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編織」脫貧夢

2021-01-10 網易

2020-12-23 15:48:09 來源: 新華社

舉報

   寒風凜冽,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最低氣溫達零下20攝氏度,44歲的宏偉鄉宏偉村脫貧戶馬長蘭坐在炕頭,熟練地編織著籃子,家裡暖意融融。

  「編這個籃子可比織毛衣難多了,這塑料條硬,手勁小的人堅持不了多久,還有這個提手,全都是用一根塑料條編成,沒點經驗也不好弄!」馬長蘭說。

  

  12月20日,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宏偉鄉宏偉村,脫貧戶馬長蘭在家中編織籃子(新華社記者楊喆攝)

  在宏偉村黨支部副書記貫春民記憶裡,由於耕地少,加上遭受自然災害,馬長蘭家欠了外債,一度連供孩子上大學的錢都沒有,2015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以前就住個小土房,一到冬天就四處漏風。」馬長蘭說,這麼多年,對房子最大的「裝修」,就是在地上鋪上紅磚。

  近年來,依託各項扶貧政策,馬長蘭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2018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她住進了寬敞舒適的新家,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室內衛生間。當年她家也脫了貧。

  

  12月20日,這是馬長蘭家2018年新建的房子(新華社記者楊喆攝)

  「雖然馬長蘭享受縣裡生豬、奶牛等項目的分紅,還參加了公益崗位,但怎麼讓像她這樣的貧困戶有持續脫貧的能力,不再返貧,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貫春民說。

  2018年,宏偉村駐村工作隊引來了扶貧手工編織車間項目。馬長蘭作為第一批學員之一,進行了三期培訓。

  如今,馬長蘭作為一個「成手」,編織的蒲團、抱枕等產品賣到了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2019年靠手工編織收入1萬多元。

  

  12月18日,馬長蘭在展示她的手工編織抱枕(新華社記者楊喆攝)

   在宏偉村,手工編織車間已帶動40多名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的村民增收,村子還成立了農產品銷售公司,註冊了商標,除手工編織品,還銷售雜糧雜豆等農產品。

  今年初,地處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林甸縣成為黑龍江省最後一批「摘帽」的貧困縣之一。

  脫貧兩年了,馬長蘭心裡越來越踏實。她說,這份踏實來源於各方並未減少的關愛,更來源於自己習得的一技之長。

  新年就要到了,馬長蘭還有了新的規劃,她準備利用不久前到手的4萬元扶貧貸款,養上幾隻羊。「現在是越幹越有勁!」馬長蘭說,「好日子還在後面,大家都要奔小康,我也不能掉隊。」(記者楊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草原巾幗助脫貧、巧手編織幸福夢」
    為深入推進草原巾幗脫貧行動,進一步拓寬婦女就業創業渠道,推動手工藝技能的發展和傳承,12月3日,集寧區婦聯走進泉山街道通州社區,舉辦了以「草原巾幗助脫貧、巧手編織幸福夢」為主題的2020年婦女手工技能培訓班,旨在進一步提升城鄉婦女自主創業能力,提升婦女審美情趣,感受編織藝術的魅力,
  • 老湖鎮:巧手編織促脫貧,勤勞生出致富花
    老湖鎮依託巾幗編織協會,紮實推進「新農村、新生活」培訓行動,牽頭引進手工編織項目,實施巾幗巧手脫貧工程,通過創造靈活就業機會,幫助農村婦女和貧困群眾巧增收、促脫貧。在鳳凰家園社區,巾幗編織協會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把編織物料送到劉培社老人家。
  • 老湖鎮:巧手編織促脫貧,勤勞生出致富花
    老湖鎮依託巾幗編織協會,紮實推進「新農村、新生活」培訓行動,牽頭引進手工編織項目,實施巾幗巧手脫貧工程,通過創造靈活就業機會,幫助農村婦女和貧困群眾巧增收、促脫貧。在鳳凰家園社區,巾幗編織協會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把編織物料送到劉培社老人家。
  • 巧手脫貧,她們半天玩轉傳統工藝現場扎染圍巾~
    ,實施 「手工編織『巧手脫貧』培訓進鄉村」項目。11月1日至2日,重慶市婦聯「手工編織『巧手脫貧』技能培訓進鄉村」項目走進巫山,重慶市婦聯兼職副主席、市手工編織協會副會長綦濤、重慶壹秋堂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韓衛東以及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薛燕、王英一行4人,在雙龍鎮白坪村和龍門街道梨早村開展為期2天的扎染技能培訓。
  • 【點亮心靈·傳遞真愛】李克宿:巧手編織小康夢
    李克宿,1971年9月出生於冊亨縣坡妹鎮大路村李家房組,宏發竹編工藝廠創辦人,幼年因病致殘,不能獨立站立行走,可他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利用自己的一雙巧手在編織自己的小康夢,並帶動周邊多名殘疾人行走在小康路上。
  • 湘西姑娘巧手「編織」脫貧夢
    譚豔林在龍山縣上磨盤寨扶貧車間佩戴員工編織的耳環(10月30日攝)。新華社長沙12月13日電(記者陳澤國 張玉潔)推掉了去義大利參展的活動,也推遲了去學習MBA的時間,來自農村的33歲土家姑娘譚豔林最近正忙著教新員工「編織針法」。
  • 六旬農婦傳承傳統草編技藝 巧手「編織」助脫貧增收
    楊金花供圖中新網臨汾12月9日電 題:六旬農婦傳承傳統草編技藝 巧手「編織」助脫貧增收作者 楊靜將玉米皮染色、編織綑紮、用剪刀將多餘的部分精心修剪掉……一根根「廢草」經過楊金花的一雙巧手精心編織後,煥發新生,變成一件件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藝術品。
  • 「巧手創幸福 編織新天地」
    長城網11月21日訊(記者 鄭光昊)近日,石家莊市「巧手創幸福 編織新天地」特色手工藝產品大賽評審會在市人民會堂三樓中型會議室舉行。  此次大賽自10月10日正式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冬日裡巧手編出幸福生活
    前些天的一場冬雪,拉開了內蒙古林西縣官地鎮巧手婦女增收創收冬帽編織技能培訓的序幕。一大早,兩棵樹村的會議室擠滿了人,儘管早晨天氣比較寒冷,但村裡的婦女積極參加學習的熱情絲毫沒有降溫。這次培訓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授課教師動作嫻熟、技藝精湛,不一會兒工夫,一捆捆毛線在「巧手」的編織下,花紋愈發清晰、紋理更加精緻,一頂頂精美的冬帽最終成型。屋子裡不時傳出婦女們的歡聲笑語,「學這個太好了,我之前就跟著學了3期,這次再跟姐妹們拔拔高。」兩棵樹村劉建玉樂呵呵地說。
  • 「布老虎」奶奶的「巧手」脫貧經
    察右前旗婦聯得知了王玉英的脫貧經歷,多次上門請教,希望她可以給全旗貧困婦女指導布老虎的製作方法,能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讓製作布老虎也成為鄉親們的一個謀生的門路,接著布藝培訓班應運而生。  就這樣「布老虎」奶奶王玉英成了察右前旗布藝縫製培訓班的「王老師」。
  •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11月7日上午,成都三聖街道喜樹路社區舉辦「喜樂嘉年華」主題活動暨「巧手奶奶」編織隊啟動儀式。現場還為居民朋友們準備了「少兒籃球秀」、暖愛集市、垃圾分類小課堂等活動,吸引了許多轄區居民前來參與。
  • 活動回顧 |「巧手編織,喜迎七夕」手工編織活動
    提1壓2,提2壓2......隨著口訣,48根竹條在手中層層疊疊,編織出一面工整的扇面來。貼邊、燙刺繡畫、道道工序過後,一把手工編織扇便可以在手中搖曳起來。大合照本次「巧手編織,喜迎七夕」手工編織活動的課堂順利結束。
  • 巧手編織 愛心毛衣[圖]
    巧手編織 愛心毛衣[圖] 2020-12-31    來源: 三門峽日報 移動用戶編發smxsjb
  •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  —— 記吉首市殘疾人陽光致富示範戶谷開英  今年53歲的谷開英,4年前,因患乳腺癌長時間治療、化療,導致右手四級殘疾,但是她樂觀勇敢、身殘志堅,創辦了「吉首市虎虎嬰幼帽子加工廠」,用自己的勤勞守信,贏得了他人的信任和讚譽。
  • 愛心巧手編織,增添冬日暖意
    近日,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促進婦女身心健康,圖們市石峴鎮下嘎村婦聯組織農村婦女開展「愛心巧手編織·增添冬日暖意」毛線手工編織活動。據了解,今年夏季,圖們市婦聯組織的「創業創新『她』空間孵化基地『手工編織』培訓班」引起了下嘎村婦女們對手工編織的濃厚興趣,並且通過培訓,大家掌握了嫻熟的手工編織技能。現在已進入冬季農閒時期,眼看村裡許多婦女閒在家裡,於是,村婦聯主席積極組織在村婦女開展起了冬季毛線手工編織活動。「你看我編織的帽子成型了。」
  • 匯川耄耋老人高桂芳:手工編織人生 巧手剪出幸福
    滿頭銀髮,微胖,精神矍鑠,這就是匯川區巧手工程烏江恬苑培訓班創辦人、市管專家、今年84歲的高桂芳。  已是77歲的居民張玉蘭也來拜師高桂芳,這位老奶奶心直口快:「我跟高老師學習兩個月了,學剪紙、學編織。學會後,教我孫孫,讓剪紙這門中國傳統文化子子孫孫傳承下去。」  走進高桂芳的工作室,上百種剪紙、布貼、編織掛件等作品琳琅滿目,五彩繽紛。
  • 東營區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馮源11月26日上午,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主題活動,轄區共有20餘名居民參加。本次活動旨在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強其動手能力,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 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要靠勤勞雙手來創造,在商洛市洛南縣,村民們巧手編織出草編工藝品,還出口到了國外,村莊依託優美的自然生態發展美麗鄉村遊
  • 巧娘巧手繪製美好生活
    「來這裡已經一年多了,從開始什麼都不會到現在蒙古族刺繡、手工編織都可以做,每個月還多了一份收入,我的生活正在越來越好。」拿著自己手工編織的玫瑰花劉楠開心地說。作為通遼市婦聯做好巾幗脫貧和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工作,加強文化產業扶貧,發揮婦聯凝聚帶動作用的引擎和載體,「通遼巧娘」以巧手作品展示推介、非遺民族文化體驗交流、巧手技藝傳承培訓為重點,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和需求,實現就業與創業、創新與創優、線上與線下、培訓與引領、推介與銷售相結合,發展婦女手工產業,帶動基層婦女巧手脫貧作為重點工作,培育了一批女手工帶頭人,帶動上萬名婦女通過巧手脫貧増收。
  • 科爾沁巧娘巧手編織時尚夢想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遼市充分發揮文化優勢,通過巧手作品展示推介、非遺民族文化體驗交流、巧手技藝傳承培訓等方式,培育了一批女手工帶頭人,帶動上萬名婦女通過巧手脫貧增收。如今,巧娘們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走出草原,走向更大的時尚舞臺。