光經濟提供堅實的保障。
為此,去年7月,溫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把大力培育月光經濟,發展壯大城市經濟,打造「不夜溫州」,作為「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建設東南沿海區域中心城市」的一個重要舉措。
發展夜經濟要挖掘「文化旅遊」內涵,打造「夜文化IP」。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文化,越是經典文化越是能夠歷久彌新,被人們傳播和弘揚,通過舉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夜間精品文藝演出,來吸引大眾的眼球,是這些文藝演出具有人情味兒、當地味兒,並鼓勵社會團體夜間在城市公園、廣場、商業街等公共空間開展民間藝人街頭表演等。
發展夜經濟要找準「夜間購物」定位,打造特色商圈。在主城區集中發展鹿城「中央商軸」,打造市區月光經濟的夜間購物重要區域;做好精品和手工創意、兒童創作類產品做深體驗消費,以實體+電商的雙位著力點,藉助VR、AR新科技,發展新零售模式。
習總書記曾經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為我國國民生活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創造新型人居環境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僅為人民生活帶來更多的趣味,還能帶動國家經濟增長。由此可見,夜間經濟或可成為新的經濟増長點。
(作者單位:河北省泊頭市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