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與健康快訊
牛樟樹
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為臺灣本土特有闊葉樹種,原本臺灣海拔200~2 000地區都有其自然分布,但由於大量採伐,目前只在高山地區零星分布。
牛樟椴木可用於栽培牛樟芝,牛樟椴木栽培的樟芝,其外觀、香氣、苦味與成分等能完全取代野生樟芝。有祛風行氣、化淤活血、溫中消結、鎮靜止痛、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提升機體免疫力之效;對於治療胃腸疼痛、腹瀉嘔吐、食物中毒、毒蕈中毒、糖尿病、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更是有獨特能。
牛樟芝
牛樟芝在臺灣被視為珍貴的藥用真菌,被稱為「森林中的紅寶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和商業價值,在港澳被稱為「神芝」。因此,天然牛樟遭到過量採伐,加上牛樟花屬黏質蟲媒花,母樹間授粉困難,又多開於樹冠頂端,易遭風害,偶有種子形成在成熟前即遭鳥、獸食害,採種困難。
在自然狀態下,很少有天然更新生,偶有天然下種,也因林下亮度不足、枯枝落葉過厚而使種子不易著床發芽等原因,導致牛樟自然成苗困難。研究牛樟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工培植牛樟樹VS野生牛樟樹
1.牛樟為臺灣原生特有樹種,因為樹形粗狀堅實,所以被稱為「牛」樟。
2.牛樟的價值,系以其花紋來區分高下中之等級。「鳳梨」紋牛樟,每公噸市價約30萬元,「貓腳」紋牛樟每公噸20萬元,一般的牛樟約8萬元。
3.數量據估計,密度較大之天然林每公頃不超過2株,且多為逾齡老熟木。
牛樟樹種子
4.牛樟花屬黏質蟲媒花,母樹間受粉困難,又多開於樹冠頂端,易遭風害,偶有種子亦未成熟前即遭鳥、獸食害,因此採 種極為困難。在自然狀態下,也很少有天然更新叢生,偶有天然下種,也因林下光度不足、種子又因枯枝落葉過厚而不易著床發芽等原因,多致失敗,我們很不容易在林下找到牛樟小苗的原因便在於此。因此,如果不加予人為之復育,這種樹種必將慢慢的消失。
5.牛樟種子繁殖困難,林試所十數年前即開始研究其無性繁殖,但因為技術及設備的不足,使髮根率困難的情況一直無法突破。但是現在,由於掌握了牛樟扦插繁殖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環,即植物生理學上所謂「幼年化」的理論,牛樟苗木已能量產。
牛樟樹種發芽
6.林木基部幼年化最強盛,所以牛樟的基部或根株所萌發的萌蘗枝,其髮根力及分生能力均最強。其髮根率在10 - 15 %之間,但是還未能達到量產的要求,因此以這些第一代的穗苗所育成苗木定植建造成營養系園,再採取其穗苗繁殖,其髮根率平均可到70%以上,且可在自動開歇式噴霧溫室或隧道溫室大量繁殖。
福建永發沉香合作社——人工繁殖牛樟樹苗
7.目前已有十多種技術應用於牛樟扦插繁殖,為使移植容易,開發出一種牛樟穗苗之商業性生產技術最為實用,即先用插穗形成癒合組織,再直接插入塑膠袋中,這種方法可以先淘汰掉不好的插條,又可達省工的目的,其成苗率可達80%。
雖然在人工繁殖牛樟樹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牛樟樹生長期緩慢,形成可供使用的大型牛樟椴木需要較長周期,人工快速培育牛樟樹的生產方法我們基地雖然已經掌握一些技術要點,但還有待提升。
臺灣高山景區
內容/圖片來源:原文、雜誌官網、百度、網絡等。所有版權歸擁有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旨在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僅供個人學習參考,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批評指正!衷心感謝!
供應正宗牛樟等珍貴林木樹種 請關注「永發沉香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