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類學家一樣坐地鐵

2021-01-08 澎湃新聞
像人類學家一樣坐地鐵

2020-12-29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乘坐地鐵,是都市生活裡最為尋常、漫不經心的日常。事實上,我們對工具的觀察分析,常被忽略無視。因為,載體就是透明的介質,只要目的達成,自身意義,往往也遮蔽起來。地鐵作為交通工具,和公交車並無二致。但如果作為一整套「空間系統」、「地理和時間綜合體」呢?答案就很不一樣:它有地下的空間,有線路延伸交錯的網絡,更有每個站名背後的群體記憶,世代象徵。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就是一本從城市景觀、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出發,思考歷史與當下,我們與他者的「小冊子」。作者馬克·奧熱,是法國當代著名人類學家,深受列維-施特勞斯、涂爾幹和莫斯影響,天生具有一善於省思的頭腦,細膩敏銳的眼光。

 

地鐵路線就是用不斷的細密分岔和聯結點,也暗示了每個人生活的可能性:也許指向鬧市區,聚集了移民、妓女和小偷,也許通往聲色場所,「接受魔鬼的引誘」。甚至,當你把生活想像成直線往返的路徑,你還會生出一種「忠誠感」。奧熱發現,地鐵也在訓練,培養出人們生活的精確感。你會分辨熟練的乘客身上的「生活技藝」:「令人見識到他完美掌握身體運動的能力:在通往站臺的走道上,他走得不疾不徐;他看起來輕鬆自在,五官卻保持警覺。」他能聽音辨位,判斷站臺距離,在哪裡停下,距出口最近……這種像機器一樣精準的肢體動作,呈現出老練乘客對地鐵空間和時間的熟稔體認。

 

作者饒有興味的是地鐵所承載的某種交匯。歷史與當下,共通與差異,自我與他者都在地鐵中混雜並置著。「讓我們在搭地鐵的路程中交叉對照的,正是我們自身的歷史」。今天的路線和過去的路線交錯成為團塊,「以至於沒有任何隔絕的方式,能夠壁壘分明地切割個人和群體,我們的私生活和我們的公共生活,我們的歷史和他人的歷史」。每個地鐵站名,都有多重回憶,有時是文學的、政治的、宗教的或者關涉戰爭記憶。當你談論站名,意味著你也在討論閱讀,繪製地圖。

 

最切身的差異性,來自地鐵裡乘客的年齡,作者用「世代」表述了年輕人和青春不在的人的鴻溝。那就是記憶的歷史沒有交集,我們無法體驗他人的歷史,共通只在於他們和時間的關係。地鐵能將從記憶裡翻找、查證的人,和只能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的人分別開來。譬如,地鐵中出現的「勝利」字眼,只有在事後紀念中才產生意義,歷史親歷者在當時並不會察覺意義。年輕人只是從儀式裡直接習得了意義。集體儀式能傳達集體情感,「搭乘地鐵就像是在參與紀念祖先得慶典」。個體意識最終也會混淆在集體中,通向歷史意識。

 

站名紀念的歷史,喚醒的不只是私人經驗,「這些名字裡的某幾個,響亮到足以呼喚出浩大的戰爭場面(香榭麗舍-克列孟梭站、夏爾·戴高樂站),另一些則直接令人意識到相關歷史建築的畫面(馬德萊娜站、歌劇院、協和廣場)」。歷史感也在巴黎市中心向郊區延伸的過程中減弱消失,反而帶有了異國情調。象徵性的儀式,成了地鐵空間的某種特質。地鐵具備儀式中的規律感、秩序感,周而復始的日夜,不可違反和逆轉的模式。它內含巨大的契約精神、公共約束的空間系統。然而,契約只有在遭到背棄和蔑視時,才會凸顯,這是個悖論。地鐵中的逃票者和小偷,就是最好的例證。

 

巴黎地鐵,在作者眼裡,成了「田野調查」的分析場域,每個人的「記憶之場」。作者說道,地鐵總是劃出童年的地域範圍,人生際遇和貫穿生命的坐標軸。隨著年紀、工作和居住的理由,地鐵總在「同步延展」記憶的範圍。

(文章首發於《長江日報》)

作者:俞耕耘,文藝評論人,專欄作者,現居西安。微信公眾號:書語云中君。

關鍵詞 >> 地鐵,人類學家,巴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像坐地鐵一樣坐火車 12306推出鐵路e卡通
    中關村在線消息:不少人工作和生活在相鄰的城市,坐火車就和坐地鐵一樣頻繁,現在12306推出了鐵路e卡通業務,希望能夠解決這樣的出行問題,尤其是火車購票問題。鐵路e卡通其實就是刷卡坐火車,不用再提前買火車票了,像地鐵卡一樣充值就可以,確實是方便了很多。鐵路e卡通沒有實體卡,需要在12306的APP上開通,屆時出示二維碼和身份證就能直接進站乘車。當然,目前支持鐵路e卡通的鐵路線路有限,包括寧安城際、滬寧城際、銀中城際等14條線路,如果在這些線路上的長期旅客可以考慮申請開通。
  • 人類學家胡家奇:警醒!人類正面臨危機
    人類學家胡家奇:警醒!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後,科技像坐了火箭一樣發展神速。如今,人類飛越地球開始探索宇宙,人工智慧也在不斷發展,還有VR虛擬實境、信息網絡、大數據、雲計算、納米技術、3D列印等新技術迅速興起,創造著美好未來。人類學家胡家奇:警醒!
  • 奉浦快線運營:像坐地鐵一樣坐公交 感覺真不錯
    到市區只需45分鐘  昨日早高峰期間,記者從8:50在南橋汽車站在自動售票處買票上車後,發現車上不設乘務員,站臺設置站務員,市民可以像乘坐地鐵一樣使用公共運輸卡,或者單獨購票乘車,經過約45分鐘的車程到達沈杜公路站。
  • 廣深城際鐵路掃碼乘火車像坐地鐵
    廣深城際鐵路掃碼乘火車像坐地鐵 2020-01-23 17:02:00來源:央廣網
  • 終於有人把全國高鐵圖畫得像坐地鐵一樣方便
    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平時遠距離出行大多我們選擇飛機,可現在我給你看個高鐵出行的路線圖,不一樣的出遊體驗,路邊的花花草草、風土人情都在你眼裡,沿路的都是風景~每條線路都是不一樣的顏色,還有詳細的站名,簡直太清晰了,這張圖把去全國各地畫得就像坐地鐵一樣方便,突然就有了旅遊和翹班的衝動
  • 3秒買票過閘,像坐地鐵一樣!
    3秒買票過閘,像坐地鐵一樣!廣東人以後坐城際就像坐地鐵一樣方便~繼穗莞深三城之後惠佛肇三座城市火車站也納入支付寶掃碼乘車範疇大灣區支持掃碼乘車火車站增加至51個大灣區交通一體化便利度大幅提升!小夥伴們只需要打開支付寶搜索「廣鐵城際通」按照提示刷臉完成身份認證即可開通相關功能出行當天直接使用支付寶刷碼進站無需提前買票也不怕忘帶身份證坐火車就像坐地鐵一樣方便
  • 樊登年輪學堂:瘋子、搗蛋鬼和人類學家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特殊的群體,人類學家。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人類學一本特別有趣的書《天真的人類學家》。本書的作者名叫奈吉爾·巴利,他是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大英博物館附屬人類博物館館長。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學術著作那樣枯燥,而是幽默風趣,讓人捧腹不止。
  • 看看人類學家是怎麼說的
    關於這一點,美國麻州大學的兩位人類學家 Jacqueline Urla 和 Alan C. Swedlund,就突發奇想,要幫芭比測量一下身高與三圍,更精確的說,是四圍:胸圍、腰圍、臀圍和腿圍,另外附帶臀寬。兩位人類學家要開始前,也沒忘了顧及研究倫理。
  • 長沙磁懸浮列車像坐地鐵一樣,遊客:比上海的慢多了,不值票價!
    不少乘坐飛機到長沙的旅客看到這條磁懸浮列車都會嘗試去體驗一下「磁懸浮」這種高科技的速度感,可坐了長沙的磁懸浮後很多旅客都表示速度太慢了,不值票價。長沙磁懸浮雖然是磁懸浮,但是遊客有所不知的是:這僅只是一條中低速的磁懸浮線路,時速只有80-100公裡/小時。
  • 第一次坐地鐵
    然而,單聽別人說,不管如何誇張,描繪得多好,還是想像不出地鐵的樣子。有時候就想:如能美美地坐一回地鐵,咱將來也有機會對他人眉飛色舞地「大噴」一次,那該多好啊。  很多事總是可遇而不可求。正當我做「夢」的時候,「夢」成真了。  在上世紀1982年夏季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準備瞌睡,不想送枕頭的就來了。朋友一進我家門就說:「明天我去北京出差,帶你到北京玩幾天咋樣?」
  • 體驗不髒亂的印度地鐵,遊覽像遊樂園一樣的寺廟,真是無奇不有
    今天要去的這座寺廟名叫阿克薩達姆位於德裡東部,乘坐德裡地鐵藍線(這裡的地鐵是按顏色命名的)到阿克薩達姆(Akshardham,也就是寺廟的名字)站下車就行了。德裡地鐵給人的感覺和印度火車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可能是因為要在隧道內行駛所以沒有掛票的原因吧(當然不是)。
  • 大學老師制32色高鐵線路圖 網友稱像坐地鐵一樣方便
    有網友稱,這張全國高鐵圖把去全國各地畫得就像坐地鐵一樣方便。從南京一路向西到成都,可以一路吃不停:南京的鴨血粉絲湯,武漢的鴨脖,重慶的串串香,成都的火鍋……從杭州南下到廈門,則是小清新的看海之旅。記者了解到,該「線路圖」是由東南大學的一名老師繪製,並非官方版本。鐵路部門相關人士坦承,官方還沒有這種全國高鐵的統籌圖。
  • 專訪人類學家麥高登教授 重慶大廈:人類學家的新標本
    美國人類學家麥高登用四年時間研究重慶大廈,每星期兩天夜宿賓館,與大廈內的人共同生活,更遠赴印度、喬治亞和烏幹達等國家搜集資料,務求呈現出最真實的重慶大廈。也是的,你做了一個有趣的對比,香港人在八十年代也只在想首先要變成中產,這跟現在重慶大廈的人一樣。有趣的是我從未在那裡見過阿爾蓋達,只有一個人跟我說他見過兩個。但他們不會理會,一切都是搵食為先。  在重慶大廈裡的人會有階級分野嗎?例如有錢人、中層或基層?  那裡的確有階級之分,但不像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分野,高級行政人員高高在上,下級人員就在底層,兩者並沒有溝通。
  • 世界歷史:阿爾及利亞與法國人類學家之間的淵源
    引言兩代人類學家彼此接近了,他們分別是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代,以及這是第一 次經歷戰爭的一代。較為年長的人類學家們曾是反法西斯的鬥士、前抵抗組織成員,他們先是加入到1940年以來的「自由法國」軍隊,隨後又是解放北非的軍隊,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人後來步入政壇,並且通常是左派。
  • 終於有神人把全國高鐵圖畫得像坐地鐵一樣方便,趕快收藏起來!
    今天小編給你看個高鐵出行的路線圖,不一樣的出遊體驗,路邊的花花草草、風土人情都在你眼裡,沿路的都是風景~ >每條線路都是不一樣的顏色,還有詳細的站名,簡直太清晰了, 這張圖把去全國各地畫得就像坐地鐵一樣方便,突然就有了旅遊和翹班的衝動,恨不得現在就買票出發!
  • 上海出發,高鐵2小時內到達,像坐地鐵一樣環遊包郵區
    給大家推薦一些上海周邊的好去處,上海出發高鐵2小時內到達,跟坐地鐵一樣方便!蘇州站最快23分鐘到玩什麼?- 怡園 -蘇州有名的園子多,但人潮也多。怡園是個私家花園,現在面積有6270平方米,沒名氣的好處就是能收穫一份難得的閒適去細細看這裡的山池花木和亭榭廊坊,像逛自家的園子。清代晚期的園子有個優勢就是已經有很多優秀的園林成為可以借鑑的典範。怡園的建造者顧承遊遍了蘇州各個園林,把其他園林的長處都放進來,最後自成一格。
  • 我教奶奶坐地鐵(陳婧伊)
    我教奶奶坐地鐵(陳婧伊)作者:陳婧伊浙江學習平臺奶奶在小區裡就能看到地鐵今年,家鄉浙江臨安迎來了地鐵時代,其中一個站點就在我們家小區門口暑假的一天,我陪奶奶出了門,我要圓奶奶的地鐵夢,教會奶奶坐地鐵。我提前到小區門口前,擺出像空姐接待乘客上飛機一樣的恭敬禮貌的姿勢,等奶奶走過來,便笑眯眯地說:「尊貴的盛女士,我是您今天的專屬服務員小陳。您今天要去八百裡地鐵站乘地鐵,請不要忘記帶上市民卡,刷卡即可乘坐。出小區大門,走斑馬線到馬路對面,前方的臺階,您是坐電梯還是步行,可以自由選擇。」
  • 坐地鐵,去穿越!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地鐵18號線三岔站丹景臺觀景平臺總面積約955畝,包括丹景臺、丹景閣和玻璃棧道等景點。天氣好時,站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東部新區,見證城市發展。坐地鐵 當盤「老成都」「老成都」之「茶」�� 2號線人民公園站——鶴鳴茶社從人民公園站B口步行340米左右,就來到了位於人民公園裡的鶴鳴茶社。隨著一聲聲「老闆,摻茶!」,蓋碗茶、銅質茶壺、竹椅木桌、典型川西風格的走廊涼亭映入眼帘。
  • 日本美女坐中國地鐵,稱中國地鐵是「天堂」,日本地鐵是「噩夢」
    隨著現在我國的資源越來越豐富,現在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欣賞的風景,但是有很多人已經看慣了國內的美景,想踏出國門,去別的國家看一看,體驗一下不一樣的豐富人情。國外就有非常多有著特殊含義的風景和景區,吸引著我們很多遊客前往欣賞。
  • 外遊記:俄羅斯莫斯科地鐵像藝術館一樣美
    來莫斯科除了看洋蔥頭教堂,另外一個超級重點就是去搭地鐵,因為他們的地鐵富麗堂皇的沒極限,根本是地底下的博物館。這個被稱之為地下宮殿博物館的地鐵,真是一個非常值得被安排進去的行程,在出發前小編就知道這是一個很酷的行程,但真的親眼目睹時,還是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