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6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臨海的森林有多美
臨海怎樣讓荒山煥新綠
《浙江日報》關注臨海
那一個聚木成林的故事
臨海市林場始建於1957年
經營總面積5.7萬畝
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4.78萬畝
是沿海防風、防臺的天然屏障
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建場60多年來,一代代林場人堅守「艱苦創業」的初心和「建好國有林場」的決心,以林為業、以場為家,將國有荒山變為萬畝林海。臨海市林場已成為承擔森林資源培育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森林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生態公益型國有林場,並先後獲得浙江省國有林場建設工作突出先進集體、浙江省現代國有林場、臨海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也是全省100多家國有林場中唯一被浙江省林業局推送「2019年全國十佳林場」的國有林場。
在新的歷史起點,臨海市林場主動作為,以發展森林資源、強化森林經營、提升綜合效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把國有林場建設成為現代林業的示範區、生態修復的排頭兵、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為建設美麗浙江貢獻力量。
綠海林濤黨旗飄
「我們能幾十年如一日堅守這片幾乎與世隔絕的綠色天地,就是因為心中一直飄揚著一面鮮紅的黨旗!」臨海市林場場長屈衛明說道。
林場始終堅持以黨建為抓手,緊緊圍繞「兩山」理念紮實開展工作。根據支部黨員平時工作都在林區的實際情況,就近就地設立黨支部、黨小組,將其打造為林區突擊小分隊。在生產季節,突擊小隊不顧艱苦,發揮頭雁效應;在自然災害突發時刻,突擊小隊勇往直前、帶頭搶險救災。
目前,林場黨支部正在努力打造「綠色先鋒 活力林場」特色支部品牌,依託林場綠色資源,開展森林科普教育,普及生態文化知識,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林場支部作為臨海市10個先進黨支部代表參加市直機關黨工委舉辦的「初心·使命」書記論壇,分享「林場60年艱苦創業精神的發揚與傳承」的經驗,曾先後獲得「十佳活力支部」和「支部工作法」一等獎。
林場中離市區最近的雲峰林區,離市區大約7公裡,最遠的是三十六口缸林區,離市區60多公裡。因山路崎嶇蜿蜒,一個人、一座房、一把刀、一條狗、一輩子,就是一個林場人的真實寫照,也造就了一批青山築夢人,他們是「全國綠化勞動模範」「浙江省優秀護林員」,是「兩山」理念的踐行者,更是艱苦創業精神的傳承者。
勇擔使命促轉型
「林場要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調整,制定不同時期的功能定位,」屈衛明說道,「在當前這個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林場要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將工作重心調整到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提高經濟、生態效益上。」
現階段,林場採取珍貴樹種造林、森林撫育、封山育林等方式,優化樹種結構,提高森林質量。現建有戰略儲備林7000畝,珍貴樹種1000畝。經過科學試驗在括蒼山脈高山樹種引種獲得成功,括蒼山主峰1500畝引種針葉林被浙江省評為「浙江最美森林」,並成功創建「浙江括蒼山國家森林公園」。
優質的森林資源孕育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林場人用努力和汗水捍衛這個寶庫,這裡連續18年未發生森林火災,有效維護了生態安全。
來源 | 臨海自然資源和規劃
轉載自 |臨海生態環境
編輯 | 蔣欣怡 審核 | 小璽 籤發 | 林豪
9月6日
AQI65~85 首要汙染物 PM10 O3
空氣品質等級 良
9月7日
AQI50~70 首要汙染物 PM10 O3
空氣品質等級 良
原標題:《《浙江日報》|臨海:聚木成林,誓叫荒山煥新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